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第六章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第六章 运动中的氧供与氧耗

第一节需氧量与吸氧量 需氧量与吸氧量 1、需氧量: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 的氧量。 成年人安静值:250m分 运动时的变化: 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总需氧量少;每分 需氧量大。 强度小,持续时间长:每分需氧量少;总 需氧量大
第一节 需氧量与吸氧量 一、需氧量与吸氧量 1、需氧量:指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 的氧量。 ** ➢ 成年人安静值:250ml/分 ➢ 运动时的变化: 强度大、持续时间短:总需氧量少;每分 需氧量大。 强度小,持续时间长:每分需氧量少;总 需氧量大

第一节需氧量与吸氧量 2、吸氧量(VO2):在肺换气过程中,由 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 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吸氧量,也称耗 氧量。(以单位时间每分钟计算,故称为 每分吸氧量。 >成年人安静值:200~300m/分
第一节 需氧量与吸氧量 2、吸氧量(VO2):在肺换气过程中,由 肺泡气扩散入肺毛细血管,并供给人体实 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称为吸氧量,也称耗 氧量。(以单位时间每分钟计算,故称为 每分吸氧量。 * ➢ 成年人安静值:200~300 ml/分 ·

第一节需氧量与吸氧量 二、最大吸氧量及其影响因素 1.最大吸氧量(VO2max) 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 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 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 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 (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
第一节 需氧量与吸氧量 二、最大吸氧量及其影响因素 1.最大吸氧量( VO2max ) ** 人体在进行有大量肌肉参加的长时 间激烈运动中,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 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 时间所能摄取的氧量称为最大吸氧量。 (通常以每分钟为计算单位。) ·

第一节需氧量与吸氧量 >表示方法: 绝对值(L/min)和相对值(m/kg/min)。 成年男子:绝对值约3.0~3.5L/min, 相对值约50-55ml/kg/min, 成年女子:绝对值约20~25Lmin, 相对值约40~45m/ kg/min, >应用:VO2max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 作能力,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 指标之一
第一节 需氧量与吸氧量 ➢表示方法: 绝对值(L/min )和相对值(ml/kg/min )。 成年男子:绝对值约3.0~3.5 L/min, 相对值约50~55 ml/kg/min, 成年女子:绝对值约2.0~2.5 L/min, 相对值约40~45 ml/kg/min, ➢应用:VO2max反映机体氧运输系统的工 作能力,是评价人体有氧工作能力的重要 指标之一。 ·

第一节需氧量与吸氧量 二、最大吸氧量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O2max的因素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脏容积 心肌收缩力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2)遗传:最大吸氧量的遗传度为93.4%
第一节 需氧量与吸氧量 二、最大吸氧量及其影响因素 2.影响VO2max的因素 (1)心脏的泵血功能: 心脏容积 心肌收缩力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2)遗传 :最大吸氧量的遗传度为93.4% 。 ·

第一节需氧量与吸氧量 (3)年龄、性别: 年龄:青春期前男女差异小,12~13岁之后 逐渐差异显著。 性别:峰值:女:13~17岁;男:18~20岁 递减速度:女:每年2.5% 男:每年2% 老年后:每年0.8%0.9% 60岁时减少到最大值的70%
第一节 需氧量与吸氧量 (3)年龄、性别: ➢ 年龄:青春期前男女差异小,12~13岁之后 逐渐差异显著。 ➢ 性别:峰值: 女:13~17岁;男:18~20岁 ➢ 递减速度:女:每年2.5% 男:每年2% 老年后:每年0.8%~0.9% 60岁时减少到最大值的70%

第一节需氧量与吸氧量 (4)训练:可以提高最大吸氧量 >原因: ①增大心肌收缩力量 ②提高肌肉氧的摄取
第一节 需氧量与吸氧量 (4)训练:可以提高最大吸氧量。 ➢ 原因: ①增大心肌收缩力量 ②提高肌肉氧的摄取

第二节运动后过量氧耗及 影响因素 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 在运动后恢复期,机体由高水平代谢状态 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 过量氧耗。*
第二节 运动后过量氧耗及 影响因素 一、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 在运动后恢复期,机体由高水平代谢状态 恢复到安静水平时消耗的氧量称为运动后 过量氧耗。**

第二节运动后过量氧耗及 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 1.体温升高的影响 2.儿茶酚胺的影响 3.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4.钙离子的作用 5.磷酸肌酸(CP)的再合成
第二节 运动后过量氧耗及 影响因素 二、影响因素 1.体温升高的影响 2.儿茶酚胺的影响 3.甲状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影响 4.钙离子的作用 5.磷酸肌酸(CP)的再合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血液.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呼吸.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肌纤维类型与运动.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一章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绪论.ppt
- 首都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体育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ppt
- 首都体育学院:《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学核体育的产生与发展.ppt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一部分篮球运动概论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五部分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理论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四部分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三部分篮球运动战术教学与训练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六部分篮球运动竞赛组织.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题库第二部分篮球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类.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5.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4.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3.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2.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首都体育学院2003-2004学年度第二学期1.doc
- 《篮球》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题库目录.doc
- 武汉理工大学:《体育健康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部分 运动损伤.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五章 血液循环.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能量代谢.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九章 感觉与运动.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章 肌肉活动的神经控制.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二章 肌肉活动的激素调节.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三章 运动过程中人体功能变化的规律.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四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分析.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生理学分析.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六章 健身活动的生理基础.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七章 儿童少年与体育运动.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女子与体育运动.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十九章 老年人与体育锻炼.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十章 环境与运动.ppt
-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大纲.doc
- 琼州学院:《体育与健康》讲义.ppt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理论部分习题集.doc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第五讲 并步类 step-touch.doc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第一讲 学习健美操的基本步伐.doc
- 《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第二讲:弓步类lunge.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