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第12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重点 1.周期函数分解为付里叶级数 2.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3.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第12章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2. 非正弦周期函数的有效值和平均功率 ⚫ 重点 3. 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 1. 周期函数分解为付里叶级数

121非正弦周期信号 生产实际中不完全是正弦电路,经常会遇到非正弦周 期电流电路。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和无线电技 术等方面,电压和电流往往都是周期性的非正弦波形。 非正弦周期交流信号的特点 (1)不是正弦浪 (2)按周期规律变化一f(t)=f(t+kT 例1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
12.1 非正弦周期信号 生产实际中不完全是正弦电路,经常会遇到非正弦周 期电流电路。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计算机和无线电技 术等方面,电压和电流往往都是周期性的非正弦波形。 ⚫ 非正弦周期交流信号的特点 (1) 不是正弦波 (2) 按周期规律变化 例1 半波整流电路的输出信号 f (t) = f (t + kT)

例2示波器内的水平扫描电压 周期性锯齿波
例2 示波器内的水平扫描电压 周期性锯齿波

例3计算机内的脉冲信号 T
计算机内的脉冲信号 T t 例3

例4交直流共存电路 +y
交直流共存电路 Es +V 例4

122周期函数分解为付里叶级数 周期函数展开成付里叶级数,直流分量 基浪(和原 函数同频) f(t)=4+ Aim cos(@,t+o)+ 二次诸波 +A,m cos( 2@, t+o2)F (2倍频) +A,m cos(na,t+n)F 高次谐波 o f()=4+∑4 coS(k@,t+) k=1
基波(和原 函数同频) 二次谐波 (2倍频) 直流分量 高次谐波 ( ) cos( ) 1 0 1 = = + + k k m k f t A A k t 12.2 周期函数分解为付里叶级数 f (t) = A0 + A1m cos(1 t +1 )+ + A2m cos(21 t +2 )+ + Anm cos(n1 t + n )+ 周期函数展开成付里叶级数:

也可表示成: Akm cos(ka, t+oN)=a, cosk@, t+b, sin k@, t f(=a+∑la k=l, cos ko, t +b, sin ko,t 系数之间 A1=a0 的关系为 Akm=vak +bk coser bk=-Akm sinP arctan
( ) [ cos sin ] 1 1 0 1 f t a a k t b k t k k k = = + + A k t a k t b k t k m k k k + = + 1 1 1 cos( ) cos sin 也可表示成: k k k k k m k k k m k k m k k a b a A b A A a b A a − = = = − = + = arctan cos sin 2 2 0 0 系数之间 的关系为

系数的计算: 7f( 1 r2r f(t)cos ko, td(o t 元 0 2丌 k nJo f(t)sinka, td(o, t) 求出4、a、b便可得到原函数f()的展开式
= = = = 2 0 1 1 2 0 1 1 0 0 0 ( )sin ( ) 1 ( )cos ( ) 1 ( ) 1 b f t k t d t a f t k t d t f t d t T A a k k T 求出A0、ak、bk便可得到原函数f(t)的展开式。 系数的计算:

利用函数的对称性可使系数的确定简化 f() (1)偶函数 T2 T2 f(t=f(t) bk=0 (2)奇函数 f(0) T2 T/ t f(t)=-f()a4=0 f() (3)奇谐波函数 f(t)=-f(t+ 2k b,=0
利用函数的对称性可使系数的确定简化 (1)偶函数 -T/2 T/2 t f(t) ( ) = (− ) = 0 k f t f t b -T/2 t T/2 f(t) ( ) = − ( ) = 0 k f t f t a (2)奇函数 (3)奇谐波函数 ) 0 2 ( ) ( = − + a2k = b2k = T f t f t t f (t)

例1周期性方波信号的分解 解图示矩形波电流在一个周期内 的表达式为: 0<t< T T 0 <t<T 直流分量:b≈1cr 7()、1rm12 l.dt T 2 谐波分量:b=1n( atsina ta(a cosa t) 2/偶数 0 K为奇数 k兀
t T/2 T S i m I 例1 周期性方波信号的分解 解 图示矩形波电流在一个周期内 的表达式为: = t T T T I t i t S 2 0 2 0 ( ) m 2 1 ( ) 1 0 / 2 0 m T T O S m I I dt T i t dt T I = = = 直流分量: 谐波分量: = 2 0 ( )sin ( ) 1 b i t k td t K S K为偶数 K为奇数 = − = k k t I k I m m 2 0 cos ) 1 ( 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章 三相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章 含有耦合电感的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章 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线性系统理论》第5章 线性反馈系统的时间域综合.pdf
- 哈尔滨工业大学:《线性系统理论》第4章 系统运动的稳定性.pdf
- 哈尔滨工业大学:《线性系统理论》第3章 线性系统的能控性与能观测性.pdf
- 哈尔滨工业大学:《线性系统理论》第2章 线性系统的运动分析.pdf
- 《DEH系统50问》讲义.doc
- 高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讲 相量分析法.ppt
- 高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讲 电路定理.ppt
- 高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ppt
- 高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高职:《电路分析基础》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电路元件与电路定律.ppt
- 《WinCC与设备的连接》讲义.ppt
- 《电工技术》PPT教学课件(教案讲稿)第1章 直流电路.ppt
- 《工程测试实验指导书》讲义.doc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装置》第九节 气动调节阀.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装置》第八节 Ys170调节器.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装置》第七节 SLPC和sPRG编程实例.ppt
- 北京化工大学:《自动化装置》第六节 SPRG编程器.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5章 二端口(网络).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章 电路定理.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含运算放大器的电阻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一阶电路(一阶电路的阶跃响应).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一阶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二阶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相量法.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8)串联电路的谐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路 Electric circuit》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9.1-9.7).ppt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三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法 3.6 线性系统的稳态误差计算.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4 控制系统的方块图、信号流图与梅逊公式.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6.3 串联校正.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五章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法 Frequency-response analysis.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六章 控制系统的校正 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doc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讲义)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2.3.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