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陶瓷原料的制备

第七章陶瓷原料的制备 第一节粉末的物理性能 第二节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第一节 粉末的物理性能 第二节 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 第七章 陶瓷原料的制备

第一节粉末的物理性能 粉末的分类 颗粒(>100um) 粉未」粉体(1~100D) 超细粉体(0.1~1um) 纳米粉体(<0.1μm)
第一节 粉末的物理性能 ❑ 粉末的分类 颗 粒 (>100 μm) 粉 体 (1~100μm) 超细粉体 (0.1~1μm) 纳米粉体 (< 0.1μm) 粉 末

口粉体的物理性能 粉体形状 角状 针状 树枝状 纤维状 粉体形状〈片状 粒球 状状 不规则状
❑ 粉体的物理性能 角 状 针 状 树 枝 状 纤 维 状 片 状 粒 状 球 状 不规则状 粉体形状 ➢ 粉体形状:

粉体的粒度( particle size) 由于细颗粒的团聚作用,粉体一般是大量颗粒的聚 体。习惯上也把 聚合体称为颗粒 按ISO3252定 义,晶粒(A) 颗粒(B)、聚合 B Bc 体(C)的区别如 右图所示
➢ 粉体的粒度(particle size) 由于细颗粒的团聚作用,粉体一般是大量颗粒的聚 合体。习惯上也把 聚合体称为颗粒。 按ISO3252定 义,晶粒(A)、 颗粒(B)、聚合 体(C)的区别如 右图所示

1粒径的统计特征 粉体的粒径具有统计特征,而不是对单个颗粒的尺 寸。所以,一般将颗粒的平均大小称为粒度。习惯上可 将粒径和粒度二词通用 2粒径的表示方法 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 球性颗粒的直径就是粒径( particle diameter)。非球 形颗粒的粒径则用球体、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尺寸表示
粉体的粒径具有统计特征,而不是对单个颗粒的尺 寸。所以,一般将颗粒的平均大小称为粒度。习惯上可 将粒径和粒度二词通用。 1 粒径的统计特征 2 粒径的表示方法 颗粒的大小用其在空间范围所占据的线性尺寸表示。 球性颗粒的直径就是粒径(particle diameter)。非球 形颗粒的粒径则用球体、立方体或长方体的尺寸表示

其中用球体的直径表示不规则颗粒的粒径应用得最 普遍,称为当量直径或相当径( equivalent diameter) 粒径的主要表示方法有:等体积球相当径、等表面 积相当径、等沉降速度相当径、投影径以及筛分径等。 1)等体积球相当径:用等体积球的直径来描述不规则 形状颗粒的尺寸 2)等表面积球相当径:用等表面积球的直径来描述不 规则形状颗粒的尺寸
其中用球体的直径表示不规则颗粒的粒径应用得最 普遍,称为当量直径或相当径(equivalent diameter)。 粒径的主要表示方法有:等体积球相当径、等表面 积相当径、等沉降速度相当径、投影径以及筛分径等。 1) 等体积球相当径:用等体积球的直径来描述不规则 形状颗粒的尺寸。 2)等表面积球相当径:用等表面积球的直径来描述不 规则形状颗粒的尺寸

3)等沉降速度相当径:利用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 与粒径的关系来确定颗粒的粒径。 4)投影径:利用显微镜观察颗粒的投影,可测量颗粒 的粒径。 5)筛分径:当颗粒通过粗筛网并停留在细筛网上时, 粗细筛孔的孔径范围称为筛分径 例如:粉末的粒径为45~60目表示该粉末可通过 45目粗筛网,而停留在60目筛网上
3) 等沉降速度相当径:利用颗粒在液体中的沉降速度 与粒径的关系来确定颗粒的粒径。 4) 投影径:利用显微镜观察颗粒的投影,可测量颗粒 的粒径。 5) 筛分径:当颗粒通过粗筛网并停留在细筛网上时, 粗细筛孔的孔径范围称为筛分径。 例如:粉末的粒径为45~60目表示该粉末可通过 45目粗筛网,而停留在60目筛网上

3粉体的粒度分布( particle diameter distribution) 由于实际粉体大都由粒度不等的颗粒组成,所以它 就存在一个粒度分布范围,简称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通常用简单的图表或函数形式来表示 1)频度分布(微分型):用横坐标表示粒径,纵坐标 表示各粒径对应的颗粒百分含量。 2)累积分布(积分型):用横坐标表示粒径,纵坐标 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
由于实际粉体大都由粒度不等的颗粒组成,所以它 就存在一个粒度分布范围,简称粒度分布。 粒度分布通常用简单的图表或函数形式来表示。 3 粉体的粒度分布(particle diameter distribution) 1)频度分布(微分型):用横坐标表示粒径,纵坐标 表示各粒径对应的颗粒百分含量。 2)累积分布(积分型):用横坐标表示粒径,纵坐标 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颗粒占全部颗粒的百分含量

D. DD D 图71频度分布曲线图

100 个数 质量 50 D D 图72粉体的累积分布曲线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典型的陶瓷材料.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工程合金.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陶瓷的烧结原理及工艺.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金属压力加工.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金属材料热处理.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铸造.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金属的焊接.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金属材料的制备一冶金.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钢结构》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冷弯型钢结构特性与热轧型钢结构的性能主要差别 The Main Behavior Differences Between Cold-Formed Steel & Hot-rolled Steel Structures、《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修订介绍.ppt
- 《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讲座》电子课件.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4.7)连接成形技术的发展趁势.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4.6)机械连接.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4.2)焊接方法.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4.4)焊接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简介.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4.3)常用金属材料的焊接.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4.5)胶接.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_概述.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三章 金属塑性成形(3.3)金属塑性成形工艺设计.ppt
- 安徽工程科技学院:《材料成型技术》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连接成形(4.1)焊接理论基础.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高分子材料.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聚合物的制备.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陶瓷的成形原理及工艺.ppt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A(试卷).doc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A(答案).doc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试卷).doc
- 四川轻化工大学(四川理工学院):《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试卷B(答案).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弯曲应力.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平面图形的几何性质.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扭转.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弯曲变形.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拉伸和压缩.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弯曲内力.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组合变形.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动载荷.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压杆稳定.doc
- 《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交变应力.doc
- 《材料力学》课程PPT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应力状态分析和强度理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