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信息论与编码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主讲:苗付友)

大 195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 第3章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苗付友 mfy@ustc.edu.cn 2019年9月
苗付友 mfy@ustc.edu.cn 2019年9月

本章内容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32平均互信息及平均条件互信息 3.3平均互信息的特性 34信道容量及其一般计算方法 3.5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6独立并联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7串联信道的互信息和数据处理定理 38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0(0 ash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2/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2/171 3.1 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3.2 平均互信息及平均条件互信息 3.3 平均互信息的特性 3.4 信道容量及其一般计算方法 3.5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6 独立并联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7 串联信道的互信息和数据处理定理 3.8 信源与信道的匹配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2)信道的分类 (3)实际的信道 0(0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3/171 (1)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2) 信道的分类 (3) 实际的信道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1)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①信道的广义性 ②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0(0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4/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4/171 (1)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① 信道的广义性 ②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1)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①信道的广义性 信息论把任何一个有输入、输出的系统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信道(物理信道多种多样:简单:滤波器;复杂:国际通 旨线路)。 数学抽象:输入集合与输出集合间的映射关系 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会引入噪声或干扰,它使信号通过信道 后产生错误和尖。 信道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一般不是确定的函数关系,而是统 计依赖关系。 知道了信道的输入信景输出信号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 9 确定了 0(0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5/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5/171 (1)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① 信道的广义性 信息论把任何一个有输入、输出的系统都可以看成是一个 信道(物理信道多种多样:简单:滤波器;复杂:国际通 信线路)。 数学抽象:输入集合与输出集合间的映射关系 信号在信道中传输会引入噪声或干扰,它使信号通过信道 后产生错误和失真。 信道的输入和输出之间一般不是确定的函数关系,而是统 计依赖关系。 知道了信道的输入信号、输出信号以及它们之间的依赖关 系,信道的全部特性就确定了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②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息论对信道的研究:对具体物理信道抽象,建立与各种 信息系统相适应的信道模型,研究信息在这些模型信道上 传输的普遍规律,指导信息系统的设计。 信道模型:不研究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物理过程,把信道 模型看作黑匣子。 输入量 输出量 信道 (随机过程) (随机过程) 图3.1.0信道的最一般模型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6/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6/171 (1)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②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信息论对信道的研究:对具体物理信道抽象,建立与各种 信息系统相适应的信道模型,研究信息在这些模型信道上 传输的普遍规律,指导信息系统的设计。 信道模型:不研究信号在信道中传输的物理过程,把信道 模型看作黑匣子。 信道 输入量 X (随机过程) 输出量 Y (随机过程) 图3.1.0 信道的最一般模型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1)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②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一般,输入和输出信号都是广义的时间连续的随 机信号,可用随机过程来描述。 数学模型的数学符号表示:{XP(YX)Y} P(YX Y 图311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0(0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7/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7/171 (1)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②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一般,输入和输出信号都是广义的时间连续的随 机信号,可用随机过程来描述。 数学模型的数学符号表示: {X P(Y/X) Y } X P(Y/X) Y 图3.1.1 一般信道的数学模型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2)信道的分类 ①根据输入输出随机信号的特点分类 根据输入输出随机变量个数的多少分类 ③根据输入输出个数分类 ④根据信道上有无干扰分类 ⑤根据信道有无记忆特性分类 0(0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8/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8/171 (2) 信道的分类 ① 根据输入输出随机信号的特点分类 ② 根据输入输出随机变量个数的多少分类 ③ 根据输入输出个数分类 ④ 根据信道上有无干扰分类 ⑤ 根据信道有无记忆特性分类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2)信道的分类 ①根据输入输出随机信号的特点分类 离散信道:输入和输出的随机序列的取值都是离散的信道。 连续信道:输入和输出的随机序列的取值都是连续的信道。 半离散/半连续信道:输入变量取离散值而输出变量取连 续值,或反之 波形信道:信道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一些时间上连续的随机 信号{x(O和{v(},即信号输入和输出的随机变量是连续 的,并且还随时间连续变化。一般可用随机过程来描述其 输入和输出。波形信道可分解成离散信道、连续信道或半 离散信道来研究。 0(0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9/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9/171 (2) 信道的分类 ① 根据输入输出随机信号的特点分类 离散信道:输入和输出的随机序列的取值都是离散的信道。 连续信道:输入和输出的随机序列的取值都是连续的信道。 半离散/半连续信道:输入变量取离散值而输出变量取连 续值,或反之. 波形信道:信道的输入和输出都是一些时间上连续的随机 信号 {x(t)} 和{y(t)},即信号输入和输出的随机变量是连续 的,并且还随时间连续变化。一般可用随机过程来描述其 输入和输出。波形信道可分解成离散信道、连续信道或半 离散信道来研究

3.1信道的数学模型及分类 (2)信道的分类 ②根据输入输出随机变量个数的多少分类 单符号信道:输入和输出端都只用一个随机变量来表 小。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多符号信道):输入和输出端 用随机变量序列(随机矢量)来表示。 ③根据输入翰出个数分类 单用户信道: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信道。 多用户信道: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信道。 单符号与单用户的区别,不要搞混! ash 数题 mfy@ustc.edu.cn 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10/171
mfy@ustc.edu.cn 信息论与编码技术-离散信道及其信道容量 10/171 (2) 信道的分类 ② 根据输入输出随机变量个数的多少分类 单符号信道:输入和输出端都只用一个随机变量来表 示。 离散无记忆扩展信道(多符号信道):输入和输出端 用随机变量序列(随机矢量)来表示。 ③ 根据输入输出个数分类 单用户信道:只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的信道。 多用户信道:有多个输入和多个输出的信道。 单符号与单用户的区别,不要搞混!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传感器和无线传感器网络(PPT讲稿,英文版)Sensors an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ppsx
-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移动通信的组网技术.ppt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ppt
- 《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表示.ppt
-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半导体器件.ppt
- 《单片机原理》课程实验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电子教案,共八个实验).ppt
- 《数字电路设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常用集成时序逻辑器件及应用.ppt
- 《高频电子线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频率变换与集成模拟乘法器.ppt
- 电子科技大学:Sparse component decomposition(SCA)and its applications to EEG and fMRI.ppt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光电式传感器.ppt
- 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与综合实训(PPT讲稿).ppt
-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讲义(共六个实验).pdf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光纤传感器.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ppt
- 《通信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模拟调制系统.ppt
- 西安交通大学:《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AR物联网感知技术(物联网通信技术).ppt
- 华东师范大学:《通信工程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Signal, random variable, random process and spectra.ppt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ppt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C54x高级C语言程序设计.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模数、数模转换.ppt
- 《无线数据通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无线数据通信技术.ppt
- 《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设计PPT).ppt
- 西安交通大学:《物联网技术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AR物联网感知技术(标识与定位技术).ppt
- 上海海事大学:《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频域分析(3.4)信号采样(采样信号的傅里叶变换).ppt
- 《移动通信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无线市话通信系统(小灵通).ppt
- 《数字电子技术》课程PPT教学课件(数字电路)第八章 脉冲产生与整形.ppt
- 清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七章 半导体存储器(主讲:阎石、王红).pdf
- 音频信号的特征提取(PPT课件讲稿)Feature extraction from audio signals.pptx
- 清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八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df
- 电子科技大学:《电路分析基础 Electric Circuit Analysi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网孔分析法和结点分析法.ppt
- 高等教育出版社:“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单片机基础与应用》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高职高专)第3章 单片机的编程技术.ppt
- 《信号与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 6 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和频域特性.ppt
- 清华大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第五版)第十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带通信网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以太网Ethernet及其接入技术.ppt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若干典型的组合逻辑集成电路.ppt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AT89S51单片机的中断系统.ppt
-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11章 数字系统设计实例.ppt
- 电子科技大学:《微机电系统》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MEMS的设计 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MEMS).ppt
- 山东大学:《DSP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TMS320C55x)第5章 TMS320C55x汇编语言编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