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六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按制
第六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第一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二节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第三节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第五节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第二节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第三节 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第四节 微生物培养法概论 第五节 微生物生长的控制

节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微生物的纯培养 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定 (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三)丝状微生物菌丝长度的测定
第一节 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微生物的纯培养 二、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一)微生物细胞数目的测定 (二)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 (三)丝状微生物菌丝长度的测定

微生物的纯培养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不仅分布很广,而且都是 混杂地生活在-起。要想研究或利用某一微 生物,必须把混杂的微生物类群分离开来 以得到只含一种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学中 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 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纯培养的分离, 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第一步,是微生物工 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最常用的方法有稀 释平板法、划线法、单细胞挑取法及利用选 择培养基分离法等
一、微生物的纯培养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不仅分布很广,而且都是 混杂地生活在一起。要想研究或利用某一微 生物,必须把混杂的微生物类群分离开来, 以得到只含一种微生物的培养。微生物学中 将在实验室条件下从一个细胞或一种细胞群 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纯培养的分离, 是研究和利用微生物的第一步,是微生物工 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最常用的方法有稀 释平板法、划线法、单细胞挑取法及利用选 择培养基分离法等

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囹稀释倒平板法 划线法 单细胞挑取法 圈选择培养基分离法下
纯培养的分离方法 稀释倒平板法 划线法 选择培养基分离法 单细胞挑取法

稀释倒平板法 ●这是最常的纯科分离法质将待分离的材 料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 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 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45℃C的琼 脂培养基相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 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保温培养一定时间 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平皿上就可 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 一个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 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稀释倒平板法 (倾注法(混菌法)、涂布法) 这是最常用的纯种分离法,先将待分离的材 料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 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 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45℃的琼 脂培养基相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 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保温培养一定时间 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平皿上就可 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 一个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 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鳳型 0gt掉50 无蘸水

划线法 ●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 用接种环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培养基表 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 划线,微生物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分散 经保温培养形成菌落。划线开始的部分细菌分 散度小,形成的菌落往往连在一起。由于连续 划线,微生物逐渐减少,划到最后,常可形成 单个孤立的菌落。这种单个菌落可能由一个细 胞繁殖而来,故可获得纯培养。用其他工具如 弯形玻璃代替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涂布,亦 可得到同样结果。此法较为简便
划线法 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 用接种环沾取少许待分离的材料,在培养基表 面进行平行划线、扇形划线或其他形式的连续 划线,微生物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分散, 经保温培养形成菌落。划线开始的部分细菌分 散度小,形成的菌落往往连在一起。由于连续 划线,微生物逐渐减少,划到最后,常可形成 单个孤立的菌落。这种单个菌落可能由一个细 胞繁殖而来,故可获得纯培养。用其他工具如 弯形玻璃代替接种环,在培养基表面涂布,亦 可得到同样结果。此法较为简便

开她处

图7-7假白喉棒状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特征 (18-24h)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生物学》第五章 微生物的代谢.ppt
- 《微生物学》第四章 做生物的营养.ppt
- 《微生物学》实验项目.ppt
- 《微生物学》第九章 微生物生态.ppt
- 《微生物学》第八章 菌种的保藏.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5章 蛋白质的三维结构.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13章 核酸的结构.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11章 维生素与辅酶.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9章 酶促反应动力学.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8章 通论.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7章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和表征.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6章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10章 酶的作用机制和酶的调节.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4章 蛋白质的共价结构.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绪论.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第八章 糖代谢 Metabolism 第九章 生物氧化 Biological Oxidation 第十章 脂类代谢 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及氨基酸代谢 第十二章 核酸的酶促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第十三章 物质代谢的调节控制.ppt
- 《基因工程综合实验操作》讲义.doc
- 《基因工程操作技术》第一章 质粒DNA的分离、纯化和鉴定.doc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19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nd photophosphorylation.ppt
- 《生物化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英文版)Chapter 19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and photophosphorylation.ppt
- 《微生物学》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育种.ppt
- 云南大学:《植物生物学》基础生物学实验(二) 实验指导.doc
- 云南大学:《植物生物学》习题集.doc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3/3).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四章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1/3).ppt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三章(3-3)培养基的类型及应用.ppt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章 蛋白质化学.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二章 核酸概论.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三章 酶通论.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四章 糖代谢.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五章 生物氧化.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章 脂类代谢.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章 氨基酸代谢.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章 核苷酸代谢.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章 DNA的生物合成.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章 RNA的生物合成.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及加工修饰.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考试大纲.doc
- 《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总复习.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