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4/4)第四节 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

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下) 第四节 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 从原理上讲,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没有 太大的差别,都是由红外线发射元件与光敏接 收元件组成,只是光电断续器是整体结构,其 检测距离只有几毫米至几十毫米,而光电开关 的检测距离可达几米至几十米。 2024/15/16
2024/5/16 1 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下) 第四节 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 从原理上讲,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没有 太大的差别,都是由红外线发射元件与光敏接 收元件组成,只是光电断续器是整体结构,其 检测距离只有几毫米至几十毫米,而光电开关 的检测距离可达几米至几十米

一、光电开关的结构和分类 光电开关可分为遮断型和反射型两大 类。遮断型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相 对安放,轴线严格对准。当有物体在两者 中间通过时,红外光束被遮断,接收器接 收不到红外线而产生一个负脉冲信号。 遮断型光电开关的检测距离一般可达十几 米,对所有能遮断光线的物体均可检测。 2024/5/16 2
2024/5/16 2 一、光电开关的结构和分类 光电开关可分为遮断型和反射型两大 类。遮断型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相 对安放,轴线严格对准。当有物体在两者 中间通过时,红外光束被遮断,接收器接 收不到红外线而产生一个负脉冲信号。 遮断型光电开关的检测距离一般可达十几 米,对所有能遮断光线的物体均可检测

光电开关外形
2024/5/16 3 光电开关外形

遮断型光电开关示意图 GDEC D5a片 个 个 光电开关发射器 齿检测物体 光电开关接收器 遮断报警 2024/5/16
2024/5/16 4 遮断型光电开关示意图 遮断报警

遮断式光电开关原理 光发射器 遮断式光电开关 光接收器 由相互分离且相对安 装的光发射器和光接 受器组成。当被检测 Object 物体位于发射器和接 受器之间时,光线被 被检测物体 阻断,接受器接受不 到红外线而产生开关 信号。 2024/15/16 5
2024/5/16 5 遮断式光电开关原理 Object Receiver 遮 断 式光电开 关 由相互分离且相对安 装的光发射器和光接 受器组成。当被检测 物体位于发射器和接 受器之间时,光线被 阻断,接受器接受不 到红外线而产生开关 信号。 被检测物体 光发射器 光接收器

光电开关在 流水线上的应用 储料仓 定区域式光电开关 咖啡罐 罐装高度检测 落料口 流水线运行方向 遮断式光电开关 2024Eo (计数) 6
2024/5/16 6 光电开关在 流水线上的应用 送料器 定区域式光电开关 咖啡罐 流水线运行方向 罐装高度检测 储料仓 落料口 遮断式光电开关 (计数)

光幕 两个柱 形结构相对 而立,每隔 十毫米安 装 对发光 极管和光 敏接收管, 形成光幕, 当有物体遮 挡住光线时, 传感器发出 报警信号。 2024/15/16 接收器
2024/5/16 7 光幕 两个柱 形结构相对 而立,每隔 数十毫米安 装一对发光 二极管和光 敏接收管, 形成光幕, 当有物体遮 挡住光线时, 传感器发出 报警信号。 接收器

光幕应用 当有物 体遮挡住光 线时,传感 器发出报警 信号,起保 护、预警等 作用。 光线被遮断(报警) 2024/5/16 8
2024/5/16 8 光幕应用 当有物 体遮挡住光 线时,传感 器发出报警 信号,起保 护、预警等 作用。 光线被遮断(报警)

光幕应用(续) 产品高度测量 202415/16 9
2024/5/16 9 光幕应用(续) 产品高度测量

光幕应用(续) 宽度 测量 长度 测量 高度 测量 三维尺寸 2024/5/16 检测 10
2024/5/16 10 光幕应用(续) 三维尺寸 检测 宽度 测量 长度 测量 高度 测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2/4)第二节 光电元件的基本应用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1/4)第一节 光电效应及光电元件.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2/2)第四节 热电偶冷端的延长、第五节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第六节 热电偶的应用及配套仪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1/2)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第三节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2/2)第三节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1/2)第一节 霍尔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节 霍尔集成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2/2)第三节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1/2)第一节 超声波物理基础 第二节 超声波换能器及耦合技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2/2)第三节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1/2)第一节 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压电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2/2)第四节 压力和流量的测量.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1/2)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第二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3/3)第五节 接近开关简介.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2/3)第四节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1/3)第一节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第二节 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及特性、第三节 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2/2)第三节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1/2)第一节 自感式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3/3)第三节 气敏电阻、第四节 湿敏电阻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2/3)第二节 测温热电阻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1/3)第一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选择方式.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3/4)第三节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Circuits and Systems.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基于Multisim通信电路与系统仿真实验.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绪论(主讲:李志忠).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高频基础电路 第一节 选频网络.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高频基础电路 第二节 阻抗变换.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一节 概述与反馈型LC振荡原理.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二节 反馈型LC振荡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三节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原理和高稳定度的LC振荡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四节 晶体振荡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一节 概论.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三节 高电平调幅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二节 低电平调幅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五节 包络检波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四节 单边带信号的产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