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阳师范学院:《PLC原理及设计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PLC编程语言

第四章PLC编程语言 1梯形图 2语句表 3逻辑功能图 4数据类型 5.寻址方式
第四章PLC编程语言 1梯形图 2 语句表 3逻辑功能图 4数据类型 5.寻址方式

4.1梯形图LAD) ◆梯形图和电路图很相似,采用诸如触点和线圈 的符号。这种编程语言针对熟悉接触器控制的 技术人员。 ◆由图形符号代表的各种指令,包括三个基本形 式。 1.触点一代表逻辑输入条件模拟开关、按钮、 内部条件等。 2.线圈一通常代表逻辑输出结果模拟灯、电机 启动器、干预继电器、内部输出条件等。 3.方框一代表附加指令,例如定时器、计数器 或数学指令
4.1梯形图(LAD) ◆梯形图和电路图很相似,采用诸如触点和线圈 的符号。这种编程语言针对熟悉接触器控制的 技术人员。 ◆由图形符号代表的各种指令,包括三个基本形 式。 1. 触点-代表逻辑输入条件模拟开关、按钮、 内部条件等。 2. 线圈-通常代表逻辑输出结果模拟灯、电机 启动器、干预继电器、内部输出条件等。 3. 方框-代表附加指令,例如定时器、计数器 或数学指令

4.1梯形图(LAD) ·选择LAD编辑器: 1.梯形逻辑便于新程序员使用。 2.图形显示通常很容易识别,在全世界通行。 3.LAD编辑器可与SIMATIC.和IEC1131-3指令 集一起使用。 4. 你始终可以使用STL编辑器显示用LAD编 辑器建立的程序
4.1梯形图(LAD) • 选择LAD编辑器: 1. 梯形逻辑便于新程序员使用。 2. 图形显示通常很容易识别,在全世界通行。 3. LAD编辑器可与SIMATIC和IEC1131-3指令 集一起使用。 4. 你始终可以使用STL编辑器显示用LAD编 辑器建立的程序

4.1梯形图(LAD) 在利用梯形图编写程序时,应遵循一定的 规则: ◆梯形图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 掉不画,仅画左母线),每行的左边是触点组合, 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 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触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 I0.0I0.1 Q0.0I0.2 I0.0 I0.1 I0.2 Q0.0 r ( (b) 图4-2触点不能在线圈的右边
4.1梯形图(LAD) • 在利用梯形图编写程序时,应遵循一定的 规则: ◆梯形图都是始于左母线,终于右母线(通常可以省 掉不画,仅画左母线),每行的左边是触点组合, 表示驱动逻辑线圈的条件,而表示结果的逻辑线圈 只能接在右边的母线上,触点不能出现在线圈右边。 如下图(a)应改为(b): 图4-2 触点不能在线圈的右边 I0.0 I0.1 Q0.0 I0.2 (a) I0.0 I0.1 I0.2 Q0.0 (b)

4.1梯形图LAD) ◆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 中的触点0.5与其它触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对此类桥 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 画出所有的去路。如图(b)所示: I0.1 I0.2 Q0.0 I0.1I0.5 I0.4 Q0.0 I0.310.5 I0.2 I0.3 I0.4 a 图4-3桥式电路变换 (b
4.1梯形图(LAD) ◆触点应画在水平线上,不应画在垂直线上,如下图(a) 中的触点I0.5与其它触点间的关系不能识别。对此类桥 式电路,应按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单向性原则,单独 画出所有的去路。如图(b)所示: I0.2 I0.5 I0.3 I0.4 I0.1 Q0.0 (a) I0.1 I0.5 I0.4 Q0.0 I0.3 I0.3 I0.5 I0.2 I0.1 (b) 图4-3 桥式电路变换

4.1梯形图LAD) ◆ 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 右轻原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 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这样做,程序简洁, 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 要。如下图所示: 0.0 Q0.0 I0.1 10.2 Q0.0 I0.1 10.2 I0.0 图4-3 桥式电路变换
4.1梯形图(LAD) ◆并联块串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去路放在梯形图左方(左重 右轻原则);串联块并联时,应将接点多的并联去路放在 梯形图的上方(上重下轻的原则)。这样做,程序简洁, 从而减少指令的扫描时间,这对于一些大型的程序尤为重 要。如下图所示: I0.1 I0.2 I0.0 Q0.0 (a) I0.0 I0.1 I0.2 Q0.0 (b) 图4-3 桥式电路变换

4.1梯形图(LAD) 0.1 10.2 Q0.0 I0.1 I0.2 Q0.0 I00 I0.0 a 图4-5左重右轻原则
4.1梯形图(LAD) 图4-5 左重右轻原则 I0.0 I0.1 I0.2 Q0.0 (a) I0.0 I0.1 I0.2 Q0.0 (b)

4.1梯形图LAD) 。 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若在同一梯形图中, 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 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双线 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 一。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 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这是 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4.1梯形图(LAD) • 不宜使用双线圈输出。若在同一梯形图中, 同一组件的线圈使用两次或两次以上,则 称为双线圈输出或线圈的重复利用。双线 圈输出一般梯形图初学者容易犯的毛病之 一。在双线圈输出时,只有最后一次的线 圈才有效,而前面的线圈是无效的。这是 由PLC的扫描特性所决定的。 •

4.2语句表(STL) ·STL语句表包含STEP7指令,可以自由地使 用$TL编程。对其他编程语言熟悉的程序员 喜欢使用这种编程语言。 I0.0 I0.1 Q0.0 DI0.0 LD I0.1 I0. I0.3 LD 10.2 A0.3 OLD ALD Q0.0 图4-7LAD与STL的对应程序
4.2语句表(STL) • STL语句表包含STEP7指令,可以自由地使 用STL编程。对其他编程语言熟悉的程序员 喜欢使用这种编程语言。 I0.0 I0.1 I0.2 I0.3 Q0.0 图4-7 LAD与STL的对应程序

4.2语句表(STL) 选择STL编辑器的要点是: ◆STL对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最适合。 ◆STL有时允许解决无法用LAD或FBD编辑器 方便地解决的问题。 ◆只能将SIMATIC指令集与STL编辑器一起使 用。STL没有EC指令集。 ◆可以用STL编辑器检视或编辑用SIMATIC LAD或FBD编辑器建立的程序,反之则并不 定正确。无法始终使用SIMATIC LAD或 FBD编辑器显示用STL编辑器写入的程序
4.2语句表(STL) • 选择STL编辑器的要点是: ◆STL对经验丰富的程序员最适合。 ◆STL有时允许解决无法用LAD或FBD编辑器 方便地解决的问题。 ◆只能将SIMATIC指令集与STL编辑器一起使 用。STL没有IEC指令集。 ◆可以用STL编辑器检视或编辑用SIMATIC LAD或FBD编辑器建立的程序,反之则并不 一定正确。无法始终使用SIMATIC LAD或 FBD编辑器显示用STL编辑器写入的程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南阳师范学院:《PLC原理及设计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PLC控制基础.pptx
- 南阳师范学院:《PLC原理及设计应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PLC原理与设计应用教学计划(教师:黄义定).doc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智能仪器设计实例(2/2)固体密度测试仪的研制、基于DSP处理器的地下管道漏水检测仪设计.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智能仪器设计实例(1/2)智能仪器的设计原则及研制.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智能仪器可测试性设计.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可靠性与抗干扰技术.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智能仪器软件设计.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智能仪器的基本数据处理算法(2/2)减小系统误差的算法、标度变换.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智能仪器的基本数据处理算法(1/2)克服随机误差的数字滤波算法.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人机对话与数据通信.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智能仪器的数据采集技术.ppt
- 南阳师范学院:《智能仪器》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智能仪器教学计划(主讲教师:秦怡).doc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三 力和压力的检测 9.2 电感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pdf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三 力和压力的检测 9.1 电感式传感器的认识与原理.pdf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三 力和压力的检测 8.2 压电式传感器的应用.pdf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三 力和压力的检测 8.1 压电效应.pdf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三 力和压力的检测 7.3 电阻应变片式传感器的应用.pdf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三 力和压力的检测 7.2 应变片的工作过程与温度误差及补偿.pdf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三 力和压力的检测 7.1 应变片的结构与分类.pdf
-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传感器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项目二 温度的检测 6.1 什么是半导体集成温度传感器.pdf
- 南阳师范学院:《PLC原理及设计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PLC基本指令系统.pptx
- 南阳师范学院:《PLC原理及设计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PLC应用系统设计.pptx
- 吉林大学:《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1章 绪论重点和难点(主讲:程丽丽).ppt
- 吉林大学:《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基本知识.ppt
- 吉林大学:《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3章 机电系统中的传感器技术.ppt
- 吉林大学:《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4章 电路及接口设计.ppt
- 吉林大学:《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5章 微机测控系统设计.ppt
- 吉林大学:《机电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第6章 电液伺服控制系统.ppt
- 大连大学:自动化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大连大学:工业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大连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大纲汇编(2010).doc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打印版)课后练习题(无答案).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打印版)各章课后习题及答案解析.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打印版)机电传动控制实验指导.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打印版)机电传动控制授课教案(主讲:王保民).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打印版)机电传动控制教学大纲 Machine Electricity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四章 交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二章 机电传动系统的动力学基础.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三章 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pdf
- 兰州交通大学:《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五章 控制电动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