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章 GPS测量技术设计与外业观测

第十章GPS测量技术设计与外 业观测
第十章 GPS测量技术设计与外 业观测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主要依据GPS测量规范及测 量任务书 lGPS测量规范 2测量任务书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在国标中GPS测量按精度共分为AA、A、B、C D、E六个等级,常用的是B、C、D、E
一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 GPS测量的技术设计主要依据GPS测量规范及测 量任务书 1 GPS测量规范 2 测量任务书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在国标中GPS测量按精度共分为AA、A、B、C、 D、E六个等级,常用的是B、C、D、E

表61精度分级 级荆固定差心m比侧误差系「齪荆定误遊a/m比例误差系數 AA ≤0.01 cDE ≤10 ≤0.1 ≤10 ≤10 B ≤1 ≤10 ≤20 8=√a2+(b·d106) 式中8为GPS基线向量的等效距离误差,a为 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 为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d为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mm)
式中, 为GPS基线向量的等效距离误差,a为 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固定误差(mm);b 为GPS接收机标称精度中的比例误差;d为GPS 网中相邻点间的距离(mm)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根据国标,各级GPS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下表 的要求,而且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1/3—1/2倍;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 变6-2cSP网中相点之间的平均距高 级别 项目 平均距离 300 10-15 5-10 0.2-5
GPS控制网的精度、密度设计 根据国标,各级GPS相邻点间平均距离应符合下表 的要求,而且相邻点最小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 1/3—1/2倍;最大距离可为平均距离的2-3倍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 尺度基准。 方位基准:一般由给定的起算方位角值确定 尺度基准:一般由地面的电磁波测距确定 位置基准; (1)为求定GPS点在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 应联测地方控制地方点,用以坐标变换。当测区 有旧的地面控制点成果时,应既考虑充分利用旧 资料,又要使新建的高精度GPS控制网不受旧资 料精度较低的影响。为此,应将新的GPS网与旧 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点一般不应少于3个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 GPS控制网的基准设计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 尺度基准。 方位基准:一般由给定的起算方位角值确定。 尺度基准:一般由地面的电磁波测距确定。 位置基准; (1) 为求定GPS点在国家或地方坐标系中的坐标, 应联测地方控制地方点,用以坐标变换。当测区 有旧的地面控制点成果时,应既考虑充分利用旧 资料,又要使新建的高精度GPS控制网不受旧资 料精度较低的影响。为此,应将新的GPS网与旧 控制点进行联测,联测点一般不应少于 3个

(2)GPS网的坐标系统尽量应与测区过去采用的 坐标系统一致,一般应了解以下几个参数: l:所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一般是以国家坐标系 的参考椭球为基础; 2: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值; 3:纵、横坐标的加常数; 4: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 5:起算点的坐标。 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找到说明以上参数的资 料,此时,也可以通过分析计算的方祛处理
(2)GPS网的坐标系统尽量应与测区过去采用的 坐标系统一致,一般应了解以下几个参数: l:所采用的参考椭球体,一般是以国家坐标系 的参考椭球为基础; 2:坐标系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值; 3:纵、横坐标的加常数; 4:坐标系的投影面高程及测区平均高程异常值; 5:起算点的坐标。 实际工作中,有时难以找到说明以上参数的资 料,此时,也可以通过分析计算的方祛处理

(3)GPS网平差后得到的是大地高,为了得到 GPS点的正常高,应使一定数量的GPS点与水准 点重合,或者对部分GPS点联测水准。联测的高 程点需均匀的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高程点 应按照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
(3) GPS网平差后得到的是大地高,为了得到 GPS点的正常高,应使一定数量的GPS点与水准 点重合,或者对部分GPS点联测水准。联测的高 程点需均匀的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高程点 应按照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

GPS控制网图形设计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 问段简称时段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 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 独立基线:对干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 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1。独立基线之间没有相关性。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 独立环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 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侧环,简称异步环 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他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 立基线之差为非独立基线数
GPS控制网图形设计 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 问段简称时段。 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 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 构成的闭合环,简称同步环。 独立基线:对干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 测基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N一1。独立基线之间没有相关性。 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环,简称 独立环。 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 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侧环,简称异步环。 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他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 立基线之差为非独立基线数

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 对于由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段 包 的基线(或简称GPS边)数为:J=N*N-1)/2 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边,其余为非独立边 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闭合环T 的最少个数应为 T=J-(N-1)=(N-1)(N-2)/2 表84N与JT关系表 6 6
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 对于由N台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中一个时段 包含 的基线(或简称GPS边)数为: J= N*(N-1)/2; 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边,其余为非独立边。 当同步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闭合环T 的最少个数应为 T=J-(N-1)=(N-1)(N-2)/2

(b)N…3 (c)M d)N=5 图8-1N台接收机同步观测所构成的同步图形 a)N-2 (c)N-4 d)N=5 图82GF独立边的不同选择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GPS接收机.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GPS网的三维平差.ppt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观测成果初级处理.pps
- 广东工业大学:《工程测量》课程电子教案(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全站测量.pps
- 同济大学测量与国土信息工程系:《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三角高程测量.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件目录.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9.7)三角网概算算例.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9.6)资用坐标计算.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9.5)依控制网几何条件检查观测质量.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9.4)椭球面上观测值化至高斯平面上计算.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9.3)观测值化至椭球面上的计算.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9.2)观测成果化至标石中心的计算.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控制测量概算(9.1)概算的准备工作.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8.9)高斯-克吕格投影族及横轴墨卡托投影(UTM投影)概念.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8.8)高斯投影的邻带换算.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8.7)距离改化公式.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8.6)方向改化公式.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8.5)平面子午线收敛角公式.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8.4)高斯投影坐标计算的实用公式及算例.ppt
- 河海大学:《控制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八章 椭球面元素归算至高斯平面——高斯投影(8.3)高斯投影坐标正反算公式.ppt
- 《GPS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GPS误差来源及分析.ppt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distance measure and line orientation).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水准测量.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角度测量.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测设的基本工作.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小区域控制测量.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地形图的应用.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管道工程测量.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工业与民用建筑中的施工测量.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简介.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库(题目).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题库(答案).doc
- 平顶山工学院:《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实验指导书.doc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普通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测量误差基本知识.ppt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普通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角度测量.ppt
-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普通测量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距离测量.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