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篇 产品价格理论(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垄断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四篇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市场期的均衡 第二节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四节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第五节蛛网模型 第九章_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垄断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差别定价 第十章垄断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垄断竞争市场及其厂商的需求 第二节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非价格竞争 第四节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第十一章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寡头市场特征 第二节寡头模型 第三节卡特尔模型 第四篇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四篇 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市场期的均衡 第二节 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第四节 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第五节 蛛网模型 第九章 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第二节 垄断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 差别定价 第十章 垄断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 垄断竞争市场及其厂商的需求 第二节 垄断竞争厂商的均衡 第三节 非价格竞争 第四节 垄断竞争与完全竞争的比较 第十一章 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 寡头市场特征 第二节 寡头模型 第三节 卡特尔模型 第四篇 产品价格理论 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

第一节市场期的均衡 、市场期的特点 市场期的特点是有交换,但无生产。市场期不存在产量如何增减的问题(即 供给数量固定),唯一的问题是按什么价格卖掉现有的产品,进行“市场出清”。 市场期均衡 (图8-1)原先第六章第一节二、市场期均衡 市场期内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这意味着供给量不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所以在市场期,表示在各个可能的价格下产品供给数量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垂 直线。如图8-1,D0、D1和D2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市场需求,S代表固定的市 场供给。 市场均衡在需求等于供给,货物全部卖清的一点上。由于供给数量不变,所 以这里的均衡只是价格的决定。在图8-1中,若市场需求为D,则S与D的交 点决定了均衡价格P。在这个价格水平上,购买者的需求量正好与生产者的供给 量相等,市场得以出清。图8-1中的曲线D1和D2分别表示比D较高的需求和较 低的需求。当需求为D所示的较高水平时,则均衡价格P1也较高;当需求为D2 所示的较低水平时,则均衡价格P2也较低。可见,在市场期,均衡数量和均衡 价格的决定是分离的。数量由供给方面决定,价格由需求方面决定。市场期价格 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分配现有的供给量。 第二节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短期均衡的形成 (图8-2) 图8-2表示了一对既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市场价格可能在任一水平
第一节 市场期的均衡 一、市场期的特点 市场期的特点是有交换,但无生产。市场期不存在产量如何增减的问题(即 供给数量固定),唯一的问题是按什么价格卖掉现有的产品,进行“市场出清”。 二、市场期均衡 (图 8-1)原先第六章第一节二、市场期均衡 市场期内产品数量是固定不变的,这意味着供给量不因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所以在市场期,表示在各个可能的价格下产品供给数量的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垂 直线。如图 8-1,D0 、D1 和 D2分别代表三种不同的市场需求,S 代表固定的市 场供给。 市场均衡在需求等于供给,货物全部卖清的一点上。由于供给数量不变,所 以这里的均衡只是价格的决定。在图 8-1 中,若市场需求为 D0,则 S 与 D0的交 点决定了均衡价格 P0。在这个价格水平上,购买者的需求量正好与生产者的供给 量相等,市场得以出清。图 8-1 中的曲线 D1 和 D2分别表示比 D0较高的需求和较 低的需求。当需求为 D1所示的较高水平时,则均衡价格 P1也较高;当需求为 D2 所示的较低水平时,则均衡价格 P2 也较低。可见,在市场期,均衡数量和均衡 价格的决定是分离的。数量由供给方面决定,价格由需求方面决定。市场期价格 的作用在于有效地分配现有的供给量。 第二节 完全竞争的短期均衡 一、短期均衡的形成 (图 8-2) 图 8-2 表示了一对既定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市场价格可能在任一水平

例如在P.此时由于价格较低、供给量较少而需求量较多,买者之间发生竞争, 其结果推动价格的上升直至均衡位置(E点)。价格上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 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需求量会随之减少。如果市场价格开始时在P2,此时由于 价格较高,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卖者之间便发生竞争,其结果是推动价格下降直 至均衡位置。价格在下降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会随之逐渐减少,一方面需求量会 随之逐渐增加。不论初始状态下市场价格如何偏离均衡位置,供求双方相互作用 的结果终究会使市场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即实现市场均衡 已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条件下,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市场均衡价格与均 衡产量 假设 Q=39-9P Qs=24+6P ∵市场均衡条件为Q=Q 39一9P=24+6P PE=1(元)Q-30(斤) 市场均衡的变动 (图8-3) 图8-3的D和S0分别表示某物原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E表示与此条件相应 的均衡点。假如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或人口增加,对该物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即 D移至D若供给不变仍为S,那么需求增加后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上升,而均衡 数量也比原来增多。又假如需求不变,仍为D,由于技术进入供给增加了,新的 供给曲线移至S1。这时。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的低而均衡数量却比原来的多。 上述两例都是假设需求或供给中有一方不变。事实上,需求和供给完全有可
例如在 P1,此时由于价格较低、供给量较少而需求量较多,买者之间发生竞争, 其结果推动价格的上升直至均衡位置(E 点)。价格上升的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 会随之增加。另一方面需求量会随之减少。如果市场价格开始时在 P2,此时由于 价格较高,供给量大于需求量,卖者之间便发生竞争,其结果是推动价格下降直 至均衡位置。价格在下降过程中一方面供给量会随之逐渐减少,一方面需求量会 随之逐渐增加。不论初始状态下市场价格如何偏离均衡位置,供求双方相互作用 的结果终究会使市场价格趋向均衡价格,即实现市场均衡。 已知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的条件下,可以用数学方法求解市场均衡价格与均 衡产量 假设 QD=39 一 9P QS=24+6P ∵市场均衡条件为 QD=QS ∴ 39 一 9P=24+6P PE=l(元)QE-30(斤) 二、市场均衡的变动 (图 8-3) 图 8-3 的 D0和 S0分别表示某物原有的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E 表示与此条件相应 的均衡点。假如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或人口增加,对该物品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即 D0移至 D1若供给不变仍为 S0,那么需求增加后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上升,而均衡 数量也比原来增多。又假如需求不变,仍为 D0,由于技术进入供给增加了,新的 供给曲线移至 S1。这时。新的均衡价格比原来的低而均衡数量却比原来的多。 上述两例都是假设需求或供给中有一方不变。事实上,需求和供给完全有可

能同时变动、而且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也不是单向的,它们既可能增加.也可 能减少。 按照上面两例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供给变动。需求变动和二者同时变动的各 种可能性 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用符号简单粗略地总结如下: (用“↑”表示上升或增加,“↓”表示下降或减少:“一”表示不变“?” 表示不确定) (1)当D↑S↓时,P↑,Q↓ (2)当D↓S时,P↓,Q↓; (3)当S↓D时,P↓,Q↑; (4)当S↓D时,P↑,Q (5)当D↑S↓时,P?,Q↑; (6)当D↓S↓时,P?,Q↓: (7)当D↑S↓时,P↑,Q? (8)当D↓S↑时,P↓,Q? 第三节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 (图8-5) 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特征是价格等于长期 平均成本P=LAC 、均衡过程 P高于平均成本→有净利润→新厂商进入→供给增加→价格回落
能同时变动、而且需求和供给的变动方向也不是单向的,它们既可能增加.也可 能减少。 按照上面两例的分析方法。可以对供给变动。需求变动和二者同时变动的各 种可能性 及其对市场均衡的影响用符号简单粗略地总结如下: (用“↑”表示上升或增加,“↓”表示下降或减少;“一”表示不变“?” 表示不确定) (1)当 D↑ S ↓时,P↑,Q↓; (2)当 D↓ S 时,P↓,Q↓; (3)当 S↓ D 时,P↓,Q↑; (4)当 S↓ D 时,P↑,Q↓; (5)当 D↑S↓时,P?,Q↑; (6)当 D↓S↓时,P?,Q↓: (7)当 D↑S↓时,P↑,Q?; (8)当 D↓S↑时,P↓,Q?; 第三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 一、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 (图 8-5) 完全竞争下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状态的特征是价格等于长期 平均成本 P=LAC 二、均衡过程 P 高于平均成本→有净利润→新厂商进入→供给增加→价格回落

P低于平均成本→厂商亏损→部分退出→供给减少→价格回升 均衡条件P=LACP=MR=SMC=LMC=SAC=LAC 此时厂商获得的净利润为零,故称为零利润均衡。但是正常利润已经全部得到。 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同时实现。 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行业成长过程中产量与价格关系的变化趋势有三种情况: 1、成本不变行业的供给曲线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不变 2、成本上升行业的供给曲线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上升例如开采石油近 海浦渔业 3、成本下降行业的供给曲线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下降例如养鸡业 第四节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资源配置过程 价格反映相对稀缺。 价格上升表示稀缺加剧→生产时产生净利润→厂商进入→增加资源 相反则反是 厂商根据价格调整资源配置,体现了消费者主权, 价格是信号,是动力,是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厂商 自由进出。 、完全竞争资源配置效率 在长期均衡时1、成本最低固定要素充分利用 2、产量最大价格=边际成本竞争性产量 价格最低消费者福利最大
P 低于平均成本→厂商亏损→部分退出→供给减少→价格回升 均衡条件 P=LAC P=MR=SMC=LMC=SAC=LAC 此时厂商获得的净利润为零,故称为零利润均衡。但是正常利润已经全部得到。 厂商的长期均衡与行业的长期均衡同时实现。 三、完全竞争行业长期供给曲线 行业成长过程中产量与价格关系的变化趋势有三种情况: 1、成本不变行业的供给曲线 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不变 2、成本上升行业的供给曲线 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上升 例如开采石油 近 海浦渔业 3、成本下降行业的供给曲线 行业产量增长时,成本下降 例如养鸡业 第四节 完全竞争的资源配置过程及其效率 一、长期均衡的实现过程与资源配置过程 价格反映相对稀缺。 价格上升表示稀缺加剧→生产时产生净利润→厂商进入→增加资源。 相反则反是。 厂商根据价格调整资源配置,体现了消费者主权。 价格是信号,是动力,是看不见的手。价格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是厂商 自由进出。 二、完全竞争资源配置效率 在长期均衡时 1、成本最低 固定要素充分利用 2、产量最大 价格=边际成本 竞争性产量 3、价格最低 消费者福利最大

对完全竞争有效性的不同意见 1、完全竞争与技术进步不相容 2、零利润均衡无力资助技术创新,动态效率低下 3、抗干扰能力差,容易扩散萧条 第五节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的特点是引入时间因素的动态模型。特适合于解释生产周期长、非 连续生产的部门中价格与产量周期性波动现象 、假定 本期供给量是上期价格的函数 2、需求量变动不存在时滞 3、不考虑储存 二、三种蛛网 图8-98-108-11胶片) 1、收敛型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2、发散型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纠正的办法是让农户对价格的反应减 小,多种经营 循环型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 蛛网理论说明,一旦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即使有可能达到均衡,在此过程中 会持续经历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及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竞争性市场中 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静态分析的结论不同于动态分析的结论。 第九章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对完全竞争有效性的不同意见 1、完全竞争与技术进步不相容 2、零利润均衡无力资助技术创新,动态效率低下 3、抗干扰能力差,容易扩散萧条 第五节 蛛网模型 蛛网模型的特点是引入时间因素的动态模型。特适合于解释生产周期长、非 连续生产的部门中价格与产量周期性波动现象 一、假定 1、本期供给量是上期价格的函数 2、需求量变动不存在时滞 3、不考虑储存 二、三种蛛网 (图 8-9 8-10 8-11 胶片) 1、收敛型 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 2、发散型 需求弹性小于供给弹性 纠正的办法是让农户对价格的反应减 小,多种经营 3、循环型 需求弹性等于供给弹性 蛛网理论说明,一旦价格背离均衡价格,即使有可能达到均衡,在此过程中 会持续经历周期性波动。这种周期性波动及其所造成的资源浪费是竞争性市场中 一个难以克服的问题。静态分析的结论不同于动态分析的结论。 第九章 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决定 第一节 完全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完全垄断的含义 1、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 2、没有非常相似的替代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二、产生垄断的原因 1、对生产要素的控制 2、专利权 3、规模效应 4、政府特许 这些都是指经济原因形成的垄断,此外还有行政性垄断。 三、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 市场需求曲线即是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MR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MR收益曲线平分D曲线到纵轴的水平连线。 (图9-1) 边际收益曲线正好平分需求曲线和价格轴之间的水平线。这不是偶然巧合, 而是代表了负向需求曲线与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之间的一般关系。这可以通过几 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证明。 几何法证明:(见图9-2) 总收益等于价格与产量之乘积,即TR=P×Q,矩形OBKA的面积即是产量为A 时的总收益。同时,总收益还可以用边际收益曲线下面的面积0CFA来表示。因 为总收益等于每单位产量上边际收益之和,这可以从表9-1中看出。当销售量为 2个单位时,边际收益之和为7+5=12(元)正好等于总收益
一、完全垄断的含义 1、市场上只有一个卖主 2、没有非常相似的替代品 3、新厂商不能进入该市场 二、产生垄断的原因 1、对生产要素的控制 2、专利权 3、规模效应 4、政府特许 这些都是指经济原因形成的垄断,此外还有行政性垄断。 三、垄断厂商的需求与收益 市场需求曲线即是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MR 曲线与 D 曲线的关系: MR 收益曲线平分 D 曲线到纵轴的水平连线。 (图 9-1) 边际收益曲线正好平分需求曲线和价格轴之间的水平线。这不是偶然巧合, 而是代表了负向需求曲线与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之间的一般关系。这可以通过几 何方法和代数方法证明。 几何法证明:(见图 9-2) 总收益等于价格与产量之乘积,即 TR=P×Q,矩形 OBKA 的面积即是产量为 A 时的总收益。同时,总收益还可以用边际收益曲线下面的面积 OCFA 来表示。因 为总收益等于每单位产量上边际收益之和,这可以从表 9-1 中看出。当销售量为 2 个单位时,边际收益之和为 7+5=12(元)正好等于总收益

由于在面积上,矩形OBKA=梯形OCFA 所以在面积上,△CBH=△HKF,且△CBH∽△HKF,所以,△CBH≌△HKF,BH =压,即H是BK的中点。 上述关系还可以用代数方法证明: 设需求曲线的函数关系为P=a-bQ。其中P为价格,Q 为产量,a为需求曲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b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因为P=a一bQ TR=PQ=Q (a-bQ)=aQ-bQ2 dTR 则MR=DQ=a-2bQ 比较P=a-bQ与MR=a-2bQ可知 (1)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一致,即交于纵轴。 (2)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2b)是需求曲线斜率(-b)的两倍。 (3)需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为b(即P=0时,Q=b),边际收益曲线在横轴 上截距为2b即(MR=0时,Q=2b),边际收益曲线的横截距正好是需求曲线横 截距的一半。 四、厂商边际收益、价格与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图9-2,P252) 边际收益与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MR=P(1-E) 现证明如下:
由于在面积上,矩形 OBKA=梯形 OCFA 所以在面积上,△CBH=△HKF,且△CBH∽△HKF,所以,△CBH≌△HKF,BH =HK,即 H 是 BK 的中点。 上述关系还可以用代数方法证明: 设需求曲线的函数关系为 P=a-bQ。其中 P 为价格,Q 为产量,a 为需求曲线在纵坐标上的截距,b 为需求曲线的斜率。 因为 P=a 一 bQ 故 TR=PQ=Q(a-bQ)=aQ-bQ2 则 MR= DQ dTR =a-2bQ 比较 P=a-bQ 与 MR=a-2bQ 可知: (1) 需求曲线与边际收益曲线在纵轴上的截距一致,即交于纵轴。 (2)边际收益曲线的斜率(-2b)是需求曲线斜率(-b)的两倍。 (3)需求曲线在横轴上截距为 b a (即 P=0 时,Q= b a ),边际收益曲线在横轴 上截距为 b a 2 即(MR=0 时,Q= b a 2 ),边际收益曲线的横截距正好是需求曲线横 截距的一半。 四、厂商边际收益、价格与价格弹性之间的关系 (图 9-2,P252) 边际收益与价格、需求价格弹性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MR=P(1- E 1 ) (9-1) 现证明如下:

首先以几何图形法证明。仍看图9-2。 GK KA 因为K点的弹性E=KC=CB 因为 △HCB≌△HKF KA KA KA 所以E=CB=KF=KA-FA 因为KA是数量为A时的价格,FA是相应的边际收益 KA 所以, E= KA-FA= P-MR 或 MR=P-E=P(1-E) 微积分方法的证明也很简单: d0/0 do P dTR d(Po)dP.O+do P dQ+P=P(1+P·d =P(1--E)=P(1+E)(E被看作是负值) P(1-E) (E被看作是绝对值) 总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图9-3,254页)这个图原先没有,要加上。 由上述公式可引申出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如下: 1、若E>1,则MR>0。降低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总收益曲线上升
首先以几何图形法证明。仍看图 9-2。 因为 K 点的弹性 E= KC GK = CB KA 因为 △HCB≌△HKF 所以 E= CB KA = KF KA = KA FA KA − 因为 KA 是数量为 A 时的价格,FA 是相应的边际收益。 所以, E= KA FA KA − = P MR P − 或 MR=P- E P =P(1- E 1 ) 微积分方法的证明也很简单: E= dP P dQ Q / / = dP dQ · Q P MR= dQ dTR = dQ d(P Q) = dQ dPQ + dQ P = dQ dP Q +P=P(1+ P Q · dQ dP ) =P(1— − E 1 )=P(1+ E 1 ) (E 被看作是负值) =P(1— E 1 ) (E 被看作是绝对值) 一、 总收益、边际收益和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 (图 9-3,254 页)这个图原先没有,要加上。 由上述公式可引申出边际收益和需求曲线之间的关系如下: 1、若 E>1,则 MR>0。降低价格可以增加总收益,总收益曲线上升

2、若E=1,则MR=0。总收益达到最大值。 3、若E<1,则MR<0,降低价格可以减少总收益,总收益曲线下降 第二节垄断厂商的均衡 、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图9-4) 短期均衡点都满足MR=MC的原则。 三幅图分别代表三种盈亏状况。短期盈亏不定。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图9-6) 长期均衡条件MR=SMC=LMC 没有进入,可获得垄断利润;若亏损,该行业将消失 三、自然垄断 独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在其下降部分相交,这种厂商就是 自然垄断厂商。因为一家厂商就能满足全部市场需求,而且成本较低。若由两家 厂商生产,平均成本将上升 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主要是公用事业等运用管线营运的部门。因为运用管 线,固定投入较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 、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 五、与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的比较 缺点 1、不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经营,在其左边 2、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产品和服务质量低,成本高
2、若 E=1,则 MR=0。总收益达到最大值。 3、若 E<1,则 MR<0,降低价格可以减少总收益,总收益曲线下降。 第二节 垄断厂商的均衡 一、垄断厂商的短期均衡 (图 9-4) 短期均衡点都满足 MR=MC 的原则。 三幅图分别代表三种盈亏状况。短期盈亏不定。 二、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 (图 9-6) 长期均衡条件 MR=SMC=LMC 没有进入,可获得垄断利润; 若亏损,该行业将消失 三、自然垄断 独家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在其下降部分相交,这种厂商就是 自然垄断厂商。因为一家厂商就能满足全部市场需求,而且成本较低。若由两家 厂商生产,平均成本将上升。 属于自然垄断的行业主要是公用事业等运用管线营运的部门。因为运用管 线,固定投入较大,规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 一、 垄断厂商没有供给曲线 五、与完全竞争长期均衡的比较 缺点: 1、不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经营,在其左边。 2、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产品和服务质量低,成本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篇 供给(厂商与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条件下的产品供给).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篇 需求(消费者行为、需求).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篇 导论(稀缺资源的配置).doc
- 《施工企业会计》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十二章).ppt
- 《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doc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章 技术贸易.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二章 发展对贺易的理论恨据.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八章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简介、第一章 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五章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手段之立法管理.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四章 对外贸易宏观管理休制改革.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一章 服务贸易.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十二章 中国对外经贸关系.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与技术进步).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三章 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与工业化).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六章 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ppt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讲稿)第九章 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ppt
- 北京大学:《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讲义.doc
- 复旦大学:《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试题)模拟试题二.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篇 要素价格理论(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和利润).doc
- 《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篇 一般均衡与经济福利(经济体的一般均衡、经济福利、市场失灵与政府管制).doc
-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西方宏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1-5章).ppt
- 南开大学经济学系:《西方宏观经济学》PPT教学课件(第6-10章).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导论(庄起善).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_第01章 科学技术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_第02章 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周期性波动.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_第03章 制约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因素和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4章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5章 国际贸易关系.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6章 国际金融关系.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国际经济关系_第07章 国际投资关系.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全球性问题_第08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全球性问题_第09章 全球性通货问题.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10章 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11章 迅速崛起的市场经济国家(地区)——新兴工业国(地区).ppt
- 复旦大学:《世界经济概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世界经济中不同类型国家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_第11章 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国家——俄罗斯、中亚和东欧国家.ppt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七章 战略性贸易政策.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八章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doc
- 《国际经济学》课程教学资源:第九章 国际卡特尔的理论与实践.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