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技》测试题

期末文言文复习《口技》 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口技》一文选自 ,这本书是朝的 选的一部笔记小说。本文的作者是朝的 、词语积累。、 1.黑体词语解释。 会宾客大宴 众妙毕备( 宾客意少舒() 不能名其一处也()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中间力拉崩倒之( 几欲先走(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两股战战( 虽人有百手( 不能名其一处( )奋袖出臂( 2.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2.不能指其一端( 绝:1.以为妙绝( 2.群响毕绝 妙:1.众妙毕备( ))) 2.以为妙绝( 乳:1.妇抚儿乳( 儿含乳啼 通假字 满坐寂然( 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1)文章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 都是为了突出 (2)文中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作是
期末文言文复习《口技》 1 / 2 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口技》一文选自 ,这本书是 朝的 选的一部笔记小说。本文的作者是 朝的 。 一、词语积累。 、 1.黑体词语解释。 会宾客大宴( ) 众妙毕备 ( ) 宾客意少舒( ) 不能名其一处也(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 中间力拉崩倒之 ( ) 几欲先走(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两股战战( ) 虽人有百手( ) 不能名其一处( ) 奋袖出臂( ) 2.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 2.不能指其一端( ) 绝:1.以为妙绝( ) 2.群响毕绝( ) 妙:1.众妙毕备( ) 2.以为妙绝( ) 乳:1.妇抚儿乳( ) 2.儿含乳啼( ) 3. 通假字 满坐寂然( ) 二、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三、(1)文章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 , 都是为了突出 。 (2)文中第一段和最后一段的作是

期末文言文复习《口技》 四、课外阅读 成衣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 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 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 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 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 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 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注释】(1)匹帛:一批绸缎。(2)成衣者;裁缝。③3)慵:懒。(4)伛:曲 背、驼背。(5)仄:狭窄。(6)斯:这个。()辄:总是。(8)蓄:心里藏着 (9)觊觎: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0杜少陵:及杜甫,唐代诗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2)遂询主人之性情 (3)其人怪之 (4)性之缓者宜衣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2)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 先蓄觊觎之心。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4、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2/2
期末文言文复习《口技》 2 / 2 。 四、课外阅读 成衣 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遂询主人之性情、年纪、状貌并何 年得科第,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少年科第者,其 性傲,胸必挺,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第者,其心慵,背必伛,需前 短而后长。肥者其腰宽,瘦者其身仄。性之急者宜衣短,性之缓者宜 衣长。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余谓斯匠可与言成衣矣。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 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先蓄觊觎之心。不论男女衣裳,要如杜少陵 诗所谓“稳称身”者,实难其人焉。 【注释】⑴匹帛:一批绸缎。 ⑵成衣者;裁缝。 ⑶慵:懒。⑷伛:曲 背、驼背。⑸仄:狭窄。⑹斯:这个。⑺辄:总是。⑻蓄:心里藏着。 ⑼觊觎:希望得到不该得到的东西。⑽杜少陵:及杜甫,唐代诗人。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⑴昔.有人持匹帛命成衣者裁剪 ⑵遂询.主人之性情 ⑶其人怪.之 ⑷性之缓.者宜衣长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⑴至于尺寸,成法也,何必问耶! ⑵今之成衣者,辄以旧衣定尺寸,以新样为时尚,不知短长之理, 先蓄觊觎之心。 3、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 4、这是一则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口技》文言文一卷通(含答案).pdf
- 《口技》教案11.doc
- 《口技》教案10_24、口技——采用.doc
- 《口技》教学实录(余映潮版).doc
- 《口技》微课堂教学设计(含试题检测)_初二上册第6课.doc
- 《口技》导学练.doc
- 《口技》导学案.doc
- 《口技》字解、句译默写卷.doc
- 《口技》公开课教案.doc
- 《口技》中考试题汇编(2006-2011年)_2006-201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文言文真题汇编:《口技》.doc
- 《口技》一词多义_一词多义_《口技》.doc
- 《口技》一卷通练习.doc
- 《口技》《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练习题_鉴赏.doc
- 《口技》《老残游记》的文学技巧同步练习.doc
- 《口技》“先学后教”教案设计.doc
- 《口技》ppt课件(9页).pptx
- 《口技》ppt课件(44页).ppt
- 《口哨》阅读练习_口哨.doc
- 《口哨》教案3.doc
- 《口哨》ppt课件4.ppt
- 《口技》表格式教案(2课时)_口技11标准.doc
- 《口技》表格式教案(2课时)_口技12标准.doc
- 《口技》说课稿2.doc
- 《口技》课文解读_口技.doc
- 《口技》问题导读——评价单.doc
- 《口耳目》ppt课件1_《口耳目》PPT课件.ppt
- 《口耳目》ppt课件2_《口耳目》ppt课件1.ppt
- 《口耳目》教学实录_本课是识字教学中的第二课.doc
- 《口语交际--古诗漫谈》ppt课件1.ppt
- 《口语交际--说特征,猜同学》教案4_说特征_猜同学教案.doc
-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ppt课件2.ppt
-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导学案_与人交流注意对象.doc
- 《口语交际——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教案3_淮安市棉花庄镇大兴九年制学校初中部教案.doc
-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ppt课件.ppt
- 《口语交际——交流格言》导学案_交流格言1.doc
- 《口语交际——应聘》ppt课件1_5156edu2 (1).ppt
- 《口语交际——应聘》ppt课件1_5156edu2 (2).ppt
- 《口语交际——接待》ppt课件1_中职语文职业模块《口语交际——接待》ppt课件.ppt
- 《口语交际——接待》ppt课件2_口语交际——接待.ppt
- 《口语交际——接待》教学设计2_口语交际_接待.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