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水体循环与水的利用

第1章水体循环与水的利用 1.1水的自然循环 1.2水的社会循环 13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思考题与习题
第1章 水体循环与水的利用 1.1 水的自然循环 1.2 水的社会循环 1.3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思考题与习题

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水的自然循环 云层 降水 降水 地表径流 下渗 海洋 地下径流 图1-1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

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水的自然循环 就是水由海上蒸发为水蒸气,被风送至大陆,以 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分水再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水渗 入地下飛成地下水,另一部分在地表汇集形成河、湖等地面水,地 下水和地面水最终又流回海洋。 雨、雪、霰、雹的统称 地表向空中逸散水分(水变成水汽的过程) 降水在地面和地下流动的水流 降水除消耗外的水量沿地表运动的水流 降水后下渗到地表以下的一部分水量在地下运动的 水流
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水的自然循环 几个基本概念: 水的自然循环:就是水由海上蒸发为水蒸气,被风送至大陆,以 雨、雪等形式降落到地面,一部分水再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水渗 入地下形成地下水,另一部分在地表汇集形成河、湖等地面水,地 下水和地面水最终又流回海洋。 降水: 雨、雪、霰、雹的统称 蒸发: 地表向空中逸散水分(水变成水汽的过程) 径流: 降水在地面和地下流动的水流 地表径流:降水除消耗外的水量沿地表运动的水流 地下径流:降水后下渗到地表以下的一部分水量在地下运动的 水流

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我国水资源特点 淡水总量为28124亿m3,在全世界占第6位。但人均占有 量只有 2340m3/人年(以12亿人口计),世界平均水准的1/4,占 88位。 81%的水资源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6080%降水集中在夏季,7,8,9月 年际变化差3-6倍(大时)
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我国水资源特点 人均占有量少 淡水总量为28124亿m3,在全世界占第6位。但人均占有 量只有 2340m3/人年(以12亿人口计),世界平均水准的1/4,占 88位。 空间分布不均 81%的水资源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 年内及年际变化大 60-80%降水集中在夏季,7,8,9月 年际变化差3-6倍(大时)

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我国水资源特点 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和沿海(青岛、大连) 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严重确水,在640个城市中。 建国后20~30年,生活不富裕,工业不发达,水资源 不紧张。 大量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入水体,造成水体 污染,严重污染的水体不能作为饮用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
水的自然循环 本章目录 我国水资源特点 许多地区缺水严重 三北(西北、华北、东北)和沿海(青岛、大连) 3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严重确水,在640个城市中。 水环境污染严重 建国后20~30年,生活不富裕,工业不发达,水资源 不紧张。 大量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不经处理排入水体,造成水体 污染,严重污染的水体不能作为饮用水源,造成水质性缺水

水的社会循环 本章目录 水的社会循环 取水给水处理配水 废水收集(来源于生活、工业和农业) 废水处理排放或回用 循环图示
本章目录 水的社会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 给水工程: 取水――给水处理――配水 排水工程: 废水收集(来源于生活、工业和农业)―― 废水处理――排放或回用 循环图示 水的社会循环概念

水的社会循环 本章目录 我国的 用水种类用水量亿m3)占总用水量的 百分比(%) 农业用水 4000~4200 5 工业用水 1120 20 生活用水 630 5
本章目录 我国的用水量构成 水的社会循环 用水种类 用水量(亿m3) 占总用水量的 百分比(%) 农业用水 4000~4200 75 工业用水 1120 20 生活用水 630 5

水的社会循环 本章目录 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 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易出现 环境污染和水质性缺水
本章目录 水危机 水的社会循环 水危机的标志: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 城市水危机:普遍存在资源性缺水,易出现 环境污染和水质性缺水

水的社会循环 本章目录 水的良性循环: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 会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缓解水危机。必需从整个流域水的良性循环着眼。 流域内水有不同尺度的社会循环:流域尺度的水循环、 城市的水循环、工业区的水循环、工业企业的水循环、建 筑小区的水循环、楼宇的水循环等。 大尺度水的良性循环是以小尺度水的良性循环为基础的
本章目录 水的良性循环 水的社会循环 水的良性循环: 对城市污水进行处理,使其排入水体不 会造成污染,从而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为缓解水危机。必需从整个流域水的良性循环着眼。 流域内水有不同尺度的社会循环:流域尺度的水循环、 城市的水循环、工业区的水循环、工业企业的水循环、建 筑小区的水循环、楼宇的水循环等。 大尺度水的良性循环是以小尺度水的良性循环为基础的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章目录 可持续发展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目的与意 义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是不断的可持续的; *水危机的存在 资源性缺水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
本章目录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目的与意 义 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是不断的可持续的; * 水危机的存在 资源性缺水和环境污染造成的水质性缺水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光光度计教程》第7章 吸光光度法.pdf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讲义.pdf
- 《环境监测实验》参考书籍PDF电子版(共四章).pdf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环境质量评价(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城乡规划卫生.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公共场所卫生 Public Place Sanitary.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住宅与办公场所卫生 The Health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ppt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环境卫生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家用化学品卫生(Household Chemical).ppt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五讲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ppt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六讲 污染物总量控制管理.ppt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四讲 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ppt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讲 中国的环境政策方针与制度.ppt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三讲 水环境容量计算.ppt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二讲 水环境容量.ppt
-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一讲 环境管理的经济学基础.ppt
- 《环境生态学》课程教学资源:环境生态学课程讲义(共七章).doc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原子吸收光谱法.ppt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气相色谱法.ppt
-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水分析化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吸光光度法 6.3 吸光光度法的灵敏度与准确度 6.4 显色反应与分析条件的选择 6.5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水质与水质标准.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水处理反应器理论.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水处理方法概论.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预处理.ppt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水体循环与水的利用.doc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的性质与任务).doc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设计大纲,上).doc
- 南华大学:《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资源(课程设计大纲,下).doc
-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监测》第四章 固体废物监测.ppt
-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监测》第五章 土壤质量监测.ppt
-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监测》第六章 环境污染生物监测.ppt
-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监测》第八章 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监测.ppt
-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监测》第七章 噪声监测.ppt
- 宝鸡文理学院:《环境监测》第九章 环境监测质量保证.ppt
-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及矿物加工专业课水处理原理笔记.doc
- 《污水处理厂设计计算书》讲义.doc
- 《环境地质学》(双语版) 第一讲 地球内部过程.ppt
- 《环境地质学》(双语版) 第二讲 海啸.ppt
- 《环境地质学》(双语版) 第三讲 地球表层的塑造过程.ppt
- 《环境地质学》(双语版) 第四讲 表层整体再塑.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