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一章 疾病概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3
文件大小:9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一章 疾病概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1 第一章 疾 病 概 论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 (一)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 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 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 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 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 称为病理过程。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 的病理变化。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 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 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 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 三状态。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 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如衰老、慢性疲 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 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 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 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 (1)外界因素: 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2)物理性因素:高温、高辐射、寒冷、电等。 3)化学性因素:强酸、强碱、有机磷、苯、蛇毒等。 4)营养性因素:维生素 D 缺乏、碘缺乏、微量元素缺乏、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内在因素: 1)神经内分泌因素:如甲亢、雌激素显著增多等

1 第一章 疾 病 概 论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健康、疾病、亚健康状态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熟悉病理变化、病理过程、症状、体征、社会行为的概念。 3. 熟悉疾病发生的原因和基本机制,了解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 4. 熟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掌握死亡、脑死亡的概念以及脑死亡的主要依据。 5. 了解疾病谱的变化。 二、知识点纲要 (一)健康与疾病 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病痛和疾患。 疾病是机体在外界和体内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稳态调节紊乱而发生的生命 活动障碍过程。在此过程中,机体对病因及其造成的损伤产生抗损伤反应,组织、细 胞发生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病人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及社会行为的异 常,对环境的社会适应能力降低和生命质量下降。病理变化,简称病变,是指不同疾 病中机体发生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改变,其中功能、代谢方面的异常又特 称为病理过程。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也可出现几种不同 的病理变化。症状是指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是疾病的客观表现, 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广义的症状可以包括体征。社会行为是指人际交往、劳动 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动。疾病一旦发生,机体便进入了与健康状态完全不同的失衡运 动态势。 亚健康状态是指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即不健康也无疾病的状态,也叫第 三状态。此时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 自觉周身疲乏无力,情绪低落颓丧,肌肉关节酸痛,消化功能减退。如衰老、慢性疲 劳综合征、经前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健康携带者等。 (二)疾病的病因学与发病学 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学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 共同机制。 1. 疾病发生的原因 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病因。是 医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 (1)外界因素: 1)生物性因素:如各种病原生物,如细菌、病毒等(临床上称之为感染性疾病)。 2)物理性因素:高温、高辐射、寒冷、电等。 3)化学性因素:强酸、强碱、有机磷、苯、蛇毒等。 4)营养性因素:维生素 D 缺乏、碘缺乏、微量元素缺乏、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2)内在因素: 1)神经内分泌因素:如甲亢、雌激素显著增多等

2 2)免疫因素: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遗传因素:如先天愚型、血友病等。 4)先天因素:如风疹病毒引起的先心病等。 5)年龄因素:如儿童常见的麻疹、水痘;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6)性别因素: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女性常见的胆囊炎、胆石 症、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7)种族因素:马来人易患淋巴癌;印度人易患口腔癌;中国人易患肝癌等。 (3)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大气、水、土壤污染,地震等自然灾害。 2)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情况、文化变迁、生活方式等。 2. 疾病过程一般规律 (1)稳态与紊乱动态平衡 (2)损伤与抗损伤贯穿始终 (3)因果关系交替转化 (4)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 (5)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 (6)本质与表象对立统一 3.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神经体液机制: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的自我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 的,许多疾病存在着体液调节紊乱,这主要是通过内分泌机制来实现的,而内分泌腺 的活动则受到神经机制调节。如原发性高血压,受到精神或心理的刺激,可引起大脑 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主要是下丘脑)功能紊乱,使调节血压的血管运动中枢反应性增 强,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小动脉收缩;同时副交感神经活动亢奋, 刺激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由于肾小动脉收缩 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压升高。 (2)细胞机制: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 结构障碍,从而引起疾病。如乙型脑炎病毒可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细胞。 (3)分子机制:许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基因异常所致。如在结肠癌的形成过程中, 可出现 APC 抑癌基因丢失或突变、 K-ras 突变、 DCC 抑癌基因丢失、 p53 抑癌基因 丢失等变化。 (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 1. 易感期 为尚未发病、但已具备发病的基础和条件的时期。是疾病预防的最佳 时期。如过度疲劳、酗酒者肺炎易感性提高;人体亚健康状态。 2. 发病前期(潜伏期) 从病因开始产生作用到出现最早临床症状、体征前的时 间。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所患疾病的良好时机。可通过生化、细菌等实验室阳性发现、 借助影像、窥镜等检查,找到疾病发生的早期征兆。 3. 发病期(临床症状期) 指机体在形态、功能、代谢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病 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可分为前驱期和临床症状明显期两个阶段。此期特

2 2)免疫因素:变态反应如支气管哮喘,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遗传因素:如先天愚型、血友病等。 4)先天因素:如风疹病毒引起的先心病等。 5)年龄因素:如儿童常见的麻疹、水痘;老年人常见的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6)性别因素:男性高发的恶性肿瘤和动脉粥样硬化;女性常见的胆囊炎、胆石 症、地方性甲状腺肿等。 7)种族因素:马来人易患淋巴癌;印度人易患口腔癌;中国人易患肝癌等。 (3)自然环境与社会心理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大气、水、土壤污染,地震等自然灾害。 2)社会心理因素:社会制度、经济情况、文化变迁、生活方式等。 2. 疾病过程一般规律 (1)稳态与紊乱动态平衡 (2)损伤与抗损伤贯穿始终 (3)因果关系交替转化 (4)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 (5)外因和内因共同作用 (6)本质与表象对立统一 3.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1)神经体液机制:正常机体维持内环境的自我稳定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 的,许多疾病存在着体液调节紊乱,这主要是通过内分泌机制来实现的,而内分泌腺 的活动则受到神经机制调节。如原发性高血压,受到精神或心理的刺激,可引起大脑 皮层和皮层下中枢(主要是下丘脑)功能紊乱,使调节血压的血管运动中枢反应性增 强,交感神经兴奋,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小动脉收缩;同时副交感神经活动亢奋, 刺激肾上腺髓质兴奋释放肾上腺素,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由于肾小动脉收缩 肾素释放,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压升高。 (2)细胞机制: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后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组织细胞代谢、功能和 结构障碍,从而引起疾病。如乙型脑炎病毒可直接损伤中枢神经细胞。 (3)分子机制:许多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基因异常所致。如在结肠癌的形成过程中, 可出现 APC 抑癌基因丢失或突变、 K-ras 突变、 DCC 抑癌基因丢失、 p53 抑癌基因 丢失等变化。 (三)、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 1. 易感期 为尚未发病、但已具备发病的基础和条件的时期。是疾病预防的最佳 时期。如过度疲劳、酗酒者肺炎易感性提高;人体亚健康状态。 2. 发病前期(潜伏期) 从病因开始产生作用到出现最早临床症状、体征前的时 间。是早期发现和诊断所患疾病的良好时机。可通过生化、细菌等实验室阳性发现、 借助影像、窥镜等检查,找到疾病发生的早期征兆。 3. 发病期(临床症状期) 指机体在形态、功能、代谢等方面已经出现明显的病 理改变和相应的临床症状、体征。可分为前驱期和临床症状明显期两个阶段。此期特

3 别需要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对传染病还应实施严格隔离措施。 4. 发病后期(转归期) (1)完全康复:又叫痊愈,是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系统器官代谢、 结构、功能均恢复正常,人的躯体、精神和心理状态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重新达 到平衡。 (2)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发病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已经基本消失,但功能、代 谢和结构仍未恢复正常。 (3)死亡: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恶化导致病人死亡。分为 生理性死亡:由于机体器官的自然老化所致,又称自然死亡、衰老死亡(老死)。 病理性死亡:由于重要生命脏器的不可逆性损伤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极度衰 竭以及意外事故所致的严重急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死亡。6(或 24)小时内的因非暴 力因素所致的意外死亡称为猝死。 多数情况下,死亡是一个渐进性过程,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濒死期(临终状态) 临床死亡期 生物死亡期 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代谢、结 构严重障碍、脑干以上中枢神 经系统深度抑制 延髓极度抑制,整体上细胞 和组织仍有极其微弱的代 谢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器 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 临床上意识模糊、丧失,反射 迟钝、减弱,血压下降,心跳、 呼吸微弱 自主呼吸、心跳停止,瞳孔 散大、固定 逐渐出现死后变化:尸 冷、尸斑、尸僵直至腐 败变质 部分患者经抢救可延续生命 对光反射消失,采取恰当措 施,早期尚有复苏可能 不可逆阶段 脑死亡指包括大脑、间脑特别是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导致的 个体死亡,是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主要证据包括: ①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②颅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反射,瞳孔散大固定。 ③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临床上多以此项作为脑死亡 的首要指标。 ④大脑电沉默。 ⑤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其中后两项是判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标。第三项是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 标。 (四)、疾病的分类与疾病谱变化 1. 疾病的分类 见唐建武主编专升本《病理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年第一版)第 16-17 页。 2. 疾病谱的变化 由于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战争动乱 以及个人行为的差异和变动,疾病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不尽相同

3 别需要及时的治疗与护理。对传染病还应实施严格隔离措施。 4. 发病后期(转归期) (1)完全康复:又叫痊愈,是指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各系统器官代谢、 结构、功能均恢复正常,人的躯体、精神和心理状态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间重新达 到平衡。 (2)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发病期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已经基本消失,但功能、代 谢和结构仍未恢复正常。 (3)死亡:病情未得到有效控制,疾病恶化导致病人死亡。分为 生理性死亡:由于机体器官的自然老化所致,又称自然死亡、衰老死亡(老死)。 病理性死亡:由于重要生命脏器的不可逆性损伤和慢性消耗性疾病引起的机体极度衰 竭以及意外事故所致的严重急性功能失调所引起的死亡。6(或 24)小时内的因非暴 力因素所致的意外死亡称为猝死。 多数情况下,死亡是一个渐进性过程,临床上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濒死期(临终状态) 临床死亡期 生物死亡期 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代谢、结 构严重障碍、脑干以上中枢神 经系统深度抑制 延髓极度抑制,整体上细胞 和组织仍有极其微弱的代 谢活动 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它器 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 临床上意识模糊、丧失,反射 迟钝、减弱,血压下降,心跳、 呼吸微弱 自主呼吸、心跳停止,瞳孔 散大、固定 逐渐出现死后变化:尸 冷、尸斑、尸僵直至腐 败变质 部分患者经抢救可延续生命 对光反射消失,采取恰当措 施,早期尚有复苏可能 不可逆阶段 脑死亡指包括大脑、间脑特别是脑干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导致的 个体死亡,是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主要证据包括: ①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②颅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反射,瞳孔散大固定。 ③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临床上多以此项作为脑死亡 的首要指标。 ④大脑电沉默。 ⑤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其中后两项是判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标。第三项是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 标。 (四)、疾病的分类与疾病谱变化 1. 疾病的分类 见唐建武主编专升本《病理学》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1 年第一版)第 16-17 页。 2. 疾病谱的变化 由于国家民族、社会制度、生活习惯、经济条件、战争动乱 以及个人行为的差异和变动,疾病在不同时期不同人群中的发病率、死亡率不尽相同

4 有时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会有新的疾病病种出现。这种变化称为疾病谱。我国城市住 院病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构成比下降,恶性肿瘤和其它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则上升。 三、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和名词 1. 健康(health) 2. 疾病(disease) 3.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 4.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5. 症状(symptom) 6. 体征 (sign) 7. 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 8. 亚健康状态 9. 病因学(etiology) 10. 发病学(pathogenesis) 11. 病因(cause of disease) 12. 感染性疾病 13.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 *14. 自稳态 *15. 内分泌(endocrine) *16. 旁分泌(paracrine) *17. 自分泌(autocrine) 18. 基因病(gene disease) 19. 单基因病 20. 多基因病 21. 易感期(susceptible period) 22. 发病前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23. 发病期(临床症状期) 24. 发病后期(转归期) 25. 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 26. 不完全康复 27. 生理性死亡 28. 猝死 29. 脑死亡(brain death) 30. 病理性死亡 *31. 疾病谱(spectrum of disease) (二)、填空题 1. 医学不仅是研究 ① 的科学,更应是研究 ② 的科学。医学的本质不仅是 ③ 问题,还是重要的 ④ 问题。 2. 健康是 ① 、 ② 和 ③ 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 ④ 和 ⑤ 。 3. 人体亚健康状态具有 ① 性和 ② 性:或回归于 ③ 或转向 ④ 。 4. 健康和 ① 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在两者之间存在的中间状态称为 ② 。它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等的变化而处于 ③ 之中。 5. 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包括 ① 、 ② 、 ③ 、 ④ 等,内在因素包括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和 11 等。 6.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有 ① 、 ② 和 ③ 等。 7. 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可分为 ① 、 ② 、 ③ 和 ④ 等几个 阶段。 8. 发病后期有以下几种转归走向: ① 、 ② 及 ③ 。 9. 死亡临床上可分为 ① 、 ② 和 ③ 等几个阶段。 10. 病理变化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 ① 、 ② 和 ③ 的异常改变,其中 ④ 和 ⑤ 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症状是指病人 ⑥ 的异常感觉和病态 改变。体征是疾病的 ⑦ 表现。社会行为是指 ⑧ 、 ⑨ 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 动

4 有时会发生较大变化甚至会有新的疾病病种出现。这种变化称为疾病谱。我国城市住 院病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构成比下降,恶性肿瘤和其它慢性非感染性疾病则上升。 三、复习思考题 (一)、概念和名词 1. 健康(health) 2. 疾病(disease) 3. 病理变化(pathological change) 4. 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5. 症状(symptom) 6. 体征 (sign) 7. 社会行为(social behavior) 8. 亚健康状态 9. 病因学(etiology) 10. 发病学(pathogenesis) 11. 病因(cause of disease) 12. 感染性疾病 13.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 *14. 自稳态 *15. 内分泌(endocrine) *16. 旁分泌(paracrine) *17. 自分泌(autocrine) 18. 基因病(gene disease) 19. 单基因病 20. 多基因病 21. 易感期(susceptible period) 22. 发病前期(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23. 发病期(临床症状期) 24. 发病后期(转归期) 25. 完全康复(rehabilitation) 26. 不完全康复 27. 生理性死亡 28. 猝死 29. 脑死亡(brain death) 30. 病理性死亡 *31. 疾病谱(spectrum of disease) (二)、填空题 1. 医学不仅是研究 ① 的科学,更应是研究 ② 的科学。医学的本质不仅是 ③ 问题,还是重要的 ④ 问题。 2. 健康是 ① 、 ② 和 ③ 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 ④ 和 ⑤ 。 3. 人体亚健康状态具有 ① 性和 ② 性:或回归于 ③ 或转向 ④ 。 4. 健康和 ① 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在两者之间存在的中间状态称为 ② 。它们 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等的变化而处于 ③ 之中。 5. 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包括 ① 、 ② 、 ③ 、 ④ 等,内在因素包括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和 11 等。 6.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有 ① 、 ② 和 ③ 等。 7. 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可分为 ① 、 ② 、 ③ 和 ④ 等几个 阶段。 8. 发病后期有以下几种转归走向: ① 、 ② 及 ③ 。 9. 死亡临床上可分为 ① 、 ② 和 ③ 等几个阶段。 10. 病理变化是指不同疾病中机体发生的 ① 、 ② 和 ③ 的异常改变,其中 ④ 和 ⑤ 方面的异常又特称为病理过程。症状是指病人 ⑥ 的异常感觉和病态 改变。体征是疾病的 ⑦ 表现。社会行为是指 ⑧ 、 ⑨ 等作为社会成员的活 动

5 11. 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 ① ,它是医学研究的 ② 问题,对于疾病的 ③ 、 ④ 、 ⑤ 、 ⑥ 等都有重要意义。它大致可分为 ⑦ 、 ⑧ 和 ⑨ 等几方面。 12. 脑死亡是指包括 ① 、 ② 特别是 ③ 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 ④ 丧失 导致的个体死亡。它是判断 ⑤ 的标志。主要依据有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其中 11 、 12 是最可靠的指标, 13 在临床上作为首要指标。 (三)、选择题 [A 型题] 1. WHO 对健康的定义是: A.是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B.是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是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D.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E.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健康只包括身体上的完好,与精神心理无关 B.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C.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完好对人类尤为重要 D.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 E.全面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为条件,优质环境作保障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 下列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 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肝炎患者 C.表面抗原阳性,转氨酶等指标尚正常 D.高血压病机能紊乱期 E.以上都不对 *5. 下列不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 A.疲劳综合征 B.衰老 C.更年期综合征 D.经前期综合征 E.卓—艾氏综合征 6. 下列哪种疾病好发在女性? A.动脉粥样硬化 B.胃癌

5 11. 引起或促进疾病发生并赋予该病特征的因素称为 ① ,它是医学研究的 ② 问题,对于疾病的 ③ 、 ④ 、 ⑤ 、 ⑥ 等都有重要意义。它大致可分为 ⑦ 、 ⑧ 和 ⑨ 等几方面。 12. 脑死亡是指包括 ① 、 ② 特别是 ③ 各部分在内的全脑功能 ④ 丧失 导致的个体死亡。它是判断 ⑤ 的标志。主要依据有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其中 11 、 12 是最可靠的指标, 13 在临床上作为首要指标。 (三)、选择题 [A 型题] 1. WHO 对健康的定义是: A.是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B.是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是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D.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E.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健康只包括身体上的完好,与精神心理无关 B.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C.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完好对人类尤为重要 D.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 E.全面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为条件,优质环境作保障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 下列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 A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B.肝炎患者 C.表面抗原阳性,转氨酶等指标尚正常 D.高血压病机能紊乱期 E.以上都不对 *5. 下列不属于亚健康状态的是: A.疲劳综合征 B.衰老 C.更年期综合征 D.经前期综合征 E.卓—艾氏综合征 6. 下列哪种疾病好发在女性? A.动脉粥样硬化 B.胃癌

6 C.肺癌 D.胆石症、胆囊炎 E.血吸虫病 7. 下列哪种疾病好发生在男性?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肾盂肾炎 D.钩端螺旋体病 E.胆囊炎 8. 下列疾病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冠心病 B.骨折 C.高血压病 D.溃疡 E.神经官能症 9. 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中,错误的是; A.致病因素可直接损害组织细胞 B.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膜功能障碍,如细胞膜上各种离子泵 C.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许多病原微生物能产生毒素或在细胞内繁殖导致组织和细胞损伤 E.许多病原微生物尚可通过其抗原性诱发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10.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运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E.死亡通常是一个渐进性过程 11. 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是: A.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变化 B.血压为零 C.脑死亡 D.出现下颌式呼吸 E.处于深昏迷状态 *12. 对缺氧耐受能力最差的器官是; A.心 B.肾 C.肝 D.脑 E.肺 13. 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 A.颅神经反射消失 B.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 C.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D.大脑电沉默 E.脑血液循环停止

6 C.肺癌 D.胆石症、胆囊炎 E.血吸虫病 7. 下列哪种疾病好发生在男性? A.地方性甲状腺肿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肾盂肾炎 D.钩端螺旋体病 E.胆囊炎 8. 下列疾病不属于心身疾病的是: A.冠心病 B.骨折 C.高血压病 D.溃疡 E.神经官能症 9. 疾病发生的细胞机制中,错误的是; A.致病因素可直接损害组织细胞 B.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膜功能障碍,如细胞膜上各种离子泵 C.致病因素还可引起细胞器功能障碍,尤其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D.许多病原微生物能产生毒素或在细胞内繁殖导致组织和细胞损伤 E.许多病原微生物尚可通过其抗原性诱发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组织细胞损伤 10. 下列关于死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死亡是生命运动的终止 B.个体死亡时体内细胞同时死亡 C.死亡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 D.病理性死亡远多于生理性死亡 E.死亡通常是一个渐进性过程 11. 判断临床死亡的标志是: A.出现尸冷、尸斑、尸僵等变化 B.血压为零 C.脑死亡 D.出现下颌式呼吸 E.处于深昏迷状态 *12. 对缺氧耐受能力最差的器官是; A.心 B.肾 C.肝 D.脑 E.肺 13. 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 A.颅神经反射消失 B.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 C.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D.大脑电沉默 E.脑血液循环停止

7 14. 我国目前疾病谱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传染病增多,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增多 B.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C.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增多 D.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E.传染病增多,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15. 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不包括: A.种族因素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生物因素 E.营养因素 [B 型题] 问题 16-19 下列各种因素分别属于哪一种致病因素?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16. 蛇毒 17. 噪声 18. HIV 19. 缺碘 问题 20-23 下列各种疾病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A.甲亢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友病 D.先心病 20. 免疫因素 21. 遗传因素 22. 先天因素 23. 神经内分泌因素 问题 24-27 下列疾病分别好发在哪种人群? A.淋巴癌 B.口腔癌 C.肝癌 D.乳腺癌 24. 中国人 25. 马来人 26. 欧美人 27. 印度人 问题 28-30 A.自分泌 B.内分泌 C.旁分泌 28. 激素 29. 生长因子 30. 神经递质 *问题 31-33 A.乙脑病毒 B.疟原虫 C.CCl4 中毒 31. 损伤中枢神经细胞 32. 损伤红细胞

7 14. 我国目前疾病谱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A.传染病增多,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增多 B.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C.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增多 D.传染病减少,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E.传染病增多,恶性肿瘤增多,心脑血管疾病减少 15. 疾病发生的外界因素不包括: A.种族因素 B.物理因素 C.化学因素 D.生物因素 E.营养因素 [B 型题] 问题 16-19 下列各种因素分别属于哪一种致病因素?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16. 蛇毒 17. 噪声 18. HIV 19. 缺碘 问题 20-23 下列各种疾病分别主要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 A.甲亢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血友病 D.先心病 20. 免疫因素 21. 遗传因素 22. 先天因素 23. 神经内分泌因素 问题 24-27 下列疾病分别好发在哪种人群? A.淋巴癌 B.口腔癌 C.肝癌 D.乳腺癌 24. 中国人 25. 马来人 26. 欧美人 27. 印度人 问题 28-30 A.自分泌 B.内分泌 C.旁分泌 28. 激素 29. 生长因子 30. 神经递质 *问题 31-33 A.乙脑病毒 B.疟原虫 C.CCl4 中毒 31. 损伤中枢神经细胞 32. 损伤红细胞

8 33. 损伤肝细胞 *问题 34-37 A.完全康复 B.不完全康复 34. 大叶性肺炎 35. 脑出血后上下肢活动不灵 36. 急性甲型肝炎 37. 烧伤后产生瘢痕 *问题 38-43 A.体征 B.症状 38. 恶心、呕吐 39. 白细胞 16800/mm3 40. 黄疸 41. 头痛 42. 腹泻 43. 二尖瓣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问题 44-48 A.维生素 D 缺乏 B.缺碘 C.高脂血症 D.缺铁 E.缺锌 44. 冠心病 45. 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 46. 地方性甲状腺肿 47. 佝偻病 48. 贫血 问题 49-52 A.遗传性疾病 B.遗传易感性疾病 49. 精神分裂症 50. 先天愚型 51. 血友病 52. 糖尿病 [X 型题] 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即意味着没有疾病,反之亦然。 B.健康和疾病是相对立的,两者之间不存在中间状态。 C.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D.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体既不像健康人,也不像患者。 E.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 5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大致可分为易感期、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等几个阶 段。 B.发病前期是疾病预防的最佳时期。 C.易感期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的良好时机。 D.发病期需要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E.对传染病而言,发病期应严格隔离措施。 55. 临床死亡期时,正确的是: A.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B.自主呼吸、心跳停止

8 33. 损伤肝细胞 *问题 34-37 A.完全康复 B.不完全康复 34. 大叶性肺炎 35. 脑出血后上下肢活动不灵 36. 急性甲型肝炎 37. 烧伤后产生瘢痕 *问题 38-43 A.体征 B.症状 38. 恶心、呕吐 39. 白细胞 16800/mm3 40. 黄疸 41. 头痛 42. 腹泻 43. 二尖瓣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问题 44-48 A.维生素 D 缺乏 B.缺碘 C.高脂血症 D.缺铁 E.缺锌 44. 冠心病 45. 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 46. 地方性甲状腺肿 47. 佝偻病 48. 贫血 问题 49-52 A.遗传性疾病 B.遗传易感性疾病 49. 精神分裂症 50. 先天愚型 51. 血友病 52. 糖尿病 [X 型题] 5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健康即意味着没有疾病,反之亦然。 B.健康和疾病是相对立的,两者之间不存在中间状态。 C.健康和疾病之间有中间状态,即亚健康状态。 D.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体既不像健康人,也不像患者。 E.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活力降低。 54.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疾病的自然进程和转归大致可分为易感期、发病前期、发病期和发病后期等几个阶 段。 B.发病前期是疾病预防的最佳时期。 C.易感期是早期发现和诊断疾病的良好时机。 D.发病期需要及时的治疗和护理。 E.对传染病而言,发病期应严格隔离措施。 55. 临床死亡期时,正确的是: A.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 B.自主呼吸、心跳停止

9 C.细胞和组织代谢活动停止。 D.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E.生命已结束。 56. 判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标是: A.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 B.瞳孔反射、角膜反射等颅神经反射均消失。 C.大脑电沉默。 D.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E.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停止。 *57.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 势,为了预防这类疾病,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多吃保健品 B.低盐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C.多运动 D.预防性使用扩冠和扩张小血管的药物 E.不吸烟 (四)、问答题 1. 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状态?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2. 人体亚健康状态可有哪些表现?它的转归? 3. 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都有哪些种类?每种种类中各举一例。 4. 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5. 举例说明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6. 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 7. 临床上死亡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有何表现? 8. 什么是脑死亡?脑死亡主要依据有哪些?其中哪几项是判断脑死亡的最可靠指 标?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什么? (五)、分析题 1. 某工人,在工作中不慎触电,约 10 分钟后被人发现,立即予人工呼吸、胸外按 压等紧急抢救,15 分钟后自主呼吸和心跳均未恢复。请问该工人是否为临床死亡?并 请说明理由。 2. 某青年人,身体没有疾患,但嗜好赌博并为此负债累累,请问他是否符合 WHO 对于健康的定义? 3. 某男,35 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他逐渐感觉周身 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和 检验结果。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是否需要治疗? 四、答案与注释 (一)、概念和名词 13. 心身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极其密切关系的一类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如冠心 病、高血压病、溃疡病等。 *14. 自稳态: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

9 C.细胞和组织代谢活动停止。 D.延髓处于极度抑制状态。 E.生命已结束。 56. 判断脑死亡最可靠的指标是: A.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 B.瞳孔反射、角膜反射等颅神经反射均消失。 C.大脑电沉默。 D.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E.血管造影脑血液循环停止。 *57.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处于上升趋 势,为了预防这类疾病,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多吃保健品 B.低盐饮食,少吃高热量、高脂肪食物 C.多运动 D.预防性使用扩冠和扩张小血管的药物 E.不吸烟 (四)、问答题 1. 什么是疾病?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亚健康状态?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2. 人体亚健康状态可有哪些表现?它的转归? 3. 引起疾病发生的原因都有哪些种类?每种种类中各举一例。 4. 疾病过程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5. 举例说明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6. 疾病转归期有几种走向? 7. 临床上死亡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有何表现? 8. 什么是脑死亡?脑死亡主要依据有哪些?其中哪几项是判断脑死亡的最可靠指 标?临床上判断脑死亡的首要指标是什么? (五)、分析题 1. 某工人,在工作中不慎触电,约 10 分钟后被人发现,立即予人工呼吸、胸外按 压等紧急抢救,15 分钟后自主呼吸和心跳均未恢复。请问该工人是否为临床死亡?并 请说明理由。 2. 某青年人,身体没有疾患,但嗜好赌博并为此负债累累,请问他是否符合 WHO 对于健康的定义? 3. 某男,35 岁,工作勤奋,经常加班,甚至到深夜,久而久之,他逐渐感觉周身 疲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食欲不振,到医院做了全面检查之后,未发现阳性体征和 检验结果。请问他的身体状况处于何种状态?是否需要治疗? 四、答案与注释 (一)、概念和名词 13. 心身疾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极其密切关系的一类疾病统称为心身疾病,如冠心 病、高血压病、溃疡病等。 *14. 自稳态:机体在不断变化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作用

10 使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形态、功能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外界自然和社 会环境之间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自稳调节下的自稳态。 *15. 内分泌:细胞分泌物质经血液循环输送至远距离靶细胞,如激素。 *16. 旁分泌:分泌的物质只对邻近靶细胞起作用,如神经递质。 *17. 自分泌:分泌细胞自身即为靶细胞,如许多生长因子。 18. 基因病:由于基因突变、缺失或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称为基因病。 19. 单基因病:由一种基因引起的疾病称单基因病。 20. 多基因病: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性状的疾病称为多基因病。 其它见本章知识点纲要。 (二)、填空题 1. ①疾病 ②健康 ③生物学 ④社会学 2. ①身体上 ②精神上 ③社会适应上 ④病痛 ⑤疾患 3. ①动态 ②两重 ③健康 ④疾病 4. ①疾病 ②亚健康状态 ③经常变动 5. ①生物性 ②物理性 ③化学性 ④营养性 ⑤神经内分泌 ⑥免疫 ⑦遗传 ⑧先天性 ⑨年龄 ⑩性别 11 种族 6. ①神经体液机制 ②细胞机制 ③分子机制 7. ①易感期 ②发病前期 ③发病期 ④发病后期 8. ①完全康复 ②不完全康复 ③死亡 9. ①濒死期 ②临床死亡期 ③生物死亡期 10. ①功能 ②代谢 ③形态结构 ④功能 ⑤代谢 ⑥主观上 ⑦客观 ⑧人际交往 ⑨劳动 11. ①病因 ②核心 ③预防 ④诊断 ⑤治疗 ⑥康复 ⑦外界因素 ⑧内部因素 ⑨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 12. ①大脑 ②间脑 ③脑干 ④不可逆性 ⑤临床死亡 ⑥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 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⑦颅神经反射消失 ⑧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 仍未恢复 ⑨大脑电沉默 ⑩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11 大脑电沉默 12 血 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13 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 (三)、选择题 [A 型题] 1. E 2. A 前两题均是针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病痛和疾患,还包括精神、 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后者对人类尤为重要。 3. C 症状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则是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 床检查的方法查出。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一种疾病也可有一种以上 的病理改变,以其中的某种变化为主。如肝癌和病毒性肝炎时,均可出现右季肋部疼 痛、黄疸、食欲不振等。而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同是大叶性肺 炎,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发热的症状,胸片可见大片致密阴影,有的患

10 使各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代谢、形态、功能活动互相协调,机体与外界自然和社 会环境之间亦保持适应关系,这种状态称为自稳调节下的自稳态。 *15. 内分泌:细胞分泌物质经血液循环输送至远距离靶细胞,如激素。 *16. 旁分泌:分泌的物质只对邻近靶细胞起作用,如神经递质。 *17. 自分泌:分泌细胞自身即为靶细胞,如许多生长因子。 18. 基因病:由于基因突变、缺失或表达调控障碍引起的疾病称为基因病。 19. 单基因病:由一种基因引起的疾病称单基因病。 20. 多基因病: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性状的疾病称为多基因病。 其它见本章知识点纲要。 (二)、填空题 1. ①疾病 ②健康 ③生物学 ④社会学 2. ①身体上 ②精神上 ③社会适应上 ④病痛 ⑤疾患 3. ①动态 ②两重 ③健康 ④疾病 4. ①疾病 ②亚健康状态 ③经常变动 5. ①生物性 ②物理性 ③化学性 ④营养性 ⑤神经内分泌 ⑥免疫 ⑦遗传 ⑧先天性 ⑨年龄 ⑩性别 11 种族 6. ①神经体液机制 ②细胞机制 ③分子机制 7. ①易感期 ②发病前期 ③发病期 ④发病后期 8. ①完全康复 ②不完全康复 ③死亡 9. ①濒死期 ②临床死亡期 ③生物死亡期 10. ①功能 ②代谢 ③形态结构 ④功能 ⑤代谢 ⑥主观上 ⑦客观 ⑧人际交往 ⑨劳动 11. ①病因 ②核心 ③预防 ④诊断 ⑤治疗 ⑥康复 ⑦外界因素 ⑧内部因素 ⑨自然环境及社会心理 12. ①大脑 ②间脑 ③脑干 ④不可逆性 ⑤临床死亡 ⑥出现不可逆性昏迷和对 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 ⑦颅神经反射消失 ⑧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 仍未恢复 ⑨大脑电沉默 ⑩血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11 大脑电沉默 12 血 管造影证明脑血液循环停止 13 无自主呼吸,施行人工呼吸 15 分钟后仍未恢复 (三)、选择题 [A 型题] 1. E 2. A 前两题均是针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病痛和疾患,还包括精神、 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后者对人类尤为重要。 3. C 症状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体征则是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 床检查的方法查出。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一种疾病也可有一种以上 的病理改变,以其中的某种变化为主。如肝癌和病毒性肝炎时,均可出现右季肋部疼 痛、黄疸、食欲不振等。而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同是大叶性肺 炎,有的患者主要表现为胸痛、咳嗽、发热的症状,胸片可见大片致密阴影,有的患

共13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