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2/2)第四节 热电偶冷端的延长、第五节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第六节 热电偶的应用及配套仪表

第九章:第四节 热电偶冷端的延长 采用相对廉价的补偿导线,可延长热电偶的冷 端,使之远离高温区;可节约大量贵金属;易弯曲, 便于敷设。 补偿导线在0~100°C范围内的热电势与配套的 热电偶的热电势相等,所以不影响测量精度。 2024/5/16
2024/5/16 1 第九章:第四节 热电偶冷端的延长 采用相对廉价的补偿导线,可延长热电偶的冷 端,使之远离高温区;可节约大量贵金属;易弯曲, 便于敷设。 补偿导线在0~100C范围内的热电势与配套的 热电偶的热电势相等,所以不影响测量精度

型号 配用热电偶 导线外皮颜色 正-负 正-负 SC 铂铑10一铂 红-绿 KC 镍铬一镍硅 红-蓝 WC5/26 钨铼。钨铼6 红-橙 RC R (铂储的一帕) 红绿 NC 门《豫络硅铁建) 红-黄 EX E (镍铬一铜镍) 红-棕 JX 丁(铁铜模) 红紫 TX T(第一朝镍) 红-白
RC R (铂铑13—铂) 红-绿 NC N(镍铬硅—镍硅) 红-黄 EX E (镍铬—铜镍) 红-棕 JX J(铁—铜镍) 红-紫 TX T (铜—铜镍 ) 红-白 型号 配用热电偶 正-负 导线外皮颜色 正-负 SC 铂铑10-铂 红-绿 KC 镍铬 - 镍硅 红-蓝 WC5/26 钨铼5 -钨铼26 红-橙

用A‘、B与A及B连接后,测温回路的总的热电势 仅取决于A、B、T及T。(T为新的自由端,它是稳定 的),而与A、A及B、B连接处的温度T。(中间温度, 它是不稳定的)无关,在T处测得的总的热电势与直 接将热电偶延伸到T无异。 2
用A‘、B’与A及B连接后,测温回路的总的热电势 仅取决于A、B、T及T0(T0为新的自由端,它是稳定 的),而与A、A‘及B、B’连接处的温度Tn(中间温度, 它是不稳定的)无关,在T0处测得的总的热电势与直 接将热电偶延伸到T0无异。 2

补偿导线外形 屏蔽层 保护层 202415/16
2024/5/16 4 补偿导线外形 A’ B’ 屏蔽层 保护层

热电偶的冷端延长电路 A' 屏蔽层接大地点 塑胶保护层 补偿导线 铜引线(中间导体) 毫伏表 0 100 Ta 测量端 热电极 接线盒1(中间温度) 接线盒2(新的冷端)
热电偶的冷端延长电路

第五节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必要性: 1、用热电偶的分度表查毫伏数-温度时, 必须满足。=0℃的条件。在实际测温中,冷端 温度常随环境温度而变化,这样,不但不是0°C, 而且也不恒定,因此将产生误差。 2、一般情况下,冷端温度均高于0℃, 热电势总是偏小。应想办法消除或补偿热电偶 的冷端损失。 2024/15/16 6
2024/5/16 6 第五节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 必要性: 1、用热电偶的分度表查毫伏数-温度时, 必须满足t 0=0C的条件。在实际测温中,冷端 温度常随环境温度而变化,这样t 0不但不是0C, 而且也不恒定,因此将产生误差。 2、 一般情况下,冷端温度均高于0C, 热电势总是偏小。应想办法消除或补偿热电偶 的冷端损失

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一、冷端恒温法: 将热电偶的冷端置于装有冰水混合物的 恒温容器中,使冷端的温度保持在0°C不变。 此法也称冰浴法,它消除了,不等于0C而引 入的误差,由于冰融化较快,所以一般只适 用于实验室中。 2024/5/16
2024/5/16 7 冷端温度补偿的方法 一、冷端恒温法: 将热电偶的冷端置于装有冰水混合物的 恒温容器中,使冷端的温度保持在0C不变。 此法也称冰浴法,它消除了t 0不等于0C而引 入的误差,由于冰融化较快,所以一般只适 用于实验室中

冰浴法 在冰瓶中,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0℃不变。 2024/5/16
2024/5/16 8 冰浴法 在冰瓶中,冰水混合物的温 度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0C不变

冰浴法接线图—冷端至于0℃环境中 接线盒 毫伏表 补偿导线 铜质导线 0 100 Cu+ mV B' Cu- 冰瓶 冰水混合物(O℃) 热电偶 试管 被测流体管道 新的冷端
冰浴法接线图——冷端至于0℃环境中

二、计算修正法 当热电偶的冷端温度,≠0°C时,由于热端 与冷端的温差随冷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测得 的热电势EAB(t,)与冷端为0C时所测得的 热电势EB(t,0C)不等。若冷端温度高于 0C,则EB(红,)<EAB(,0C)。可以利 用下式计算并修正测量误差: EAB (t,0C)=EAB (t,to +EAB (to2 0C) 2024/5/16 10
2024/5/16 10 二、计算修正法 当热电偶的冷端温度t 0 0C时,由于热端 与冷端的温差随冷端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测得 的热电势EAB(t,t 0)与冷端为0C时所测得的 热电势EAB(t,0C)不等。若冷端温度高于 0C,则EAB(t,t 0)<EAB(t,0C)。可以利 用下式计算并修正测量误差: EAB(t,0C)=EAB(t,t 0)+EAB(t 0,0C)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1/2)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第三节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2/2)第三节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1/2)第一节 霍尔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节 霍尔集成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2/2)第三节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1/2)第一节 超声波物理基础 第二节 超声波换能器及耦合技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2/2)第三节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1/2)第一节 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压电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2/2)第四节 压力和流量的测量.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1/2)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第二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3/3)第五节 接近开关简介.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2/3)第四节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1/3)第一节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第二节 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及特性、第三节 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2/2)第三节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1/2)第一节 自感式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3/3)第三节 气敏电阻、第四节 湿敏电阻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2/3)第二节 测温热电阻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1/3)第一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2/2)第三节 传感器及基本特性.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2)第一节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2/2).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1/4)第一节 光电效应及光电元件.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2/4)第二节 光电元件的基本应用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4/4)第四节 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选择方式.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3/4)第三节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Circuits and Systems.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基于Multisim通信电路与系统仿真实验.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绪论(主讲:李志忠).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高频基础电路 第一节 选频网络.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二章 高频基础电路 第二节 阻抗变换.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高频功率放大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一节 概述与反馈型LC振荡原理.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二节 反馈型LC振荡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三节 振荡器的频率稳定原理和高稳定度的LC振荡器.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五章 正弦波振荡器 第四节 晶体振荡电路.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一节 概论.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六章 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 第三节 高电平调幅电路.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