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13.1)原子发射光谱分析基本原理

第十三章 一、概述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generalization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atomic emission formation of atomic spectrometry, AES emission spectra 第一节 三、谱线强度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spectrum line intensity 基本原理 四、谱线自吸与自蚀 self-absorption and basic principle ofas selp reversal of spectrum Ine 下一页 2021/2/25
2021/2/25 第十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formation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a 三、谱线强度 spectrum line intensity 四、谱线自吸与自蚀 self-absorption and selp reversal of spectrum line 第一节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 基本原理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AES basic principle of AES

、概述 generalIzation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ES):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 定量的分析方法。 1859年,基尔霍夫 Kirchhoff r)、本生( Bunsen rw) 研制第一台用于光谱分析的分光镜,实现了光谱检验; 1930年以后,建立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原子光谱<>原子结构<>原子结构理论<>新元素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建立后,其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 下降,新光源(CP)、新仪器的出现,作用加强。 2021/2/25
2021/2/25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AES):元素在受到热或电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 返回到基态时,发射出特征光谱,依据特征光谱进行定性、 定量的分析方法。 1859年,基尔霍夫(Kirchhoff G R)、本生(Bunsen R W) 研制第一台用于光谱分析的分光镜,实现了光谱检验; 1930年以后,建立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 原子光谱 <> 原子结构 <> 原子结构理论<>新元素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建立后,其在分析化学中的作用 下降,新光源(ICP)、新仪器的出现,作用加强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特点 (1)可多元素同时检测各元素同时发射各自的特征光谱; (2)分析速度快试样不需处理,同时对几十种元素进行定 量分析(光电直读仪); (3)选择性高各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谱; (4检出限较低10~0.1μgg1(一般光源);ng;g-1(ICP) (5)准确度较高5%~10%(一般光源);<1%(ICP); (6)ICP-AFS性能优越线性范围4~6数量级,可测高、中 低不同含量试样; 缺点:非金属元素不能检测或灵敏度低。 2021/2/25
2021/2/25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的特点: (1)可多元素同时检测 各元素同时发射各自的特征光谱; (2)分析速度快 试样不需处理,同时对几十种元素进行定 量分析(光电直读仪); (3)选择性高 各元素具有不同的特征光谱; (4)检出限较低 10~0.1gg -1(一般光源);ngg -1(ICP) (5)准确度较高 5%~10% (一般光源); <1% (ICP) ; (6)ICP-AES性能优越 线性范围4~6数量级,可测高、中 、低不同含量试样; 缺点:非金属元素不能检测或灵敏度低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formation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a 在正常状态下,元素处于基态,元素在受到热(火焰) 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 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光谱); 热能、电能 基态元素M △E 激发态M动 特征辐射 铁谱 235d6017080。02400-1042603040245060Mn 2021/2/25 页 页
2021/2/25 二、原子发射光谱的产生 formation of atomic emission spectra 在正常状态下,元素处于基态,元素在受到热(火焰) 或电(电火花)激发时,由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返回到基态 时,发射出特征光谱(线状光谱); 特征辐射 基态元素M 激发态M* 热能、电能 E

原子的共振线与离子的电离线 原子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 第一共振线,最易发生,能量最小; 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电离能)产生电离,失去一个电子, 次电离。 离子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离子发射的谱线): 电离线,其与电离能大小无关,离子的特征共振线 原子谱线表:I表示原子发射的谱线; Ⅱ表示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Ⅲ表示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Mg:I285.2lnm;I280.27nm; 2021/2/25
2021/2/25 原子的共振线与离子的电离线 原子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 第一共振线,最易发生,能量最小; 原子获得足够的能量(电离能)产生电离,失去一个电子, 一次电离。 离子由第一激发态到基态的跃迁(离子发射的谱线): 电离线,其与电离能大小无关,离子的特征共振线。 原子谱线表:I 表示原子发射的谱线; II 表示一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III表示二次电离离子发射的谱线; Mg:I 285.21 nm ;II 280.27 nm;

E/ev Na能级图 =0 罪 7 由各种高能级跃迁到同 低能级时发射的一系列光 15000 谱线; 25000 1.0 35000 45000 钠的能级图 2021/2/25
2021/2/25 Na 能级图 由各种高能级跃迁到同 一低能级时发射的一系列光 谱线;

S 4.32 9 K元素的能级图 6d 6. 75 7p 5d 5 f 5000 6 4d 0 3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2021/2/25
2021/2/25 K 元素的能级图

Mg元素的能级图 单一态 三重态 反常光谱项 3ins smp 3snd snf sns snp 3snd snf S P DF s P 7.62 2.t.0D 1,3.2n F 2.1,0 10,00 30,000 40,000 60,000 1.334 6169 2021/2/25
2021/2/25 Mg 元素的能级图

三、谱线强度 spectrum line intensity 原子由某一激发态i向低能级j跃迁,所发射的谱线强度 与激发态原子数成正比。 在热力学平衡时,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N与激发态原 子数N的之间的分布遵守玻耳兹曼分布定律: g 0 e 0 g;、8为激发态与基态的统计权重;E1:为激发能;k为 玻耳兹曼常数;7为激发温度; 发射谱线强度:l1=MAyi h为P常数;A两个能级间的跃迁几率;V发射谱线 的频率。将M代入上式,得: 2021/2/25
2021/2/25 三、谱线强度 spectrum line intensity 原子由某一激发态 i 向低能级 j 跃迁,所发射的谱线强度 与激发态原子数成正比。 在热力学平衡时,单位体积的基态原子数N0与激发态原 子数Ni的之间的分布遵守玻耳兹曼分布定律: kT Ei N e g g N − = 0 0 i i gi 、g0为激发态与基态的统计权重; Ei :为激发能;k为 玻耳兹曼常数;T为激发温度; 发射谱线强度:Iij = Ni Aijhij h为Plank常数;Aij两个能级间的跃迁几率; ij发射谱线 的频率。将Ni代入上式,得:

谱线强度 E kT 3 go h.v. N 0 e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1)激发能越小,谱线强度越强; (2)温度升高,谱线强度增大,但 易电离。 9 30004000500060007000 T/K 谱线强度和温度关系图 2021/2/25
2021/2/25 谱线强度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 (1)激发能越小,谱线强度越强; (2)温度升高,谱线强度增大,但 易电离。 kT E ij i A h N e g g I − = ij 0 0 i ij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光分析法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analysis(12.4)光谱法仪器与光学器件.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光分析法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analysis(12.2)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光分析法导论 an introduction to optical analysis(12.1)光分析基础.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液相色谱分析法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10.5)离子色谱法.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gas chromatographic analysis(9.5)气相色谱应用技术.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小测验(络合计算).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思考题.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部分思考题和习题.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结.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8.3-8.4-8.5).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吸光光度法(8.1-8.2).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七章 沉淀滴定法、重量分析法.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3-5.4).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5.1-5.2).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4.4-4.5).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4.2-4.3).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7-3.8-3.9)第四章 络合滴定法(4.1).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5-3.6).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3-3.4).ppt
- 北京大学:《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酸碱平衡及酸碱(3.1-3.2).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13.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装置与仪器.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14.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14.2)原子吸收光谱仪及主要部件.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14.4)分析条件的选择与应用.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14.5)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X射线光谱与电子能谱分析法 X-ray spectrometry and electron spectroscopy(15.1)X射线和X射线光谱分析.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X射线光谱与电子能谱分析法 X-ray spectrometry and electron spectroscopy(15.2)x-射线荧光分析.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五章 X射线光谱与电子能谱分析法 X-ray spectrometry and electron spectroscopy(15.3)X射线衍射分析.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16.1)分子荧光与磷光.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六章 分子发光分析法 molecular luminescence analysis(16.2)紫外吸收光谱分析基本原理.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17.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七章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ultraviolet spectrometry(17.3)紫外吸收光谱的应用.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18.1)红外光谱分析基本原理.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18.2)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八章 红外吸收光谱分析法 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18.4)红外分光光度计.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9.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9.2)核磁共振与化学位移.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九章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9.4)谱图解析与化合物结构确定.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章 质谱分析 mass spectrometry(20.1)基本原理与质谱仪.ppt
- 《仪器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十章 质谱分析 mass spectrometry(20.2)离子峰的主要类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