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二中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题_答案

2011-10-9第一次月考答案 、积累与运用(共20分,各每小题2分) lB2.C3.A5.C6.布鲁诺因被人控告是“异端”,被迫流落他乡,逃亡国外。 8.答案示例:①捐献钱物的多少②尽心尽力去做(共3分。第①点2分,第②点1分) 11.答案要点:①积极捐献钱物②参加志愿服务 (一)阅读理解9.阴阴;又10.思乡 (二、)阅读理解(40分)11.(4分)(1)对…感到惊奇(2)同“攀”:牵、引(3)相 当(4)渐渐12.(2分)B、C13.(2分)B 14.(4分)(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 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5.(1)(3分)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 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2分)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 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三)阅读理解 16.(2分)百草园桂林山水17(2分)无限趣味清奇峭拔 18.(2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种奇景……山水的精髓? 19.(3分)略 20.(4分)表现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表现作者对桂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四)阅读理解 4.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地都是金黄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 走在绒毯上。15.我经常捡些形状好看的叶子带回我的小屋16.甲B、乙D、丙C、丁A 17.表达方式是:抒情18.因为她们从不自耀,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 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烬,或为明天的绿树成荫而甘于融入 泥土,而她们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概括答也可以) 19.示例: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微风清荡,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霞的映照下,红 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 赏析:运用比喻的方法,将落叶比喻成只彩蝶飞舞,又将她比作红玛瑙、黄玉片,比如 十分形象生动,仿佛将读者带入到那个落叶纷飞,美丽无比的秋天,让读者身临其境地 感受到秋天的美,从而产生共鸣。 得分要点:找出有修辞的句子且书写无误1分;写出所用修辞方法1分;答出表达效果 分 五、21、A.备受B惊喜 22、(1)“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 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 (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 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23、插叙这两个自然段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 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 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24、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 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紧扣文章主题 意对即可。) 25、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1分:文笔优美,饱含深情,1分;中心明确,1分
2011-10-9 第一次月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各每小题 2 分) 1 B 2.C 3. A 5.C 6.布鲁诺因被人控告是“异端”,被迫流落他乡,逃亡国外。 8. 答案示例:①捐献钱物的多少②尽心尽力去做(共 3 分。第①点 2 分,第②点 1 分) 11. 答案要 点: ①积极捐献钱物②参加志愿服务 (一)阅读理解 9.阴阴;又 10.思乡 (二、)阅读理解(40 分) 11.(4 分)(l)对……感到惊奇 (2)同“攀”:牵、引( 3)相 当( 4)渐渐 12.(2 分)B、C 13.(2 分)B 14.(4 分)(1)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 仲永题诗。(2)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15.(1)(3 分)第一阶段是他幼时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第二阶段是十二三岁时的 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是又过七年后,他完全变成一个平庸之人。 (2)(2 分)从方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贪 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 (三)阅读理解 16.(2 分)百草园 桂林山水 17.(2 分)无限趣味 清奇峭拔 18.(2 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这种奇景……山水的精髓? 19.(3 分)略 20.(4 分)表现作者对百草园生活的怀念 表现作者对桂林美景的喜爱与赞美。 (四)阅读理解 14. 深秋的早晨,打开房门,满地都是金黄的落叶,厚厚的、柔柔的,轻轻踏上去,犹如 走在绒毯上。15. 我经常捡些形状好看的叶子带回我的小屋 16. 甲 B、乙 D、丙 C、丁 A。 17. 表达方式是: 抒情 18. 因为她们从不自耀,不求赞美,无声地来,无声地去,走完 了自己该走的路,做完了自己该做的一切,或化为灰烬,或为明天的绿树成荫而甘于融入 泥土,而她们依然是一片沉默、安详…… (概括答也可以) 19.示例: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微风清荡,落叶如万只彩蝶飞舞,在朝霞的映照下,红 如玛瑙,黄如玉片,艳丽极了。 赏析:运用比喻的方法,将落叶比喻成只彩蝶飞舞,又将她比作红玛瑙、黄玉片,比如 十分形象生动,仿佛将读者带入到那个落叶纷飞,美丽无比的秋天,让读者身临其境地 感受到秋天的美,从而产生共鸣。 得分要点:找出有修辞的句子且书写无误 1 分;写出所用修辞方法 1 分;答出表达效果 1 分。 五、21、A.备受 B.惊喜 22、(1)“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 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 (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 “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23、插叙 这两个自然段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 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 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24、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 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紧扣文章主题, 意对即可。) 25、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1 分;文笔优美,饱含深情,1 分;中心明确,1 分

(1)没有怨言,是心甘情愿,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是亲情流露,无言祝福。她们用 神圣、纯洁和伟大的付出,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2)她们朴实,他们无私,她们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呵护自己的子女:以自己的青春 年华来换取子女的辉煌成就。她们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爱的真谛,让我们永远记 住这个团体的名字“中国母亲”。 (3)是谁把子女抚养长大?是谁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子女?是谁不惜生命地去保护子 女?——是妈妈,是母亲,是全中国的母亲。是她们用爱创造了奇迹,是她们用爱谱写了 赞歌
(1)没有怨言,是心甘情愿,默默奉献;不求回报,是亲情流露,无言祝福。她们用 神圣、纯洁和伟大的付出,诠释了“母爱”的真谛。 (2)她们朴实,他们无私,她们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去呵护自己的子女;以自己的青春 年华来换取子女的辉煌成就。她们用自己的行为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爱的真谛,让我们永远记 住这个团体的名字“中国母亲”。 (3)是谁把子女抚养长大?是谁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子女?是谁不惜生命地去保护子 女?——是妈妈,是母亲,是全中国的母亲。 是 她们用爱创造了奇迹,是她们用爱谱写了 赞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东营区二中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一次阶段性质量调研语文试题_第一次月考试题.doc
- 东营区三中2012年九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题.doc
- 东营北大附属实验学校2009—2010年度人教版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试卷.doc
- 东营北大附中2010年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doc
- 东营北大附中2010年人教七年级下学期期中测验.doc
- 东莞高埗英华学校201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
- 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1年人教版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科月考考试试卷_7年级月考语文试卷.doc
- 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1年人教版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科月考考试试卷_7年级月考语文答题卷.doc
- 三年级上《守信》ppt课件1.ppt
- 七年级《迎接期末考试》主题班会ppt课件(19页)_七年级《迎接期末考试》主题班会课件.ppt
- 《齐白石的画》导学案_《齐白石的画》第二课时导学案.doc
- 《黑猫警长》ppt课件1_《黑猫警长》01.ppt
- 《黄河颂》教学设计17.doc
- 《黄山奇石》同步练习.doc
- 《鸟孩子》教案1.doc
- 《鸟》教学简案.doc
- 《鱼我所欲也》教案16.doc
- 《驿路梨花》导学案4.docx
- 《驿路梨花》ppt课件(28页).ppt
- 《马说》(议论文)(韩愈)知识点.doc
- 东西湖区鄂教版下学期期末考试七年级语文模拟试卷.doc
- 东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doc
- 东阳市2014年语文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卷.doc
- 东阳市2015年下期十月份七年级阶段性教学语文检测卷(人教版).doc
- 东阳市歌山一中2012年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语文试题_浙江省东阳市歌山一中(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题.doc
- 东阳市歌山一中201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卷.doc
- 东阿四中2013年人教版九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题.doc
- 东风夜放花千树——留住立意的踪迹ppt课件.ppt
- 两代人的价值冲突——《羚羊木雕》赏读ppt课件.ppt
- 两种教材的互补性——以《林黛玉进贾府》和《红楼梦选读》为例ppt课件.ppt
- 两种教材的衔接性——以《史记选读》等为例.ppt
- 个人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交流材料.doc
- 个性是艺术的生命——“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写作指导ppt课件.ppt
- 中北附中九年级下《愚公移山》《出师表》基础测试.doc
-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_最全最新的教育法规.doc
- 中华传统文化之重阳节ppt课件_重阳节2.ppt
- 中华文化之瑰宝—对联ppt课件_对联.ppt
- 中华魂学生演讲稿(2篇)_中华魂演讲稿.doc
- 中卫四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测试卷.doc
- 中卫四中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期终语文测试卷.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