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高频基础电路 第二节 阻抗变换

目录 2.1 选频网络 2.2 阻抗变换
目录 2.1 选频网络 2.2 阻抗变换

◇2.2阻抗变换 回顾与讨论 信号源内阻R和负载电阻R,小:串联方式分压小 信号源内阻R,和负载电阻R,大:并联方式 、分流小 信号源内阻R,和负载电阻R,不大不小 抽头/部分接入 T
分流小 分压小 抽头/部分接入 2.2 阻抗变换 回顾与讨论 信号源内阻 和负载电阻 小: 串联方式 R s R L 信号源内阻 和负载电阻 大: 并联方式 信号源内阻 和负载电阻 不大不小 R s R L R s R L

2.2阻抗变换 抽头(部分接入) 高抽头 低抽头 专 C b 接入系数:p= b≤1 接入部分的电压 db 回路两端总电压 功率等效:且-监→Z-台2-(宁2 表明:低抽头→高抽头, 等效电阻/电抗提高。倍 电压提高、倍 电流降低p倍
抽头(部分接入) L C Vdb d a b Z L C Vdb d Z’ b 高抽头 低抽头 接入系数: 1 ab db V p V 功率等效: 2 2 2 ' 2 ' ( ) ( ) 1 Z ab ab db ab V V V Z Z z z V p 表明:低抽头→高抽头,等效电阻/电抗提高 2 倍 1 p 电压提高 倍 1 p 电流降低 p 倍 = 接入部分的电压 回路两端总电压 p 2.2 阻抗变换

◇2.2阻抗变换 抽头(部分接入) d 信号源的部分接入→! L R. 19 C 低抽头→高抽头: 功率等效: R=厅R口等效信号源内阻尺提高)倍 IyVab =IVa I=pI,台等效信号源电流I降低p倍
低抽头→高抽头: L C Vdb d a b Rs Is Vd b L C d R’s I ’ s b L C d R’s b 功率等效: ' s db s db I V I V 等效信号源内阻 提高 倍 ' 2 1 Rs Rs p 1 p ' Rs 等效信号源电流 降低 倍 's s I pI 's I p 抽头(部分接入) 2.2 阻抗变换

◇2.2阻抗变换 抽头(部分接入) ←负载的部分接入 R+ C b 低抽头→高抽头: 尼厅R口等效负靓点阻凡提商。倍 D 11,1 OC p2 @C. ⊙等效容抗oC提高,倍 →C=p2C台等效负载电容C降低p2倍
R’L C’L d C L RL CL a b C L d 低抽头→高抽头: 等效负载点阻 提高 倍 ' 2 1 RL RL p 2 1 p ' RL ' 2 等效容抗 提高 倍 1 1 1 CL L p C 2 1 p ' 1 CL 等效负载电容 降低 倍 ' 2 CL L p C ' CL 2 p 抽头(部分接入) 2.2 阻抗变换

◇2.2阻抗变换 抽头(部分接入) 电感抽头 L 不考忠乙和L之间的互感M:PFN十N N C=_ d C,+C2 C C 卫p= CC+C2 电容抽头 C R 注:当外接在ab端的阻抗远大于oL或oC时才成立 定义接入系数:p= 转换前的圈数(或容抗) 转换后的圈数(或容抗) 变换关系:风合店 p gL P'gL,CL p'CL,Ig plg
R C b L2 d a L1 L C1 a C2 b d 电感抽头 电容抽头 不考虑 L 1和 L 2之间的互感 1 1 2 : N M p N N 1 1 1 2 C C p C C C 1 2 1 2 C C C C C 注:当外接在ab端的阻抗远大于 L 1 或 时才成立 1 1 C 定义接入系数: 转换前的圈数(或容抗) 转换后的圈数(或容抗) p 抽头(部分接入) 2.2 阻抗变换 变换关系: 2 2 2 2 , , ; , , L L g L L g L L L L g g R X U R X U p p p g p g C p C I pI

◇2.2阻抗变换 抽头(部分接入) 抽头本质 阻抗转换 低抽头→高抽头 ←→ 等效阻抗提高2倍 抽头目的减小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回路的影响
阻抗转换 减小信号源内阻和负载对回路的影响 抽头本质 抽头目的 2 1 p 抽头(部分接入) 2.2 阻抗变换

2.2阻抗变换 例1:右图等效电路中L=0.8H, Q。=100,C=5pF,C1=20pF, C2=20pF,R=10k2,R,=5k2 计算回路的谐振频率、谐振电阻。 解:画出等效电路如右图: 1 接入系数:p= @C2 C1 11 C+C2 2 0C10C2 R==20k R。=0oLQ0 D
解:画出等效电路如右图: L 0.8uH, 计算回路的谐振频率、谐振电阻。 例1:右图等效电路中 接入系数: 2 1 1 2 1 2 1 1 , 1 1 2 C C p C C C C 2 20 L L R R k p R0 0 L Q 0 0 1 2 100, 5 , 20 , 20 , 10 , 5 L Q C pF C pF C pF R k R k 2.2 阻抗变换

◇2.2阻抗变换 回路总电容:C:-C+CS-5+0x20-15pF) C1+C220+20 1 求谐振频率:6=2rC:2x08x10→x15×10=4597W) 求谐振电阻: Ro=@LOo =2π×45.97×106×0.8×10-6×100 =23.09(k2) 1 R,=1工=5.17k2) RTRo RL. 十
求谐振电阻: 求谐振频率:0 6 12 1 1 45.97( ) 2 2 0.8 10 15 10 f MHz LC 回路总电容: 1 2 1 2 20 20 5 15( ) 20 20 C C C C pF C C 0 0 0 6 6 2 45.97 10 0.8 10 100 23.09( ) R LQ k 0 1 5.17( ) 1 1 1 p L R k R R R 2.2 阻抗变换

◇2.2阻抗变换 例2:电路如图所示,给定参数为 =30MHz,C=20pF,线圈L1的Q。=60, N12=6,N23=4,N45=3,R。=10k2,R=2.5k2, Rz=830k2,C。=9pF,C=12pF,求L3,Q -2二 l白c+IR巾R十c3 L
例2:电路如图所示,给定参数为 0 13 0 12 23 45 13 30 , 20 , 60, 6, 4, 3, 10 , 2.5 , 830 , 9 , 12 , , g L g L L f MHz C pF L Q N N N R k R k R k C pF C pF L Q 线圈 的 求 2.2 阻抗变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高频基础电路 第一节 选频网络.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绪论(主讲:李志忠).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基于Multisim通信电路与系统仿真实验.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Circuits and Systems.pdf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3/4)第三节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选择方式.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4/4)第四节 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2/4)第二节 光电元件的基本应用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1/4)第一节 光电效应及光电元件.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2/2)第四节 热电偶冷端的延长、第五节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第六节 热电偶的应用及配套仪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1/2)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第三节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2/2)第三节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1/2)第一节 霍尔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节 霍尔集成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2/2)第三节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1/2)第一节 超声波物理基础 第二节 超声波换能器及耦合技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2/2)第三节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1/2)第一节 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压电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ppt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一节 概述与反馈型LC振荡原理.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二节 反馈型LC振荡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三节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原理和高稳定度的LC振荡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四节 晶体振荡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一节 概论.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三节 高电平调幅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二节 低电平调幅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五节 包络检波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四节 单边带信号的产生.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一节 调频信号和调相信号.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二节 频率调制.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三节 变容二极管特性.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四节 鉴频方法.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五节 相位鉴频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七章 角度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六节 比例鉴频器.pdf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科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周》课程教学大纲(一).doc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科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周》课程教学大纲(二).doc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微电子(IC设计)EDA实训》课程实践教学大纲.doc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信息学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电科专业校企合作教育周》课程教学大纲(三).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