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第5卷)欧里庇得斯悲剧(下)

AI∑ XTAOT T PATQ IAIA I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

目次 1 瑞索斯 73 特洛伊妇女 153 独目巨人 211 酒神的伴侣 303 安德洛玛刻 379 阿尔克斯提斯 463 专名索引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下】 1

瑞索斯 欧里庇得斯悲剧(下

场次 (一)进场歌 (第1-84行) (二)第一场 (第85-223行) 三)第一合唱歌 第224-263行) (四)第二场 (第264-34行) 五)第二合唱歌(第342-379行) (六)第三场 (第380-526行) (七)第三合唱歌 (第527—564行) (八)第四场 第565-691行) (九)第四合咀歌 (第692—731行) (十)退场 第732-994行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

人物 赫克托尔特洛伊军队的统帅 埃涅阿斯特洛伊的将领 多隆特洛伊人 报信人枚人 瑞索斯色雷斯之王,缪斯特尔普西科瑞之子 奥德修斯希腊军中以机智著称的将领 狄奧墨得斯希腊军中以勇力著称的将领 雅典娜女神 帕里斯特洛伊国王之子,亦名阿勒珊德罗斯 驭者瑞索斯战车的驭者 缪斯瑞索斯之母特尔普西科瑞 歌队由特洛伊军队的哨兵组成 无台词人物 赫克托尔的卫兵,色雷斯军队的士兵 欧里庇得斯悲剧(下

地点 特洛伊人的军营中赫克托尔帐篷前 时间 传说中的特洛伊战争期间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

(一)进场歌 (歌队上,向由卫兵守卫着的赫克托尔帐篷行进) 歌队 喂你们赫克托尔的亲信, 为了他能睡稳,警卫着的士兵, 请去统帅的榻前,问一问他, 是否愿意听一听我们 手执长矛,整个第四更天 为大军站岗放哨的 土兵——带来的消息。 向帐内呼唤赫克托尔 喂,赫克托尔, 抬起休的头,枕在手臂上, 睁开你杀气腾腾的可怕眼睛, 离开树叶铺垫的地铺, 是你听报告的时候了。 10 (赫克托尔从帐篷内出) 赫克托尔 说话的是谁?朋友吗? 什么人?口令,快说! 欧里庇得斯悲剧下 5

半夜三更靠近我的卧榻, 什么人?你们必须回答。 歌队 我们是哨兵。 赫克托尔 为何如此惊慌失措? 歌队 没有惊慌。 赫克托尔 有人夜袭我们? 歌队 没有。 赫克托尔 既然没有情况,为什么离开 岗哨,跑到这里吵醒自已的军队 难道你们不知道,我们的士兵 披着甲胄正在睡觉我们这里 离阿尔戈斯人的矛和枪有多近? 古希脂悲剧喜剧全集

歌队 (首节) 不,赫克托尔,快拿起你的武器, 奔向盟军的营地把他们从酣睡中 唤醒,让他们快拿起长矛准备战斗。 再派遣一位朋友,快去通知你自己的 军队给你的战马,安好笼头,套上马车。 谁替我们去通知潘托奥斯的儿子°, 托奥斯之子,波吕达 玛斯,特洛伊英雄,赫克 还有欧罗巴的儿子③,}西亚军队的首领? 托尔的战友 ②欧罗巴和宙斯生的儿 占卜师在哪里?还有轻装士兵的首领在哪里? 子萨尔佩冬,吕西亚 弗律基亚的弓箭手们把牛筋做的弓弦拉起, 套在弓的凹口上,好让角弓的箭随时可以飞出。 赫克托尔 你们带来的消息既令人害怕, 又令人振奋,但你们没有把话说清 难道宙斯之子牧神潘用他那 可怕的鞭子抽打了你们,所以你们不敢 再去放哨,跑到这里来惊醒自己的军队? 你们吵吵闹闹到底什么意思有什么情况? 你们惊恐万分、语无伦次,真让人大惑不解 40 欧里庇得斯想剧(下

歌队 (次节) 阿尔戈斯军队正在点燃大火, 黑暗的夜空一片通红,赫克托尔 他们一排排战舰上燃着耀眼火把, 成千上万的将士在一片喧闹声中 正朝着阿伽门农国王帐篷前面云集 “有什么新的预言?”他们大声问着。 这批航海而来的敌军以前从未如此惊慌。 我们担心会有不测为了事后免遭呵斥, 所以我们匆匆赶来把这消息向你报告。 赫克托尔 你们来得及时,尽管你们的消息 预示着可怕的事情。那边的敌军 想借着黑夜,乘机从我国土逃跑, 他们燃起的火把使我确信如此。 啊,命运之神,为什么在这 胜利的时刻夺走我的良机 就像夺走一头雄狮的猎物那样? 为什么不让我手执长矛, 扑向阿尔戈斯的军队,把他们 举歼灭?若非太阳那光耀的 火炬早已熄灭我岂能容忍长矛 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第4卷)欧里庇得斯悲剧(中).pdf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第3卷)欧里庇得斯悲剧(上).pdf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第2卷)索福克勒斯悲剧(译).pdf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古希腊悲剧喜剧全集(第1卷)埃斯库罗斯悲剧(译).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课程资源_教学课件.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当代青年遭遇都市——青春文学与城市书写的一个现象考察.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失败青年故事的限制与可能——以《可悲的第一人称》为例.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哦,香雪》与《妙妙》的对读.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自我”诞生的寓言——重读《十八岁出门远行》.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郑小驴论——兼及一种“青春文学”的再生.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教学资源_这些年,读叶弥.pdf
- 复旦大学:《中国当代小说选读》课程资源_教学大纲.pdf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唐代近体诗.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汉魏六朝诗歌与古体诗.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古书的读音问题《古代汉语教程》通论第四章第四节.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上古汉语的语音系统.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詩經》選讀.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音韵学的基本知识.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後漢書·華佗傳》.pptx
- 复旦大学:《古代汉语 Archaic Chinese language》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汉语语音的演变与古今语音的异同.pptx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Alan H. Sommerstein 2010 Aeschylean Tragedy-Bristol Classical Press.pdf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Foley 2003 Choral Identity in Greek Tragedy.pdf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Gibbons and Segal 2003 Sophocles Antigone.pdf
- 《希腊悲剧》课程参考资料:Goheen The imagery of Sophocles Antigone.pdf
- 复旦大学:《希腊悲剧 Ancient Greek Tragedy》通识课程教学资源_课程讲义(吴晓群).doc
- 复旦大学:《希腊悲剧 Ancient Greek Tragedy》通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Ancient Greek Tragedy.pptx
- 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二章 补充材料(普通话的语音系统).ppt
- 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四章 词汇(概念、组成、发展、构词法、词义等).ppt
- 云南师范大学:《现代汉语》课程PPT教学课件(上)第一章 绪论(概述、规范化、性质、内容和任务).ppt
- 四川外国语大学:《现代汉语专题》课程PPT教学课件(正名、本位、汉字、词汇,周文德).ppt
- 延安大学:《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Direct》精品课程教学课件.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精品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鲁迅.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20年代的新诗.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20年代的散文.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20年代的戏剧.pdf
- 延安大学:《中国现代文学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三十年代文学运动与文学思潮.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