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巨幼细胞性盆血

巨幼细胞性盆血 DNA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贫血。其特征为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 内出现巨幼细胞,这种细胞在骨髓内未发育成熟就被破坏,出现无效 造血,严重时呈现全血细胞减少。约95%系体内叶酸和(或)维生素 B12缺乏所致,称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代谢和影响因素 人体所需叶酸均来自食物,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近端吸收,不 需要内因子参与,主要经肾脏和粪便排出体外。 叶酸缺乏原因如下: 1.摄入减少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尽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绿叶蔬菜中,但 是加热和储存极易损失。以主食为主,少蔬菜和肉类食物的地区发生 率高。 2.需要量增加 (1)生理状态: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和哺乳期女性: (2)疾病状态: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溶血、长期血液透 析(经透析丢失)。 3.吸收障碍 ①疾病:腹泻,小肠疾病(如炎症、肿瘤、手术切除>: ②药物相互作用:乙醇、柳氮磺胺吡啶、苯妥英可干扰叶酸吸收。 4.利用障碍 甲氨蝶呤、氨苯喋啶、乙胺嘧啶等能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的作用,影响四氢叶酸的形成。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能增加叶酸的 分解或者抑制DNA的合成。 维生素B12代谢和影响因素 维生素B12是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肝脏、肉 类、蛋及乳制品)。 维生素B12缺乏原因: 1.摄入减少
巨幼细胞性盆血 DNA 合成障碍所致的一组贫血。其特征为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 内出现巨幼细胞,这种细胞在骨髓内未发育成熟就被破坏,出现无效 造血,严重时呈现全血细胞减少。约 95%系体内叶酸和(或)维生素 B12 缺乏所致,称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代谢和影响因素 人体所需叶酸均来自食物,主要在十二指肠和空肠近端吸收,不 需要内因子参与,主要经肾脏和粪便排出体外。 叶酸缺乏原因如下: 1.摄入减少 叶酸是水溶性维生素,尽管普遍存在,特别是在绿叶蔬菜中,但 是加热和储存极易损失。以主食为主,少蔬菜和肉类食物的地区发生 率高。 2.需要量增加 (1)生理状态:婴幼儿、青少年、妊娠期 和哺乳期女性; (2)疾病状态: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溶血、长期血液透 析(经透析丢失)。 3.吸收障碍 ①疾病:腹泻,小肠疾病(如炎症、肿瘤、手术切除>; ②药物相互作用:乙醇、柳氮磺胺吡啶、苯妥英可干扰叶酸吸收。 4.利用障碍 甲氨蝶呤、氨苯喋啶、乙胺嘧啶等能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 的作用,影响四氢叶酸的形成。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可能增加叶酸的 分解或者抑制 DNA 的合成。 维生素 B 12 代谢和影响因素 维生素 B12 是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肝脏、肉 类、蛋及乳制品)。 维生素 B12 缺乏原因: 1. 摄入减少

膳食摄人不足较少见,可见于严格素食者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素食者需要经过10~15年才能出现临床症状。 2.吸收障碍最常见原因 ①内因子缺乏:如恶性贫血、胃切除 ②小肠疾病:如肠道菌群失调和寄生虫、克罗恩病、小肠淋巴瘤 末端回肠切除术后等: ③药物:对氨基水杨酸、二甲双胍、秋水仙碱和苯乙双胍等可影 响维生素B12吸收。 临床表现 1.血液系统 常有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昏、心悸等贫血症状。严重 者全血细胞减少,反复感染和出血。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轻度黄疸。 2.消化系统 舌乳头萎缩表现舌面光滑呈“牛肉样舌”。胃肠道黏膜萎缩引起食 欲下降、恶心、腹泻或便秘等。 3.神经精神症状 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等表现。精神症状 可有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幻觉、人格改变等。单纯叶酸缺乏一 般神经症状不明显,可能有抑郁症等情感障碍。 检查与诊断 (1)血常规呈大细胞性贫血。 (3)骨髓穿刺检查细胞呈典型的巨幼性改变,可确诊 (4)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下降。 (5)如果无条件进行上述检查,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 即:每天给予生理需要量的叶酸0.2mg口服,和/或维生素 B12500~1000μg肌注qd,10天,患者临床症状、Hb和骨髓像改善 或恢复者,应考虑本病。 药物治疗 1.叶酸缺乏
膳食摄人不足较少见,可见于严格素食者和严重营养不良患者。 素食者需要经过 10~15 年才能出现临床症状。 2. 吸收障碍最常见原因 ①内因子缺乏:如恶性贫血、胃切除; ②小肠疾病:如肠道菌群失调和寄生虫、克罗恩病、小肠淋巴瘤、 末端回肠切除术后等; ③药物:对氨基水杨酸、二甲双胍、秋水仙碱和苯乙双胍等可影 响维生素 B12 吸收。 临床表现 1.血液系统 常有面色苍白、乏力、耐力下降、头昏、心悸等贫血症状。严重 者全血细胞减少,反复感染和出血。少数患者可以出现轻度黄疸。 2.消化系统 舌乳头萎缩表现舌面光滑呈“牛肉样舌”。胃肠道黏膜萎缩引起食 欲下降、恶心、腹泻或便秘等。 3.神经精神症状 肢体麻木、深感觉障碍、共济失调或步态不稳等表现。精神症状 可有抑郁、失眠、记忆力下降、幻觉、人格改变等。单纯叶酸缺乏一 般神经症状不明显,可能有抑郁症等情感障碍。 检査与诊断 (1)血常规呈大细胞性贫血。 (3)骨髓穿刺检查细胞呈典型的巨幼性改变,可确诊。 (4)血清叶酸和维生素 B12 水平下降。 (5)如果无条件进行上述检查,可以进行诊断性治疗。 即:每天给予生理需要量的叶酸 0.2mg 口服,和/或维生素 B12500~1000μg 肌注 qd,10 天,患者临床症状、Hb 和骨髓像改善 或恢复者,应考虑本病。 药物治疗 1.叶酸缺乏

口服叶酸5-10mg,tid;如果胃肠道吸收障碍可以用亚叶酸钙6- 9mg,肌注,如果同时又维生素B12缺乏,则需要同时注射维生素 B12,否则加重神经系统损伤。 2.维生素B12缺乏 治疗原则是给予足够维生素B12,其中包括每日造血所必需维生 素B12量2-3μg和补足储存量2-5mg。 因维生素B12缺乏原因大多与胃肠道吸收障碍有关,肌注维生素 B12100-500μg,qd,连续2周。对于不能明确是维生素B12缺乏还是 叶酸缺乏或同时缺乏者,应同时联合叶酸和维生素B12治疗,否则单 用叶酸会加重维生素B12缺乏,加重神经系统损伤。 用药注意事项 (1)疗效观察与原发病有关,一般患者在服药开始后的第4天起 网织红细胞水平上升,Hb可在1个月内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恢复 较慢或不恢复,需要向患方解释。经上述补充治疗8周后,临床症状 血象及骨髓象无改变,可能无效。除恶性贫血外通常不需要维持治疗。 如果叶酸和维生素B12者同时缺乏,或伴有铁或其他营养素缺乏,治 疗时应注意同时补充。 (2)营养性贫血很多是多因素所致,需要针对多个病因进行干预。 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 (3)在不能确定只是单纯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情况 下,要与维生素B12联合治疗,以免加重神经精神损害。 (4)应用干扰核苷酸合成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同时补充叶酸和维生 素B12。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应预防性肌维生素B12,每月1次。 患者教育 (1)纠正偏食及不良烹调习惯:适当吃新鲜果蔬,饮食烹调时间 过长或温度过高会造成大量叶酸破坏,应避免高温长时间蒸煮。 (2)酗酒者戒酒。 (3)婴儿提倡母乳喂养,6个月后及时添加辅食(菜泥、果菜汁、 肝泥等);孕妇宜每天补充专用的复合维生素片
口服叶酸 5-10mg,tid;如果胃肠道吸收障碍可以用亚叶酸钙 6- 9mg,肌注,如果同时又维生素 B12 缺乏,则需要同时注射维生素 B12,否则加重神经系统损伤。 2.维生素 B12 缺乏 治疗原则是给予足够维生素 B12,其中包括每日造血所必需维生 素 B12 量 2-3μg 和补足储存量 2-5mg。 因维生素 B12 缺乏原因大多与胃肠道吸收障碍有关,肌注维生素 B12100-500μg,qd,连续 2 周。对于不能明确是维生素 B12 缺乏还是 叶酸缺乏或同时缺乏者,应同时联合叶酸和维生素 B12 治疗,否则单 用叶酸会加重维生素 B12 缺乏,加重神经系统损伤。 用药注意事项 (1)疗效观察与原发病有关,一般患者在服药开始后的第 4 天起 网织红细胞水平上升,Hb 可在 1 个月内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恢复 较慢或不恢复,需要向患方解释。经上述补充治疗 8 周后,临床症状、 血象及骨髓象无改变,可能无效。除恶性贫血外通常不需要维持治疗。 如果叶酸和维生素 B12 者同时缺乏,或伴有铁或其他营养素缺乏,治 疗时应注意同时补充。 (2)营养性贫血很多是多因素所致,需要针对多个病因进行干预。 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 (3)在不能确定只是单纯叶酸缺乏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的情况 下,要与维生素 B12 联合治疗,以免加重神经精神损害。 (4)应用干扰核苷酸合成药物治疗的患者应同时补充叶酸和维生 素 B12。全胃切除术后患者应预防性肌维生素 B12,每月 1 次。 患者教育 (1)纠正偏食及不良烹调习惯:适当吃新鲜果蔬,饮食烹调时间 过长或温度过高会造成大量叶酸破坏,应避免高温长时间蒸煮。 (2)酗酒者戒酒。 (3)婴儿提倡母乳喂养,6 个月后及时添加辅食(菜泥、果菜汁、 肝泥等);孕妇宜每天补充专用的复合维生素片

考考你 【多选】 下列药物中,影响叶酸利用的药物有 A.甲氨蝶呤 B.乙胺嘧啶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秋水仙碱 叶酸缺乏原因包括 A.偏食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小肠切除术后 D.氨苯蝶啶 E柳氮磺胺吡啶 答案:在上面查找
考考你 【多选】 下列药物中,影响叶酸利用的药物有 A.甲氨蝶呤 B.乙胺嘧啶 C.苯巴比妥 D.苯妥英钠 E.秋水仙碱 叶酸缺乏原因包括 A.偏食 B.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C.小肠切除术后 D.氨苯蝶啶 E.柳氮磺胺吡啶 答案:在上面查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呆小病.docx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失眠的药物治疗.docx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30种儿童禁用、慎用药.docx
- 《药物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灭鼠剂中毒.docx
- 《药物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砷化氢中毒.docx
- 《药物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药物毒理学的基本原理.docx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药理学书籍文献.docx
- 《药物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名词解释.pdf
- 《药物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简答题汇总.pdf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pdf
- 石河子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教学大纲.doc
- 石河子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实验讲义.doc
- 石河子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大纲)理论授课教案(负责人:张华).pdf
- 石河子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理论教学考试大纲 Biopharmaceutics & Pharmacokinetics.doc
- 石河子大学:《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Biopharmaceutics & Pharmacokinetics.pdf
- 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卫第七版)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Macrolides, Lincomycins & Polypeptides Antibiotics.pdf
- 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卫第七版)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Tetracyclines & Chloramphenicols.pdf
- 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卫第七版)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Synthesized Antibacterial Agents.pdf
- 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卫第七版)第四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 Antineoplastic Drugs.pdf
- 卫生部规划教材:《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人卫第七版)第四十一章 氨基苷类抗生素 Aminoglycoside Antibiotics.pdf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缺铁性贫血.docx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反应性抑郁症.docx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内源性抑郁症.docx
- 《药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参考资料)脓毒性休克.docx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药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中药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专业外语》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化学制药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物合成反应》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制药工程实验》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天然药物化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理学》课程教学大纲.pdf
- 武汉轻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工程》课程教学大纲.pdf
- 《生物药剂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概述.pptx
- 《生物药剂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口服药物吸收.pptx
- 《生物药剂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非口服给药的吸收.pptx
- 《生物药剂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药物的分布.pptx
- 《生物药剂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药物代谢.pptx
- 《生物药剂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药物排泄.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