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二章 代数初步

第二章 代数初步习题 1.求下列各数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1)(51425,13310),并用欧几里德算法表示成(a,b)=a4+bB的形式。 (2)(353430,530145,165186). 2.求下列各数之间的最小公倍数: [391,493],[1965,1834,30261] 3.证明最大公约数的4条性质。 4.求下列同余式的解x: 1515=x(mod17) 3x≡10(mod29) 5.令G是由一切数对(a,b)所构成的集合,a、b为有理数,且a≠0。问G对于乘法 (a1,b1)(a2,b2)=(a1a2,a2b1+b2) 是否构成群,为什么? 6.全体非负整数集合,在通常的加和乘运算下是否构成群? 7.构造GF(5)的乘法和加法表。 8.求GF(17)上15元素的逆元。 9.证明仅有一个三元素的群,仅有两个四元素的群。这些群是否为可换群? 10.{0,1,2,3}集合在模4运算下是否构成乘群或加群?若是,找出其中所有真子群。 11.(1,-1,i,-i)对乘和加是否构成群?里面有真子群吗? 12.二进制四重全体的集合能否构成群,是可换群吗?若是,找出其中一个四阶子群,并构造 陪集表。 13.证明定理2.3.1。 14.求出环Z16和Z24的全部零因子。 15.若假定实数集合是一个域,下列实数子集中哪一个是域,为什么? (a)全体形如a叶b√3的数,此处a、b是有理数。 (b)全体形如a+b5的数,此处a、b是有理数。 (c)全体不是整数的有理数。 16.试找出能张成G(3)上的三维空间的两组基底。 17.设S是所有三维矢量(x,y,)所组成的空间3中的一个集合,且分量之间的运算满足结 合律,确定S是否是子空间,若是,则决定其维数。 18.把下述GF(3)上的矩阵: 120 221 111
第二章 代数初步 习题 1.求下列各数之间的最大公约数: (1)(51 425,13 310),并用欧几里徳算法表示成(a,b)=aA+bB 的形式。 (2)(353 430,530 145,165 186)。 2.求下列各数之间的最小公倍数: [391,493],[1 965,1 834,30 261] 3.证明最大公约数的 4 条性质。 4.求下列同余式的解 x: 1515 ≡ x(mod 17) 3x ≡10(mod 29) 5.令 G 是由一切数对(a,,b)所构成的集合,a、b 为有理数,且 a ≠ 0。问 G 对于乘法 (a1,b1)(a2,b2)=(a1 a2,a2 b1+ b2) 是否构成群,为什么? 6.全体非负整数集合,在通常的加和乘运算下是否构成群? 7.构造 GF(5)的乘法和加法表。 8.求 GF(17)上 15 元素的逆元。 9.证明仅有一个三元素的群,仅有两个四元素的群。这些群是否为可换群? 10.{0,1,2,3}集合在模 4 运算下是否构成乘群或加群?若是,找出其中所有真子群。 11.(1,-1,i,-i)对乘和加是否构成群?里面有真子群吗? 12.二进制四重全体的集合能否构成群,是可换群吗?若是,找出其中一个四阶子群,并构造 陪集表。 13.证明定理 2.3.1。 14.求出环Z16和Z24的全部零因子。 15.若假定实数集合是一个域,下列实数子集中哪一个是域,为什么? (a)全体形如 a+b 3 的数,此处 a、b 是有理数。 (b)全体形如 a+b 3 5 的数,此处 a、b 是有理数。 (c)全体不是整数的有理数。 16.试找出能张成 GF(3)上的三维空间的两组基底。 17.设S是所有三维矢量(x,y,z)所组成的空间V3中的一个集合,且分量之间的运算满足结 合律,确定S是否是子空间,若是,则决定其维数。 18.把下述 GF(3)上的矩阵: 1 20 221 1 11 ⎡ ⎤ ⎢ ⎥ ⎢ ⎥ ⎢ ⎥ ⎣ ⎦

表示成初等矩阵之积,并化成梯形标准阵,计算它的秩。 19.试用初等运算把下述GF(2)上的矩阵: [11017 1110 0110 0101 化成梯形标准阵,并计算它的秩。 20.设GF(2)上以下两个矩阵: [1101100 [1 0001107 0100111 G=1110010 H= 0010011 0111001 0001101 证明G的行空间是H的零空间,反之亦然。 21.令S和S2是V的子空间,证明与S和S2正交的空间也是V的子空间。 22.证明定理2.6.12
表示成初等矩阵之积,并化成梯形标准阵,计算它的秩。 19.试用初等运算把下述 GF(2)上的矩阵: 1101 1110 0110 0101 ⎡ ⎤ ⎢ ⎥ ⎢ ⎥ ⎢ ⎥ ⎢ ⎥ ⎣ ⎦ 化成梯形标准阵,并计算它的秩。 20.设 GF(2)上以下两个矩阵: 1101100 1110010 0111001 G ⎡ ⎤ ⎢ ⎥ = ⎢ ⎥ ⎢ ⎥ ⎣ ⎦ 1000110 0100111 0010011 0001101 H ⎡ ⎤ ⎢ ⎥ = ⎢ ⎥ ⎢ ⎥ ⎢ ⎥ ⎣ ⎦ 证明 G 的行空间是 H 的零空间,反之亦然。 21.令S1和S2是V的子空间,证明与S1和S2正交的空间也是V的子空间。 22.证明定理 2.6.1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LDPC码(Low-Density Check-Parity Code).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Turbo码.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卷积码基础.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BCH码与Goppa码.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循环码的译码.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循环码.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多项式环与有限域.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分码组.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代数初步(陆以勤).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纠错码的基本概念.ppt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循环码的译码.doc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多项式环与有限域.doc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循环码(陆以勤).doc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线性分码组.doc
- 《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学习资料)Turbo码启示录——从默默无闻到广泛应用.doc
-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 VLSIDesig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2章 Soc测试(2/2)IEEE P1500 嵌入式核可测性标准.pdf
-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 VLSIDesig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9章 内建自测试.pdf
-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 VLSIDesig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边界扫描.pdf
-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 VLSIDesig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扫描设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可测性设计 VLSIDesign》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专用可测性设计.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三章 线性分码组.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四章 多项式环与有限域.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五章 循环码.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六章 循环码的译码.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章 卷积码基础.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二章 卷积码的译码.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第十三章 Turbo码.pdf
- 华南理工大学:《现代编码理论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复习题.doc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0章 绪论(The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Thin Film Transistor)TFT的过去、现在和未来.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章 MIS场效应晶体管基础.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薄膜技术(主讲:陈文彬).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氢化非晶硅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4章 低温多晶硅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5章 金属氧化物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6章 有机薄膜晶体管.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10章 平板X射线成像器件.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7章 TFT-LCD显示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8章 有机发光显示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薄膜晶体管原理与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9章 柔性薄膜晶体管技术.pdf
-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设计与验证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SDR Systems》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书,第二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