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边沿触发器

第四节边沿触发器 紧命得电命斜除解命段你 主从触发器可以有效克服钟控触发器的空翻现象, 但主从触发器还存在一次翻转现象,降低了抗干扰 能力。 边沿触发器:只有在CP的上升沿(前沿)或 下降沿(后沿)时刻才对输入信号响应(不管 CP=1的时间有多长)。在CP=0、CP=1期间,输 入信号变化不会引起触发器状态的变化。因此触发 器不但克服了空翻现象,而且大大的提高了抗干扰 能力,工作更为可靠。 回回阿呵回回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阿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疇
主从触发器可以有效克服钟控触发器的空翻现象, 但主从触发器还存在一次翻转现象,降低了抗干扰 能力。 边沿触发器:只有在CP的上升沿(前沿)或 下降沿(后沿)时刻才对输入信号响应(不管 CP=1的时间有多长)。在CP=0、CP=1期间,输 入信号变化不会引起触发器状态的变化。因此触发 器不但克服了空翻现象,而且大大的提高了抗干扰 能力,工作更为可靠

持一阻塞触发器 紧命得电命斜除解命段你 维持一阻塞T′触发器 T触发器:当CP宽度比较宽时,电路 新的转换状态反馈到输入端,造成了触 发器多次翻转,即空翻现象。 O 产生空翻的原因:是导引门功能不完善。A &|B 假定:在CP=1期间触发器只翻转一次。1 0 只要D门输出“0脉冲,Q由0→1 cI D 如果在CP=1期间D门的“0”脉冲一直 存在,Q就一直保持“1”。就不可能产生 设初态9 0 空翻。这就要求在CP=1期间,电路新的 Q=1 转专换状态反馈不到输入端,由这种思想 构成了维持一阻塞T触发器 回回阿呵回回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阿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疇
1、维持-阻塞T′触发器 Q Q & & & & CP A C D B T′触发器:当CP宽度比较宽时,电路 新的转换状态反馈到输入端,造成了触 发器多次翻转,即空翻现象。 产生空翻的原因:是导引门功能不完善。 假定:在CP=1期间触发器只翻转一次。 1 0 1 = = Q 设初态Q 1 0 只要D门输出“0”脉冲,Q由0→1。 1 0 0 1 如果在CP=1期间D门的“0”脉冲一直 存在,Q就一直保持“1” 。就不可能产生 空翻。这就要求在CP=1期间,电路新的 转换状态反馈不到输入端,由这种思想 构成了维持-阻塞T′触发器

2、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0Q 初始状态Q=“0”。 ①当CP=0时:D=C=1使 a B ②当CP由0→1时:使C 置0阻塞线 ☆将Q置1,触发器发生一次翻转 ☆反馈到C门输入端,封锁C门置1维持线 不接收E门信号。 ☆在CP=1期间,C门不可 CP D=0 能输出“0”脉冲,触发器不 可能被置0,所以这条反馈线 e& & 称为置0阻塞线。 ☆反馈郅F门输入端,封锁F门不接收Q端反馈信号。 F=1,维持D=0,维持Q=1,所以这条反馈线称为置1维持线。 ③当CP由1→0时:D=C=1触发器状态不变, 由于C、D及输出的反馈作用使E=1,F=0 回回阿呵回阿回呵回回呵呵回回呵回回呵阿回呵呵回回阿呵同回呵回回呵4≯國
2、 电路结构及工作原理 Q Q & & & & CP A B C D E & & F 初始状态Q=“0”。 1 0 ①当CP=0时:D=C=1 0 1 1 0 1 = = E 使F 0 1 ②当CP由0→1时: 1 0 1 = = D 使C 0 D=0 ☆将Q置1,触发器发生一次翻转 0 1 ☆反馈到C门输入端,封锁C门 不接收E门信号。 0 ☆在CP=1 期间,C门不可 能输出“0”脉冲,触发器不 可能被置0,所以这条反馈线 称为置0阻塞线。 置0阻塞线 ☆反馈到F门输入端,封锁F门不接收Q端反馈信号。 0 F=1,维持D=0,维持Q=1,所以这条反馈线称为置1维持线。 置1维持线 ③当CP由1→0时: 0 D=C=1 1 1 0 1 0 使E=1,F=0 触发器状态不变, 由于C、D及输出的反馈作用

④当下一个CP由0-1时: (第二个CP前沿 由于E=1,F=0使D=1C=0 a& B 基本触发器被置“0”,Q=040 置1阻塞线 ☆将Q置0,触发器发生 次翻转。 置0维持线 ☆反馈到D门输入端,封 锁D门不接收F门信号。 在CP=1期间,D门不可 C=0能输出“0脉冲,触发器 el 不可能被置1,所以这条反 馈线称为置阻塞线。 ☆反馈到E门输入端,封锁E门不接收Q端反馈信号 E=1,维持C=0,维持Q=0,所以这条反馈线称为置0维持线 回回阿呵回回同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
Q Q & & & & CP A B C D E & & F ④当下一个CP由0→1时: 0 1 1 1 0 1 0 (第二个CP 前沿) 由于E=1,F=0 使D=1,C=0 0 1 0 基本触发器被置“0”,Q=0。 C = 0 ☆将Q置0,触发器发生一 次翻转。 ☆反馈到D门输入端,封 锁D门不接收F门信号。 0 在CP=1 期间,D门不可 能输出“0”脉冲,触发器 不可能被置1,所以这条反 馈线称为置1阻塞线。 置1阻塞线 ☆反馈到E门输入端,封锁E门不接收/Q端反馈信号。 0 E=1,维持C=0,维持Q=0,所以这条反馈线称为置0维持线 置0维持线 1

持一阻塞T触发器动作翅律: 余器路命得命除解象段命 CP=0,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 CP由0→1时,触发器状态发生一次转换。 CP=1及CP由1→0触发器状态都不变。 所以:CP=0、CP=1期间触发器状态保持 不变。只有在CP上升沿(前沿)触发器的状态 才发生转变。 即:维持一阻塞T触发器是上升沿转换。 CP ffT 回回阿呵回回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阿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疇
CP CP=0,触发器状态保持不变。 CP由0→1时,触发器状态发生一次转换。 CP=1及CP由1→0触发器状态都不变。 所以:CP=0、CP=1期间触发器状态保持 不变。只有在CP上升沿(前沿)触发器的状态 才发生转变。 即:维持-阻塞T′触发器是上升沿转换

2、维持-阻塞D触发器 余器路命得命除解象段命 电路结构: O R直接置“0”输入端。 & D直接置“1”输入端。 & D CP 010触发器直接置“0 101触发器直接置“1” RDSD=11 触发器正常工作,没有影响。 RDSD=00 不允许出现。 置0、置1输入约束条件:RD+SD=1 回回阿呵回回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阿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疇
Q Q & & & & A B C D E & & F R D S D [D] 电路结构: RD 直接置“0”输入端。 SD 直接置“1”输入端。 RD D S n+1 Q 0 1 0 1 CP 1 1 1 0 0 触发器直接置“0” 1 0 1 触发器直接置“1” RD、S D =11 触发器正常工作,没有影响。 RD、S D = 00 不允许出现。 0 置0、置1输入约束条件: RD + S D =1

工作原理 初态Q=0 置1维持线 当CP=0,D=C=1状态不变 假定CP个到来:[D]=1E置0阻塞线上1 使D=0Q由0→1 c& &|D ☆D=0,保证F=1,维持D=0,维 持Q=1,Q=0。所以把D门输出 e & 连到F门反馈线叫置1维持线。 HID ☆D门输出到C门输入反馈线叫置0阻塞线。保证C D=0 门不输出0脉冲。 ☆由于置0维持线和置1阻塞线的作用,使触发器被置1 后,在CP=1期间状态维持不变。假如输入[D]此时有变 化,(由1-0)对触发器状态无影响。 用同样分析方法,可以分析[=0时,触发器工作过程。 回回阿呵回回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阿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疇
Q Q & & & & A B C D E & & F R D S D [D] 工作原理 假定CP↑到来: 1 0 1 ↑ 当CP=0, 1 1 初态Q=0 0 D=C=1 1 1 状态不变 [D]=1 E=0,F=1 0 1 使D=0 0 D=0 ☆ D=0,保证F=1,维持D=0,维 持Q=1, /Q=0。所以把D门输出 连到F门反馈线叫置1维持线。 ☆D门输出到C门输入反馈线叫置0阻塞线。保证C 门不输出0脉冲。 置0阻塞线 ☆由于置0维持线和置1阻塞线的作用,使触发器被置1 后,在CP=1期间状态维持不变。假如输入[D]此时有变 化,(由1→0)对触发器状态无影响。 Q由0→1 0 1 用同样分析方法,可以分析[D]=0时,触发器工作过程。 置1维持线

维持-阻塞D触发器 分析结论: 维持一阻塞D触发器是在CP脉冲的前沿翻转。触发器的 状态只取决于CP脉冲↑到来前一瞬间输入信号[D]的状态。 在CP上跳沿到来时:Qn=[D] 在CP=1期间,如果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由于维持一 阻塞线的作用,对触发器状态无影响。 维持一阻塞D触发器逻辑符号及功能表: D=D1·D2·D3 RDDD RDISp CP [D]Q 2 &D 特征方程 3 1XX 0 Q=(D)·CP110xx1 ↑00 11个 回回阿呵回回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阿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
分析结论: 维持-阻塞D触发器是在CP脉冲的前沿翻转。触发器的 状态只取决于CP脉冲↑到来前一瞬间输入信号[D]的状态。 在CP上跳沿到来时:Qn+1=[D] 在CP=1期间,如果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由于维持- 阻塞线的作用,对触发器状态无影响。 维持-阻塞D触发器逻辑符号及功能表: &D D 1 D 2 D 3 CPRD S D Q Q CP [D] Q n+ 1 0 1 X X 0 1 0 X X 1 1 1 ↑ 0 0 1 1 ↑ 1 1 RD S D D D1 D2 D3 = 特征方程: = + Q D CP n 1 ( )

维持-阻塞D触发器 余得解除鲁解舞命 2、特征方程及工作波形 Q=(D)·CP↑初态为0 CP R Sp [D] CP=0、CP=1期间触发器状态不变。只有CP↑ 到来Q随[D变化而改变。 回回阿呵回回回回呵回阿呵回回呵回阿回回阿回阿呵回回呵4≯疇
2、特征方程及工作波形 1 2 3 4 5 6 7 S D RD CP [D] Q CP=0、CP=1期间触发器状态不变。只有CP↑ 到来Q随[D]变化而改变。 = + Q D CP n 1 ( ) 初态为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组合电路的竞争和冒险.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触发器类型转换.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集成触发器.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薛建安).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A/D转换.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常用组合逻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逻辑函数的图解化简滋.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组合逻辑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A和AD转換电路.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逻辑代数.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逻辑函数的代数(公式)化简法.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编码.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数制.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数制与编码.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节 可编程逻辑阵列(PLA).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只读存储器(ROM).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带缓冲级的与非门.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二态输出CWS门.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存储器和可编程器件.ppt
- 西北工业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逻辑门电路(2.2)TTL集成逻辑门.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教学教案(胡文成).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绪论.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教师教案.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教师电子教案.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五章 回归分析(部分).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三章 多指标问题及正交表的灵活运用(部分).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一章 正交试验基本方法.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绪言.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二章 正交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方法(部分).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讲稿.doc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七章 单纯形优化法.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六章 均匀设计法.ppt
- 电子科技大学:《试验设计方法》第四章 单因素优选法、多因素方法(降维法).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王莹).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模拟信源数字化与编码.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模拟信源数字化与编码——时分多路复用通信.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数字基带传输.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字调制传输.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数字调制传输 4.4 载波同步.ppt
- 国防科技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同步与数字复接.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