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一章 正交试验基本方法

第一章正交试验基本方法
1 第一章 正交试验基本方法

§1-1问题的提出-多因素的试验问题
2 §1-1问题的提出--多因素的试验问题 § 例1-1 为提高某化工产品的转化率,选择了三个有关的因 素进行条件试验,反应温度(A),反应时间(B),用碱 量(C),并确定了它们的试验范围: § A:80-90℃ § B:90-150Min § C:5-7% § 试验目的是搞清楚因素A、B、C对转化率的影响,哪些是 主要因素,哪些是次要因素,从而确定最优生产条件,即温 度、时间及用碱量各为多少才能使转化率提高。试制定试验 方案

3 § 这里,对因素A、B、C在试验范围内分别选取三 个水平 § A:A1=80℃、A2=85℃、A3=90℃ § B:B1=90Min、B2=120Min、B3=150Min § C:C1=5%、C2=6%、C3=7% § 正交试验设计中,因素可以定量的,也可以使定 性的。而定量因素各水平间的距离可以相等也可 以不等

●
4 § 取三因素三水平,通常有两种试验方法: § (1)全面实验法: A1B1C1 A2B1C1 A3B1C1 A1B1C2 A2B1C2 A3B1C2 A1B1C3 A2B1C3 A3B1C3 A1B2C1 A2B2C1 A3B2C1 A1B2C2 A2B2C2 A3B2C2 A1B2C3 A2B2C3 A3B2C3 A1B3C1 A2B3C1 A3B3C1 A1B3C2 A2B3C2 A3B3C2 A1B3C3 A2B3C3 A3B3C3 § 共有3³=27次试验,如图所示,立方体包含了27个节点,分 别表示27次试验。 A1 A2 A3 B3 B2 B1 C1 C2 C3

5 § 全面试验法的优缺点: § 优点:对各因素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剖析得比较清楚 § 缺点:(1)试验次数太多,费时、费事,当因素水平比较多 时,试验无法完成。 (2) 不做重复试验无法估计误差。 (3)无法区分因素的主次。 § 例如选六个因素,每个因素选五个水平时,全面试验的数 目是5 6 =15625次。 § 又如绪言里所提到的,1978年,七机部由于导弹设计的要 求,提出了一个五因素的试验,希望每个因素的水平数要 多于10,此时靠全面试验法是无法完成的

6
6 § (2)简单比较法 § 变化一个因素而固定其它因素,如首先固定B、C于B1、 C1,使A变化之,则: § 如果得出结果A3最好,则固定A于A3,C还是C1,使B变 化,则: § 得出结果B2最好,则固定B于B2,A于A2,使C变化,则: § 试验结果以C3最好。于是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A3B2C2。 A1 B1C1 A2 A3(好结果) B1 A3C1 B2(好结果) B3 C1 A3B2 C2 (好结果) C3

7 A1 A2 A3 B3 B2 B1 C1 C2 C3 简单比较法的试验点

8
8 § 简单比较法的优缺点: § 优点:试验次数少 § 缺点: (1)试验点不具代表性。考察的因素水平仅局限于局 部区域,不能全面地反映因素的全面情况。 (2)无法分清因素的主次。 (3)如果不进行重复试验,试验误差就估计不出来, 因此无法确定最佳分析条件的精度。 (4)无法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 出展望好条件

9
9 § 正交试验的提出: § 考虑兼顾全面试验法和简单比较法的优点,利用 根据数学原理制作好的规格化表--正交表来设 计试验不失为一种上策。 § 用正交表来安排试验及分析试验结果,这种方法 叫做正交试验法。 § 事实上,正交最优化方法的优点不仅表现在试验 的设计上,更表现在对试验结果的处理上

10 § 正交试验法优点: (1)试验点代表性强,试验次数少。 (2)不需做重复试验,就可以估计试验误差。 (3)可以分清因素的主次。 (4)可以使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处理试验结果,提出展望好 条件。 § 正交试验(表)法的特点: (1)均衡分散性--代表性。 (2)整齐可比性--可以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试验结果进 行处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三章 多指标问题及正交表的灵活运用(部分).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五章 回归分析(部分).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教师电子教案.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教师教案.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绪论.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教学教案(胡文成).doc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边沿触发器.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组合电路的竞争和冒险.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触发器类型转换.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集成触发器.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薛建安).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A/D转换.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常用组合逻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逻辑函数的图解化简滋.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A和AD转換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逻辑代数.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逻辑函数的代数(公式)化简法.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编码.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数制.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绪言.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二章 正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部分).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讲稿.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七章 单纯形优化法.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四章 单因素优选法、多因素方法(降维法).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王莹).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模拟信源数字化与编码.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模拟信源数字化与编码——时分多路复用通信.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数字基带传输.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字调制传输.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字调制传输 4.4 载波同步.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勘误.ppt
- 《电子工程师手册》学习资料(英文版)Chapter 94 Knowledge Engineering.pdf
- 《电子工程师手册》学习资料(英文版)Chapter 95 Parallel Processors.pdf
- 《电子工程师手册》学习资料(英文版)Chapter 96 Operating Systems.pdf
- 《电子工程师手册》学习资料(英文版)Chapter 97 Computer Security and Cryptography.pdf
- 《电子工程师手册》学习资料(英文版)Chapter 98 Computer Reliability.pdf
- 《电子工程师手册》学习资料(英文版)Chapter 99 The Internet and Its Role in the Futur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