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3/3)第五节 接近开关简介

第四章:第五节 接近开关简介 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它能 在一定的距离(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内检 测有无物体靠近。当物体与其接近到设定 距离时,就可以发出“动作”信号。 2024/15/16
2024/5/16 1 第四章:第五节 接近开关简介 接近开关又称无触点行程开关。它能 在一定的距离(几毫米至几十毫米)内检 测有无物体靠近。当物体与其接近到设定 距离时,就可以发出“动作”信号

从广义上讲,非接触式传感器均能用 作接近开关。例如,光电传感器、微波和 超声波传感器。但是它们的检测距离一般 均可以做得较大,可达数米甚至数十米, 所以多把它们归入电子开关系列。 2024/15/16
2024/5/16 2 从广义上讲,非接触式传感器均能用 作接近开关。例如,光电传感器、微波和 超声波传感器。但是它们的检测距离一般 均可以做得较大,可达数米甚至数十米, 所以多把它们归入电子开关系列

接近开关外形 2024/5/16 3
2024/5/16 3 接近开关外形

接近开关外形 202415/16
2024/5/16 4 接近开关外形

接近开关外形(续) 202415/16 5
2024/5/16 5 接近开关外形(续)

一、常用的接近开关分类 常用的接近开关有电涡流式(俗 称电感接近开关,以下仅以电感接近 开关称呼之)、电容式、磁性干簧开 关、霍尔式、光电式、微波式、超 声波式等。 2024/5/16 6
2024/5/16 6 一、常用的接近开关分类 常用的接近开关有电涡流式(俗 称电感接近开关,以下仅以电感接近 开关称呼之)、电容式、磁性干簧开 关、霍尔式、光电式、微波式 、超 声波式等

二、接近开关的特点 接近开关与被测物不接触、不会产 生机械磨损和疲劳损伤、工作寿命长、 响应快、无触点、无火花、无噪声、防 潮、防尘、防爆性能较好、输出信号负 载能力强、体积小、安装、调整方便; 缺点是触点容量较小、输出短路时易 烧毁。 2024/5/16
2024/5/16 7 二、接近开关的特点 接近开关与被测物不接触、不会产 生机械磨损和疲劳损伤、工作寿命长、 响应快、无触点、无火花、无噪声、防 潮、防尘、防爆性能较好、输出信号负 载能力强、体积小、安装、调整方便; 缺点是 触点容量较小、输出短路时易 烧毁

三.接近开关的主要性能指标: 额定动作距离、工作距离、 动作滞差、重复定位精度(重复 性)、动作频率等。 2024/5/16 8
2024/5/16 8 三.接近开关的主要性能指标: 额定动作距离、工作距离、 动作滞差、重复定位精度(重复 性)、动作频率等

四、电涡流接近开关(电感接近开关)的 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接近开关俗称电感接近开关,属于一种 开关量输出的位置传感器。它由LC高频振荡器和放大 处理电路组成,利用金属物体在接近这个能产生交变 电磁场的振荡感辨头时,使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这个 涡流反作用于接近开关,使接近开关振荡能力衰减, 内部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由此识别出有无金属物体 接近,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或断。这种接近开关所能检 测的物体必须是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物体。 2024/5/16 9
2024/5/16 9 四、电涡流接近开关(电感接近开关)的 工作原理 电涡流式接近开关俗称电感接近开关,属于一种 开关量输出的位置传感器。它由LC高频振荡器和放大 处理电路组成,利用金属物体在接近这个能产生交变 电磁场的振荡感辨头时,使物体内部产生涡流。这个 涡流反作用于接近开关,使接近开关振荡能力衰减, 内部电路的参数发生变化,由此识别出有无金属物体 接近,进而控制开关的通或断。这种接近开关所能检 测的物体必须是导电性能良好的金属物体

五、电涡流接近开关原理框图 感应磁罐 被测金属物体 醒 餐蛋 信号 开关量 处理 输出 检测距离X 2024/5/16 10
2024/5/16 10 五、电涡流接近开关原理框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2/3)第四节 电涡流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电涡流传感器(1/3)第一节 电涡流传感器工作原理、第二节 电涡流传感器结构及特性、第三节 电涡流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2/2)第三节 电感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感式传感器(1/2)第一节 自感式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3/3)第三节 气敏电阻、第四节 湿敏电阻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2/3)第二节 测温热电阻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电阻传感器(1/3)第一节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2/2)第三节 传感器及基本特性.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1/2)第一节 检测技术的基本概念及方法.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2/2).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绪论(1/2).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二章 检测系统的抗干扰技术.pdf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三章 传感器在现代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下).pdf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十三章 传感器在现代检测系统中的应用(上).pdf
-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自动检测技术及应用》书籍电子版 Automatic Detection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三版,共十三章,PDF电子书,编著:梁森、欧阳三泰、王侃夫).pdf
- 中南大学:基于三维激光点云的隧道开挖面结构识别技术(硕士学位论文)Target Recognition Technology for Tunnel ExcavatedSurface Structure Based on 3D LiDARPoint Cloud.pdf
- 中南大学:传感器信号处理算法(课件讲稿)检测算法.pdf
- 广东工业大学:《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Sensor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主讲:何家峰).pdf
-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各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新乡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教研文档(模板)数统学院大纲模板.doc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1/2)第一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结构形式 第二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 第三节 电容式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电容传感器(2/2)第四节 压力和流量的测量.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1/2)第一节 压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第二节 压电传感器的测量转换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压电传感器(2/2)第三节 压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1/2)第一节 超声波物理基础 第二节 超声波换能器及耦合技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超声波传感器(2/2)第三节 超声波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1/2)第一节 霍尔元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第二节 霍尔集成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霍尔传感器(2/2)第三节 霍尔传感器的应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1/2)第一节 温度测量的基本概念、第二节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第三节 热电偶的种类及结构.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热电偶传感器(2/2)第四节 热电偶冷端的延长、第五节 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第六节 热电偶的应用及配套仪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1/4)第一节 光电效应及光电元件.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2/4)第二节 光电元件的基本应用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4/4)第四节 光电开关及光电断续器.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调理电路.ppt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传感器信号选择方式.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pptx
- 《传感器技术及应用》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光电传感器(3/4)第三节 光电传感器的应用.ppt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Communication Circuits and Systems.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基于Multisim通信电路与系统仿真实验.pdf
- 广东工业大学:《通信电路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一章 绪论(主讲:李志忠).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