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篇 导论(稀缺资源的配置)

第一章 稀缺资源的配置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本课程的安排 第一章稀缺资源的配置 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稀缺资源与无限需要 生产是消费的手段,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是一种投入-产出过程,需要要素或资源 资源的主要种类: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 资源的特点:1、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需要而言,资源的供给量是不足的 多用性。同一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 消费以需要为前提, 需要的特点是: 1、无限性。人们对产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且永远没有满足。 2、层次性。在无限需要中,各种需要有轻重缓急的区别。 资源稀缺性和需要无限性这对矛盾产生了如何最优地或有效地配置稀缺资 源的问题,这一问题就构成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资源配置的含义及经济体系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 资源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
第一章 稀缺资源的配置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本课程的安排 第一章 稀缺资源的配置 第一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 稀缺资源与无限需要 生产是消费的手段,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生产是一种投入-产出过程,需要要素或资源。 资源的主要种类:劳动 土地 资本 企业家才能 资源的特点:1、稀缺性。相对于人们的需要而言,资源的供给量是不足的。 2、多用性。同一种资源可以有多种用途。 消费以需要为前提, 需要的特点是: 1、无限性。人们对产品和劳务的需要是无限多样且永远没有满足。 2、层次性。在无限需要中,各种需要有轻重缓急的区别。 资源稀缺性和需要无限性这对矛盾产生了如何最优地或有效地配置稀缺资 源的问题,这一问题就构成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二、 资源配置的含义及经济体系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 资源配置是指一定量的资源按某种规则分配到不同产品的生产中,以满足

不同需要活动。 每个经济体系都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有下面3方面: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产出方面) 2、如何生产(从经济角度)(投入方面) 为谁生产(这涉及对资源的评价,从而影响投入方面的选择,因为 某种要素价格上升,人们将减少对它的需求,反之则反是;同时,对资源的评价 也就是确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收入变化可以影响产出组合变化。)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的问题就是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为谁生产 的问题则会影响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各个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 是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 三、不同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1、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其特点是:分散性决策、竞争性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由要素市场定价 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它是一组当事人通过交易对象和价格发生作用,市 场关系是平等、自愿和竞争的关系 2、计划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其特点是:集中决策、纵向传递信息、制定计划者与执行计划者动机目标不 四、资源配置有效性含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第9页图1-1) 资源配置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示意(如图)。这是一个直角坐标系,其
不同需要活动。 每个经济体系都必须做出的基本选择有下面 3 方面: 1、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产出方面) 2、 如何生产 (从经济角度)(投入方面) 3、 为谁生产 (这涉及对资源的评价,从而影响投入方面的选择,因为 某种要素价格上升,人们将减少对它的需求,反之则反是;同时,对资源的评价 也就是确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收入变化可以影响产出组合变化。) 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的问题就是基本的资源配置问题。为谁生产 的问题则会影响上两个问题的解决。这三个问题是各个经济体制必须解决的,只 是解决的方式有所不同。 三、 不同经济体制解决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1、市场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其特点是:分散性决策、竞争性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由要素市场定价。 市场是买卖关系的总和,它是一组当事人通过交易对象和价格发生作用,市 场关系是平等、自愿和竞争的关系。 2、计划经济体制的资源配置方式 其特点是:集中决策、纵向传递信息、制定计划者与执行计划者动机目标不一。 四、 资源配置有效性含义 (生产可能性边界,第 9 页图 1-1) 资源配置可以用生产可能性曲线来示意(如图)。这是一个直角坐标系,其

纵轴和横轴分别代表两种产品大炮和黄油的数量。第一象限任何一点都代表一个 产品组合,即一定数量的黄油和一定数量的大炮。假定用来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资 源数量是既定的,技术水平是既定的,产品组合的变化是连续的,这样可以得到 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即图中的曲线ABCD,它表示用完既定资源,所能生产的 大饱和黄油最大产量的各种可能的组合。图中的A点、B点、C点、D点就代表 这样的产品组合。被曲线和纵、横轴包围的区域内的产品组合,例如E,代表该 产品组合的生产未将既定的资源量用完,或者将资源用完,但由于效率不高未达 到最大产量。曲线外面其余的产品组合,例如F,则表示若要按该产品组合生产, 现有既定的资源量是不够的。可见,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用既定资源量所能生 产的极限。 A、B、C、D四点虽然都表示达到最大产量,但却代表了四种不同的资源 配置方案:A产品组合表示全部资源都用来生产大炮;B产品组合表示资源的大 部分用于生产大炮,少部分用来生产黄油;C产品组合表示资源的少部分用于生 产大炮,大部分用于生产黄油;D产品组合表示全部资源都用于生产黄油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即效率可以从以下3方面看: 1、技术效率,以实际产出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来衡量,它反映在技术水平 既定,资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实际产出最大化的程度。 2、配置效率,它以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需要的产出组合之间的距离来表示,它 表示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要求的产出组合相吻合的程度,该距离越短效率越高 3、动态效率,它以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距离来表示。它反映主要是由技 术进步带来的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 按播放键,可以看到该图的动画效果。其中B点向C点的移动表示产出组合根据
纵轴和横轴分别代表两种产品大炮和黄油的数量。第一象限任何一点都代表一个 产品组合,即一定数量的黄油和一定数量的大炮。假定用来生产这两种产品的资 源数量是既定的,技术水平是既定的,产品组合的变化是连续的,这样可以得到 一条生产可能性曲线,即图中的曲线 ABCD,它表示用完既定资源,所能生产的 大饱和黄油最大产量的各种可能的组合。图中的A点、B点、C点、D点就代表 这样的产品组合。被曲线和纵、横轴包围的区域内的产品组合,例如 E,代表该 产品组合的生产未将既定的资源量用完,或者将资源用完,但由于效率不高未达 到最大产量。曲线外面其余的产品组合,例如 F,则表示若要按该产品组合生产, 现有既定的资源量是不够的。可见,生产可能性曲线显示了用既定资源量所能生 产的极限。 A、B、C、D 四点虽然都表示达到最大产量,但却代表了四种不同的资源 配置方案:A产品组合表示全部资源都用来生产大炮;B产品组合表示资源的大 部分用于生产大炮,少部分用来生产黄油;C产品组合表示资源的少部分用于生 产大炮,大部分用于生产黄油;D产品组合表示全部资源都用于生产黄油。 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即效率可以从以下 3 方面看: 1、技术效率,以实际产出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距离来衡量,它反映在技术水平 既定,资源数量既定的情况下,实际产出最大化的程度。 2、配置效率,它以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需要的产出组合之间的距离来表示,它 表示实际产出组合与社会要求的产出组合相吻合的程度,该距离越短效率越高。 3、动态效率,它以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外扩展的距离来表示。它反映主要是由技 术进步带来的生产能力提高的程度。 按播放键,可以看到该图的动画效果。其中 B 点向 C 点的移动表示产出组合根据

社会偏好而变动,也就是配置效率提高。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的特点在于描述现象,说明现象。它主要回答,某种经济现象是怎 么一回事,它是由什么导致的,为什么会变化,后果是什么。 实证硏究可以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展开。经济模型的要素是 1、设立假设前提,这是由对经济现象的归纳得到。 2、建立有关经济变量的联系。 3、通过演绎推导出结论。 规范方法的特点在于说明应该怎样做。首先要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然 后用它与存在的事件对比,看该事件是否符合标准。 规范硏究要借助于实证硏究,实证硏究也包括规范硏究,两者互补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 这是经济学假定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假定。它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 人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具有充分的知识和信息,在决策时善于权衡利弊得失, 找到最佳方案,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对立的经济变量不再改变其数值的状态。均衡 分析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上的基本特点之一。 第三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本课程的安排 主要内容
社会偏好而变动,也就是配置效率提高。 第二节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 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 实证方法的特点在于描述现象,说明现象。它主要回答,某种经济现象是怎 么一回事,它是由什么导致的,为什么会变化,后果是什么。 实证研究可以通过建立经济模型来展开。经济模型的要素是: 1、 设立假设前提,这是由对经济现象的归纳得到。 2、 建立有关经济变量的联系。 3、 通过演绎推导出结论。 规范方法的特点在于说明应该怎样做。首先要建立评判是非曲直的标准,然 后用它与存在的事件对比,看该事件是否符合标准。 规范研究要借助于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也包括规范研究,两者互补。 二、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 这是经济学假定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假定。它假定从事经济活动的 人具有非常明确的目标,具有充分的知识和信息,在决策时善于权衡利弊得失, 找到最佳方案,以获得尽可能大的利益。 三、 均衡分析方法 均衡是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对立的经济变量不再改变其数值的状态。均衡 分析方法是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上的基本特点之一。 第三节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和本课程的安排 一、 主要内容

微观经济学主要硏究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经济 体制,决策的主体是家庭和厂商。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家庭和厂商决策行为的分 析来硏究市场经济的运行。市场机制就是价格机制,所以微观经济学也就侧重于 对价格的研究 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因此,微观经济学分别对供给与需求进 行讨论。供给取决于厂商行为,需求取决于消费者行为,故要分别研究厂商行为 与消费者行为,然后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微观经济 学的主要线索是:当事人行为一供给与需求一价格一资源配置。 本课程的安排 (一)消费者理论-需求理论 (二)厂商理论,其中包括投入产出关系分析和成本分析等新古典理论, 另外补充一些有关的新厂商理论。 (三)价格理论,其中包括厂商供给行为以及在不同市场中价格的形成 依次介绍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四个市场中的定价问题 (四)要素市场的价格理论 (五)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六)市场失灵理论
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市场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市场经济是分散决策经济 体制,决策的主体是家庭和厂商。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家庭和厂商决策行为的分 析来研究市场经济的运行。市场机制就是价格机制,所以微观经济学也就侧重于 对价格的研究。 价格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相互作用,因此,微观经济学分别对供给与需求进 行讨论。供给取决于厂商行为,需求取决于消费者行为,故要分别研究厂商行为 与消费者行为,然后研究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微观经济 学的主要线索是:当事人行为—供给与需求—价格—资源配置。 二、 本课程的安排 (一) 消费者理论-需求理论 (二) 厂商理论,其中包括投入产出关系分析和成本分析等新古典理论, 另外补充一些有关的新厂商理论。 (三) 价格理论,其中包括厂商供给行为以及在不同市场中价格的形成。 依次介绍完全竞争、完全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竞争四个市场中的定价问题。 (四) 要素市场的价格理论 (五) 一般均衡理论和福利经济学 (六) 市场失灵理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施工企业会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二章).ppt
-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章 技术贸易.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发展对贺易的理论恨据.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八章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简介、第一章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章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手段之立法管理.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休制改革.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一章 服务贸易.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二章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与工业化).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ppt
- 北京大学:《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讲义.doc
- 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模拟试题二.doc
- 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模拟试题一.doc
- 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分析讨论题.doc
- 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计算题.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篇 需求(消费者行为、需求).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篇 供给(厂商与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供给).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篇 产品价格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垄断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篇 要素价格理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篇 一般均衡与经济福利(经济体的一般均衡、经济福利、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doc
-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西方宏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1-5章).ppt
-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西方宏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6-10章).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导论(庄起善).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_第01章 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_第02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_第03章 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4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5章 国际贸易关系.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6章 国际金融关系.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7章 国际投资关系.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全球性问题_第0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全球性问题_第09章 全球性通货问题.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10章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11章 迅速崛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地区)——新兴工业国(地区).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11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俄罗斯、中亚和东欧国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