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7节 群落的类型及分布

第七节群落的类型及分布 71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72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73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74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1 第七节 群落的类型及分布 7.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7.2 陆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7.3 淡水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7.4 海洋生态系统的类型及其分布

71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711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712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713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7.1.4局域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2 7.1 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基本规律 7.1.1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7.1.2 植被分布的水平地带性 7.1.3 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 7.1.4 局域地形对植被的影响

711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植被( vegetation)的概念 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水热条件:水分和温度 水热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 纬度:纬向地带性 经度:经向地带性 海拔:垂直地带性
3 7.1.1 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分布的因素 • 植被(vegetation)的概念 • 影响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 – 水热条件:水分和温度 • 水热条件变化的主要因素 – 纬度:纬向地带性 – 经度:经向地带性 – 海拔:垂直地带性

712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 低的有规律分布 纬向地带性 经向地带性
4 7.1.2 植被分布水平地带性 • 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或沿经度方向从高到 低的有规律分布 – 纬向地带性 – 经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 ·随纬度升高温度有规律变化 纬度引起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导致 太阳辐射量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从赤道到两极,每增加一个纬度,温度 降低0.507度
5 纬向地带性 • 随纬度升高温度有规律变化 –纬度引起太阳高度角、季节变化,导致 太阳辐射量不同,产生热量差异 –从赤道到两极,每增加一个纬度,温度 降低0.5-0.7度

纬向地带性 纬向地带性 由于热量沿纬度的变化,出现生态系统 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 苔原
6 纬向地带性 • 纬向地带性 –由于热量沿纬度的变化,出现生态系统 类型有规律的更替 –从赤道向两极依次出现 • 热带雨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寒温带北方针叶林 • 苔原

我国植被分布纬度地带性 ·从南自南沙群岛,北至黑龙江,跨50多个纬度 从南向北形成各种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 和寒温带 在湿润森林区域内,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 热带雨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温带落叶阔叶林 寒温带针叶林区
7 我国植被分布纬度地带性 • 从南自南沙群岛,北至黑龙江,跨50多个纬度 • 从南向北形成各种热量带:热带、亚热带、温带 和寒温带 • 在湿润森林区域内,植被类型由南到北顺序为: – 热带雨林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 温带落叶阔叶林 – 寒温带针叶林区

经向地带性 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 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 植被因水分状况而按经度呈带状依次更替 沿海的湿润区的森林 半千旱的草原 千旱区的荒漠
8 经向地带性 • 在北美大陆和欧亚大陆,由于海陆分布格局 与大气环流特点,水分梯度常沿经向变化 • 植被因水分状况而按经度呈带状依次更替 – 沿海的湿润区的森林 – 半干旱的草原 – 干旱区的荒漠

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 ·我国东西横跨经度约62度 °陆地上大气降水的主要来源是海洋蒸发的水汽, 我国东临太平洋,西连内陆,受海洋季风影响 的程度不同 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 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区域 湿润森林 半干旱草原 千旱荒漠
9 我国植被分布经度地带性 • 我国东西横跨经度约62度 • 陆地上大气降水的主要来源是海洋蒸发的水汽, 我国东临太平洋,西连内陆,受海洋季风影响 的程度不同 • 我国从东到西水分条件从湿润到干旱的明显变 化,依次分布三大植被区域 – 湿润森林 – 半干旱草原 – 干旱荒漠

ow tundra coniferous forest (taiga temporate rain forest coo coo temperate desert grassland deciduous forest high warm warm savanna tropical tropical desert grassland deciduous forest rain fores low Rainfall一 high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6节 群落的动态.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植物群落及其种类组成 第二节、生物多样性 第三节、植物群落结构.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种群生态学 第8节 繁殖对策和生活史对策.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种群生态学 第5节 种内关系 第六节 种间关系.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 一、种群统计学 二、种群的数量及其动态 三、种群调节.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 第5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2/2).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 第5节 生态因子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1/2).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0章 绪论.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7节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6节 生物多样性保护.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3节 土壤退化与土壤生态修复.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5章 应用生态学 5.1 应用生态学的概念和范围 5.4 应用生态学涉及的学科.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7节 生态系统功能(2/2)、第8节 生态系统服务.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7节 生态系统功能(1/2).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二节 生态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结构 第四节 生态系统主要类型及特点.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7节 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6节 群落的动态 6.1 生物群落的内部动态 6.2 生物群落的演替.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3章 群落生态学 第一节 群落与群落生态学 第二节 群落的性质及其基本特征 第三节 群落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 第四节 群落的外貌 第五节 群落的结构.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2015)第2章 种群生态学 Population Ecology 第五节 种内关系 第六节 种间关系.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7节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8节 生态系统服务.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4.1 生态系统及其基本特征 4.2 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4.3 食物链和食物网 4.4 营养级和生态金字塔 4.5 生态效率 4.6 生态系统的反馈调节和生态金字塔.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 第6节 生态系统的分解作用 第7节 生态系统功能.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1、2节 概述、环境污染及污染处理生态工程.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3节土壤退化与土壤生态修复.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4、5节 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对策、外来物种入侵与有害生物防治.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6节 生物多样性.ppt
- 延安大学:《生态学 Ec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应用生态学 第7节 人口增长与城市化.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1 发育生物学原理.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10 脑环路形态与功能.pdf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11 神经胶质网络对脑功能的整合 Integration Brain Function by Neuron-Glial Networks.pptx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2 发育生物学 发育早期模式形成的机制与进展.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3 Developmental biology Model Animals 模式生物概述 果蝇、线虫与斑马鱼.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4 干细胞的研究与进展 Stem Cell.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5 胚胎干细胞研究 Embryonic Stem Cell, ESC.pptx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6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再生医学与组织工程前沿讲座).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7 表观遗传学概述 Introduction of Epigenetics.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8 发育与遗传 表观遗传学进展.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生物科学综合》课程教学课件_09 脑活动细胞分子基础 以基底神经节环路活动为例.ppt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研究生《生命科学综合》核心课程PPT教学课件_01 研究生生命科学绪论(杨劲).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