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

第五章化学动力学初步 51化学反应速率 52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3反应级数 54反应机理 55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6基元反应的速率理论 57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第五章 化学动力学初步 5.1 化学反应速率 5.2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3 反应级数 5.4 反应机理 5.5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5.6 基元反应的速率理论 5.7 催化剂与催化作用

51化学反应速率 (Chemical Reaction Rates) 宏观:热力学、动力学 热力学:过程的能量交换(△H)、过程的自发方 向(△G)、过程的限度(K)(△G=-RnK) 可能性。 动力学:反应速率(快慢)、反应机理(怎样 进行)一现实性
5.1 化学反应速率 (Chemical Reaction Rates) 宏观:热力学、动力学 热力学:过程的能量交换(H )、过程的自发方 向(G )、过程的限度(K ) (△Gø= - RTln K) — 可能性。 动力学:反应速率(快慢)、反应机理(怎样 进行) — 现实性

例:N2(g)+3H2(g)=2NH3(g) △H=-9222kJmo1(放热) △Go=-33.0kJ,mo1 △Go=- RTIn K=6.1×105 但实际上,R.T.,常压,观察不到反应
例: N2 (g) + 3 H2 (g) = 2 NH3 (g) △Hø= - 92.22 kJ.mol-1 (放热) △Gø= - 33.0 kJ.mol-1 △Gø= - RT ln K K = 6.1105 但实际上,R.T. ,常压,观察不到反应

热力学不涉入时间,当然不涉及反应速率, 也不涉及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是化学动力 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反应速率因不同的反应而异: 火药爆炸—瞬间 中和反应一几秒 高温固相合成无机材料、有机合 bch of these reactions is faster? (a) The reaction between sodium and bromine, or 成、高分子合成—一小时; 橡胶老化—年; 石油、煤的形成—几百万年
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是化学动力 学研究的核心问题。 反应速率因不同的反应而异: 火药爆炸—瞬间; 中和反应—几秒; 高温固相合成无机材料、有机合 成、高分子合成—小时; 橡胶老化—年; 石油、煤的形成—几百万年… 热力学不涉入时间,当然不涉及反应速率, 也不涉及反应机理

反应速率定义一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 物浓度改变的量的绝对值。 (一)平均速率和瞬间速率: 例:H2O 2(aq) HOm+2o 测定实验中O2的析出量,可计算H2O2浓度变化, 并按下式计算出反应速率(平均速率): -△(H2O2)/△t=-{c2(H2O2)-c1(H2O2)/△t 计算结果列于教材p107,表61 可见:t个,c(H12O2),↓
一、反应速率定义 — 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产 物浓度改变的量的绝对值。 (一)平均速率和瞬间速率: 例:H2O2(aq) = H2O(l) + ½ O2(g) 测定实验中O2(g)的析出量,可计算H2O2浓度变化, 并按下式计算出反应速率(平均速率) : = - (H2O2 ) / t = -[ c2 (H2O2 ) – c1 (H2O2 ) ] / t 计算结果列于教材p.107, 表6.1. 可见:t , c (H2O2 ) , v . v

H2O2a→H2Oo+h2O2( 教材p107,表61 1HO水溶理的分解(2%K及平均速 (△c/△) 0,02 0.O1 0.01 0.005 0.35 0.O25 0.O0 0.375 0.05 0.00125 0.0025 在一些教材中化学反应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或反应物浓度的减 少,显然,由于反应式的计量系数y数值不同,同一反应在同一时刻,不同物质的浓度变 107
I - H2O2(aq) → H2O(l) + ½ O2(g) 教材p.107, 表6.1

H2O2(ag)=Hoo t / o2(g 或:N2Og)=2NO2(g+%O2 Rate of forward reaction Chemical equilibrium (forward and reverse rates are equal) Rate of reverse reaction Time
H2O2(aq) = H2O(l) + ½ O2(g) 或: N2O5(g) = 2 NO2 (g) + ½ O2(g)

令雄t→>O(无限小),得瞬时速率: △C(H2O2)dC(H2O2) v=m △r→>0 △t t 显然,ν和ν的单位是ml·dmx3·s-或n n0·tm·mn 作出H2O2的c一t曲线(教材p108图6.1),得到0-40min的 平均速率: 0.20-0.800.20-080 =0.015mol. dm-3.min △t 40 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可用该时间对应的曲线点上的斜率表示, 并且可以得到 v>vn>V
令 t → O (无限小),得瞬时速率: dt dC H O t C H O v t ( ) ( ) lim 2 2 2 2 0 = − − = → 显然, v 和v 的单位是 3 1 3 1 min − − − − mol dm s 或mol dm 作出H2O2的c — t 曲线(教材p.108,图6.1),得到0 — 40 min的 平均速率: 3 1 0.015 min 40 0.20 0.80 0.20 0.80 − − = − = − − = − mol dm t v 某一时刻的瞬时速率可用该时间对应的曲线点上的斜率表示, 并且可以得到: A B C v v v

三)t个,c(H2O2),ν (三)实验测定速率(净反应速率)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四)对于单向反应,反应的开始的瞬间的瞬时速率称为 初速率v (五)测定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将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学 习
(二) t , c(H2O2 ) , v (三)实验测定速率(净反应速率) = |正反应速率 - 逆反应速率| (四)对于单向反应,反应的开始的瞬间的瞬时速率称为 初速率v0 . (五)测定反应速率的实验方法将在物理化学课程中学 习

(六)由于一个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反应物或产物作参照物浓度变化 来表示反应速率,为了避免混乱, IUPAO建议对于反应: aAbb=dd+eE 定义瞬时速率为: dc (5.1) V dt 平均速率为 △C (52) :△t (51)、(52)式中,v为计量系数a、b、d、c,且对反应物取负值, 对产物取正值,以保证和v为正值
(六)由于一个反应可以用不同的反应物或产物作参照物浓度变化 来表示反应速率,为了避免混乱,IUPAC建议对于反应: aA + bB = dD + eE 定义瞬时速率为: V dt dC v i i = 平均速率为: V t C v i i = (5.1) (5.2) (5.1)、(5.2)式中,vi 为计量系数a、b、d、c,且对反应物取负值, 对产物取正值, 以保证v和 v 为正值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溶液与电离平衡.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化学平衡(Chemical Equilibrium).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前言与绪论(主讲:龚孟濂).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6.3-6.4).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原子结构与周期表(6.1-6.2).ppt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9章 复杂物质的分析示例.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8章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7章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6章 吸光光度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5章 重量沉淀法和沉淀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4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3章 络合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2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doc
- 延安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1章 绪论(主讲:任树林).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学习笔记,共八章).doc
- 《计算机绘图软件》第四章 科学计算绘图软件Origin.pdf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近代红外光谱进展.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绪论、沉淀分离法、溶剂萃取 Solvent Extraction、柱色谱、纸上层析 Paper Chromatography、薄层色谱法(Thin-layer Chromatography,TLC).ppt
- 北京化工大学理学院:《分离科学与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离子交换色谱法及离子色谱法(IEC & IC).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氧化还.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卤族元素.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氧族元素.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分子结构(1/2).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分子结构(2/2).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晶体结构.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配位化合物与配位平衡.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碳族元素.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硼族元素.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五章 铜锌族元素.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六章 过渡金属元素.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无机化学复习教案.ppt
- 中山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氮族元素.ppt
- 北京化工大学:《物理化学》课程电子教案 Physical Chemistry(PPT教学课件,完整版,共六章,理学院:白守礼).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羧酸及其衍生物.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目录.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述.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脂肪族卤代烃(Alkyl Halides).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不饱和烃.ppt
-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醛、酮.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