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第豆章咝系统的楓轨迹痃 5.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5.2根轨迹的绘制规则 53广义根轨迹 5.4零度根轧迹 5.5糸统性能分析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自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1 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5.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5.2 根轨迹的绘制规则 5.3 广义根轨迹 5.4 零度根轨迹 5.5 系统性能分析

本章重点 根轨迹的概念、幅值条件、相角条件 根軌迹的基本绘制规则 等效传递函数的概念 根轨迹的简单应用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自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2 本章重点 ➢ 根轨迹的概念、幅值条件、 相角条件 ➢ 根轨迹的基本绘制规则 ➢ 等效传递函数的概念 ➢ 根轨迹的简单应用

51轨迹的基本慨念 、一个倒子 例51)一单位负反馈条统的开环传通函教为: k g S(S+2) 试分析該糸统的特征方程的根随条统参数k的变化在S平面 上的分布情况。 解)条统的闭环特征方程:S2+2s+k=0 特征方程的根是:S12=-1±√1-kg 设k的变化范围是[0,0)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自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3 一、一个例子 5.1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一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 ) ( 2) g k k G s s s = + 试分析该系统的特征方程的根随系统参数 的变化在S平面 上的分布情况。 g k 例5-1 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 2 2 0 g s s k + + = 特征方程的根是: 1,2 s k = − − 1 1 g 设 k 的变化范围是 g 〔0, ∞﹚ 解

当k=0,s1=0,S2=-2 g 当01时,S12=-1j/k-1共轭复根。 该糸统特征方程 K→00 g 的根,随开环糸 统参数k从0变到 二 二 ∞时,在S平面 上变化的轨迹如 图所示。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言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4 当 0 时, g k = 1 2 s s = = − 0, 2 当 0 1 kg 时, s1 与 s2 为不相等的两个负实根; 当 kg = 1 时, s s 1 2 = = −1 为等实根; 该系统特征方程 的根,随开环系 统参数k从0变到 ∞时,在S平面 上变化的轨迹如 图所示。 P1 P2 = 0 g k = 0 g k = 1 g k K g → Kg → j S 当 kg 1 时, s j k 1,2 = − − 1 1 g 共轭复根。 性能

二、根轨迹与糸统性能 稳定性当增益K1由0→∞,报軏迹不会越过虛进入S平面右卒 边,因此糸统对所有的值都是稳定的。如果糸统特征方程的根 都位于5平面的左部,糸统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若根 軌迹穿越虚轴迸入右半5平面,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值,就是 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 稳态性能开环糸统在坐标原点有一个极点,所以属Ⅰ型糸统, 因而根轨迹上的K值就是静态速度误差糸教。如果给定糸统的 稳态误差要求,则由根迹图确定闭极点位置的允许施圆。 动态性能当0<k。<1时,所有闭环极点均位于实轴上,亲统为过 阻尼糸统,其草位阶跃响应为单调上升的非周期过程。 当k。=1肘,特征方程的两个相等负实根,糸统为临界阻尼 糸统,草位阶跃响应为响应速度最快的非周期过程。 当k1时,特征方程为一对共轭复根無统为欠阻尼条统, 单位阶跃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振荡幅度或超调量随g值的 增加而如大,但调节射间不会有显著变化。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自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5 二、根轨迹与系统性能 稳定性 当增益K1由0→∞ ,根轨迹不会越过虚轴进入s平面右半 边,因此系统对所有的值都是稳定的。如果系统特征方程的根 都位于s平面的左半部,系统是稳定的,否则是不稳定的。若根 轨迹穿越虚轴进入右半s平面,根轨迹与虚轴交点处的K值,就是 临界稳定的开环增益。 稳态性能开环系统在坐标原点有一个极点,所以属Ⅰ型系统, 因而根轨迹上的K值就是静态速度误差系数。如果给定系统的 稳态误差要求,则由根轨迹图确定闭极点位置的允许范围。 动态性能当 时, 所有闭环极点均位于实轴上,系统为过 阻尼系统,其单位阶跃响应为单调上升的非周期过程。 当 时,特征方程的两个相等负实根,系统为临界阻尼 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响应速度最快的非周期过程。 当 时,特征方程为一对共轭复根系统为欠阻尼系统, 单位阶跃响应为阻尼振荡过程,振荡幅度或超调量随 值的 增加而加大,但调节时间不会有显著变化。 0 1 g k = 1 g k 1 g k Kg

三、根轨迹的概念 k,NS) 设系统的开环传通函教为:G(s)= D(S) k。为根轨迹增益(或根轨迹的放大糸数) 其中:N(s)=∏(+x,D(s)=Ⅱ(s+P 可得到糸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式为: N +G()=0→1+k2 =0 D 即:N(s)_1= (S+;) z;开环的零点 D() (s+p;) 开环的极点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言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6 设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g k 为根轨迹增益(或根轨迹的放大系数) 三、根轨迹的概念 ( ) ( ) ( ) g k k N s G s D s = 其中: 1 ( ) ( ), n j j N s s z = = + 1 ( ) ( ) n j j D s s p = = + 可得到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式为: ( ) ( ) ( ) 1 0 1 0 k g N s G s k D s + = + = 即: 1 1 ( ) ( ) 1 ( ) ( ) n i i n g j j s z N s D s k s p = = + = − = + −zi 开环的零点 − pi 开环的极点

根迹图是闭环糸统特征方程的根(闭环极点)随开环糸 统某一参数由0变化到∞时在S平面上留下的轨迹。 由此可得到满足糸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为: 幅值条件 (s+乙)(s+z g 相角条件: ∑∠(+x)-∑∠(+)=(1+2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自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7 根轨迹图是闭环系统特征方程的根(闭环极点)随开环系 统某一参数由0变化到∞时在S平面上留下的轨迹。 由此可得到满足系统闭环特征方程的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为: 幅值条件: 1 1 1 1 ( ) ( ) 1 ( ) ( ) n n i i i i n n g j j j j s z s z k s p s p = = = = + + = = + + 相角条件: 1 1 ( ) ( ) (1 2 ) , 0,1,2,3.... m n i i i j s z s p k k = = + − + = + =

我们可以把糸统的阌环特征方程的根描述成: 凡是满足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的5值称为特征方程 的根——即闭环极点。 注:因为K从0→∞变化,因此不论什么S值,总有一个 Kg存在,使幡值条件得到满足,所以实际上只要满足 相角条件的S值就是闭环极点,而由此S值,再由幅值条 件可确定此肘糸统对应的Kg值。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自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8 我们可以把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的根描述成: 凡是满足幅值条件和相角条件的s值称为特征方程 的根——即闭环极点。 注:因为 变化,因此不论什么s值,总有一个 存在,使幅值条件得到满足,所以,实际上只要满足 相角条件的s值就是闭环极点,而由此s值,再由幅值条 件可确定此时系统对应的 Kg 值。 Kg从0 → Kg

5.2根軏迹的绘制规则 通常,我们称以开环根轨迹增益为可参教绘制的根轨迹为 普通根軏迹(或180°根轨迹),简称根轨迹。 规则一根轨迹的起点 由根轨迹的幡值条件可知:∏s+z S g 当k g =0,必有S=-P1(1=1,2, 此时条统的闭环极点与开环板点相同(重合),把开环极点 称为根轨迹的起点。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自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9 规则一 根轨迹的起点 此时系统的闭环极点与开环极点相同(重合),把开环极点 称为根轨迹的起点。 5.2 根轨迹的绘制规则 当 ,必有 由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可知: 1 1 1 m j j n g i i s z k s p = = + = + i 0 s (i 1,2, ,n) = − = p g k = 通常,我们称以开环根轨迹增益为可变参数绘制的根轨迹为 普通根轨迹(或180°根轨迹),简称根轨迹

规则三根轨迹的终点 由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可知: ∏S+x ∏|s+P 当kn=∞肘,必有S=-2,(=1,2,…,m) 此肘,糸统的闭环极点与开环零点相同(重合),我们把 开环零点称为根轨迹的终点。 结论: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k=0),终止于开环 零点(→0)。 如果开环极点数n大于开环零点数m,则有η-m条根轨迹终止 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无限零点,如果开环零点数m大于开环 极点教冂,则有mηn条根轨迹起始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 021/1/27 北京啊敦大学轨学院言动代系
2021/1/27 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自动化系 10 规则二 根轨迹的终点 由根轨迹的幅值条件可知: 结论:根轨迹起始于开环极点 ,终止于开环 零点 。 ( 0) g k = ( ) g k → 1 1 1 m j j n g i i s z k s p = = + = + 当 时,必有 此时,系统的闭环极点与开环零点相同(重合),我们把 开环零点称为根轨迹的终点。 ( 1,2, , ) j s z j m = − = g k = 如果开环极点数n大于开环零点数m,则有n-m条根轨迹终止 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无限零点),如果开环零点数m大于开环 极点数n,则有m-n 条根轨迹起始于S平面的无穷远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家用电器维修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3章 厨房电器 3.2 电烤箱 3.3 电炒锅 3.4 微波炉.ppt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设计.ppt
- CEG2400 - Microcomputer Systems:Feedback control of motors, based on Demo2017.c and.pptx
- 四川大学:《自动控制原理 Automatic Control Principle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非线性控制系统.ppt
- 上海交通大学:《自动控制理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Chapter 05 根轨迹分析法 Root Locus.ppt
- 淄博职业学院:《工厂供配电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工厂供配电系统的认识.ppt
- 河南科技大学:《电子工艺实习》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特种加工(电火花基本知识).ppt
- 电子产品防护设计(PPT讲稿)可靠性、电子产品的防护措施、电子电气设备散热及防护、减振和缓冲.ppt
- 淄博职业学院:搅拌机电动机转动控制线路设计(学习情境PPT).ppt
- 北京化工大学:用冲击电流计测电容和高电阻(PPT实验讲稿).ppt
- 三峡大学:《电子技术基础 Fundamental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05 场效应管放大电路.ppt
- 香港理工大学:Department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ontrolling Robot Car by Wireless Sensor).ppt
- 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现代控制理论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绪论.ppt
- 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简介、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讲:朱高伟).ppt
- 《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PPT讲稿:chapter 2 the computer.ppt
- 《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PPT讲稿:chapter 3 the interaction.ppt
- 《人机交互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PPT讲稿:chapter 9 evaluation techniques.ppt
- 浙江大学信息学院:《控制仪表和计算机控制装置》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CP1H系列PLC简介(小型高功能PLC).ppt
-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2-2 三相全控桥可控整流.ppt
- 《电力电子应用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6.2 基本斩波电路工作原理.ppt
- 《电路理论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电路分析基础)第8章 三相电路.ppt
- 成都理工大学:《自动控制原理 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l》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主讲:王晓甜).pptx
- 北京机械工业学院:《测试技术与实验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一章).ppt
- 上海交通大学:《数学物理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保形映射.ppt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总结与复习(频率响应综合法、状态空间方法——现代控制理论、离散控制系统、非线性控制系统).ppt
-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逆变电路(无源逆变).ppt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pptx
- 南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精品课件(PPT教案讲稿)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 沈阳工程学院:《电工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电工电子技术)第2章 正弦交流电路.ppt
- 南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精品课件(PPT教案讲稿)第十八章 均匀传输线(刘原).ppt
- 西华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ppt
- 《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光电式传感器.ppt
- 《人工智能导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几种结构化知识表示及其推理.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主编:王兆安、黄俊,第四版,共六章).ppt
- 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和电路定理.ppt
-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南京理工大学:《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六章).ppt
- 西华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状态空间分析法.ppt
- 清华大学:《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直流电动机、单相异步电动机、步进电机、伺服电动机(唐庆玉).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