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81
文件大小:11.53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章195A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目录CONTENT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目录 | CONTENT 1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3 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2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0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民主华命亲旧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革命革命命1840—1919·19191949·19491956民主华命社会主义华命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 旧民主主义 革命 • 1840—1919 民主革命 • 新民主主义 革命 • 1919—1949 民主革命 • 社会主义革 命 • 1949—1956 社会主义革命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01“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命时期。同这个时期相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一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 “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 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 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 命时期。同这个时期相 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 的过渡时期。” ——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 》 •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 指出: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 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 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 开始。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 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 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01时间:新中国成立到社“民主主义革命是社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性的社会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1949.10—1956.12)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国革命和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中国共产党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毛泽东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目的则在于力争社会主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义社会的最后完成。”会形态。(P67)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中国革命和 中国共产党 毛泽东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 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 义革命的必然趋势。而 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 目的则在于力争社会主 义社会的最后完成。” • 时间:新中国成立到社 会 主 义 改 造 基 本 完 成 (1949.10—1956.12) • 性质:新民主主义社会, 不是独立的社会形态, 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 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 会形态。(P67)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01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1956191919491952(年)JLJ恢复时期改造时期厚德博学爱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01(1)经济构成新民主主义社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会是一个过渡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性的社会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形式;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所以,过渡时期主要的经济成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P67)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1)经济构成 •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 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 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 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 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 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 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 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 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 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 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 形式; • 所以,过渡时期主要的经济成 分有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 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P67)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01合作社:劳动群众自愿联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性的社会中国供销合作社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CHINACO-OP组织形式。专业合作社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强调出的是“合作”,然后是“市经济组织”,这是两个基本要素。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 合作社:劳动群众自愿联 合起来进行合作生产、合 作经营所建立的一种合作 组织形式。 • 合作经济组织,首先强调 的是“合作” ,然后是“ 经济组织” ,这是两个基 本要素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01国营经济新民主主义社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会是一个过渡社会主义经济工人阶级→性的社会合作社经济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农民和手工业个体经济农民阶级者的个体经济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私人资本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主义经济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国家资本(P67)主义经济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 新民主主义社会要继续 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 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 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 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 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 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P67)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01(2)阶级构成新民主主义社相联系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个阶级的矛盾;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盾。(P68)展方向。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2)阶级构成 •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 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 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 人阶级、农民阶级、其他小资 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 • 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 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 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 • 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 展方向。 • 三种基本的经济成分及与之 相联系的三种基本阶级力量 之间的矛盾,就集中表现为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 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两 个阶级的矛盾; • 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 盾。(P68)

第一节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01:新民主主义社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会是一个过渡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性的社会规定,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民的土地所有制;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1952年底,完成王地改革的农业人的土地所有制”;·1950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规口达到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以定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上。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消灭。农业生产。厚德博学笃行至善

厚德 博学 笃行 至善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01 新民主主义社 会是一个过渡 性的社会 • 新中国成立后,按照《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 规定,要“有步骤地将封建半 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 的土地所有制”; • 1950年1月,中共中央明确规 定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和总政 策:依靠贫农、雇农,团结中 农,中立富农,有步骤地有分 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 农业生产。 •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没收地主阶 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 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 民的土地所有制; • 1952年底,完成土地改革的农业人 口达到全国农业人口总数的90%以 上,我国大陆普遍实行了土地改革; • 这是中国几千年来土地制度上一次 最重大、最彻底、最大规模的改革, 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被彻底消灭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