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大气降水

第三章大气降水 atmosphere precipitation 3.1蒸发 3.2凝结 33大气降水
第三章 大气降水 atmosphere precipitation 3.1 蒸发 3.2 凝结 3.3 大气降水

本章要 大气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实际上 是一种特殊的水、气、地之间物质与能量 的交换,它使地球生命充满活力
本 章 要 点 大气降水是水循环的重要环节,实际上 是一种特殊的水、气、地之间物质与能量 的交换,它使地球生命充满活力

水相变化 物理过程:59 判据:蒸发E>e 饱和E=e P60图 凝结E<e 潜热:61
水相变化 • 物理过程:59 • 判据:蒸发E>e 饱和E=e P60图 凝结E<e 潜热:61

饱和水汽压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E=E01085273+ 增温时E指数规律增大(原因) 饱和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高温时大于低 温.62表3.1 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 冰面(小)和过冷却水冰晶效应63图32 容液面(小)和纯水 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形状:63图33 凝结增长:E小>e>E大
饱和水汽压 • 饱和水汽压与温度:E=E0108.5t/273+t 增温时E指数规律增大(原因) 饱和水汽压随温度改变的量,高温时大于低 温.62表3.1 • 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性质 冰面(小)和过冷却水:冰晶效应.63图3.2 溶液面(小)和纯水 • 饱和水汽压与蒸发面形状:63图3.3 凝结增长:E小>e>E大

3.1蒸发( evaporation) 概 定温度下由液态水(冰)转为 气态水(水汽)的过程。 由蒸发消耗的水量称为蒸发量,用蒸发失 去的水层厚度(mm)表示。 (1)e与E二者的对比是出现蒸发的关键 eE出现凝结(过饱和)
3.1 蒸发 (evaporation) 概念——一定温度下由液态水(冰)转为 气态水(水汽)的过程。 由蒸发消耗的水量称为蒸发量,用蒸发失 去的水层厚度(mm)表示。 (1)e与E二者的对比是出现蒸发的关键 eE出现凝结(过饱和)

蒸发过程示意图 蒸发尾迹 B 蒸发过程 示意图 不同形状蒸发面上分子受到的吸引力
蒸发过程示意图 蒸发过程 示意图 蒸发尾迹

(2)影响蒸发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三个 ①蒸发的温度一蒸发的温度愈高,蒸发愈快,相反 愈恒 ②蒸发的性质一同温度时,水面蒸发快于冰面、淡 水快于海水 ③空气湿度和风一空气湿度大的蒸发速度小于空气 干燥时,有风时大于无风。 上述影响因素中,①起决定作用,其次为风。(3) 日变化和年变化—一与气温相同 (4)蒸发量空间分布—因气温高低、海陆分布 水汽量多少而不同
(2) 影响蒸发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三个) ①蒸发的温度—蒸发的温度愈高,蒸发愈快,相反 愈慢。 ②蒸发的性质—同温度时,水面蒸发快于冰面、淡 水快于海水。 ③空气湿度和风—空气湿度大的蒸发速度小于空气 干燥时,有风时大于无风。 上述影响因素中,①起决定作用,其次为风。(3) 日变化和年变化——与气温相同 (4)蒸发量空间分布——因气温高低、海陆分布、 水汽量多少而不同

全球年蒸发量分布图 ILA PACIIC OCA为 SOLI AA与 OLIN 20 9 10 FIGUR: 11.9 The gloh distribution of annu evaporation and evapotranspiration Broken lno represent uncertainties in the data lines are not contrl awrt nmitinoua areas
全球年蒸发量分布图

32凝结( condensation 定温度时由气态水 转为液态水(冰)的过程, 由水汽直接转为冰过程称为凝华。 (1)凝结(凝华)条件 具有一定凝结核(凝华核) 增加水中的水汽e>E 通过空气冷却、降低E
3.2 凝结 (condensation) 概念——一定温度时由气态水 (水汽)转为液态水(冰)的过程, 由水汽直接转为冰过程称为凝华。 (1) 凝结(凝华)条件 • 具有一定凝结核(凝华核) • 增加水中的水汽e>E • 通过空气冷却、降低E

凝结 冰 日日 费 凝结尾迹
凝 结 凝结尾迹 冰晶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土壤卫生 Soil and Health.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Drinking Water and Health 5.3生活饮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标准.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Drinking Water and Health 5.1 饮用水卫生 Hygienic Significance of Drinking Water 5.2 Drinking Water and Health.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水体卫生.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大气卫生 Air Sanitation.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饮用水卫生 Drinking Water and Health 5.4 集中式给水 5.5 分散式给水 5.6 涉水产品的卫生学要求 5.7 饮用水的卫生调查、监测和监督.ppt
- 《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处理》讲义.ppt
- 《环境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环境化学讲义.doc
- 实用水处理技术丛书:《制革工业废水处理》PDF电子书.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5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7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8章 电位分析及电导分析法.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6章 吸收光度法.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4章 沉淀滴定法.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2章 酸碱滴定法.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3章 配位滴定.pdf
- 山东农业大学:《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1章 天然水的水质及水质分析基础.pdf
- 《清洁生产导论》PDF电子书.pdf
- 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六章 气候的形成和变化.ppt
- 绵阳师范学院:《气象学与气候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七章 气候分异规律.ppt
- 《环境毒理学》第一章 环境毒理学概述.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1) 环境有毒物的接触和暴露方式.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2) 环境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2) 环境化学物质的吸收分布和排泄.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3) 有害物的生物转化.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3)续 有害物的生物转化.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4) 污染物的代谢动力学.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5)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机理.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二章(2-6) 化学物的致实变致癌变及致畸作用.ppt
- 《环境毒理学》第三章 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ppt
- 《环境毒理学》第四章(4-1) 概述.ppt
- 《环境毒理学》第四章 环境健康危险评定与管理.ppt
- 《环境毒理学》第五章 主要环境污染物的毒理学.ppt
- 《环境毒理学》第一章 环境毒理学概述.doc
- 《环境毒理学》第三章 环境毒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doc
- 北京大学:快餐盒的绿色包装(PPT讲稿)Green Package of Fast Food Container.ppt
- 《城市生态环境学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一讲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ppt
- 《城市生态环境学与可持续发展城市》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讲 核能与环境.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