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哈尔滨工业大学:《金属学与热处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纯金属的结晶(2.4)晶核的形成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16
文件大小:3.4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是指完全依靠液态金属中的晶胚形核的过程,液相中各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几率都是相同的。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2.4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 是指完全依靠液态金属中 的晶胚形核的过程,液相 中各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 几率都是相同的

§2.4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 是指完全依靠液态金属中 的晶胚形核的过程,液相 中各区域出现新相晶核的 几率都是相同的

§2.4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 是指晶胚依附于液态 金属中的固态杂质表 面形核的过程

是指晶胚依附于液态 金属中的固态杂质表 面形核的过程。 §2.4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非均匀形核

°形核率 定义:单位时间单位体积内形成的核心数目。 △G* I=n Ev, n exp c)exp( kT kT 临界晶核表面与液体 接触的原子数目 0.2Tm ε:原子在给定方向跳动 的几率 液体中原子的振动频率 n:单位体积中的原子数。 △Tmx AT 形核率和过冷度的关系

受原子扩散影响的形核几率因子为:N,∝ek 综合上述两个因素,总的形核率可表示为: Q N=NN,=Ce kr 由图中可见,当△T较小时,△N主要受N1控制,当△T 较大时,△N主要受N2控制;随△T增大,△N反而下降。可见 △T过小或过大,均使△N下降。 需要指出的是,上图仅适用于一般晶体的形核。对于金 属晶体,因其结晶倾向极大,在一般的冷却条件下,△T与△N关系图 当△T达到△Tp之前,液态金属几乎不形核,而当两者 相等时,△N突然增加,在达到很大△T之前,金属液体已 全部结晶而变成固体。因此,此图不存在上图中曲线后半部 的下降部分

形核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液体中形成晶 核的数量。用N=N1米N2表示。 形核功影响 原子扩散能力 急冷 非晶态材料

形核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液体中形成晶 核的数量。用N=N1*N2表示。 形核功影响 原子扩散能力 急冷 非晶态材料

§2.4晶核的形成 均匀形核 )均匀形核的能量变化 体积自由能一动力表面自由能—阻力 假设球形半径r,表面积S,体积为V,σ为单位面 积自由能

§2.4晶核的形成

§2.4晶核的形成 △G=-G,+oS △G= m3△G1+4x2o 界面能∞C △G 体积自由能∝r3△T

§2.4晶核的形成 G = −VGV +S    3 2 4 3 4 G r G r  = −  V +

§2.4晶核的形成 (二)临界晶核 当rrc时,r增大,△G减小,晶胚是稳定的,可长大; 当r=rc时,晶胚既可能消散也可能成为晶核存在。 称这种晶胚为临界晶核,rc称为临界晶核半径。 求re:令 aAG)=0 则 4m2△G.+8 a=0 20 于是得:r ∠G re∝而△G L△T 所以:r 20Tm1 △T越大,rc越小,形核率越大,晶粒就越细化!

§2.4晶核的形成

(三)临界形核功 显然,当r=r时,体系自由能变化△G最大,以△Gc表示, 则k=3m24+4m △T 将r代入得:LG=1003 △G=L, 由于 AG 所以△Gk=4 S 上式说明,临界晶核形成时,△Gk的大小恰好等于形成临界 晶核时表面能的三分之一。 形核功临界形核功 将△代入得:AA=10 3L nt △T越大,△Gk将显著降低,形核率增大。 可见,△T增大,既可使rc降低,还可使△G降低

非均匀形核 rr(2-3cos 0+cos0) 液相L oLa 晶核a S1=2m(1-cos6) LB OaB oLB=OaB+OLa cos or so 基底B 2=/ur sin

非均匀形核  L =   + L cos 2 (1 cos ) 2 S1 = r −    2 2 2 S = r sin (2 3cos cos ) 3 1 3 3 V = r −  + 

共16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