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土力学》第一章 土的物理性质(毛坚强)

第一章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生成 风化,剥蚀 若石 土 水、风的搬运或就地沉积 物理风化:生成砂、砾等粗颗粒土。 化学风化:生成粘性土。 生物风化 土的沉积类型: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等。 特殊土:软土、黄土、红粘土等
一、土的生成 岩石 风化,剥蚀 水、风的搬运或就地沉积 土 物理风化:生成砂、砾等粗颗粒土。 化学风化:生成粘性土。 生物风化 土的沉积类型:残积土、坡积土、洪积土等。 特殊土:软土、黄土、红粘土等

二、土的粒径组成和矿物成分 粗颗粒土 细颗粒土 1.土的粒径组成(颗粒级配或粒度成分) (1)粒组划分 (2)粒径分析 筛分法(0.1mm以上)和水分法(0.1mm以下) (3)粒径分布曲线(级配曲线)
二、土的粒径组成和矿物成分 1. 土的粒径组成 (颗粒级配或粒度成分) (1)粒组划分 筛分法(0.1mm以上)和水分法(0.1mm以下) 粗颗粒土 细颗粒土 (2)粒径分析 (3)粒径分布曲线(级配曲线)

100 80 世十帐 60 40 20 0 0.1 0.01 1E3 粒径/mm
1 0.1 0.01 1E-3 020406080 100 10 小于某粒径的土粒质量/% 粒径/mm

不均匀系数 越大,曲线越平缓,粒径分布越不均匀 曲率系数 C<1,中间颗粒偏少,小粒径颗粒偏多。 3,中间颗粒偏多,小粒径颗粒偏少。 级配良好的土 C≥5且C=13
• 不均匀系数 • 级配良好的土 60 u 10 d C d • 曲率系数 2 30 c 60 10 ( ) d C d d u C 5 c 且 C 1~3 Cu越大,曲线越平缓,粒径分布越不均匀。 Cc 3,中间颗粒偏多,小粒径颗粒偏少

2.土的矿物成分 (1)原生矿物 物理风化产物,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粗,为砂、砾组主要成分。 化学性质稳定,水稳性强。 (2)次生矿物 化学风化产物,颗粒细,为粘粒组的主要成分 颗粒细,比表面积大,活性大,亲水性强
2. 土的矿物成分 物理风化产物,石英、长石、云母等。颗粒粗,为砂、砾组主要成分。 (1)原生矿物 化学风化产物,颗粒细,为粘粒组的主要成分。 (2)次生矿物 化学性质稳定,水稳性强。 颗粒细,比表面积大,活性大,亲水性强

a.粘土矿物 复合的铝一硅酸盐晶体,片状。 高岭石:A2O32SO2·2H2O 伊利石:K,O3Al2O36SiO22H2O 蒙脱石:ALO,4SiO3·nHO 亲水性: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b.倍半氧化物及次生二氧化硅 c.可溶性次生矿物 (3)有机质
a. 粘土矿物 复合的铝-硅酸盐晶体,片状。 高岭石:A 2 3 2 2 l O 2SiO 2H O 伊利石:K2O 2 3 2 2 3Al O 6SiO 2H O 蒙脱石:A 2 3 2 2 l O 4SiO nH O 亲水性: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 b. 倍半氧化物及次生二氧化硅 c. 可溶性次生矿物 (3)有机质 蒙 脱 石

、土中的水和气体 1.土中的水 固态 重力水 自由水 毛细水 土中的水 液态 强结合水 结合水 弱结合水 气态 粘性土的性质
土中的水 固 态 自由水 气 态 液 态 结合水 重力水 毛细水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三、土中的水和气体 粘性土的性质 1. 土中的水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自由水 粘土颗粒 妊∈ 粘粒∈ H H 水分子 极性 2.土中的气体
粘粒 强结合水 弱结合水 自由水 105o O-2 H+ H+ 粘土颗粒 水分子 极 性 2. 土中的气体

四、土的结构及其联结 土的结构:土中颗粒及其集合物的堆积方式和相互联结方式。 1.粗粒土及粉土的结构 生成时重力起主要作用,颗粒之间以机械作用为主。 x和 0 MIlA 粗粒土:单粒结构 粉土:蜂窝结构
四、土的结构及其联结 1. 粗粒土及粉土的结构 土的结构:土中颗粒及其集合物的堆积方式和相互联结方式。 粉 土:蜂窝结构 生成时重力起主要作用,颗粒之间以机械作用为主。 粗粒土:单粒结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南交通大学:《土力学》绪论(毛坚强).ppt
- 清华大学:《地质灾害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主讲:陆新征).pdf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自然区划.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 土壤图.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旅游与环境学院自然地理实习指导.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火山与地震.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地貌学的基本概念.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ppt
- 陕西师范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大地构造学说.ppt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课内实习指导书.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六章 风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地下水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五章 湖泊和沼泽的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八章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七章 块体运动(负荷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变质作用与变质岩.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四章 海洋地质作用.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板块构造理论.doc
- 安徽理工大学:《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河流的地质作用.doc
- 西南交通大学:《土力学》第二章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毛坚强).ppt
- 西南交通大学:《土力学》第三章 土的压缩性及地基沉降计算(毛坚强).ppt
- 西南交通大学:《土力学》第四章 土的渗透性及土的有效应力原理(毛坚强).ppt
- 西南交通大学:《土力学》第六章 土压力(毛坚强).ppt
- 西南交通大学:《土力学》第五章 天然地基承载力(毛坚强).ppt
-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化学》电子教案讲义.doc
- 暨南大学:《区域旅游规划》课程PPT教学课件(吴江洲,共八章).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地基承载力.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土的抗剪强度.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三轴应力路径分析.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三轴试验.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单向固结应力路径.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渗透(主讲:张小敏).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土的压缩性和地基.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有效应力原理.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应力路径分析.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备份.ppt
- 武汉工程大学:《岩土力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岩土边坡稳定性分析.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11.1-11.4).ppt
- 新疆师范大学:《地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一章 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11.5)褶皱构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