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湘南学院:《内科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33
文件大小:630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概述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治疗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三篇循环系统疾病 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室 学时数:2学时

第三篇 循环系统疾病 第九章 感染性心内膜炎 (Infective Endocarditis) 学时数:2学时 湘南学院临床医学系内科教研室

讲授目的和要求 1.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方法 2.熟悉该病的病理、并发症 3.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理

1.掌握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 疗方法 2.熟悉该病的病理、并发症 3.了解其病因和发病机理 讲授目的和要求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治立

讲授主要内容 概述 发病机制 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诊断标准 治疗

概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为心脏内膜 面的微生物感染体赘生物形成。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 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或腱索与心壁内膜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并可分为自体瓣膜,人工 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

概 述 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IE)为心脏内膜 面的微生物感染体赘生物形成。瓣膜为最常受累部位,但 感染也可发生在间隔缺损部位或腱索与心壁内膜 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亚急性,并可分为自体瓣膜,人工 瓣膜和静脉药瘾者的心内膜炎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病因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 炎(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病原微生物的65%和 25% 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 病因 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分别占自体瓣膜心内膜 炎(native valve endocarditis)病原微生物的65%和 25% 急性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亚急性者,草绿色链球菌最常见

工瓣膜和静脉药瘾性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 术后60天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葡萄球菌多见)。 术后60天以后者为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常 见),除赘生物形成外,常致人工瓣膜部分破裂,瓣周漏,瓣 环周围组织和心肌脓肿。最常累及主动脉瓣

人工瓣膜和静脉药瘾性心内膜炎 人工瓣膜心内膜炎(prothetic valve endocarditis) 术后60天以内者为早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葡萄球菌多见)。 术后60天以后者为晚期人工瓣膜心内膜炎(草绿色链球菌常 见),除赘生物形成外,常致人工瓣膜部分破裂,瓣周漏,瓣 环周围组织和心肌脓肿。最常累及主动脉瓣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inintravenous drug abusers) 多见于年轻男性。致病菌最常来源于皮肤。主要致病菌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静脉药瘾者心内膜炎(endocarditis inintravenous drug abusers) 多见于年轻男性。致病菌最常来源于皮肤。主要致病菌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多累及正常心瓣膜,三尖瓣受累占50%以上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发病机制 亚急性至少占据2/3的病例,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血液动力因素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 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性心 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等 2.非细菌性血栓心膜炎」 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沉着,成 为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素

自体瓣膜心内膜炎发病机制 一、亚急性 至少占据2/3的病例,发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1.血液动力因素 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 为心脏瓣膜病,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其次为先天性心 血管病,如室间隔缺损等 2.非细菌性血栓心膜炎 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沉着,成 为结节样无菌性赘生物,是细菌定居瓣膜表面的重要因素

3.短暂性菌血症 各种感染或细菌寄居的皮肤黏膜的创伤(如手术、器械操作 等)常导致暂时性菌血症 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在无菌性赘生物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即 可发生

3.短暂性菌血症 各种感染或细菌寄居的皮肤黏膜的创伤(如手术、器械操作 等)常导致暂时性菌血症 循环中的细菌如定居在无菌性赘生物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即 可发生

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①发生菌血症之频度和循环中细菌的数量 ②细菌粘附于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的能力。草绿色链 球菌从口腔进入血流的机会频繁,粘附性强,因而为亚急 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致病菌

4.细菌感染无菌性赘生物 ①发生菌血症之频度和循环中细菌的数量 ②细菌粘附于血小板微血栓和纤维蛋白的能力。草绿色链 球菌从口腔进入血流的机会频繁,粘附性强,因而为亚急 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致病菌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