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五 基本几何量精度

课次:5 授课课题:基本几何量精度(四) 位置公差带特点分析 课题内容:位置公差带定义、特点 本次重点:位置公差精度分析 本次难点:位置公差精度分析 作业:4-3 参考资料:> 何镜民主编 > 忻良昌主编
课次:5 授课课题:基本几何量精度(四) 位置公差带特点分析 课题内容: 位置公差带定义、特点 本次重点:位置公差精度分析 本次难点:位置公差精度分析 作业: 4-3 参考资料:> 何镜民主编 > 忻良昌主编

(二)形状或位置公差 形状或位置公差的特点是它可能有基准,也可能没有基准,当它有基准时, 它呈现形状公差的特性,其公差带无方向位置限制;当它有基准时,它呈现位 置误差特性,其公差带位置受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限制 、线轮廓度:限制实际曲线对其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公差带: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 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注意:理论正确尺寸一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方向、位置的理想尺寸。 理想要素需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2、面轮廓度:限制实际曲面对其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公差带: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t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球心 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6002 (三)位置公差 、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特点:A: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 B: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二)形状或位置公差 形状或位置公差的特点是它可能有基准,也可能没有基准,当它有基准时, 它呈现形状公差的特性,其公差带无方向位置限制;当它有基准时,它呈现位 置误差特性,其公差带位置受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限制。 1、线轮廓度:限制实际曲线对其理想曲线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公差带: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圆的两包络线之间的区域,诸圆圆心 应位于理想轮廓线上。 注意:理论正确尺寸—确定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方向、位置的理想尺寸。 理想要素需由基准和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2、面轮廓度:限制实际曲面对其理想曲面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公差带:包络一系列直径为公差值 t 的球的两包络面之间的区域,诸球球心 位于理想轮廓面上。 (三) 位置公差 1、定向公差: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特点:A:定向公差带相对于基准有确定的方向。 B:定向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h 基两轴线 抓住特点,分析典型 (1)平行度: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平行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2)垂直度: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3)倾斜度: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倾斜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2、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特点:A: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 B: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多0,1 在最大实体状态下 关联要素相对基准的理想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1)同轴度:限制被测轴线偏离基准轴线的一项指标。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区域 (2)对称度:限制被测线、面偏离基准直线、平面的一项指标。 (3)位置度:限制被测要素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被测要素的理想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所确定
抓住特点,分析典型 (1)平行度: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平行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2)垂直度: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垂直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3)倾斜度:限制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倾斜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2、定位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基准在位置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特点:A:定位公差带具有确定的位置 B:定位公差带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位置、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关联要素相对基准的理想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确定。 (1)同轴度:限制被测轴线偏离基准轴线的一项指标。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圆柱面内区域。 (2)对称度:限制被测线、面偏离基准直线、平面的一项指标。 (3)位置度:限制被测要素实际位置对其理想位置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被测要素的理想位置由理论正确尺寸和基准所确定

3、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 动公差。 特点:是以检测方式定出的公差项目,具有综合控制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 功能。 (1)圆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为圆跳动公差 跳动量是指示器在绕着基准轴线回转的被测表面上测得的 按跳动的检测方向与基准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圆跳动可分为三种类型。 A、径向圆跳动:检测方向垂直于基准轴线。 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t且圆心在基 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0.05A-B 测量平面 端面圆跳动:检测方向平行于基准轴线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 宽度为t的圆柱面区域 基准轴线 0.05 测量圆柱面 C、斜向圆跳动:检测方向暨不平行也不垂直于基准轴线,但一般应为被测表 面的法线方向。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t的圆
3、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或连续回转时所允许的最大跳 动公差。 特点:是以检测方式定出的公差项目,具有综合控制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的 功能。 (1)圆跳动公差:关联实际要素绕基准轴线回转一周时,为圆跳动公差。 跳动量是指示器在绕着基准轴线回转的被测表面上测得的。 按跳动的检测方向与基准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圆跳动可分为三种类型。 A、径向圆跳动:检测方向垂直于基准轴线。 公差带是垂直于基准轴线的任一测量平面内,半径差为公差值 t 且圆心在基 准轴线上的两个同心圆之间的区域。 B、端面圆跳动:检测方向平行于基准轴线。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直径位置的测量圆柱面上,沿母线方向 宽度为 t 的圆柱面区域。 C、斜向圆跳动:检测方向暨不平行也不垂直于基准轴线,但一般应为被测表 面的法线方向。 公差带是在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任一测量圆锥面上,沿母线方向宽度为 t 的圆

锥面区域 基准轴线 测量圆锥面 (2)全跳动公差 A、径向全跳动:运动方向与基准轴线平行 公差带:半径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r团00-超准柚线 (b) 突破难点,引出 注意: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异同。 形位精度设计思想 相同点:形状相同。 不同点:前者公差带轴线的位置固定,后者公差带轴线的位置是浮动的;径向 全跳动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图样上应优先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 而尽量不标注圆柱度项目。 B、端面全跳动:运动方向与基准轴线垂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基准轴线 注意: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带之间的异同
锥面区域。 (2)全跳动公差 A、径向全跳动:运动方向与基准轴线平行。 公差带:半径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同轴的两圆柱面之间的区域。 突破难点,引出 注意:径向全跳动公差带与圆柱度公差带的异同。 形位精度设计思想 相同点:形状相同。 不同点:前者公差带轴线的位置固定,后者公差带轴线的位置是浮动的;径向 全跳动包括了圆柱度误差和同轴度误差。图样上应优先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 而尽量不标注圆柱度项目。 B、端面全跳动:运动方向与基准轴线垂直。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 t 且与基准轴线垂直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注意:端面全跳动公差带与端面对轴线垂直度公差带之间的异同

相同点:形状相同,均为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行平面,用该两项目控制被测要 素的结果也完全相同。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端面全跳动公差。 综合论述 综述内容,强调三基 形位公差带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下: 基本概念:最小条件,基准,公差带 基本知识:形位误差的评定,形位公差的精度分析。 基本技能: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公差的精度设计。 布置作业: 强调实验,提高技能 形位误差检测实验
相同点:形状相同,均为垂直于基准轴线的平行平面,用该两项目控制被测要 素的结果也完全相同。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选用端面全跳动公差。 综合论述: 综述内容,强调三基 形位公差带内容要求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如下: 基本概念:最小条件,基准,公差带。 基本知识:形位误差的评定,形位公差的精度分析。 基本技能:形位误差的检测,形位公差的精度设计。 布置作业: 强调实验,提高技能 4—3, 形位误差检测实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四 形位误差和形位公差.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二 基本几何量精度(2/2).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二 基本几何量精度(1/2).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第二讲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第一讲 细菌性阴道炎的临床表现.doc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9 Open Chain Mechanisms.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8 Combined Mechanisms.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7 other mechanisms.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6 intermittent mechanisms.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5 Gear Trains.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4 Cam Mechanism.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3 planar linkage.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 2 Kinematics fundamental.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10 Scheme of Mechanism system.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Chap1 Todays Topics.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第9章 开式链机构.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第8章 组合机构.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第7章 其它机构(简介).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第6章 间歇运动机构.ppt
- 清华大学:《机械原理》课程PPT教学课件(双语版)第5章 轮系机构.ppt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六 几何量精度公差原则.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八 几何量精度形位精度的选用.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十 几何量精度表面粗糙度.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题十一 几何量精度习题课.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形位公差习题课.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大纲.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参考文献.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程特色.doc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教学资源:课程简介.doc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机械加工精度.pps
-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第7章 图样画法.ppt
- 西华大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柴油机供给系.ppt
- 西华大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七章 润滑系统.ppt
- 西华大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概述.ppt
- 西华大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章 内燃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ppt
- 西华大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章 曲柄连杆机构.ppt
- 西华大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配气机构.ppt
- 西华大学:《汽车构造》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汽油机供给系.ppt
- 《机械工程材料》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机械零件材料及成型方法选用.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