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第8章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1827年 Zeise盐|PtCl3C2H小 1952年 G. Wilkinson Fe((n5-C5H52结构的测定 1955年 scher 芳基化合物 1973年 G. Wilkinson,分离出W(CH3 214m Cl--Pt . 135pm
第8章 过渡金属有机化合物 1827年 Zeise 盐 [PtCl3C2H4 ] – 1952年 G. Wilkinson Fe(5–C5H5 )2 结构的测定 1955年 Fischer 6– 芳基化合物 1973年 G. Wilkinson, 分离出W(CH3 )6 Pt Cl Cl Cl 214pm 135pm C C Ir C C P P Br C N C N C N C N C O 215pm 151pm

齿合度( hapticity of ligand),多齿π配体 n表示配体的配位原子数 例如:(n5-C5H5)2Fe 桥连的配体 (bridging ligand) n表示桥连配体配位的原子数,(μ2-可写为u-) Fe3(CO)lo(u-CO)2. M(COl(u3-CO)
n– 齿合度(hapticity of ligand),多齿 配体 n表示配体的配位原子数 例如:( 5–C5H5 )2Fe n– 桥连的配体(bridging ligand) n表示桥连配体配位的原子数,(2– 可写为– ) Fe3 (CO)10(–CO)2 , M6 (CO)12(3–CO)4

常见的有机配体和齿合度 提供M的齿合度 配体 ML的结构 电子数 n|烷基(H,X) M--CR3 烯烃(CH2=CH2) 2(4) n2炔烃(CH=CH n亚烷基( carbene M=CR2
一 . 常见的有机配体和齿合度 提供M的 电子数 齿合度 配体 M-L的结构 1 1 烷基(H, X) 2 2 烯烃(CH2=CH2 ) 2(4) 2 炔烃(CHCH) 2 1 亚烷基(carbene) M CR3 M C C M CR2 M C C

3 n1次烷基( carbine) M≡C-R 3,1n3,n1m烯丙基ay) C CHy CH H n41,3-丁二烯C1H6 4 环丁二烯C4H4 5m5,m3,n1环戊二烯基 csHe 6 苯
3 1 次烷基(carbine) 3 , 1 3 , 1 -烯丙基(allyl) C3H5 4 4 1,3-丁二烯 C4H6 4 4 环丁二烯 C4H4 5 5 ,3 , 1 环戊二烯基 C5H5 6 6 苯 M C R CH2 CH CH2 M M M M M

环庚三烯阳离子 (C7H) 环庚三烯(C7H3) 8,6 8 环辛四烯(CH) 环辛四烯(CH) M 3 环丙烯基(C3H 降冰片烯(CnH
6 7 环庚三烯阳离子 (C7H7 + ) 6 6 环庚三烯(C7H8 ) 8, 6 8 , 6 环辛四烯(C8H8 ) 4 4 环辛四烯(C8H8 ) 3 3 环丙烯基(C3H3 ) 4 4 降冰片烯(C7H8 ) + M M M M M M

Ph Ph Ph 2e 6e 10e Mo(CO)3 Fe(cO)3 (n-C7H)Mo(CO)3 (n+C7H8) Fe(cO)3
( 6 –C7H8 )Mo(CO)3 ( 4–C7H8 ) Fe(CO)3 - + -2 + -2 Ph Ph Ph 2e 6e 10e

L→>M,π给体, 形成σ键 M→L,π受体 形成反馈π键 H 烯烃和d区金属的成键示意图
烯烃和d区金属的成键示意图 L→M, 给体, 形成键 M → L, 受体 , 形成反馈键

R C M R M C R R MC成σ键,C-C为 π配体,C=C基本 单键,R为强吸电子 上为双键 基团(如CN),形成 metallocycle
配体, C=C基本 上为双键, M-C成键,C-C 为 单键,R为强吸电子 基团(如CN),形成 metallocycles

h Ph3P 0 0 103 Pt 132pm Ph P 39 Ph 炔烃(PhC≡CPh)配合物(Ph3P2Pt( PhccPh)的结构
Pt C C Ph Ph Ph3 P Ph3 P 132pm 103 39 0 0 0 140 炔烃(PhCCPh)配合物(Ph3P)2Pt (PhCCPh) 的结构

42 CR 2 M RC CR CR. 2 CR 2 烯丙基配合物的两种结构形式
RC CR2 M C R2 CR2 CR2 M CR 3 1 烯丙基配合物的两种结构形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非金属原子簇化合物.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配合物基础和配位立体化学.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配位催化反应.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配位场理论和配合物的电子光谱.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金属羰基和酸配体化合物.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酸碱化学.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待修改).doc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复习总结.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前言.ppt
-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进度表.doc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生物化学过程的调控.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生物氧化和代谢.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核酸 Nucleic Acid.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酶化学.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聚糖的化学.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蛋白质.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生物膜 biological membrane 2.1 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 2.2 生物膜的功能 2.3 生物膜的模拟(人工膜).ppt
- 第二节 萃取设备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第六章 分离过程的节能 第七章 其它分离技术和分离过程的选择.doc
- 《普通化学》绪论.ppt
- 华南师范大学:《有机化学》精品课程电子教案(双语版)申报表.doc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主族元素的有机金属化合物.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金属原子簇和金属金属多重键.ppt
- 《无机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配合物反应机理和动力学.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化学检测.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过滤与膜分离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萃取分离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离心分离.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电泳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酶、基因和细胞操作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光学检测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气体检测技术.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放射性同位素检测.ppt
- 《生化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生物检测技术.ppt
- 《分析化学》第八章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ppt
- 《分析化学》第二章 气相色谱分析(Gas Chromatography,GC).ppt
- 《分析化学》第九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ppt
- 《分析化学》第六章 库仑分析法.ppt
- 《分析化学》第七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ppt
- 《分析化学》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