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政治协商制度

目第十章政治协商制度 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人屁政协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人民政协的组织系统和职能 第四节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第十章 政治协商制度 第一节 概 述 第二节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作用 第三节 人民政协的组织系统和职能 第四节 进一步完善政治协商制度 目 录

涵义和特点 (一)涵义 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 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 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 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根据 革命历史和现实国情在政治生活中 的创造,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一、涵义和特点 (一)涵义 政治协商制度(政协制度), 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政党、 各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社会各 界的代表,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为组织形式,经常就国家的大政 方针进行民主协商的一种制度。 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人民根据 革命历史和现实国情在政治生活中 的创造,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 治制度

(二)特点 1.政治协商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条件的。 2政治协商的主体是有组织的、高层次的和具有广泛代 表性的。 3政治协商的内容具有政治性和全局性。 4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是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政治协商的结果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具有主要的建议、 咨询、参考作用
(二)特点 4.政治协商的组织形式是作为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中国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政治协商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前提条件的。 2.政治协商的主体是有组织的、高层次的和具有广泛代 表性的。 3.政治协商的内容具有政治性和全局性。 5.政治协商的结果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具有主要的建议、 咨询、参考作用

创立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共产 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人, 在重庆举行了政治协商会议(即“1日政 协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第一届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 开。这次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制定并通过了为新中国奠基的三个历史性文献
二、创立 1946年1月10日至31日,国民党、共产 党、其他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共38人, 在重庆举行了政治协商会议(即“1日政 协”)。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第一届中国人 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 开。这次政协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制定并通过了为新中国奠基的三个历史性文献

三个历史性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 法》 3)《中国人民政治物 P 协商会议组织法》
三个历史性文献: (1)《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起临时宪法作用) (2)《中华人民共和 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 法》 (3)《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组织法》

三、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走过了50多年, 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周年大会 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 (-)1949年9月1954年9月 (二)1954年10月-1966年5片 (三)1966年6月-1976年10 (四)1977年以后 返回目录
三、发展 政治协商制度走过了50多年, 大致可以分为4个时期。 (一)1949年9月-1954年9月 (二)1954年10月-1966年5月 (三)1966年6月-1976年10月 (四)1977年以后 返回目录

一、人民政协的性质 (-)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二)不同于一般人民团体 (三)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议会的上院
一、 人民政协的性质 (一)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二)不同于一般人民团体 (三)有别于西方国家的议会的上院

(二)不同于一般人民团体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 位、性质、作用乃至活动方式都不同于一般人民团体。 (1)从地位上说,人民政协是我国最高领导体制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2)从性质上说,人民政协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 (3)人民政协的工作职能、活动方式和社会作用也有 别于一般人民团体。 返回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地 位、性质、作用乃至活动方式都不同于一般人民团体。 (1)从地位上说,人民政协是我国最高领导体制中的 重要组成部分。 (2)从性质上说,人民政协也不同于一般的人民团体。 (3)人民政协的工作职能、活动方式和社会作用也有 别于一般人民团体。 (二)不同于一般人民团体 返回

(三)有别于西方国家议会的上院 我国人民政协与西方国家议会上院的区别 在于: (1)性质不同。 (2)职权不同 (3)作用不同。 (4)产生方式不同
(三)有别于西方国家议会的上院 我国人民政协与西方国家议会上院的区别 在于: (1)性质不同。 (2)职权不同。 (3)作用不同。 (4)产生方式不同

、具有独特的功能作用 推动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进程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促进人民外交事业的发展 返回目录
二、具有独特的功能作用 促进人民外交事业的发展 推动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进程 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返回目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国家公务员制度.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国家行政制度(下).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选举制度.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国家行政制度(上).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ppt
- 湖北大学:《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人权大辞典》(第一册)PDF电子书.pdf
- 《人权大辞典》(第四册)PDF电子书.pdf
- 《人权大辞典》(第六册)PDF电子书.pdf
- 《人权大辞典》(第二册)PDF电子书.pdf
- 《人权大辞典》(第三册)PDF电子书.pdf
- 渤海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ppt
- 渤海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社会主义若干基本问题的探索成果.ppt
- 渤海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原则与经验总结.ppt
- 渤海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问题.ppt
- 渤海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绪论(程凌).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讲 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继承爱国传统 弘扬民族精神.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讲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加强道德修养 锤炼道德品质.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讲 增强法律意识 弘扬法治精神.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讲 培育职业精神 树立家庭美德.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追求远大理想 坚定崇高信念.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讲 我国宪法的基本制度.ppt
- 武汉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讲 我国的实体法律制度.ppt
- 《毛三邓课后习题答案》第一部分 思考习题答案.doc
- 甘肃礼县:《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辅导》(蔺志斌).ppt
-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报告.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自考)第一章 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自考)第七章 学好法学基础理论.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自考)第三章 科学把握人生的方向和道路.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自考)第二章 倾注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自考)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1/2).ppt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PPT教学课件(自考)第五章 遵守道德规范涵养良好品德(婚姻观).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