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一章 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名词解释 1、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简称流压)的关系 2、IPR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流入动态曲线。简称|PR曲线 3、采油指数:是一个反应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泄油面积、完井条件等的综合 指标 4、流动效率:在相同产量下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5、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6、泡流:溶解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量少,压力高,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 液相中,气泡直径相对于油管直径要小很多,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泡流。 7、流型:油气混合物的流动结构是指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也称为流动型态, 简称流型 8、段塞流:井筒内形成的一段油一段气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段塞流。 9、环流:形成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环的流动结构,这种流动称为环流 10、雾流:在管壁中,绝大部分油都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这种流动结构称为雾流。 11、滑脱:在气液两相管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 的现象称为滑脱。 12、滑脱损失:出现滑脱之后将增大气液混合物的密度,从而增大混合物的静水压头。 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 13、质量流量:质量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质量 14、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q。=qn+q 15、气相实际速度:实际上,它是气相在所占断面上的平均速度,真正的气相实际速度 应是气相各点的局部速度。 16、气相表观速度:假设气相据了全部过流断面,这是一种假想的速度 17、滑脱速度:气相实际速度与液相实际速度之差称为滑脱速度。 18、体积含气率(无滑脱含气率):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两相流体的总体积中气相 所占的比例。 B 19、真实含气率:真实含气率又称空隙率、气相存容比,两相流动的过流断面上,气相 面积所占的份额,故也称作截面含气率。 H A=4 A 20、混合物密度:在流动的管道上,取一微小管段,则此微小管段内两相介质的质量与 体积之比称为混合物的真实密度。 pn=H22+(1-B)p 21、持液率:计算倾斜管流时首先按水平管计算,然后进行倾斜矫正 H1(0)=H1(0y 22、摩擦系数 exp
第一章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 一、名词解释 1、流入动态:油井产量与井底流动压力(简称流压)的关系。 2、IPR 曲线:表示产量与流压关系的曲线称为流入动态曲线。简称 IPR 曲线。 3、采油指数:是一个反应油层性质、厚度、流体参数、泄油面积、完井条件等的综合 指标。 4、流动效率:在相同产量下的理想生产压差与实际生产压差之比。 5、产液指数:指单位生产压差下的生产液量。 6、泡流:溶解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由于气量少,压力高,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 液相中,气泡直径相对于油管直径要小很多,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泡流。 7、流型:油气混合物的流动结构是指流动过程中油、气的分布状态,也称为流动型态, 简称流型。 8、段塞流:井筒内形成的一段油一段气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混合物的流动称为段塞流。 9、环流:形成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环的流动结构,这种流动称为环流。 10、雾流:在管壁中,绝大部分油都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这种流动结构称为雾流。 11、滑脱:在气-液两相管流中,由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密度差而产生气体超越液体流动 的现象称为滑脱。 12、滑脱损失:出现滑脱之后将增大气液混合物的密度,从而增大混合物的静水压头。 因滑脱而产生的附加压力损失称为滑脱损失。 13、质量流量:质量流量,即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质量。 14、体积流量: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流体体积。 15、气相实际速度:实际上,它是气相在所占断面上的平均速度,真正的气相实际速度 应是气相各点的局部速度。 16、气相表观速度:假设气相占据了全部过流断面,这是一种假想的速度。 17、滑脱速度:气相实际速度与液相实际速度之差称为滑脱速度。 18、体积含气率(无滑脱含气率):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流断面的两相流体的总体积中气相 所占的比例。 19、真实含气率:真实含气率又称空隙率、气相存容比,两相流动的过流断面上,气相 面积所占的份额,故也称作截面含气率。 20、混合物密度:在流动的管道上,取一微小管段,则此微小管段内两相介质的质量与 体积之比称为混合物的真实密度。 21、持液率:计算倾斜管流时首先按水平管计算,然后进行倾斜矫正。 22、摩擦系数: q m q g ql g g g A q v A q v g sg m sg g l g m g g v v q q q q q g sg g l g g g v v A A A A A H m H gg (1 H g )l H l() H l(0) fm fns exp(s)

二、叙述题: 1、简述垂直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型 答案要点:分为纯液流,泡流,段塞流,环流,雾流 2、单相液流的压力损耗与多相垂直管流的压力损耗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①当油井的压力高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井筒内流动着的是单相液体。单相管 流的能量来自液体的压力,其能量消耗于克服重力及摩擦阻力,在井筒中,井底压力大部分 消耗在克服液柱重力上。②多相垂直管流的压力损失除重力和摩擦阻力外,还有由于气流速 度增加所引起的动能变化造成的损失。在流动过程中,混合物密度和摩擦力岩程随气液体积 比、流速及混合物流动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3、简述气液混合物在垂直管流中流动型态的变化 答案要点:在井筒中从低于饱和压力的深度起,溶解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这时,由 于气量少,压力高,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气泡直径相对于油管直径要小的多,称 为泡流。当混合物继续向上流动时,压力逐渐降低,气体不断膨胀,小气泡将合并成大气泡 直到能够占据整个油管断面时,在井筒内将形成一段油一段气的结构,称为段塞流。随着混 合物继续向上流动,压力不断下降,气相体积继续增大,泡弹状的气泡不断加长,并逐渐由 油管中间突破,形成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环的流动结构,称为环流。在油气混 合物继续上升过程中,当压力下降使气体的体积流量増加到足够大时,油管中流动的气流芯 子将变得很粗,沿管壁流动的油环变得很薄,此时,绝大部分油都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 这种流动结构称为雾流。综上所述,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 段塞流、环流和雾流。 4、简述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步骤 答案要点:①选取合适的压力降作为计算的压力间隔。一般取05~1MPa ②估计一个对应的深度增量 ③计算该管段的平均温度、平均压力以及流体物性参数(溶解气油比、原油体积系数和 粘度、气体密度和粘度、混合物粘度、表面张力等); ④计算该段的压力梯度 ⑤计算对应于的该段管长(深度差、深度增量); ⑥比较第(5)步与第(2)步的计算结果,两者之差超过允许范围,则以第(5)步的计 算结果作为估算值,重复(2)~(5) ⑦计算该段下端对应的深度及压力; ⑧重复(2)~(7),直到各段的累加深度等于管长时为止
二、叙述题: 1、简述垂直气液两相流动的流型 答案要点:分为纯液流,泡流,段塞流,环流,雾流。 2、单相液流的压力损耗与多相垂直管流的压力损耗有什么区别? 答案要点:○1 当油井的压力高于原油饱和压力时,井筒内流动着的是单相液体。单相管 流的能量来自液体的压力,其能量消耗于克服重力及摩擦阻力,在井筒中,井底压力大部分 消耗在克服液柱重力上。○2 多相垂直管流的压力损失除重力和摩擦阻力外,还有由于气流速 度增加所引起的动能变化造成的损失。在流动过程中,混合物密度和摩擦力岩程随气液体积 比、流速及混合物流动结构的变化而变化。 3、简述气液混合物在垂直管流中流动型态的变化 答案要点:在井筒中从低于饱和压力的深度起,溶解气开始从油中分离出来,这时,由 于气量少,压力高,气体都以小气泡分散在液相中,气泡直径相对于油管直径要小的多,称 为泡流。当混合物继续向上流动时,压力逐渐降低,气体不断膨胀,小气泡将合并成大气泡, 直到能够占据整个油管断面时,在井筒内将形成一段油一段气的结构,称为段塞流。随着混 合物继续向上流动,压力不断下降,气相体积继续增大,泡弹状的气泡不断加长,并逐渐由 油管中间突破,形成油管中心是连续的气流而管壁为油环的流动结构,称为环流。在油气混 合物继续上升过程中,当压力下降使气体的体积流量增加到足够大时,油管中流动的气流芯 子将变得很粗,沿管壁流动的油环变得很薄,此时,绝大部分油都以小油滴分散在气流中, 这种流动结构称为雾流。综上所述,油井中可能出现的流型自下而上依次为:纯油流、泡流、 段塞流、环流和雾流。 4、简述井筒压力分布计算步骤 答案要点:○1 选取合适的压力降作为计算的压力间隔。一般取 0.5~1MPa; ○2 估计一个对应的深度增量; ○3 计算该管段的平均温度、平均压力以及流体物性参数(溶解气油比、原油体积系数和 粘度、气体密度和粘度、混合物粘度、表面张力等); ○4 计算该段的压力梯度; ○5 计算对应于的该段管长(深度差、深度增量); ○6 比较第(5)步与第(2)步的计算结果,两者之差超过允许范围,则以第(5)步的计 算结果作为估算值,重复(2)~(5); ○7 计算该段下端对应的深度及压力; ○8 重复(2)~(7),直到各段的累加深度等于管长时为止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六 采油工具的拆卸与组装实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五 多种采油泵拆卸与组装实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四 裂缝导流能力模拟试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三 有杆泵与抽油原理.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二 抽油泵泵效实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实验讲义)实验一 垂直管流实验.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实验教学大纲(主讲:贺亚维).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大纲(主讲:贺亚维).pdf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9章 过程气相色谱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8章 热导式气体分析器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7章 电化学式氧分析器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6章 顺磁式氧分析器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5章 半导体激光气体分析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4章 紫外线气体分析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3章 红外线气体分析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2章 天然气工艺过程与在线分析技术.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01章 基本概念和有关知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11章 微量水分分析仪原理.pptx
-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在线分析理论与方法》课程教学课件(PPT)第10章 工业质谱仪原理.pptx
- 重庆某高校:《高等内燃机原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模块四 排放_第3次 内燃机机内净化(内燃机的排气净化技术).pptx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二章 自喷与气举采油.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三章 有杆泵采油.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四章 无杆泵采油.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五章 注水.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六章 水力压裂技术.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七章 酸处理技术.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八章 复杂条件下的开采技术.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九章 完井方案设计与试油.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教学习题)第十章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概要.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绪论(贺亚维).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油井流入动态与井筒多相流动计算.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井筒流动动态.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有杆泵采油.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无杆泵采油.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有杆泵采油.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水力压裂.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水力压裂技术(注水).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油水井维护性措施.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酸化.pdf
- 延安大学:《采油工程》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采油工程方案设计概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