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Technology of Metals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Metals 课程编号:64103207 学时数:40 其中实验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2 学分数:2.5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 直到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课程。它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金工实习的基 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并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任务是:(1)具有根据零件性能要求选择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2)掌握主要加工方法 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3)具有综合运用 工艺知识、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 其发展趋势。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基本要求:了解金属零件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初步掌握简 单机械零件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工艺设计知识:初步学会分析一般零件毛坯结构工艺性:了解切 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刀具的结构与材料,刀具角度与切削加工的关系;了解常用切削加工的原理、 特点、工艺过程以及各种加工方法适用范围:初步掌握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会安排简单零件加工 工艺过程以及进行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分析。 第一篇铸造 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 1.1液态合金的充型 掌握流动性的概念。理解流动性对铸造工艺的影响;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12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掌握收缩的概念、影响收缩的主要因素、缩孔的形式极其预防措施。 1.3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掌握铸件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的形成极其防止。 1.4铸件的质量控制 了解铸件缺陷的名称与类别,合理制订铸造工艺。 第二章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2.1铸铁件生产; 了解铸铁件的生产,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铸铁石墨化及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提高铸铁强 度的途径,孕育铸铁,灰口铸铁的牌号及其应用,灰口铸铁的铸造工艺特点,可锻铸铁、球 墨铸铁及蠕墨铸铁的特点、生产过程、牌号和应用范围。 2.2铸钢件生产; 了解铸钢件的生产特点、牌号及其应用范围; 2.3铜、铝合金铸件生产 了解铝合金、铜合金和轴承合金的生产特点、牌号和应用范围。 第三章砂型铸造 3.1造型方法的选择 了解砂型铸造方法,理解手工造型与机器造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Technology of Metals 课程编号:64103207 学时数:40 其中实验学时数:0 课外学时数:2 学分数:2.5 适用专业:机械类各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课程的性质、目的:本课程是研究机器零件常用材料和加工方法,即从选择材料、制造毛坯, 直到加工出零件的综合性课程。它是高等学校机械类专业必修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金工实习的基 础上,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常用工程材料及零件加工工艺的知识,培养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 并为学习其它有关课程及以后从事机械设计和加工制造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任务是:(1)具有根据零件性能要求选择工程材料的初步能力。(2)掌握主要加工方法 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具有选择毛坯、零件加工方法及工艺分析的初步能力。(3)具有综合运用 工艺知识、分析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4)了解与本课程有关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及 其发展趋势。 二、课程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 基本要求:了解金属零件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工艺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初步掌握简 单机械零件铸造、压力加工和焊接工艺设计知识;初步学会分析一般零件毛坯结构工艺性;了解切 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和刀具的结构与材料,刀具角度与切削加工的关系;了解常用切削加工的原理、 特点、工艺过程以及各种加工方法适用范围;初步掌握切削加工的工艺过程,会安排简单零件加工 工艺过程以及进行零件结构工艺性的分析。 第一篇 铸造 第—章 铸造工艺基础 1.1液态合金的充型 掌握流动性的概念。理解流动性对铸造工艺的影响;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 1.2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掌握收缩的概念、影响收缩的主要因素、缩孔的形式极其预防措施。 1.3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 掌握铸件内应力、裂纹和变形的形成极其防止。 1.4铸件的质量控制 了解铸件缺陷的名称与类别,合理制订铸造工艺。 第二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2.1铸铁件生产; 了解铸铁件的生产,灰口铸铁的组织与性能,铸铁石墨化及影响石墨化的因素,提高铸铁强 度的途径,孕育铸铁,灰口铸铁的牌号及其应用,灰口铸铁的铸造工艺特点,可锻铸铁、球 墨铸铁及蠕墨铸铁的特点、生产过程、牌号和应用范围。 2.2铸钢件生产; 了解铸钢件的生产特点、牌号及其应用范围; 2.3铜、铝合金铸件生产 了解铝合金、铜合金和轴承合金的生产特点、牌号和应用范围。 第三章 砂型铸造 3.1造型方法的选择 了解砂型铸造方法,理解手工造型与机器造型的特点及其应用

3.2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 理解浇注位置和分模面对铸造工艺的影响,掌握浇注位置和分模面的选择原则。 3.3工艺参数的选择 了解机械加工余量;拔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型芯及铸造工艺图。 3.4综合分析举例 结合实例阐明浇不足、缩孔、裂纹及变形等形成原因和预防措,铸造方案分析比较: 第四章特种铸造 4.1熔模铸造 理解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各种铸造方法的比较。 4.2金属型铸造 理解金属型铸造,金属型结构,金属型铸造工艺及其应用范围。 4.3压力铸造 理解压力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 4.4低压铸造 理解低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 4.5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的实质: 4.6其它特种铸造方法 了解陶瓷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了解实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 4.7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 掌握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项目及内容。 第五章铸件结构设计 5.1铸件结构与铸造工艺的关系 掌握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铸件外形、内腔、凸台)。 5.2铸件结构与合金铸造性能的关系 掌握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壁厚、壁与壁的连接、加强筋);组合铸件的应用。 本篇重点内容:铸造工艺特点及应用;铸造结构工艺性。 本篇难点内容:合金铸造性能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第二篇金属压力加工 第一章金属的塑性变形 1.1塑性变形的实质 了解塑性变形实质,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特点。 1.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掌握加工硬化与再结晶;了解冷变形与热变形;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 响、纤维组织的形成及其利用。 1.3金属的可锻性 掌握锻造比概念、金属的可锻性;理解锻造温度范围。 第二章锻造 2.1锻造方法 理解自由锻的生产特点及应用,理解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及应用。理解模型锻造与自由锻比 较;了解锤上模锻的特点及应用、锻模的种类及其作用,了解其它模锻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2.2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了解自由锻锻件图的绘制、自由锻工艺过程示例;了解模锻图的绘制; 2.3锻件结构的工艺性 掌握自由锻的结构工艺性、锤上模锻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三章板料冲压 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及应用; 3.1分离工序 理解剪切、落料和冲孔:
3.2浇注位置和分型面的选择 理解浇注位置和分模面对铸造工艺的影响,掌握浇注位置和分模面的选择原则。 3.3工艺参数的选择 了解机械加工余量;拔模斜度;铸造收缩率;铸造圆角;型芯及铸造工艺图。 3.4 综合分析举例 结合实例阐明浇不足、缩孔、裂纹及变形等形成原因和预防措,铸造方案分析比较。 第四章 特种铸造 4.1熔模铸造 理解熔模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各种铸造方法的比较。 4.2金属型铸造 理解金属型铸造,金属型结构,金属型铸造工艺及其应用范围。 4.3压力铸造 理解压力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 4.4低压铸造 理解低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 4.5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的实质; 4.6其它特种铸造方法 了解陶瓷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了解实型铸造的工艺过程及应用范围; 4.7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 掌握常用铸造方法的比较项目及内容。 第五章 铸件结构设计 5.1 铸件结构与铸造工艺的关系 掌握铸造工艺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铸件外形、内腔、凸台)。 5.2 铸件结构与合金铸造性能的关系 掌握铸造性能对铸件结构设计的要求(壁厚、壁与壁的连接、加强筋);组合铸件的应用。 本篇重点内容: 铸造工艺特点及应用;铸造结构工艺性。 本篇难点内容:合金铸造性能及其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第二篇 金属压力加工 第一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 1.1塑性变形的实质 了解塑性变形实质,单晶体与多晶体的塑性变形特点。 1.2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掌握加工硬化与再结晶;了解冷变形与热变形;理解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 响、纤维组织的形成及其利用。 1.3金属的可锻性 掌握锻造比概念、金属的可锻性;理解锻造温度范围。 第二章锻造 2.1 锻造方法 理解自由锻的生产特点及应用,理解自由锻的基本工序及应用。理解模型锻造与自由锻比 较;了解锤上模锻的特点及应用、锻模的种类及其作用,了解其它模锻方法的特点及应用。 2.2 锻造工艺规程的制订 了解自由锻锻件图的绘制、自由锻工艺过程示例;了解模锻图的绘制; 2.3 锻件结构的工艺性 掌握自由锻的结构工艺性、锤上模锻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三章 板料冲压 理解板料冲压的特点及应用; 3.1 分离工序 理解剪切、落料和冲孔

3.2变形工序 理解弯曲、拉深的工艺特点; 3.3冲模简介 了解冲模的分类和构造。 3.4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理解冲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四章特种压力加工方法简介 4.1精密模锻 了解精密模锻的特点及应用。 4.2零件挤压 了解挤压的特点及应用。 4.3零件轧制 了解辊锻、零件轧制的特点及应用: 本篇重点内容:锻造工艺特点及应用;锻件结构工艺性。板料冲压的特点,工艺过程及应用: 本篇难点内容:合理地选用锻造方法;冲压结构工艺性。 第三篇焊接 第一章电弧焊 了解焊接实质、焊接方法分类。焊接在工业中的应用概况。 1.1焊接电弧 了解手工电弧焊的极性与热量分布特点, 1.2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了解电弧焊冶金特点(元素的烧损及有害元素对焊缝性能的影响),了解焊接热影响区的组 织变化及其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1.3焊接应力与变形 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原因,理解减少和防止应力与变形的方法。 1.4焊条电弧焊 理解焊条药皮的作用,理解电焊条的分类及选用,掌握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措施。 1.5埋弧焊 了解埋孤自动焊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1.6气体保护焊 了解CO2气体保护焊、氩孤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1.7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 了解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1.8微型计算机在电弧焊中的应用 了解微型计算机在电弧焊中的应用。 第二章其它常用焊接方法 2.1电阻焊 了解电阻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2摩擦焊 了解摩擦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3钎焊 了解钎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4电渣焊 了解电渣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5真空电子束焊接 了解真空电子束焊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6激光焊接 了解激光焊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三章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3.2 变形工序 理解弯曲、拉深的工艺特点; 3.3 冲模简介 了解冲模的分类和构造。 3.4 冲压件的结构工艺性 理解冲压零件的结构工艺性。 第四章 特种压力加工方法简介 4.1 精密模锻 了解精密模锻的特点及应用。 4.2 零件挤压 了解挤压的特点及应用。 4.3 零件轧制 了解辊锻、零件轧制的特点及应用。 本篇重点内容: 锻造工艺特点及应用;锻件结构工艺性。板料冲压的特点,工艺过程及应用。 本篇难点内容:合理地选用锻造方法;冲压结构工艺性。 第三篇 焊接 第一章 电弧焊 了解焊接实质、焊接方法分类。焊接在工业中的应用概况。 1.1焊接电弧 了解手工电弧焊的极性与热量分布特点, 1.2焊接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了解电弧焊冶金特点(元素的烧损及有害元素对焊缝性能的影响),了解焊接热影响区的组 织变化及其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 1.3焊接应力与变形 了解焊接应力与变形的产生原因,理解减少和防止应力与变形的方法。 1.4焊条电弧焊 理解焊条药皮的作用,理解电焊条的分类及选用,掌握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的措施。 1.5埋弧焊 了解埋孤自动焊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1.6气体保护焊 了解CO2气体保护焊、氩孤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1.7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 了解等离子弧焊接与切割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1.8微型计算机在电弧焊中的应用 了解微型计算机在电弧焊中的应用。 第二章 其它常用焊接方法 2.1电阻焊 了解电阻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2摩擦焊 了解摩擦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3 钎焊 了解钎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4 电渣焊 了解电渣焊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5 真空电子束焊接 了解真空电子束焊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2.6 激光焊接 了解激光焊接的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三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3.1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掌握金属材料的可焊性概念: 3.2碳钢的焊接 理解碳钢的焊接特点及其工艺特点。 3.3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理解合金结构钢的焊接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4铸铁的补焊 了解铸铁的补焊工艺及应用范围。 3.5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 了解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四章焊接结构设计 4.1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 掌握常用金属结构件的可焊性与焊接方法的选用。 4.2焊接接头的工艺设计 了解焊接接头形式及焊缝布置:焊接质量检验。 本篇重点内容: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合理选用焊接方法及相关焊接材料. 本篇难点内容:焊接冶金过程和热过程及其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和焊件焊接应力,变形的影 响。 第四篇切削加工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1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了解零件表面的形成,理解切削运动、切削要素和切削面积。 1.2刀具材料及刀具构造 了解刀具材料;外圆车刀几何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1.3金属切削过程 了解切削过程及切削种类:掌握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计算;了解切削热的来源与分布。 1.4切削加工技术经济简析 理解切削液的应用、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掌握刀具磨损、刀具耐用度和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概念。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2.1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 了解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 2.2机床的传动 了解常见机床的传动形式及特点,掌握简单机床传动系统分析计算。 2.3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简介 了解自动与半自动机床工作原理、了解数控机床的发展与工作原理。 2.4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 了解机械制造系统,了解FMS的概念,了解CAD/CAM一体化的概念。 第三章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3.1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2钻、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钻削、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3刨、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刨削、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4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5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四章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4.1外圆面的加工
3.1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 掌握金属材料的可焊性概念。 3.2 碳钢的焊接 理解碳钢的焊接特点及其工艺特点。 3.3 合金结构钢的焊接 理解合金结构钢的焊接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4 铸铁的补焊 了解铸铁的补焊工艺及应用范围。 3.5 非铁金属及其合金的焊接 了解铜及其合金、铝及其合金的焊接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四章 焊接结构设计 4.1 焊接结构件材料的选择 掌握常用金属结构件的可焊性与焊接方法的选用。 4.2 焊接接头的工艺设计 了解焊接接头形式及焊缝布置;焊接质量检验。 本篇重点内容:常用焊接方法的特点,合理选用焊接方法及相关焊接材料。 本篇难点内容:焊接冶金过程和热过程及其对焊接接头组织、性能和焊件焊接应力,变形的影 响。 第四篇 切削加工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1.1 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 了解零件表面的形成,理解切削运动、切削要素和切削面积。 1.2 刀具材料及刀具构造 了解刀具材料;外圆车刀几何参数的定义和作用。 1.3 金属切削过程 了解切削过程及切削种类;掌握切削力和切削功率的计算;了解切削热的来源与分布。 1.4 切削加工技术经济简析 理解切削液的应用、切削用量的选用原则。掌握刀具磨损、刀具耐用度和材料的切削加工性 概念。 第二章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2.1 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 了解机床的类型和基本构造。 2.2 机床的传动 了解常见机床的传动形式及特点,掌握简单机床传动系统分析计算。 2.3 自动机床和数控机床简介 了解自动与半自动机床工作原理、了解数控机床的发展与工作原理。 2.4 柔性制造系统和计算机 了解机械制造系统,了解FMS的概念,了解CAD/CAM一体化的概念。 第三章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3.1 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车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2 钻、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钻削、镗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3 刨、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刨削、拉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4 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铣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3.5 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其应用 了解磨削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 第四章 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4.1外圆面的加工

了解外圆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4.2孔的加工 了解内圆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4.3平面的加工 了解平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4.4成形面的加工 了解成形面的加工方案。 4.5螺纹的加工 了解螺纹的加工方案。 4.6齿轮齿形的加工 了解齿轮齿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本篇重点内容:各种表面加工方法及特点。 本篇难点内容: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零件结构工艺性。 三、 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式 学时分配 辅导答疑比例 1 第一篇铸造 多媒体教学、课 12 4:1 堂讨论 2 第二篇锻压 多媒体教学、课 8 4:1 堂讨论 3 第三篇焊接 多媒体教学、课 10 4:1 堂讨论 第四篇切削加工概论 多媒体教学、课 8 2:1 堂讨论 5 综合作业及机动 课堂讨论 2 2:1 合 计 40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性强,与专业课程联系密切。其教学方式 应注重启发式,引导式,善于归纳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创新思维能 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课堂讨论,综合性作业等,并充分利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培养分析零件铸造、锻造、焊 接及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查阅参考资料及数据的能力、进行金工工艺设计的能力和编 写工艺文件的能力。 课外教学的形式:现场参观。 习题的题型:计算题、问答题、综合分析题、设计题等。 各部分的作业量: 序号 章节 作业 第一篇铸造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 习题1~8 第二章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习题2、3、4、6、9 第三章砂型铸造 习题1、3、4、5 第四章特种铸造 习题2、4、5、6、7、10、11 第五章铸件结构设计 习题1~11 第二篇 第一章金属的塑性变形 习题1、3、5 锻压 第二章锻造 习题3、5、6、7、10、11 第三章板料冲压 习题1~8
了解外圆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4.2 孔的加工 了解内圆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4.3 平面的加工 了解平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4.4 成形面的加工 了解成形面的加工方案。 4.5 螺纹的加工 了解螺纹的加工方案。 4.6 齿轮齿形的加工 了解齿轮齿形的加工方案分析与应用。 本篇重点内容:各种表面加工方法及特点。 本篇难点内容:零件表面加工方案的选择;零件结构工艺性。 三、教学方式及学时分配 序号 主要内容 主要教学方式 学时分配 辅导答疑比例 1 第一篇铸造 多媒体教学、课 堂讨论 12 4:1 2 第二篇锻压 多媒体教学、课 堂讨论 8 4:1 3 第三篇焊接 多媒体教学、课 堂讨论 10 4:1 4 第四篇切削加工概论 多媒体教学、课 堂讨论 8 2:1 5 综合作业及机动 课堂讨论 2 2:1 合 计 40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的要求 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综合性强,与专业课程联系密切。其教学方式 应注重启发式,引导式,善于归纳总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和创新思维能 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安排课堂讨论,综合性作业等,并充分利多媒体教学等手段。 本课程习题的基本要求:巩固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概念。培养分析零件铸造、锻造、焊 接及机械加工结构工艺性的初步能力、查阅参考资料及数据的能力、进行金工工艺设计的能力和编 写工艺文件的能力。 课外教学的形式:现场参观。 习题的题型:计算题、问答题、综合分析题、设计题等。 各部分的作业量: 序号 章节 作业 1 第一篇铸造 第—章 铸造工艺基础 习题1~8 第二章 常用合金铸件的生产 习题2、3、4、6、9 第三章 砂型铸造 习题1、3、4、5 第四章 特种铸造 习题2、4、5、6、7、10、11 第五章 铸件结构设计 习题1~11 2 第二篇 锻压 第一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 习题1、3、5 第二章锻造 习题3、5、6、7、10、11 第三章 板料冲压 习题1~8

第四章特种压力加工方法简介 习题1~4 3 第三篇 第一章电弧焊 习题1~4、6、7、9 焊接 第二章其它常用焊接方法 习题1~7 第三章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习题1~4 第四章焊接结构设计 习题1~4 4 第四篇 第一章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习题1~13 切削加 第二章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习题1~7 工概论 第三章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习题1~6 第四章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习题1~4、8、9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金工实习、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才能进入下列课程的学习阶段: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各专业课。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 用,学生应对本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理论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七、教学参考书目 1.《金属工艺学》徐国义,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 2.《热加工工艺基础》,李瑞昌,中南工大出版社,1991 3.《金属工艺学》袁名炎等,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1993 4.《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上册,华南工学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5.《机床数控技术》,邵俊鹏,机工,1996
第四章 特种压力加工方法简介 习题1~4 3 第三篇 焊接 第一章 电弧焊 习题1~4、6、7、9 第二章 其它常用焊接方法 习题1~7 第三章 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 习题1~4 第四章 焊接结构设计 习题1~4 4 第四篇 切削加 工概论 第一章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 习题1~13 第二章 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 习题1~7 第三章 常用加工方法综述 习题1~6 第四章 典型表面加工分析 习题1~4、8、9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金工实习、机械制图、机械原理等。 本课程学习结束后,才能进入下列课程的学习阶段:机械制造工艺学等各专业课。 本课程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发挥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作 用,学生应对本课程予以足够的重视。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是考试课。理论考试占80%,平时成绩占20%。 七、教学参考书目 1.《金属工艺学》 徐国义,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1997 2.《热加工工艺基础》,李瑞昌,中南工大出版社,1991 3.《金属工艺学》 袁名炎等,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1993 4.《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 上册,华南工学院,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 5.《机床数控技术》,邵俊鹏,机工,1996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结构陶瓷(完整讲稿).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概述 Ceramics materials(完整讲稿).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传统陶瓷(完整讲稿).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完整讲稿).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陶瓷的制备工艺(完整讲稿).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陶瓷的组织结构与性能(完整讲稿).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纳米陶瓷(完整讲稿).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纳米陶瓷 7.4 纳米材料的应用.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纳米陶瓷 7.3 纳米材料的制备.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纳米陶瓷 7.2 纳米材料的特性.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纳米陶瓷 7.1 概述.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纳米陶瓷 7.0 教学基本要求.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9 生物陶瓷.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8 功能陶瓷薄膜.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7 压电陶瓷.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6 半导体陶瓷.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5 热释电陶瓷.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4 介电陶瓷.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3 绝缘陶瓷.ppt
- 《陶瓷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功能陶瓷 6.2 功能陶瓷的基本性质.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负责人:姜永军).pdf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作业习题集及部分解答.doc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篇 金属材料导论.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金属铸造成形 2.1 概述 2.2 铸件形成理论基础.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金属铸造成形 2.2 金属的液态成型工艺 2.3 特种铸造.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金属铸造成形 2.3 铸件结构设计.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篇 金属铸造成形 2.4 液态金属成型件的结构设计.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金属压力加工 3.1 概述 3.2 塑性成型的理论基础 3.3 锻造方法与工艺.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金属压力加工 3.4 薄板的冲压成型.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篇 金属压力加工 3.5 金属的塑性成型新工艺.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篇 材料的焊接成形 4.1 熔焊工艺.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篇 材料的焊接成形 4.2 压力焊方法 4.3 钎焊、封接与粘接工艺 4.4 金属材料的焊接性能.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篇 材料的焊接成形 4.5 焊接缺陷与检验 4.6 焊接件结构设计.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篇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5.1 金属切削加工的基础知识.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篇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5.2 典型表面切削成形的基本方法.ppt
- 内蒙古科技大学:《金属工艺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篇 金属切削加工基础 5.3 特种加工.ppt
- 《材料近代分析分析测试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Methods of Analysis and Measurement for Materials.doc
- 《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大纲 material analysis method(理论课).doc
- 石河子大学:《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杜广芬).doc
- 《材料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讲稿)X-射线衍射分析(清华大学:潘峰,共十二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