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3

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运动训练系篮球副修课程考试试卷 学号 姓名 系别 班级 成绩 、是非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判断每小题的 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1、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和速度,争取高度和时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总 称。 () 2、防守离球较远的对手,经常采用面向对手,身体侧向球的斜前站立姿势,以堵截对手摆脱移动的接球 路线。 3、运球技术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三个环节 ((( 4、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观察场上情况、抢位或接球,经常采用侧身跑。 5、接球时要观察、了解场上情况,要在原地等球,不要移动迎前接球或者领接球。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 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字母填在括号内。 6、移动技术和抢篮板球技术包含在() A、进攻技术中 B、防守技术中 进攻和防守技术中 7、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球出手后,球飞行中的旋转是()。 A、前旋转 B、侧旋转 C、后旋转 8、持球突破跨步落地的同时将球放在(),并注意保护球 A、身体的侧后方 B、正前方 C、前脚的侧前方 9、防守持球队员时一般应站在()的位置上。 A、对手与球篮之间 B、对手与球之间 C、离篮近一些 10、在比赛中,()发动快攻成功率最高 A、抢获后场篮板球后B、抢断得球后 C、掷端线界外球时 、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1、篮球急停技术包括 和 两种 12、现代篮球运动于 年发明于国 年传入中国 13、篮球防守技术包括 14、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 15、传球时,球的飞行路线有 种 16、篮球比赛中,时间类的违例有 和违例
1 首都体育学院 2003~2004 学年度第二学期 运动训练系篮球副修课程考试试卷 学号 姓名 系别 班级 成绩 一、是非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判断每小题的 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1、移动是篮球运动中队员为了改变位置、方向和速度,争取高度和时间所采用的各种脚步动作方法的总 称。 ( ) 2、防守离球较远的对手,经常采用面向对手,身体侧向球的斜前站立姿势,以堵截对手摆脱移动的接球 路线。 ( ) 3、运球技术包括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三个环节。 ( ) 4、篮球比赛中队员为了观察场上情况、抢位或接球,经常采用侧身跑。 ( ) 5 、接球时要观察、了解场上情况,要在原地等球,不要移动迎前接球或者领接球。 (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字母填在括号内。 6、移动技术和抢篮板球技术包含在( )。 A、进攻技术中 B、防守技术中 C、进攻和防守技术中 7、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球出手后,球飞行中的旋转是( )。 A、前旋转 B、侧旋转 C、后旋转 8、持球突破跨步落地的同时将球放在( ),并注意保护球。 A、身体的侧后方 B、正前方 C、前脚的侧前方 9、防守持球队员时一般应站在( )的位置上。 A、对手与球篮之间 B、对手与球之间 C、离篮近一些 10、在比赛中,( )发动快攻成功率最高。 A、抢获后场篮板球后 B、抢断得球后 C、掷端线界外球时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篮球急停技术包括 和 两种。 12、现代篮球运动于 年发明于 国; 年传入中国。 13、篮球防守技术包括 、 、 、 。 14、篮球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包括 、 、 、 。 15、传球时,球的飞行路线有 、 和 三种。 16、篮球比赛中,时间类的违例有 、 、 和 违例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什么是快攻?发动快攻的时机有哪些? 18、计算八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共打几轮?多少场比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9、各写出一种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和防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方法,并图示说明 20、试述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2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7、什么是快攻?发动快攻的时机有哪些? 18、计算八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共打几轮?多少场比赛?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9、各写出一种进攻战术基础配合和防守战术基础配合的方法,并图示说明。 20、试述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 运动训练系篮球副修课程考试试卷答案 学号 姓名 系别 班级 成绩 、是非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判断每小题的叙述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345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字母填在括号内。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 11、跨步急停跳步急停 12、1891 美 13、防守移动、抢、打断球、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 14、传切配合、掩护配合、策应配合、突分配合 15、直线弧线折线 16、3秒、5秒、8秒24秒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17、快攻是防守队获球后由守转攻时力争在对手布阵未稳之际,抓住战机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果 断而合理地发动攻击的一种速决性战术配合。 发动快攻的时机有:1、抢获后场篮板球时 2、抢、断、打球时 3、对方投中后掷端线界外球时4、跳球时 18、单循环比赛中,参赛队为双数时,轮数=队数—18-1=7轮 单循环比赛中,比赛场数=队数(队数-1)/28(8-1)/2=28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9、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方法:如图一,④传球给⑤,④向左侧做切入假动作,然后突然从右 侧切入,侧身面向球,接⑤的传球上篮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防守)方法:如图二,⑦传球给⑥,⑥运球突破,⑧给⑥做侧掩护。此时 ⑧发出防守对方掩护的信号后,⑥迅速抢上一步,从⑥和⑧之间挤过去,继续防守⑥
3 首都体育学院 2003~2004 学年度第二学期 运动训练系篮球副修课程考试试卷答案 学号 姓名 系别 班级 成绩 一、是非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判断每小题的叙述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括号内填“+”号,错误的在括号内填“-”号。 1、 + 2、 - 3、 - 4、 + 5、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题 3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三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字母填在括号内。 6、 C 7、 C 8、 C 9、 A 10、 B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 6 个小题,共 20 个空,每空 1 分,共 20 分。 11、跨步急停 跳步急停 12、1891 美 1895 13、防守移动 、抢、打断球 、防守有球队员、防守无球队员 14、传切配合、掩护配合、 策应配合、 突分配合 15、直线 弧线 折线 16、 3 秒 、 5 秒 、 8 秒 24 秒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17、快攻是防守队获球后由守转攻时力争在对手布阵未稳之际,抓住战机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果 断而合理地发动攻击的一种速决性战术配合。 发动快攻的时机有:1、抢获后场篮板球时 2、抢、断、打球时 3、对方投中后掷端线界外球时 4、跳球时 18、单循环比赛中,参赛队为双数时,轮数=队数—1 8—1=7 轮 单循环比赛中,比赛场数=队数(队数—1)/2 8(8—1)/2=28 场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9、进攻战术基础配合(传切配合)方法:如图一,④传球给⑤,④向左侧做切入假动作,然后突然从右 侧切入,侧身面向球,接⑤的传球上篮。 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挤过防守)方法:如图二, ➆传球给➅,➅运球突破,➇给➅做侧掩护。此时 ➑发出防守对方掩护的信号后,➏迅速抢上一步,从➅和➇之间挤过去,继续防守➅

图 图二 20、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突出,用指根以上部位持 球,大拇指与小拇指控制球体,左手扶在球的左侧,右臂屈肘,肘关节自然下垂,置球于右肩前上方,目 视球篮。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掌上。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右臂向前上方抬 肘伸臂,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柔和地投出。球出手的瞬间,身体随投篮动作向上 伸展,脚跟微提起 易犯错误: (1)持球手法不正确,肘外展,掌托球,五指没有自然分开 (2)投篮时靠上臂力量推球,形成推铅球式的投篮, (3)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肩、臂肌肉紧张,手腕动作僵硬 (4)投篮出手时手腕内旋,无名指过分用力,伸前臂不充分。 (5)投球时护球过分用力 (6)投球的弧度太高或太低。 纠正方法 第一,借助外部条件限制,让学生以投篮的手臂靠近墙壁做徒手或持球的投篮模仿练习,以纠正肘关 节过早地前伸,伸臂不充分,屈腕、拨指不够及球不旋转等不正确动作。要求单手托球做投篮模仿练习, 投出的球要向后旋转,直线上升和下落。第二,变换条件缩短投篮距离练习,让学生距离球篮2~3米处 进行投篮练习。若以纠正手臂动作为目的,练习时,可要求学生下肢和腰腹不发力,靠伸臂、屈腕、拨指 的力量将球投出;如果纠正各环节的协调用力,可要求学生反复做完整的投篮动作
4 图一 图二 20、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以右手投篮为例,右手五指自然分开,手心突出,用指根以上部位持 球,大拇指与小拇指控制球体,左手扶在球的左侧,右臂屈肘,肘关节自然下垂,置球于右肩前上方,目 视球篮。两脚左右或前后开立,两膝微屈,重心落在两脚掌上。投篮时,下肢蹬地发力,右臂向前上方抬 肘伸臂,手腕前屈,食、中指用力拨球,通过指端将球柔和地投出。球出手的瞬间,身体随投篮动作向上 伸展,脚跟微提起。 易犯错误: (1) 持球手法不正确,肘外展,掌托球,五指没有自然分开。 (2) 投篮时靠上臂力量推球,形成推铅球式的投篮。 (3) 上下肢动作配合不协调,肩、臂肌肉紧张,手腕动作僵硬。 (4) 投篮出手时手腕内旋,无名指过分用力,伸前臂不充分。 (5) 投球时护球过分用力。 (6) 投球的弧度太高或太低。 纠正方法: 第一,借助外部条件限制,让学生以投篮的手臂靠近墙壁做徒手或持球的投篮模仿练习,以纠正肘关 节过早地前伸,伸臂不充分,屈腕、拨指不够及球不旋转等不正确动作。要求单手托球做投篮模仿练习, 投出的球要向后旋转,直线上升和下落。第二,变换条件缩短投篮距离练习,让学生距离球篮2~3米处 进行投篮练习。若以纠正手臂动作为目的,练习时,可要求学生下肢和腰腹不发力,靠伸臂、屈腕、拨指 的力量将球投出;如果纠正各环节的协调用力,可要求学生反复做完整的投篮动作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2.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1.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题库目录.doc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部分 运动损伤.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身体运动对人体健康发展的影响(2/2).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身体运动对人体健康发展的影响(1/2).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部分 人体发展的过程和特点.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七部分 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介绍.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部分 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介绍.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部分 健康人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概述.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部分 身体运动增进健康的基本要素.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部分 体育的功能(主讲:刘同员).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部分 人体健康发展概论.ppt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部分 体育的发展概况(主讲:刘同员).ppt
- 《运动生理学》课程实验大纲.doc
- 《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体育教育、民族传统体育(本科)《运动生理学》课程各章授课教案.doc
- 《篮球文化现象》讲义.ppt
- 四川农业大学:《网球》选修课电子教案.doc
- 体适能评定理论与方法(下)第十章 控制体重.ppt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4.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5.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二部分篮球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六部分篮球运动竞赛组织.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三部分篮球运动战术教学与训练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四部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五部分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理论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一部分篮球运动概论类.doc
- 首都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学核体育的产生与发展.ppt
- 首都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体育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绪论.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呼吸.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血液循环.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能量代谢.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