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大麦

第二章 大麦
第二章 大麦

第二章大麦 口第一节 大麦的生产与分布 口第二节 大麦的分类和品种 口第三节 大麦的生长发育 ▣第四节 大麦生产与王肥水的关系 口第五节 大麦的栽培技术 目第六节 大麦栽培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 大麦 第一节 大麦的生产与分布 第二节 大麦的分类和品种 第三节 大麦的生长发育 第四节 大麦生产与土肥水的关系 第五节 大麦的栽培技术 第六节 大麦栽培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西藏作物栽培学 研室 生产与分布 大麦是有稃大麦和无 稃大麦的总称。 > 有稃大麦常称皮大麦 无稃大麦为裸大麦或 元麦、米麦、青裸等 > 大麦具有早熟、高产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等特点。 在世界禾谷类种植面 积和产量上,大麦居 第四位,仅次手小麦 水稻和玉米。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 大麦是有稃大麦和无 稃大麦的总称。 ➢ 有稃大麦常称皮大麦。 ➢ 无稃大麦为裸大麦或 元麦、米麦、青裸等。 ➢ 大麦具有早熟、高产、 抗逆性强、适应性广 等特点。 ➢ 在世界禾谷类种植面 积和产量上,大麦居 第四位,仅次于小麦、 水稻和玉米。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西藏作物栽培学 研室 生产与分布 h■■n■■■■■■■■a■■■■口 一、大麦的起源与栽培历史 (一)起源 大麦的起源与进化的研究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从1855 年至今) > 中东“新月沃地” 野生大麦的起源中心 野生六棱大麦 栽培大麦和野生二棱大麦的共同祖先 青藏高原三 野生大麦的又一起源中心 较为公认的起源地: 是从小亚细亚; 是中国的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地区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一、大麦的起源与栽培历史 (一)起源 ➢ 大麦的起源与进化的研究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从1855 年至今) ➢ 中东“新月沃地”——野生大麦的起源中心 ➢ 野生六棱大麦——栽培大麦和野生二棱大麦的共同祖先 ➢ 青藏高原——野生大麦的又一起源中心 ➢ 较为公认的起源地: 一是从小亚细亚; 二是中国的西藏、青海和四川的西部地区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研室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h■■■■■■■■■■■■■■■■ 一、大麦的起源与栽培历史 (二)栽培历史 世界各地先后发现公元前15000-5000年的栽培大麦遗物。 1、东亚和西南亚的古文明区栽培; 2、新石器时代中期,在新疆哈密、青海诺木洪、西藏昌都 卡若等地,己有大麦栽种 3、远在殷商甲骨文中已有“牟(即大麦)”的记述: 4、西汉以前的黄河、长江流域和西北广大地区种植大麦己 相当广泛。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一、大麦的起源与栽培历史 (二)栽培历史 ➢ 世界各地先后发现公元前15000-5000年的栽培大麦遗物。 1、东亚和西南亚的古文明区栽培; 2、新石器时代中期,在新疆哈密、青海诺木洪、西藏昌都 卡若等地,已有大麦栽种; 3、远在殷商甲骨文中已有“牟(即大麦)”的记述; 4、西汉以前的黄河、长江流域和西北广大地区种植大麦已 相当广泛。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研室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h■■■■■■■■■■■■■■■■■■ 二、大麦的经济价值和综合利用 (一)经济价值 >1.籽粒化学成份 大麦籽粒营养成分 单位:(%) 作物 蛋白质 赖氨酸 脂肪 淀粉 维生素E 钙 磷 铁 大麦 10-11 400 1.5-2.0 60-70 1.2-2.5 50-70 350-400 4.5-8.0 玉米 7.5-8.5 250-300 4.0-5.0 70-75 1.5-4.5 10-25 200-300 1.5-3.5 小麦 9.0-10.0 200-300 1.0-1.5 58-76 0.5-1.5 30-40 100-200 1.5-5.0 稻米 7.0-8.0 200-250 1.0-1.5 0.5-1.0 15-35 150-250 4.5-8.0 >2 食用价值 >3.饲用价值 >4.其他利用价值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西藏作物栽培学 二、大麦的经济价值和综合利用 (一)经济价值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作物 蛋白质 赖氨酸 脂肪 淀粉 维生素E 钙 磷 铁 大麦 10-11 400 1.5-2.0 60-70 1.2-2.5 50-70 350-400 4.5-8.0 玉米 7.5-8.5 250-300 4.0-5.0 70-75 1.5-4.5 10-25 200-300 1.5-3.5 小麦 9.0-10.0 200-300 1.0-1.5 58-76 0.5-1.5 30-40 100-200 1.5-5.0 稻米 7.0-8.0 200-250 1.0-1.5 - 0.5-1.0 15-35 150-250 4.5-8.0 大麦籽粒营养成分 单位:(%) ➢1.籽粒化学成份 ➢2.食用价值 ➢3.饲用价值 ➢4.其他利用价值 西藏作物栽培学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西藏作物栽培学 研室 生产与分布 h■■■■■■■■■■■■■■■■■■ 二、大麦的经济价值和综合利用 (二)综合利用 1.新兴食品开发 宋白雪高臣无得份色月品 。的的0位数狼通 。0标和。B泥口四 生产西自拾区县和金加工 .tibet.cn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二、大麦的经济价值和综合利用 (二)综合利用 ➢ 1. 新兴食品开发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西藏作物栽培学 研室 生产与分布 h■■■■■■■■■■■■■■■■■■ 二、大麦的经济价值和综合利用 (二)综合利用 >2.工业编织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二、大麦的经济价值和综合利用 (二)综合利用 ➢ 2. 工业编织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研室 生产与分布 西藏作物栽培学 h■■■■■■■■■■■■■■■■■■ 三、大麦的生产发展状况 表世界大麦生产播种面积及产量 年份 面积(X10hm2) 单产(kghm2) 总产(X10t) (一)世界的生产发展简 Year Cultivatio Yield Total Yield n areas 况 1990 7333.33 2406.0 17767 1991 7560.00 2220.0 16799 大麦因适应性广、抗逆性 1992 7346.00 2175.0 16013 强 1993 7466.00 2265.0 16945 1994 7233.33 2205.0 15993 分布范围 1995 6940.00 2055.0 14275 纬度:南纬42°~北纬70°; 1996 6713.33 2325.0 15607 1997 6626.67 2370.0 15662 海拔:0≈2m一 4750m 1998 6166.67 2250.0 13882 1999 5356.3 2523.0 13516 2000 5426.9 2602.2 14122 2001 5215.7 2535.0 13222 2004 5703.0 2720.0 15500 *数据来白FA0.Data from FA0.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西藏作物栽培学 三、大麦的生产发展状况 (一)世界的生产发展简 况 ➢ 大麦因适应性广、抗逆性 强; ➢ 分布范围 纬度:南纬42°~北纬70° ; 海拔:0~2m——4750m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表 世界大麦生产播种面积及产量 年份 Year 面积(×105hm2) Cultivatio n areas 单产(kg·hm2) Yield 总产(×105 t) Total Yield 1990 7333.33 2406.0 17767 1991 7560.00 2220.0 16799 1992 7346.00 2175.0 16013 1993 7466.00 2265.0 16945 1994 7233.33 2205.0 15993 1995 6940.00 2055.0 14275 1996 6713.33 2325.0 15607 1997 6626.67 2370.0 15662 1998 6166.67 2250.0 13882 1999 5356.3 2523.0 13516 2000 5426.9 2602.2 14122 2001 5215.7 2535.0 13222 2004 5703.0 2720.0 15500 *数据来自FAO. Data from FAO. 西藏作物栽培学

第二章 农学教 第一节 西藏作物栽培学 研室 生产与分布 h■■■■■■■■■■■■■■■■■四 三、大麦的生产发展状况 (二)中国的生产发展 >分布广,产区集中 东南沿海盐碱地、长江中下游、川西、青藏高原 >种植面积 333.3万≈466.7万hm2 >总产 55亿kg以上 >单产地区分布不均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西藏作物栽培学 三、大麦的生产发展状况 农学教 研室 第二章 第一节 生产与分布 起源与历史 价值与利用 生产状况 分布与区划 (二)中国的生产发展 ➢分布广,产区集中 东南沿海盐碱地、长江中下游、川西、青藏高原 ➢种植面积 333.3万~466.7万hm2 ➢总产 55亿kg以上 ➢单产地区分布不均 西藏作物栽培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小麦.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小麦.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豆类作物栽培(豌豆).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总论.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生产实践).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指导书)西藏作物生产实践指导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指导书)作物栽培学实验(实习)指导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四章 油菜.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六章 马铃薯.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八章 其它作物.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五章 玉米.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二章 大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三章 小麦.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七章 豆类作物栽培.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第一章 总论.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材)前言与目录(主编:栾运芳、王建林).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各论).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总论).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教学大纲)作物栽培学实验 Crop Production Experiments.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实习大纲).doc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大麦.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玉米.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马铃薯.ppt
- 西藏农牧学院:《西藏作物栽培学 Crop Cultivation》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油菜.ppt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profiling of chilling stress responsiveness in grafted watermelon seedlings.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Genome-wide analysis and identification of TIR-NBS-LRR genes in Chinese cabbage(Brassica rapa ssp. pekinensis)reveal expression patterns to TuMV infection.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Isolat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f a foral repressor, BcFLC2, from Pak‑choi(Brassica rapa ssp. chinensis).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Components of the Arabidopsis CBF Cold-Response Pathway Are Conserved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Response Surface Optimization of 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 Seed Oil Yield by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pdf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植物新品种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不结球白菜(NY/T 2223-2012)Guidelines for the conduct of tests for distinctness,uniformity and stability-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 Makino).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Validation of reference genes for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normalisation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A cDNA Clone of BcHSP81-4 from the Sterility Line(Pol CMS)of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Brassica campestris ssp. chinensis).pdf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不结球白菜醛酮还原酶BcAKR4C9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外源GR24对不结球白菜腋芽生长的影响.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Vernalization can regulate flowering time through microRNA mechanism in Brassica rapa.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Genome‑wide analysis of the MADS‑box gene family in Brassica rapa(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De novo sequencing and comparative transcriptome analysis of white petals and red labella in Phalaenopsis for discovery of genes related to flower color and floral differentation.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an ERF-B3 gene associated with flower abnormalities in non-heading Chinese cabbage.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以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依托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策略与机制探讨.pdf
- 《园艺作物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学术研究)构建农业高效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运行机制的探索.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