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马铃薯

第入章马铃薯 新殊枫
第六章 马铃薯

第六章马铃薯 第一节概述 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与用途 (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1.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 ·2.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3. 马铃薯块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综上所述,马铃薯的营养成分是丰富而齐全的, 在北方和高寒地区,特别在西藏冬季缺乏水果 和蔬菜,马铃薯则可成为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马铃薯与其它粮食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表6-1)
第六章 马铃薯 ⚫ 第一节 概 述 ⚫ 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与用途 ⚫ (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 ⚫ 1. 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 ⚫ 2. 马铃薯蛋白质营养价值高 ⚫ 3. 马铃薯块茎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 综上所述,马铃薯的营养成分是丰富而齐全的, 在北方和高寒地区,特别在西藏冬季缺乏水果 和蔬菜,马铃薯则可成为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 马铃薯与其它粮食的营养成分含量比较(表6-1)

表6-1马铃薯、干马铃薯与其它食物成分(每100g可食部分) 食物 马铃薯 干马铃薯 玉米 天米 小麦 高粱 能量(千焦) 334.72 1343.06 1487.87 1522.98 1389.09 1430.93 水分(g) 78 11.7 11.5 12 12.3 10.9 粗蛋白(g】 2.1 8.4 9.5 6.8 13.3 10.1 脂肪(g》 0.1 0.4 4.4 0.5 2.0 3.4 碳水化合物(g) 18.5 74.3 73.2 80.0 70.0 73.2 可食纤维(g) 2.1 8.4 9.3 2.4 12.1 9.0 钙(mg】 9 36 12 20 44 32 磷(mg 50 201 251 115 359 290 铁(mg) 0.8 3.2 3.4 1.1 3.9 4.9 维生素B,(mg》 0.1 0.4 0.35 0.08 0.52 0.39 维生素B,(mg) 0.04 0.16 0.11 0.04 0.12 0.15 维生素PP(mg 1.5 6.0 1.9 1.8 4.4 3.8 维生素C(mg】 20 80 微量 0 0 0
表6-1 马铃薯、干马铃薯与其它食物成分(每100g可食部分) 食物 马铃薯 干马铃薯 玉米 大米 小麦 高粱 能量(千焦) 334.72 1343.06 1487.87 1522.98 1389.09 1430.93 水分(g) 78 11.7 11.5 12 12.3 10.9 粗蛋白(g) 2.1 8.4 9.5 6.8 13.3 10.1 脂肪(g) 0.1 0.4 4.4 0.5 2.0 3.4 碳水化合物(g) 18.5 74.3 73.2 80.0 70.0 73.2 可食纤维(g) 2.1 8.4 9.3 2.4 12.1 9.0 钙(mg) 9 36 12 20 44 32 磷(mg) 50 201 251 115 359 290 铁(mg) 0.8 3.2 3.4 1.1 3.9 4.9 维生素B1 (mg) 0.1 0.4 0.35 0.08 0.52 0.39 维生素B2 (mg) 0.04 0.16 0.11 0.04 0.12 0.15 维生素PP(mg) 1.5 6.0 1.9 1.8 4.4 3.8 维生素C(mg) 20 80 微量 0 0 0

(二)马铃薯的用途 1.马铃薯既是粮食又是菜 2.马铃薯是一种良好的饲料 3.马铃薯适应性强 4.马铃薯的工业用途 表6-2 各种作物每公顷所获得的饲料单位和可消化的蛋白质(单位kg/ha) 作物 饲料单位 可消化蛋白质 马铃薯 2764.4 91.7 燕麦 1214.0 75.6 大麦 1327.7 63.3 冬黑麦 1302.6 76.8 玉米 2362.3 82.3 饲料甜菜 1715.6 61.8 箭舌豌豆 1181.1 173.2
(二)马铃薯的用途 1. 马铃薯既是粮食又是菜 2. 马铃薯是一种良好的饲料 3. 马铃薯适应性强 4.马铃薯的工业用途 表6-2 各种作物每公顷所获得的饲料单位和可消化的蛋白质(单位kg/ha) 作物 饲料单位 可消化蛋白质 马铃薯 2764.4 91.7 燕麦 1214.0 75.6 大麦 1327.7 63.3 冬黑麦 1302.6 76.8 玉米 2362.3 82.3 饲料甜菜 1715.6 61.8 箭舌豌豆 1181.1 173.2

·二、马铃薯起源、传播 (一)马铃薯的起源 根据科学的考证,马铃薯有两个起源中心:栽培 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的安第斯山(Andes)山区及乌拉圭等地,其起源 中心以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 (Lake Titicaca)盆地为中心地区;野生种的起 源中心则是中美洲及墨西哥,那里分布着具有系 列倍性的野生多倍体种,即:2n=24,2n=36, 2n=48,2n=60和2n=72等种 (二)马铃薯的传播
⚫ 二、马铃薯起源、传播 ⚫ (一)马铃薯的起源 ⚫ 根据科学的考证,马铃薯有两个起源中心:栽培 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 的安第斯山(Andes)山区及乌拉圭等地,其起源 中心以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处的“的的喀喀”湖 (Lake Titicaca)盆地为中心地区;野生种的起 源中心则是中美洲及墨西哥,那里分布着具有系 列倍性的野生多倍体种,即:2n=24,2n=36, 2n=48,2n=60和2n=72等种 ⚫ (二)马铃薯的传播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发展与科研成就 (一)马铃薯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1.生产发展的概况 2.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分布 3.世界马铃薯发展趋势 收获面积(千ha) 单产(kg/ha) 国别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荷兰 160 151F 169F 41706 42275 42958 英国 198 195F 177 37364 38564 39137 美国 542 538F 495 31054 30669 33343 原联邦德 244 243F 232 31749 31916 35194 国 法国 205 197F 201 30244 31472 36905 日本 133F 132F 130 27872 28166 28839 印度 806 817F 843 15199 15530 12364 波兰 2147 2147F 2095F 17430 17439 17444 前苏联 6830 6900F 6500F 12489 12609 11692 中国 4002F 4002F 4002F 12002 11626 12001 表6-3世界主要国家马铃薯面积与单产情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发展与科研成就 (一)马铃薯生产的历史与现状 1. 生产发展的概况 2. 我国马铃薯生产的分布 3. 世界马铃薯发展趋势 国别 收获面积(千ha) 单产(kg/ha)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荷兰 160 151F 169F 41706 42275 42958 英国 198 195F 177 37364 38564 39137 美国 542 538F 495 31054 30669 33343 原联邦德 国 244 243F 232 31749 31916 35194 法国 205 197F 201 30244 31472 36905 日本 133F 132F 130 27872 28166 28839 印度 806 817F 843 15199 15530 12364 波兰 2147 2147F 2095F 17430 17439 17444 前苏联 6830 6900F 6500F 12489 12609 11692 中国 4002F 4002F 4002F 12002 11626 12001 表6-3 世界主要国家马铃薯面积与单产情况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发展与科研成就 (二)马铃薯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 ● 1.品种资源及新品种选育 。2.防止病毒性退化的研究 3.栽培技术研究 ● 4.栽培理论的发展 四、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划 (一)北方一作区 (二)中原二作区 (三)1 南方二作区 (四)西南单双季混作☒
⚫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生产发展与科研成就 ⚫ (二)马铃薯研究工作的主要成就 ⚫ 1. 品种资源及新品种选育 ⚫ 2. 防止病毒性退化的研究 ⚫ 3. 栽培技术研究 ⚫ 4. 栽培理论的发展 ⚫ 四、我国马铃薯栽培区划 ⚫ (一)北方一作区 ⚫ (二)中原二作区 ⚫ (三)南方二作区 ⚫ (四)西南单双季混作区

第二节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栽培种的马铃薯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 生草本植物 (一)根系 1.须根系马铃薯由块 茎繁殖所发上的根系为 须根系(图6-1) 图6-1马铃薯根系合成块茎的分布状 1.土面2.叶柄3.匍匐茎4幼嫩块茎 5.纤维根6.种薯7.茎的基部8地下茎
第二节 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一、马铃薯的形态特征 栽培种的马铃薯是双子叶种子植物,属茄科(Solanceae)茄属(Solanum)的一年 生草本植物 (一)根系 图6-1 马铃薯根系合成块茎的分布状 1.土面 2.叶柄 3.匍匐茎 4.幼嫩块茎 5.纤维根 6.种薯 7.茎的基部 8.地下茎 1. 须根系 马铃薯由块 茎繁殖所发上的根系为 须根系(图6-1)

2.直根系 马铃薯由种子萌发产生的实生苗根系,具有主侧根之分,称为直根系 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长出二条纤细的主根,当子叶展开时主根长 达1厘米以上,主根较长,当实生苗4-6片真叶时,即开始从子叶腋处长出第一对 匍匐茎,并形成块茎。(图6-2),最后实际上形成了与块茎繁殖相似的强大网 状根系 图6-2马铃薯实生苗的发育 (一)子叶开始脱种皮(二)子叶期幼苗 (三)出苗后40天左右 的植株 1.子叶2.种皮3.胚芽4.匍匐茎5.块茎6.根
2. 直根系 马铃薯由种子萌发产生的实生苗根系,具有主侧根之分,称为直根系 种子萌发时,首先是胚根突破种皮,长出一条纤细的主根,当子叶展开时主根长 达1厘米以上,主根较长,当实生苗4-6片真叶时,即开始从子叶腋处长出第一对 匍匐茎,并形成块茎。(图6-2),最后实际上形成了与块茎繁殖相似的强大网 状根系 图6-2马铃薯实生苗的发育 (一)子叶开始脱种皮 (二)子叶期幼苗 (三)出苗后40天左右 的植株 1.子叶 2.种皮 3.胚芽 4.匍匐茎 5.块茎 6.根

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二)茎 马铃薯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块茎,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态和功能各 不相同 图6-4马铃薯块茎 1.顶芽2.芽眉3.芽眼4.皮孔5.脐部6.周 皮 图6-3马铃薯匍匐茎形成及膨大过程 7.皮层8.维管束环9.内髓10.外髓
马铃薯栽培的生物学特性 (二)茎 马铃薯茎包括地上茎、地下茎、匍匐茎、块茎,都是同源器官,但形态和功能各 不相同 图6-3 马铃薯匍匐茎形成及膨大过程 图6-4 马铃薯块茎 1.顶芽 2.芽眉 3.芽眼 4.皮孔 5.脐部 6.周 皮 7.皮层 8.维管束环 9.内髓 10.外髓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玉米.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大麦.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大麦.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小麦.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小麦.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豆类作物栽培(豌豆).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总论.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生产实践).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指导书)西藏作物生产实践指导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指导书)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四章 油菜.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六章 马铃薯.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八章 其它作物.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五章 玉米.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二章 大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三章 小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七章 豆类作物栽培.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一章 总论.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前言与目录(主编:栾运芳、王建林).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各论).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油菜.ppt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of chilling stress responsiveness in grafted watermelon seedlings.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Genome-wid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IR-NBS-LRR genes in Chinese cabbage(Brassica rapa ssp. pekinensis)reveal expression patterns to TuMV infection.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foral repressor, BcFLC2, from Pak‑choi(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Components of the Arabidopsis CBF Cold-Response Pathway Are Conserved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of 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Seed Oil Yield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不结球白菜(NY/T 2223-2012)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Valida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normalisation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A cDNA Clone of BcHSP81-4 from the Sterility Line(Pol CMS)of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pdf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不结球白菜醛酮还原酶BcAKR4C9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外源GR24对不结球白菜腋芽生长的影响.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Vernalization can regulate flowering time through microRNA mechanism in Brassica rapa.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MADS‑box gene family in Brassica rapa(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De novo sequencing and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white petals and red labella in Phalaenopsis for discovery of genes related to flower color and floral differentation.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RF-B3 gene associated with flower abnormalities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策略与机制探讨.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构建农业高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的探索.pdf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专题讲座)洋葱生物技术育种 Application of Biotechnology on Onion Breeding.pptx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Breeding of garden crops.pdf
-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Breeding of garden crops.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