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五章 炎症
1 第五章、炎症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炎症、渗出、渗出液、炎性水肿、炎性积液、趋化作用、炎性溃疡、 窦道、瘘管、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的概念;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增生的概念、原因、增生的成份、意义。 2.熟悉渗出物的作用;白细胞的渗出和作用;吞噬作用的概念、吞噬细胞种类、 吞噬过程及意义;炎症介质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急性炎症形态学分类,各型特 点、部位 、举例及结局;炎症的结局;慢性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 的概念,好发部位及病理变化。 3.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引起发热的化学物质的类型、发热机制及 意义;渗出主要的三个方面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顺序;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 理及类型。 二、知识点纲要 (一) 炎症的概念 1.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2.典型局部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全身反应:发热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 4.炎症的防御作用:液体渗出可稀释毒素;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使病灶局 限;吞噬搬运坏死组织以利于再生和修复。但是炎症对机体也有潜在的危害性。 (二) 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放射线等。 2.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强酸、强碱)、内源性(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 代谢产物的堆积) 3.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 4.坏死组织:坏死的组织是潜在的致炎因子。 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时,可引起组织损伤,形成炎 症。 (三)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变质可发生于实质,也可发生于间 质。前者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及各种坏死,后者出现玻璃样变,粘液样变 和纤维素样坏死等。变质由致病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 物直接引起。其代谢特点为物质分解代谢增强、局部酸中毒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渗出。渗出包括(1)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 缩、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2)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收 缩或穿胞作用增强、内皮细胞损伤、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3)白细胞 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边集、粘着、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白细胞在局 部的作用)(4)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炎症介质的类型及其主要作用)
1 第五章、炎症 一、基本要求 1 .掌握炎症、渗出、渗出液、炎性水肿、炎性积液、趋化作用、炎性溃疡、 窦道、瘘管、菌血症、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的概念;炎症基本病理变化; 增生的概念、原因、增生的成份、意义。 2.熟悉渗出物的作用;白细胞的渗出和作用;吞噬作用的概念、吞噬细胞种类、 吞噬过程及意义;炎症介质的概念、类型及作用;急性炎症形态学分类,各型特 点、部位 、举例及结局;炎症的结局;慢性肉芽肿性炎、炎性息肉、炎性假瘤 的概念,好发部位及病理变化。 3.了解炎症的局部表现和全身反应;引起发热的化学物质的类型、发热机制及 意义;渗出主要的三个方面变化;血液动力学改变顺序;血管壁通透性增高的机 理及类型。 二、知识点纲要 (一) 炎症的概念 1.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防御反应为炎症。 2.典型局部特征: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 3.全身反应:发热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 4.炎症的防御作用:液体渗出可稀释毒素;吞噬消灭病原微生物,使病灶局 限;吞噬搬运坏死组织以利于再生和修复。但是炎症对机体也有潜在的危害性。 (二) 炎症的原因 1.物理性因子:高温、低温、机械性创伤、紫外线、放射线等。 2.化学性因子:外源性(强酸、强碱)、内源性(坏死组织的分解产物及 代谢产物的堆积) 3.生物性因子: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真菌、螺旋体和寄生虫等。 4.坏死组织:坏死的组织是潜在的致炎因子。 5.变态反应或异常免疫反应:机体免疫反应异常时,可引起组织损伤,形成炎 症。 (三) 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 1.变质: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变质可发生于实质,也可发生于间 质。前者表现为细胞水肿,脂肪变性及各种坏死,后者出现玻璃样变,粘液样变 和纤维素样坏死等。变质由致病因子直接作用,或由血液循环障碍和炎症反应产 物直接引起。其代谢特点为物质分解代谢增强、局部酸中毒和炎症介质的释放。 2.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间质、体腔、 粘膜表面和体表的过程叫渗出。渗出包括(1)血流动力学改变(细动脉短暂收 缩、血管扩张和血流加速、血流速度减慢)、(2)血管通透性增加(内皮细胞收 缩或穿胞作用增强、内皮细胞损伤、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3)白细胞 渗出和吞噬作用(白细胞边集、粘着、白细胞游出和化学趋化作用、白细胞在局 部的作用)(4)炎症介质在炎症过程中的作用(炎症介质的类型及其主要作用)
2 渗出液(炎性水肿和炎性积液)和漏出液的主要区别(见表 1) 表 1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 漏出液 蛋白量 2.5g%以上 2.5g%以下 比重 1.018以上 1.018以下 细胞数 >500个/mm3 <100个/mm3 Rivalta试验* 阳性 阴性 凝固 能自凝 不能自凝 透明度 浑浊 澄清 * Rivalta试验为醋酸沉淀试验。渗出液因含大量粘蛋白,为0.1%醋酸所沉淀,乃阳 性反应 3.增生: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多叫增生。实质细胞的增生如鼻粘膜上皮 细胞和腺体的增生,慢性肝炎中肝细胞的增生。间质成分的增生包括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与相应的生长因子的作用有 关。炎症增生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作用。 (四)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1.经过:炎症依其病程分为超急性炎症、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超急性炎症呈爆发性经过,病程数小时至数天,以变质和渗出性改变为主,多属 于变态反应性损害。急性炎症持续时间短,从几天到一个月,以渗出性病变和变 质性改变为主,渗出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病程几个月~几年,可由 急性炎症转变而来,也可潜隐的逐渐发生,以增生性病变为主,渗出细胞主要为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亚急性炎病理经过介于急性炎和慢性炎之间,如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经过一至数月,肝细胞坏死与增生都很明显。 2.结局: (1)痊愈:包括完全痊愈和不完全痊愈。完全痊愈是指病变组织完全恢复原 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完全痊愈是指病变组织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 (2)迁延为慢性炎症。 (3)蔓延扩散:①局部蔓延②淋巴路蔓延③血行蔓延:菌血症、毒血症、败 血症、脓毒败血症。 (五)炎症的组织学类型 1.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称为变质性炎。多见于急性炎症。变质 性炎主要发生于肝、肾、心、脑等实质性器官,常由重症感染和中毒引起。 2.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 性炎。多见于急性炎症。渗出性炎可分为以下类型: (1)浆液性炎:浆液渗出为主,内含少量嗜中性粒细胞、纤维素和蛋白质。 如炎性水肿、粘膜的卡他性炎。 (2)纤维素性炎: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内含嗜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碎片
2 渗出液(炎性水肿和炎性积液)和漏出液的主要区别(见表 1) 表 1 渗出液与漏出液的区别 渗出液 漏出液 蛋白量 2.5g%以上 2.5g%以下 比重 1.018以上 1.018以下 细胞数 >500个/mm3 <100个/mm3 Rivalta试验* 阳性 阴性 凝固 能自凝 不能自凝 透明度 浑浊 澄清 * Rivalta试验为醋酸沉淀试验。渗出液因含大量粘蛋白,为0.1%醋酸所沉淀,乃阳 性反应 3.增生: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多叫增生。实质细胞的增生如鼻粘膜上皮 细胞和腺体的增生,慢性肝炎中肝细胞的增生。间质成分的增生包括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实质细胞和间质细胞的增生与相应的生长因子的作用有 关。炎症增生具有限制炎症扩散和修复作用。 (四)炎症的经过和结局 1.经过:炎症依其病程分为超急性炎症、急性炎症、亚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超急性炎症呈爆发性经过,病程数小时至数天,以变质和渗出性改变为主,多属 于变态反应性损害。急性炎症持续时间短,从几天到一个月,以渗出性病变和变 质性改变为主,渗出细胞主要为中性粒细胞。慢性炎症病程几个月~几年,可由 急性炎症转变而来,也可潜隐的逐渐发生,以增生性病变为主,渗出细胞主要为 淋巴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亚急性炎病理经过介于急性炎和慢性炎之间,如 亚急性重型肝炎,病程经过一至数月,肝细胞坏死与增生都很明显。 2.结局: (1)痊愈:包括完全痊愈和不完全痊愈。完全痊愈是指病变组织完全恢复原 来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不完全痊愈是指病变组织由肉芽组织增生修复。 (2)迁延为慢性炎症。 (3)蔓延扩散:①局部蔓延②淋巴路蔓延③血行蔓延:菌血症、毒血症、败 血症、脓毒败血症。 (五)炎症的组织学类型 1.变质性炎:以变质变化为主的炎症称为变质性炎。多见于急性炎症。变质 性炎主要发生于肝、肾、心、脑等实质性器官,常由重症感染和中毒引起。 2.渗出性炎:以浆液、纤维蛋白原和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称为渗出 性炎。多见于急性炎症。渗出性炎可分为以下类型: (1)浆液性炎:浆液渗出为主,内含少量嗜中性粒细胞、纤维素和蛋白质。 如炎性水肿、粘膜的卡他性炎。 (2)纤维素性炎:纤维蛋白原渗出为主,内含嗜中性粒细胞和坏死组织碎片
3 如发生在粘膜的伪膜性炎症、大叶性肺炎及绒毛心。 (3)化脓性炎: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类型包括: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和脓肿。 (4) 出血性炎:渗出物含大量红细胞。 3.增生性炎:以增生变化为主的炎症称为增生性炎。增生性炎包括非特异性 增生性炎和特异性增生性炎。非特异性增生性炎常呈现慢性炎症的特点,如慢性 阑尾炎。特异性增生性炎即肉芽肿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如结核性肉芽 肿。 (六)炎症的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发热、血液中细胞成分的变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 和实质器官的改变。 (七)影响炎症过程的诸因素 1.致病因子的因素:致病因子的毒力、数量、作用时间长短。 2.全身性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状态、内分泌状态。 3.局部因素:局部血液循环状态、炎症渗出物和异物是否被清除。 三、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炎症(inflamation) 2.渗出(exudation) 3.炎性积液 4.趋化作用(chemotaxis) *5.调理素(opsonin) *6.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7.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 8.表面化脓 9.积脓(empyema) 10.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11.疖(furuncle) 12.完全愈复 13.菌血症(bacteremia) 14.毒血症(toxemia) 15.败血症(septicemia) 16.脓毒败血症(pyemia) 17.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 *18.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二) 填空题
3 如发生在粘膜的伪膜性炎症、大叶性肺炎及绒毛心。 (3)化脓性炎:嗜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类型包括:表面化脓和积脓、蜂窝织炎和脓肿。 (4) 出血性炎:渗出物含大量红细胞。 3.增生性炎:以增生变化为主的炎症称为增生性炎。增生性炎包括非特异性 增生性炎和特异性增生性炎。非特异性增生性炎常呈现慢性炎症的特点,如慢性 阑尾炎。特异性增生性炎即肉芽肿性炎,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如结核性肉芽 肿。 (六)炎症的局部表现与全身反应 1.局部表现: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 2.全身反应:发热、血液中细胞成分的变化、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细胞增生 和实质器官的改变。 (七)影响炎症过程的诸因素 1.致病因子的因素:致病因子的毒力、数量、作用时间长短。 2.全身性因素:机体的免疫状态、营养状态、内分泌状态。 3.局部因素:局部血液循环状态、炎症渗出物和异物是否被清除。 三、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炎症(inflamation) 2.渗出(exudation) 3.炎性积液 4.趋化作用(chemotaxis) *5.调理素(opsonin) *6.炎症介质(inflammatory mediator) 7.化脓性炎(purulent inflammation) 8.表面化脓 9.积脓(empyema) 10.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11.疖(furuncle) 12.完全愈复 13.菌血症(bacteremia) 14.毒血症(toxemia) 15.败血症(septicemia) 16.脓毒败血症(pyemia) 17.慢性炎症(chronic inflammation) *18.肉芽肿性炎(granulomatous inflammation) (二) 填空题
4 1.具有 ① 系统的 ② 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 ③ 反应称 为炎症。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① 、 ② 和 ③ 。 3.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 ① 、 ② 称为变质。 4.炎性水肿指渗出液位于 ① ,炎性积液指渗出液位 于 ② 。 5.炎症局部增生的成分包括 ① 、 ② 、 ③ 。 6.体表急性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包括 ① 、 ② 、 ③ 、 ④ 和 ⑤ 。 7.炎症常见的全身反应有 ① 、 ② 。 *8.组织损伤后,其血流动力学改变顺序为 ① , ② 和 ③ 。 *9.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理为 ① , ② 和 ③ 。 *10.炎性渗出物的防御作用有 ① , ② 和 ③ 。 11.纤维素渗出过多可造成组织 ① 和 ② 。 12.白细胞渗出过程 ① 、 ② 和 ③ 。 13.游出的白细胞在炎症灶局部发挥 ① 作用和 ② 作用 并可引起 ③ 。 14、浆液性炎是以 ① 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 ② 、 ③ 和 ④ 等处。 15.化脓性炎症可分为: ① , ② 和 ③ 三种类型。 16.纤维素性炎是以 ① 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 ② 、 ③ 和 ④ 等部位。 17.增生性炎包括 ① 和 ② 两大类。 18.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 ① 细胞和 ② 细胞。 19.炎症时病原微生物及毒性代谢产物入血可引起 ① 、 ② 、 ③ 和 ④ 。 20.急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以 ① 为主,慢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以 ② 、 ③ 、 ④ 为主。 21.最常见的外源性化学趋化因子是 ① 。 22.物理性致炎因子包括 ① 、 ② 、 ③ 等。 23.体液中的炎症介质包括 ① 、 ② 、 ③ 。 24.炎症增生的作用是 ① 和 ② 。 25.急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以 ① 、 ② 为主,慢性炎症以 ③ 为主。 (三)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炎症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4 1.具有 ① 系统的 ② 组织对损伤因子所发生的 ③ 反应称 为炎症。 2.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① 、 ② 和 ③ 。 3.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 ① 、 ② 称为变质。 4.炎性水肿指渗出液位于 ① ,炎性积液指渗出液位 于 ② 。 5.炎症局部增生的成分包括 ① 、 ② 、 ③ 。 6.体表急性炎症的典型局部表现包括 ① 、 ② 、 ③ 、 ④ 和 ⑤ 。 7.炎症常见的全身反应有 ① 、 ② 。 *8.组织损伤后,其血流动力学改变顺序为 ① , ② 和 ③ 。 *9.血管通透性增加的机理为 ① , ② 和 ③ 。 *10.炎性渗出物的防御作用有 ① , ② 和 ③ 。 11.纤维素渗出过多可造成组织 ① 和 ② 。 12.白细胞渗出过程 ① 、 ② 和 ③ 。 13.游出的白细胞在炎症灶局部发挥 ① 作用和 ② 作用 并可引起 ③ 。 14、浆液性炎是以 ① 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 ② 、 ③ 和 ④ 等处。 15.化脓性炎症可分为: ① , ② 和 ③ 三种类型。 16.纤维素性炎是以 ① 渗出为其特征,好发于 ② 、 ③ 和 ④ 等部位。 17.增生性炎包括 ① 和 ② 两大类。 18.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是 ① 细胞和 ② 细胞。 19.炎症时病原微生物及毒性代谢产物入血可引起 ① 、 ② 、 ③ 和 ④ 。 20.急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以 ① 为主,慢性炎症时浸润的炎细胞以 ② 、 ③ 、 ④ 为主。 21.最常见的外源性化学趋化因子是 ① 。 22.物理性致炎因子包括 ① 、 ② 、 ③ 等。 23.体液中的炎症介质包括 ① 、 ② 、 ③ 。 24.炎症增生的作用是 ① 和 ② 。 25.急性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以 ① 、 ② 为主,慢性炎症以 ③ 为主。 (三)选择题 [A型题] 1.关于炎症的论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5 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C.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2.炎症时最早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小静脉扩张,血流变慢 C.细动脉短暂收缩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淤滞 E.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 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A.变质,渗出,增生 B.变性,坏死,增生 C.炎症介质的释放 D.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4.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征是: A.血管扩张 B.红细胞漏出 C.血浆渗出 D.白细胞游出 E.纤维素渗出 5.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炎症介质形成 B.分解代谢亢进 C.局部酸中毒 D.分子浓度增高 E.白细胞渗出 *6.速发性短暂反应时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机制是: A.细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B.细静脉内皮细胞收缩 C.基底膜降解 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E.以上都不是 7.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A.机械性因子 B.免疫反应 C.物理性因子 D.化学性因子 E.生物性因子 *8.下列哪项不属于炎症的防御反应? A.代谢增强 B.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C.充血、渗出 D.器官功能障碍 E.发热 *9.细胞因子主要由哪些细胞产生: A.肥大细胞和血小板 B.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中的炎症介质?
5 A.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B.炎症是一种防御反应 C.任何有机体均可发生炎症 D.损伤必然导致炎症 E.炎症是活体组织的损伤反应 *2.炎症时最早出现的血流动力学改变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B.小静脉扩张,血流变慢 C.细动脉短暂收缩 D.毛细血管扩张,血流淤滞 E.小动脉扩张,血流加快 3.炎症局部的基本病变是: A.变质,渗出,增生 B.变性,坏死,增生 C.炎症介质的释放 D.血管变化及渗出物形成 E.局部物质代谢紊乱 4.炎症反应最重要的指征是: A.血管扩张 B.红细胞漏出 C.血浆渗出 D.白细胞游出 E.纤维素渗出 5.最有防御意义的炎症改变是: A.炎症介质形成 B.分解代谢亢进 C.局部酸中毒 D.分子浓度增高 E.白细胞渗出 *6.速发性短暂反应时血管通透性增高的机制是: A.细动脉内皮细胞损伤 B.细静脉内皮细胞收缩 C.基底膜降解 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E.以上都不是 7.最常见的致炎因子为: A.机械性因子 B.免疫反应 C.物理性因子 D.化学性因子 E.生物性因子 *8.下列哪项不属于炎症的防御反应? A.代谢增强 B.外周血白细胞增高 C.充血、渗出 D.器官功能障碍 E.发热 *9.细胞因子主要由哪些细胞产生: A.肥大细胞和血小板 B.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10.下列哪项不属于体液中的炎症介质?
6 A.血管活性胺 B.缓激肽 C.补体 D.纤维蛋白多肽 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1.炎性水肿时渗出液位于: A.关节腔 B.胸膜腔 C.腹膜腔 D.心包腔 E.组织间隙 * 12.下列哪项关于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 A.慢性炎症均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 B.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C.增生是机体的抗损伤的反应 D.炎症渗出不会引起组织肿胀 E.炎症时组织增大均为增生所致 *13.炎症介质补体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机制是: A.吞噬细胞表面有 C3b 受体 B.可促进血管的扩张、通透性增加 C.可引起细菌的通透性改变 D.能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形成 E.对C5a有趋化作用 14.下列哪项关于纤维素性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 A.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的粘连 B.其好发部位是浆膜、粘膜和肺 C.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假膜与咽部粘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E.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15.假(伪)膜性炎是指: A.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B.皮肤的化脓性炎 C.浆膜的纤维素性炎 D.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E.浆膜的化脓性炎 *16.补体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为: A.C1q B. C567 C.C4 D.C3 和 C5 E.C5-9 17.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 A.化脓性炎 B.浆液性炎 C.假膜性炎 D.卡他性炎 E.变态反应性炎 18.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6 A.血管活性胺 B.缓激肽 C.补体 D.纤维蛋白多肽 E.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11.炎性水肿时渗出液位于: A.关节腔 B.胸膜腔 C.腹膜腔 D.心包腔 E.组织间隙 * 12.下列哪项关于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 A.慢性炎症均由急性炎症转变而来 B.炎症反应均对机体有利 C.增生是机体的抗损伤的反应 D.炎症渗出不会引起组织肿胀 E.炎症时组织增大均为增生所致 *13.炎症介质补体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的机制是: A.吞噬细胞表面有 C3b 受体 B.可促进血管的扩张、通透性增加 C.可引起细菌的通透性改变 D.能促进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形成 E.对C5a有趋化作用 14.下列哪项关于纤维素性炎症的叙述是正确的: A.当出现机化时便引起纤维素性的粘连 B.其好发部位是浆膜、粘膜和肺 C.肺的纤维素性炎常引起肺泡壁的破坏 D.假膜与咽部粘膜疏松连接,易脱落 E.假膜由胶原纤维、间皮细胞、白细胞和细菌组成 15.假(伪)膜性炎是指: A.皮肤的纤维素性炎 B.皮肤的化脓性炎 C.浆膜的纤维素性炎 D.粘膜的纤维素性炎 E.浆膜的化脓性炎 *16.补体中最重要的炎症介质为: A.C1q B. C567 C.C4 D.C3 和 C5 E.C5-9 17.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为: A.化脓性炎 B.浆液性炎 C.假膜性炎 D.卡他性炎 E.变态反应性炎 18.脓肿最常见的致病菌是:
7 A.溶血性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白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19.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A.白细胞游出 B.白细胞渗出 C.白细胞吞噬 D.调理素化 E.趋化作用 20.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形成浆细胞 C.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D.修复病变的组织 E.释放血管活性胺 21.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症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22.过敏性炎症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浸润?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23.病毒感染的炎症灶中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细胞 24.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A.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 B.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C.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 D.细胞酶系统障碍 E.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25.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嗜酸性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26.感染性肉芽肿的结构特点是: A.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C.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D.实质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的结节状病灶 E.粘膜上皮、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 27.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下列哪一类细胞
7 A.溶血性链球菌 B.绿脓杆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白色葡萄球菌 E.草绿色链球菌 19.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作定向移动的现象称为: A.白细胞游出 B.白细胞渗出 C.白细胞吞噬 D.调理素化 E.趋化作用 20.炎症灶中巨噬细胞的主要作用是: A.具有特异性免疫功能 B.形成浆细胞 C.吞噬病原体和组织碎片 D.修复病变的组织 E.释放血管活性胺 21.吞噬作用最为活跃的炎症细胞是: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 22.过敏性炎症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浸润?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23.病毒感染的炎症灶中主要出现哪种炎症细胞? A.淋巴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巨噬细胞 D.浆细胞 E.嗜酸性细胞 24.炎症介质的主要作用是使: A.局部氢离子浓度增高 B.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C.组织间液渗透压增高 D.细胞酶系统障碍 E.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25.肉芽肿性炎症病灶中的主要炎症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巨噬细胞 C.嗜酸性细胞 D.纤维母细胞 E.淋巴细胞及浆细胞 26.感染性肉芽肿的结构特点是: A.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B.淋巴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C.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D.实质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的结节状病灶 E.粘膜上皮、腺体和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状病灶 27.在化脓性炎中,坏死组织的液化分解是由于下列哪一类细胞
8 的存在所致: A.浸润的巨噬细胞 B 浸润的中性粒细胞 C.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浸润的淋巴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 *28.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A.皮肤的渗出性炎症 B.皮肤的变质性炎症 C.粘膜的变质性炎症 D.粘膜的渗出性炎症 E.粘膜的增生性炎症 29.下列哪一种炎症,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五大症状都表 现得比较明显: A.各种类型的炎症 B.粘膜的急性炎症 C.浆膜的急性炎症 D.内脏的急性炎症 E.体表的急性炎症 *30.持续高热易发生变性坏死的脏器主要是: A.心、肝、胃 B.心、脾、胃 C.心、肝、肾 D.肝、脾、心 E 胃、肝、脾 *31.高热时实质脏器最易发生的变化是: A.变性 B.坏疽 C.凋亡 D.梗死 E.萎缩 *32.急性炎症引起局部肿胀的主要因素是: A.变性及坏死 B.充血及渗出 C.增生及化生 D.炎症介质的形成 E 局部分子浓度升高 *33.急性炎症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增生压迫神经末梢 B.局部组织的变性及坏死 C.局部充血及血流量增多 D.渗出压迫及炎症介质刺激 E.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34.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对机体有害的表现为: A.传递抗原信息 B.将病原体消化 C.变为多核巨细胞 D.变为类上皮细胞 E.携带病原体移动 *35.出血性炎症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静脉淤血 C.组织缺血缺氧 D.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36.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一般可形成:
8 的存在所致: A.浸润的巨噬细胞 B 浸润的中性粒细胞 C.浸润的嗜酸性粒细胞 D.浸润的淋巴细胞 E. 浸润的浆细胞 *28.卡他性炎一般是指发生在: A.皮肤的渗出性炎症 B.皮肤的变质性炎症 C.粘膜的变质性炎症 D.粘膜的渗出性炎症 E.粘膜的增生性炎症 29.下列哪一种炎症,红、肿、热、痛、功能障碍五大症状都表 现得比较明显: A.各种类型的炎症 B.粘膜的急性炎症 C.浆膜的急性炎症 D.内脏的急性炎症 E.体表的急性炎症 *30.持续高热易发生变性坏死的脏器主要是: A.心、肝、胃 B.心、脾、胃 C.心、肝、肾 D.肝、脾、心 E 胃、肝、脾 *31.高热时实质脏器最易发生的变化是: A.变性 B.坏疽 C.凋亡 D.梗死 E.萎缩 *32.急性炎症引起局部肿胀的主要因素是: A.变性及坏死 B.充血及渗出 C.增生及化生 D.炎症介质的形成 E 局部分子浓度升高 *33.急性炎症局部疼痛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增生压迫神经末梢 B.局部组织的变性及坏死 C.局部充血及血流量增多 D.渗出压迫及炎症介质刺激 E.组织分解代谢增强 *34.巨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后对机体有害的表现为: A.传递抗原信息 B.将病原体消化 C.变为多核巨细胞 D.变为类上皮细胞 E.携带病原体移动 *35.出血性炎症时,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血管壁通透性增高 B.静脉淤血 C.组织缺血缺氧 D.组织内胶体渗透压增高 E.血浆胶体渗透压增高 36.以中性粒细胞渗出为主的炎症一般可形成:
9 A.假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出血性炎 D.化脓性炎 E.卡他性炎 37.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 A.嗜酸和嗜碱性白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淋巴和嗜酸性粒细胞 E.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 38.炎症时白细胞游出后定向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炎症部位的化学趋化性 B.轴流消失白细胞边集 C.白细胞的阿米巴样运动 D.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E.血管内压升高 *39.炎症时下列那种物质不是细胞所释放的: A.激肽类 B.组织胺 C.5-羟色胺 D.酸性蛋白酶 E.前列腺素 40.下列哪种变化最能促使血液成份渗出? A.组织变质崩解 B.淤血,血流缓慢 C.动脉扩张,血流加快 D.小动脉短暂痉挛 E.内皮细胞肿胀 *41.渗出液对机体的有利因素除外下列哪项: A.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修复 B.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限制细菌蔓延 C.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机化 D.渗出液可稀释毒素或有害刺激物 E.渗出液带来各种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 42.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的组织缺损时,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修复? A.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B.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C.巨噬细胞增生 D.缺损周围组织收缩 E.淋巴细胞增生 43.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变质性炎为主? A.慢性阑尾炎 B.肾小球肾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大叶性肺炎 E.蜂窝织炎 44.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渗出性炎为主? A.局灶性肺结核 B.肝炎 C.乙型脑炎 D.支气管肺炎 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炎 45.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增生性炎为主?
9 A.假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出血性炎 D.化脓性炎 E.卡他性炎 37.慢性炎症病灶内浸润的炎性细胞主要为: A.嗜酸和嗜碱性白细胞 B.嗜中性粒细胞和浆细胞 C.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D.淋巴和嗜酸性粒细胞 E.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 38.炎症时白细胞游出后定向移动的主要原因是: A.炎症部位的化学趋化性 B.轴流消失白细胞边集 C.白细胞的阿米巴样运动 D.血管壁的通透性增高 E.血管内压升高 *39.炎症时下列那种物质不是细胞所释放的: A.激肽类 B.组织胺 C.5-羟色胺 D.酸性蛋白酶 E.前列腺素 40.下列哪种变化最能促使血液成份渗出? A.组织变质崩解 B.淤血,血流缓慢 C.动脉扩张,血流加快 D.小动脉短暂痉挛 E.内皮细胞肿胀 *41.渗出液对机体的有利因素除外下列哪项: A.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修复 B.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限制细菌蔓延 C.纤维素的渗出有利于机化 D.渗出液可稀释毒素或有害刺激物 E.渗出液带来各种抗体,补体及杀菌物质 42.炎症引起较大范围的组织缺损时,主要通过什么方式进行修复? A.周围组织增生肥大 B.肉芽组织增生填补 C.巨噬细胞增生 D.缺损周围组织收缩 E.淋巴细胞增生 43.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变质性炎为主? A.慢性阑尾炎 B.肾小球肾炎 C.急性重型肝炎 D.大叶性肺炎 E.蜂窝织炎 44.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渗出性炎为主? A.局灶性肺结核 B.肝炎 C.乙型脑炎 D.支气管肺炎 E.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炎 45.下列哪一种疾病的病变是以增生性炎为主?
10 A.浸润型肺结核 B. 细菌性痢疾 C.肠伤寒 D. 急性肾盂肾炎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型题] 问题46-50. A.可稀释毒素 B.可吞噬致炎因子 C.可使炎症局限 D.可起调理素的作用 E.可加重组织损伤 46 血浆渗出 *47 C3b渗出 *48 纤维蛋白渗出 49 白细胞渗出 50 溶酶体酶的溢出 问题51-54.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蜂窝织炎 5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为 52 白喉和细菌性痢疾为 53 感冒早期鼻粘膜炎症为 54 小叶性肺炎病变为 问题55-56. A.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B.对嗜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C.对嗜碱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D.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 E.对肥大细胞有趋化作用 55 伤寒杆菌 56 葡萄球菌 问题57-59. A.阿米巴痢疾 B.急性细菌性痢疾初期 C.浸润型肺结核 D.肠伤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7 急性增生性炎 58 急性卡他性炎 59 变质性炎 问题 60-63. A.脚部感染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B.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阴性 C.病人无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阳性 D.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阳性 E.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伴全身多发性小脓肿 60 毒血症 61 菌血症 62 败血症 63 脓毒败血症 问题 64-66. A.深部脓肿向体表或空腔脏器穿破 B.皮肤或粘膜的化脓性炎破 溃 C.深部脓肿通过自然管道排出 D.链激酶与透明质酸酶 E.血浆凝固酶 64 与溃疡的形成有关 65 与空洞的形成有关 *66 与窦道或瘘管的形成有关 问题67-69. A.激肽系统 B.细菌产物
10 A.浸润型肺结核 B. 细菌性痢疾 C.肠伤寒 D. 急性肾盂肾炎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型题] 问题46-50. A.可稀释毒素 B.可吞噬致炎因子 C.可使炎症局限 D.可起调理素的作用 E.可加重组织损伤 46 血浆渗出 *47 C3b渗出 *48 纤维蛋白渗出 49 白细胞渗出 50 溶酶体酶的溢出 问题51-54. A.变质性炎 B.浆液性炎 C.纤维素性炎 D.化脓性炎 E.蜂窝织炎 51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常为 52 白喉和细菌性痢疾为 53 感冒早期鼻粘膜炎症为 54 小叶性肺炎病变为 问题55-56. A.对中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B.对嗜酸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C.对嗜碱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D.对单核细胞有趋化作用 E.对肥大细胞有趋化作用 55 伤寒杆菌 56 葡萄球菌 问题57-59. A.阿米巴痢疾 B.急性细菌性痢疾初期 C.浸润型肺结核 D.肠伤寒 E.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57 急性增生性炎 58 急性卡他性炎 59 变质性炎 问题 60-63. A.脚部感染引起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B.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阴性 C.病人无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阳性 D.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血培养阳性 E.病人有全身中毒症状,伴全身多发性小脓肿 60 毒血症 61 菌血症 62 败血症 63 脓毒败血症 问题 64-66. A.深部脓肿向体表或空腔脏器穿破 B.皮肤或粘膜的化脓性炎破 溃 C.深部脓肿通过自然管道排出 D.链激酶与透明质酸酶 E.血浆凝固酶 64 与溃疡的形成有关 65 与空洞的形成有关 *66 与窦道或瘘管的形成有关 问题67-69. A.激肽系统 B.细菌产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四章 血液循环.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三章 损伤的修复.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三十一章 多器官功能障碍和衰竭.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三十章 肾功能不全.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章 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九章 肝功能不全.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八章 心功能不全.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六、二十七章 缺氧呼吸衰竭.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五章 细胞凋亡与疾病.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四章 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三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二章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一章 休克.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二十章 应激.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一章 疾病概论.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十九章 发热.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十八章 酸碱平衡紊乱.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十七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十五、十六章 传染病和寄生虫病.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六章 肿瘤系统.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七、八章 心血管与呼吸系统疾病.doc
-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第九章 消化.doc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免疫毒性.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神经和神经行为毒理学.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体外试验与新生物技术在毒理学中的应用.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来源、转运与转化.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食品中外源化学物的毒性损伤和影响因素.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各类食品外源化学物.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基础毒性评价.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br 第七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遗传毒理学.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生殖和发育毒性.pdf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食品中化学物的化学致癌作用.pdf
- 济宁医学院:《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Toxicology.ppt
- 济宁医学院:《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管理毒理学(化学毒物危险度评价).ppt
- 济宁医学院:《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卫生毒理学基本概念.ppt
- 济宁医学院:《毒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毒物的代谢转化(化学毒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