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网工程规划》第10章 雨水设计计算

第10章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 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汇集并排除暴雨 所形成的地面径流,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正常 生
第10章 雨水管网设计与计算 雨水管渠系统是由雨水口、雨水管渠、检查井、 出水口等构筑物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 雨水管渠系统的任务就是及时汇集并排除暴雨 所形成的地面径流,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正常 生产

雨水管渠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或暴雨强度曲线; 2.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 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各设计管段雨水设计流 4.进行管渠的水力计算,确定各设计管段的管 径、坡度、标高及埋深。 5.绘制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1.确定当地的暴雨强度公式或暴雨强度曲线; 2.划分排水流域,进行雨水管渠的定线; 3.划分设计管段,计算各设计管段雨水设计流 量; 4.进行管渠的水力计算,确定各设计管段的管 径、坡度、标高及埋深。 5.绘制管渠平面图及纵剖面图。 雨水管渠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0.1雨量分析与暴雨强度公式 雨水设计流量是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依据。由于 雨水径流的特点是流量大而历时短,因此应对雨量进 行分析,以便经济合理地推算暴雨量和径流量,作为 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 10.1.1雨量分析 降雨现象的分析,是用降雨量、暴雨强度、降 雨历时、降雨面积和重现期等因素来表示降雨的特 征
10.1 雨量分析与暴雨强度公式 雨水设计流量是雨水管渠系统设计的依据。由于 雨水径流的特点是流量大而历时短,因此应对雨量进 行分析,以便经济合理地推算暴雨量和径流量,作为 雨水管渠的设计流量。 10.1.1 雨量分析 降雨现象的分析,是用降雨量、暴雨强度、降 雨历时、降雨面积和重现期等因素来表示降雨的特 征

1.降雨量 降雨量是指降雨的绝对量,是用降雨深度H(mm 表示,也可用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L/ha)表示。 在研究降雨时,很少以一场雨为对象,而常用单位时 间表示: (1)年平均降丽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 雨量的平均值。 (2)月平均摩丽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 雨量的平均值。 (3)年最大日降丽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 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绝对量
1.降雨量 降雨量是指降雨的绝对量,是用降雨深度 H(mm) 表示,也可用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L/ha)表示。 在研究降雨时,很少以一场雨为对象,而常用单位时 间表示: (1)年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年降 雨量的平均值。 (2)月平均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各月降 雨量的平均值。 (3)年最大日降雨量:指多年观测所得的一年 中降雨量最大一日的绝对量

2.降雨历时 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全部的时 间,也可以指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用t表示,单 位以min或h计,从自计雨量记录纸上直接读得。 3.降雨强度(暴雨强度) 降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 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雨深度,用i表示
2.降雨历时 是指连续降雨的时段,可以指一场雨全部的时 间,也可以指其中个别的连续时段。用 t表示,单 位以 min或 h计,从自计雨量记录纸上直接读得。 3.降雨强度(暴雨强度) 降雨强度是指某一连续降雨时段内的平均降雨 量,即单位时间的平均降雨深度,用 i表示

(mm/min) t 在工程上统计的降雨多属暴雨性质,故称暴雨 强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q (L/s·ha)表示。q与i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q=167i 式中167——换算系数
i H t = (mm/min) 在工程上统计的降雨多属暴雨性质,故称暴雨 强度,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降雨体积 q (L/s·ha)表示。q与 i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q=167i 式中 167-—换算系数

暴雨强度是描述暴雨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确 定雨水设计流量的重要依据。在任一场暴雨中,暴 雨强度是随降雨历时变化的。所取的降雨历时长, 则与该历时相对应的暴雨强度将小于短历时对应的 暴雨强度。在推求暴雨强度公式时,降雨历时常采 用5、10、15、20、30、45、60、90、120min9个 时段。在分析暴雨资料时,必须选用对应各降雨历 时的最大降雨量。由于在各降雨历时内每个时刻的 暴雨强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计算出的各历时的暴雨 强度称为最大平均暴雨强度
暴雨强度是描述暴雨特征的重要指标,也是确 定雨水设计流量的重要依据。在任一场暴雨中,暴 雨强度是随降雨历时变化的。所取的降雨历时长, 则与该历时相对应的暴雨强度将小于短历时对应的 暴雨强度。在推求暴雨强度公式时,降雨历时常采 用5、10、15、20、30、45、60、90、120 min 9个 时段。在分析暴雨资料时,必须选用对应各降雨历 时的最大降雨量。由于在各降雨历时内每个时刻的 暴雨强度也是不同的,所以计算出的各历时的暴雨 强度称为最大平均暴雨强度

4.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 (1)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即降雨 的范围。 (2)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 用F示,以公顷或平方公里为 单位(ha或km2)。 任一场暴雨在降雨面积上各点的暴雨强度是不相 等的,但在城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中,设计管渠的汇 水面积较小,一般小于100km2,其汇水面积上最远 点的集水时间不超过60min到120min,这种较小的 汇水面积,在工程上称为小汇水面积。在小汇水面积 上可忽略降雨的非均匀分布,认为各点的暴雨强度都 相等
4.降雨面积和汇水面积 (1)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所笼罩的面积,即降雨 的范围。 (2)汇水面积——是指雨水管渠汇集雨水的面积, 用 F表示,以公顷或平方公里为 单位(ha或km2)。 任一场暴雨在降雨面积上各点的暴雨强度是不相 等的,但在城镇雨水管渠系统设计中,设计管渠的汇 水面积较小,一般小于100 km2,其汇水面积上最远 点的集水时间不超过60 min到120 min,这种较小的 汇水面积,在工程上称为小汇水面积。在小汇水面积 上可忽略降雨的非均匀分布,认为各点的暴雨强度都 相等

5.降雨的频率和重现期 (1)暴雨强度的频率 某一大小的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是不能预知的, 只能通过对以往大量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计算其发 生的频率,才能推求其今后发生的可能性。 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 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m与观测资料总项数n之比的百 分数,即: P、m ×100% n——观测资料总项数 m—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
5.降雨的频率和重现期 (1)暴雨强度的频率 某一大小的暴雨强度出现的可能性是不能预知的, 只能通过对以往大量观测资料的统计分析,计算其发 生的频率,才能推求其今后发生的可能性。 某特定值暴雨强度的频率是指等于或大于该值的 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 m与观测资料总项数 n之比的百 分数,即: P m n n = 100 % n——观测资料总项数 m——暴雨强度出现的次数

若每年只选一个雨样,称为年频率式 n= N ×100% N—降雨观测资料的年数 若平均每年选入M个雨样数,称为次频率式。 n=N·M,P ×100 NM M—每年选入的平均雨样数
若每年只选一个雨样,称为年频率式 n = N, P m N n = 100 % N——降雨观测资料的年数 若平均每年选入 M个雨样数,称为次频率式。 n = N·M, P m NM n = 100 M——每年选入的平均雨样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管网工程规划》总复习.ppt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13章 裂缝宽度的计算原理及 耐久性控制.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12章 构件的变形计算原理.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8章 柱的结构形式及破坏类型.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4章 梁的结构形式和破坏类型.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3章 工程结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2章 结构基本计算原贝.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1章 绪论.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十五章 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十四章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11章 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原理.pps
- 《混凝土结构及砌体结构》第10章 钢筋混凝土楼盖结构设计.pps
- 《建筑装饰制图》习题与答案.doc
- 《建筑装饰制图》实验实训.doc
- 《建筑装饰制图》授课计划.doc
- 《建筑装饰制图》第五十八讲 阴影的基本知识.ppt
- 《建筑装饰制图》第五十五讲 建筑装饰施工图.ppt
- 《建筑装饰制图》第五十二讲 建筑装饰施工图实例.ppt
- 《建筑装饰制图》第四十七讲 建筑装饰施工图.ppt
- 《建筑装饰制图》建筑装饰施工图.ppt
- 《管网工程规划》第1章 概论.ppt
- 《管网工程规划》第2章(2-4) 给水管网糸统规划布置.ppt
- 《管网工程规划》第2章(2-1) 规划原则和工作程序.ppt
- 《管网工程规划》第3章 水力计算基础.ppt
- 《管网工程规划》第6章 给水工程设计.ppt
- 《管网工程规划》第9章 污水设计计算.ppt
- 《管网工程规划》给水系统流量关系.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10章 木材.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11章 建筑功能材料.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1章 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质.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2章 建筑金属材料.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3章 砂石材料.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5章 混凝土和砂浆.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6章 砌体材料.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7章 沥青材料.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9章 合成高分子材料.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8章 沥青混合料.ppt
- 山东交通学院:《常用建筑材料》第4章 无机胶凝材料.ppt
-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二章 拉伸与压缩.ppt
-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力学》课程电子教案(PPT教学课件)第四章 扭转.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