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657.75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课程教学资源(打印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现状与发展探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计 算机控制技术成功运用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使得未来继电保护技术发展趋势 具有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特点。 我国继电保护学科、技术、继电器制造和人才队伍培养从无到有,在小活吸 收国外先进继电保护设备和运行技术的基础上,建成了一支具有深厚理论功底和 丰富运行经验的继电保护队伍。经过60年的发展和探索,我国已经建成了继电 保护研究、设计、加工制造、运行维护和教学的完整体系。 2我国继电保护的发展现状 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晶体管继电保护蓬勃发展和广泛采用的时代。其 中天津大学与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合作研究的500kV晶体管方向高频保护和 南京电力自动化研究院硏制的晶体管髙频闭锁距离保护,运行于葛洲坝500kV 线路上,结束了500V线路保护完全依靠从国外进口的时代。在20世纪70年 代中,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集成电路保护已开始研究。到80年代末集成电路 保护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渐取代晶体管保护。到90年代初集成电路保护的硏制 生产和应用仍处于主导地位,这是集成电路保护时代。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 即已开始了计算机继电保护的研究,1984年原华北电力学院硏制的输电线路微 机保护装置首先通过鉴定,并在系统中获得应用,揭开了我国继电保护发展史上 新的一页,为微机保护的推广开辟了道路。从90年代开始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 进入了微机保护的时代。不同原理、不同机型的微机线路和主设备保护各具特色, 为电力系统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优良、功能齐全且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随着微杋保护装置的硏究,在微机保护软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论成果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3.1计算机化 按照著名的摩尔定律,芯片上的集成度每隔18-24个月翻一番。其结果是 不仅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成倍增加,价格也在迅速降低。微处理机的发展主要体现 在单片化及相关功能的极大增强,片内硬件资源得到很大扩充,单片机与DSP 芯片二者技术上的融合,运算能力的显著提高以及嵌入式网络通信芯片的出现及

应用等方面。这些发展使硬件设计更加方便,高性价比使冗余设计成为可能,为 实现灵活化、高可靠性和模垬化的通用软硬件平台创造了条件。 我国在2000年220kⅤ及以上系统的微机保护率为43.99%,线路微机保护占 86%,到2003年底,220kⅤ以上系统的微机保护已占到70.29%,线路的微机化 率达到97.6%。实际运行中,微机保护的正确动作率要明显高于其他保护,一般 比平均正常动作率高0.20.3个百分点。 继电保护装置的计算机化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电力系统对微机保护的要 求不断提高,除了保护基本功能外,还应具有大容量故障信息和数据的长期存放 空间,快速的薮据处理功能,强大的通信功能,与其他保护、控制装置和调度联 网以供享全系统数据、信息和网络资源的能力、高级语言编程等 32网络化 网络保护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和微机保护相结合的产物,通 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各种保护功能,如线路保护、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等。网 络保护的最大好处是数据共享,可实现来由高频保护、光纤保护才能实现的纵 联保护。另外,由于分站保护系统采集了该站所有断路器的电流量、母线电压量, 所以很容易就可实现母线保护,而不需要另外的母线保护装置 电力系统网络型继电保护是一种新型的继电保护,是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必 然趋势。它建立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微机保护技术发展的基 础上。网络保护系统中网省级、省市级和市级主干网络拓扑结构,以及分站系统 拓扑结构均可采用简单、可靠的总线结构、星形结构、环形结构等。分站保护系 统在整个网络保护系统中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分站保护系统有2种模式:一是 利用现有微机保护;另一个是组建新系统,各种保护功能完全由分站系统保护管 理机实现。由于继电保护在电网中的重要性,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控制 策略,以确保网络保护系统的安全。 33智能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及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普遍应 用,新的控制原理和方法不断被应用于计算机继电保护中,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 如专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模糊逻辑、小波理论等在电力系统各个 领域都得到了应用,从而使继电保护的研究向更高的层次发展,出现了引人注目

的新趋势。例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内出现了用人工神经网络(ANN)来实现故 障类型的判别、故障距离的测定、方向保护、主设备保护等。在输电线两侧系统 电势角度摆开情况下发生经过渡电阻的短路就是一非线性问题,距离保护很难正 确作出故障位置的判别,从而造成误动或拒动;如果用神经网络方法,经过大量 故障样本的训练,只要样本集中充分考虑了各种情况,则在发生仼何故障时都可 正确判别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方法也在不断涌现,在电力系统继电保 护中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继电保护的发展注人了新的活力。将不同的人 工智能技术结合在一起,分析不确定因素对保护系统的影响,从而提高保护动作 的可靠性,是令后智能保护的发展方向。虽然上述智能方法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中应用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这些理论本身还不是很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随着 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通信等各种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可以预见,人工 智能技术在继电保护领域必会得到应用,以解决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 34综合自动化 现代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改变变电站目前监视、控制、保护 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割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高压、超 高压变电站正面临着一场技术创新。实现继电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的紧密结合,它 表现在集成与资源共享、远方控制与信息共享。以远方终端单元(RTU、微机保 护装置为核心,将变电所的控制、信号、测量、计费等回路纳入计算机系统,取 代传统的控制保护屏,能够降低变电所的占地面积和设备投资,提高二次系统的 可靠性 综合自动化系统打破了传统二次系统各专业界限和设备划分原则,改变了常 规保护装置不能与调度(控制)中心通信的缺陷,绐变电所自动化赋予了更新的 含义和内容,代表了变电所自动化技术发展的一种潮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功能更全、智能化水平更高、系统更完善的超高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必将 在中国电网建设中不断涌现,把电网的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提高到一个新的水 平。 4结语 随着电力系统的高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继电保护技术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将出现原理突破和应用革命,由 数字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发展到综合自动化水平。这对继电保护工作者提出了 艰巨的任务,也开辟了活动的广阔天地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