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以德》ppt课件9

至圣孔子 华夏思想智慧的 传统文化 202
2021/2/14 1 华夏思想智慧的源泉 中华传统文化的先师 至圣孔子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 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 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年初75位诺 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 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 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B题 20212/14
2021/2/14 2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 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 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1988年年初75位诺 贝尔奖得主在巴黎集会,发表了宣言,其中说: 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 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这里找智慧, 就要从《论语》里面去找智慧……

中国人不可不知:五句《论语》经典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德不孤,必有邻; 5、礼之用,和为贵 20212/14
2021/2/14 3 中国人不可不知:五句《论语》经典 1、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 德不孤,必有邻; 5、 礼之用,和为贵

2)法治和礼治的对比。 (3)治国三部曲:底、富、教。正面提出 (4)民无信国不立。 “德治” 为/(5)治国安邦三个基本点 (6)谴责用兵。 (7)反对聚敛。 反面提出 以 “德治” (8)轻赋敛 (9)为政者须以身作则。 10)以表率感化民众 (11)有上行才能下效。德治在人 12)尚德不尚力。 20212/14
2021/2/14 4 为 政 以 德 (2)法治和礼治的对比。 (3)治国三部曲:庶、富、教。 (4)民无信国不立。 (5)治国安邦三个基本点。 (6)谴责用兵。 (7)反对聚敛。 (8)轻赋敛。 正面提出 “德治” 反面提出 “德治” (9)为政者须以身作则。 (10)以表率感化民众。 (11)有上行才能下效。 (12)尚德不尚力。 德治在人

孔子为什么对季氏“聚敛”极为痛恶? 明确:1、“富于周公”与周礼有违; 2、聚敛必剥削百姓,极不仁道,违反德治原则 成语:鸣鼓而攻 20212/14
2021/2/14 5 孔子为什么对季氏“聚敛”极为痛恶? 明确:1、“富于周公”与周礼有违; 2、聚敛必剥削百姓,极不仁道,违反德治原则。 成语:鸣鼓而攻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 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 史称“文景之治”。之所以有如此繁盛的境况与轻赋敛 政策有关。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 劝课农桑,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二年(前 178)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 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后,三十税 遂成为汉代定制。 君子一体,休戚相关。 20212/14
2021/2/14 6 西汉文帝、景帝两代四十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 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历来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盛世”, 史称“文景之治”。之所以有如此繁盛的境况与轻赋敛 政策有关。文帝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他即位后多次下诏 劝课农桑,同时还注意减轻人民负担,文帝二年(前 178)和十二年,曾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租率减 为三十税一,十三年还全部免去田租。自后,三十税一 遂成为汉代定制。 君子一体,休戚相关

【例题】 哀公问于有若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日: 盍彻乎?”日 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日: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谈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 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文字理解:彻 (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结合材料联系背景理解儒家思想 (2)学生答案列举 有若认为让百姓富足,君主才会富足,这符合儒家以民为本的 德政思想。 【正确答案】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 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 主张車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2021/2/14 7 【例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 “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23、(1)有若建议哀公采取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2)结合哀公与有若的谈话背景,简要分析有若的观点中所 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2)学生答案列举: 有若认为让百姓富足,君主才会富足,这符合儒家以民为本的 德政思想。 【正确答案】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存,这样 才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 主张重视民生、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1)实行减轻赋税的政策。 文字理解:彻 结合材料联系背景理解儒家思想

闯《论语》中的一则文字况一股磲外材料,回誉问题。 哀公问号有若:“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 对:“盍罚乎?”曰:“二,吾桄不足,如之何其罚 也?"对:“百足,就与不?百姓不互,髫航 与足? 2008年7月22日,国家税条局放布數据,上半车全 囻税收珌32553亿,同比增30.5%;同时,上半率个人 所税完成213572,增27.3%相对于上半90的同 比增速度10%左,这个30%作于的增,不能 不令人院心。 (1)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他的观点中 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2)第二材料“忧心”是什么?这份“忧心”和有若的 观点有联系吗? 20212/14
2021/2/14 8 阅读《论语》中的一则文字及一段课外材料,回答问题。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 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 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 与足?” 2008年7月22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数据,上半年全 国税收达32553亿,同比增长30.5%;同时,上半年个人 所得税完成2135亿,增长27.3 %.相对于上半年GDP的同 比增长速度10 %左右,这两个30 %作于的增长,不能 不令人忧心。 (1)结合哀公与有若的对话背景,简要分析他的观点中 包含的儒家德政思想。 (2)第二材料“忧心”是什么?这份“忧心”和有若的 观点有联系吗?

(1)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 存,这样才能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 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 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2)材料忧心的是税率过高,赋税过重。和 有若的观点是一样的,认为过重的赋税好比 竭泽而渔,会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因此应该减轻赋税,藏富于民 20212/14
2021/2/14 9 (1)年成不好时应减轻赋税,使百姓能够生 存,这样才能对君主有利。有若的观点体现 了儒家在对待君、民关系上,主张重视民生、 体恤百姓以巩固统治的思想。 (2)材料忧心的是税率过高,赋税过重。和 有若的观点是一样的,认为过重的赋税好比 竭泽而渔,会加重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 因此应该减轻赋税,藏富于民

徙木为信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 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 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 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 下令,令行于民。 20212/14
2021/2/14 11 徙木为信 商鞅变法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 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者予 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予五十 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 下令,令行于民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为政以德》ppt课件8.ppt
- 《为政以德》ppt课件7.ppt
- 《为政以德》ppt课件6_为政以德.ppt
- 《为政以德》ppt课件10.ppt
- 《为我唱首歌吧》预习学案_为我唱首歌吧.doc
- 《为我唱首歌吧》ppt课件2.ppt
- 《为成长鼓掌》ppt课件3_四年级语文为成长鼓掌课件.ppt
- 《为成长鼓掌》ppt课件2_1为成长鼓掌.ppt
- 《为成长鼓掌》ppt课件1_1、为成长鼓掌.ppt
- 《为少年轻唱》ppt课件3_《为少年轻唱》14张课件.ppt
- 《为少年轻唱》ppt课件2_紫馨公主-《为少年轻唱》课件2.ppt
- 《为学》练习题_第22课为学.doc
- 《为学》教学设计7.doc
- 《为学》学案.doc
- 《为学》复习练习.doc
- 《为学》原文译文对照.doc
- 《为学》一课体会.doc
- 《为你配副好眼镜》ppt课件.ppt
- 《为你自己高兴》ppt课件2_七年级语文为你自己高兴.ppt
- 《为你自己高兴》ppt课件1_《为你自己高兴》课件1.ppt
- 《为政以德》ppt课件(24页).ppt
- 《为政以德》ppt课件(8页).ppt
- 《为政以德》复习ppt课件8_01为政以德复习.ppt
- 《为政以德》复习学案_论语1.doc
- 《为政以德》学案_为政以德.doc
- 《为政以德》课堂练习_论语1.doc
-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ppt课件1_为梦想-相会在北京.pptx
-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2_《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doc
- 《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写作课教案设计.doc
- 《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教案1_为观点提供有力的支撑教案.doc
- 《为遇难同胞下半旗志哀,中国挺住》ppt课件2_为遇难同胞下半旗志哀_中国挺住.ppt
- 《为遇难同胞下半旗志哀,中国挺住》ppt课件_第11课为遇难同胞下半旗至哀.ppt
- 《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ppt课件1_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ppt
- 《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ppt课件(12页)_主题探究学习:妇女解放》课件.ppt
- 《主题探究学习:新闻》教案1.doc
- 《主题探究学习:桥》ppt课件1.ppt
- 《主题班会---天下兴亡我的责任》ppt课件_主题班会——爱国主义是民族之魂.ppt
- 《主题班会---天下兴亡我的责任》ppt课件_天下兴亡 我的责任.doc
- 《举手的秘密》ppt课件1_《举手的秘密》01.ppt
- 《举手的秘密》ppt课件2_1、举手的秘密(2).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