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

第一节 稳定塘
第一节 稳定塘

梳述 稳定塘又名氧化塘或生物塘。 稳定塘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是 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 稳定塘多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可用作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也可用作三级处理
稳定塘又名氧化塘或生物塘。 稳定塘对污水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似,是 一种利用天然净化能力处理污水的生物处理设施。 稳定塘多用于小型污水处理,可用作一级处理、二级处理, 也可用作三级处理。 概 述

稳定塘的分类 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划分 好氧塘 水生植物塘 兼性塘 厌氧塘 常见 其它 生态塘 曝气塘 完全储存塘 深度处理塘
按塘内的微生物类型、供氧方式和功能等划分 好 氧 塘 兼 性 塘 厌 氧 塘 曝 气 塘 深度处理塘 水生植物塘 生 态 塘 完全储存塘 常 见 其 它 稳 定 塘 的 分 类

好氧塘 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 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 兼性塘 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 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 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 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 厌氧塘 厌氧塘的塘深在加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 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 曝气塘 曝气塘釆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加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 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深度处理塘 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 度很低,一般BOD5≤30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 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好 氧 塘 兼 性 塘 厌 氧 塘 曝 气 塘 深度处理塘 好氧塘的深度较浅,阳光能透至塘底,全部塘水内都含有溶解氧,塘内菌藻 共生,溶解氧主要是由藻类供给,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 兼性塘的深度较大,上层是好氧区,藻类的光合作用和大气复氧作用使其有 较高的溶解氧,由好氧微生物起净化污水作用;中层的溶解氧逐渐减少,称兼性 区(过渡区),由兼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下层塘水无溶解氧,称厌氧区,沉淀 污泥在塘底进行厌氧分解。 厌氧塘的塘深在2m以上,有机负荷高,全部塘水均无溶解氧,呈厌氧状态, 由厌氧微生物起净化作用,净化速度慢,污水在塘内停留时间长。 曝气塘采用人工曝气供氧,塘深在2m以上,全部塘水有溶解氧,由好氧微 生物起净化作用污水停留时间较短。 深度处理塘又称三级处理塘或熟化塘,属于好氧塘。其进水有机污染物浓 度很低,一般BOD5≤30mg/L。常用于处理传统二级处理厂的出水,提高出水 水质,以满足受纳水体或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稳定塘的优缺点 稳定塘的优点 基建投资低当有旧河道、沼泽地、谷地可利用作物作为稳定塘时,稳定 塘系统的基建投资低。 运行管理简单经济稳定塘运行管理简单,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较低, 约为传统二级处理厂的1/3~1/5。 可进行综合利用实现污水资源化,如将稳定塘出水用于农业灌溉,充分 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养殖水生动物和植物,组成多级食物链的复合生态 系统。 稳定塘的缺点 占地面积大没有空闲余地时不宜采用。 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如季节、气温、光照、降雨等自然因素都影响稳定 塘的处理效果。 ■设计不当时,可能形成二次污染如污染地下水、产生奧氧和滋生蚊蝇等
稳定塘的优点 基建投资低当有旧河道、沼泽地、谷地可利用作物作为稳定塘时,稳定 塘系统的基建投资低。 运行管理简单经济 稳定塘运行管理简单,动力消耗低,运行费用较低, 约为传统二级处理厂的1/3~1/5。 可进行综合利用 实现污水资源化,如将稳定塘出水用于农业灌溉,充分 利用污水的水肥资源;养殖水生动物和植物,组成多级食物链的复合生态 系统。 稳定塘的缺点 占地面积大 没有空闲余地时不宜采用。 处理效果受气候影响 如季节、气温、光照、降雨等自然因素都影响稳定 塘的处理效果。 设计不当时,可能形成二次污染 如污染地下水、产生臭氧和滋生蚊蝇等。 稳定塘的优缺点

好氧塘 种类 (1)高负荷好氧塘这类塘设置在处理系统的前部,目的是 处理污水和产生藻类。特点是塘的水深较浅,水力停留时间 较短,有机负荷高。 (②)普通好氧塘这类塘用于处理污水,起二级处理作用。特 点是有机负荷较高,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水力停留 时间较长。 (3)深度处理好氧塘深度处理妤氧塘设置在塘处理系统的 后部或二级处理系统之后,作为深度处理设施。特点是有机 负荷较低,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
(1)高负荷好氧塘 这类塘设置在处理系统的前部,目的是 处理污水和产生藻类。特点是塘的水深较浅,水力停留时间 较短,有机负荷高。 (2)普通好氧塘这类塘用于处理污水,起二级处理作用。特 点是有机负荷较高,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水力停留 时间较长。 (3)深度处理好氧塘 深度处理好氧塘设置在塘处理系统的 后部或二级处理系统之后,作为深度处理设施。特点是有机 负荷较低,塘的水深较高负荷好氧塘大。 好 氧 塘 种 类

好氧塘 基本工作原理 好氧塘净化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塘内存在着菌、藻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系统。有阳光照射时,塘内的藻类 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同时,由于风力的搅动,塘表面的好氧型异氧 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本身的细胞 质(细胞增殖),其代谢产物CO2则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塘内菌藻生 化反应可用下式(A)和(B)表示: 细菌的降解作用 有机物+O2+H+→>CO2+H2O+NH++CHO2N (细菌) 藻类的光合作用 106CO2+16NO3+HPO2+12H2O+18H+→C0H23O10N1fP+13802(B) (藻类) 上述生化反应表明,好氧塘内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是溶解性有机污染 物转换为无机物和固态有机物一细菌和藻类细胞的过程
细菌的降解作用 有机物+O2+H+→CO2+H2O+NH4 + +C5H7O2N (A) 藻类的光合作用 106CO2+16NO3 -+HPO4 2-+122H2O+18H+→C106H263O110N16P+138O2 (B) 上述生化反应表明,好氧塘内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过程,是溶解性有机污染 物转换为无机物和固态有机物-细菌和藻类细胞的过程。 好 氧 塘 基本工作原理 (细菌) (藻类) 好氧塘净化有机污染物的基本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塘内存在着菌、藻和原生动物的共生系统。有阳光照射时,塘内的藻类 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氧,同时,由于风力的搅动,塘表面的好氧型异氧 细菌利用水中的氧,通过好氧代谢氧化分解有机污染物并合成本身的细胞 质(细胞增殖),其代谢产物CO2则是藻类光合作用的碳源。塘内菌藻生 化反应可用下式(A)和(B)表示:

好氧塘 基本工作原理 藻类光合作用是塘水的溶解氧和pH值呈昼夜变化。白昼,藻类光合作用 释放的氧,超过细菌降解有机物的需氧量,此时塘水的溶解氧浓度很高, 可达到饱和状态。夜间,藻类停止光合作用,且由于生物的呼吸消耗氧 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凌晨时达到最低。阳光再照射后,溶解氧再逐渐 上升。好氧塘的pH值与水中CO2浓度有关,受塘水中碳酸盐系统的CO2平 衡关系影响,其平衡关系式如下: CO,+ HOe HCO→BCO+H+ Co +HOb HCO+OH H,O分OH+H+ 上式表明,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使CO2降低,pH值上升。夜间,藻类停 止光合作用,细茵降解有机物的代谢没有中止,CO2累积,pH值下降
藻类光合作用是塘水的溶解氧和pH值呈昼夜变化。白昼,藻类光合作用 释放的氧,超过细菌降解有机物的需氧量,此时塘水的溶解氧浓度很高, 可达到饱和状态。夜间,藻类停止光合作用,且由于生物的呼吸消耗氧, 水中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凌晨时达到最低。阳光再照射后,溶解氧再逐渐 上升。好氧塘的pH值与水中CO2浓度有关,受塘水中碳酸盐系统的CO2平 衡关系影响,其平衡关系式如下: 上式表明,白天,藻类光合作用使CO2降低,pH值上升。夜间,藻类停 止光合作用,细菌降解有机物的代谢没有中止,CO2累积,pH值下降。 + + + + + − + − − − − − + H O OH H CO H O HCO OH CO H O H CO HCO H 2 2 3 2 3 2 2 2 3 3 好 氧 塘 基本工作原理

好氧塘 好氧微生物 .:= ※ 水BOD物质 藻类 CO, H,O, NH3
好 氧 塘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ppt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0.4-10.6)沉淀池、隔油和破乳、浮上法.ppt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0.1-10.3)格栅和筛网、沉淀的理论基础、沉砂池.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专题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全球环境问题与管理).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专题 噪声控制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专题 水环境和海洋环境保护(共两章).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专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专题 大气环境保护.ppt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排水管网工程》讲义.pdf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讲 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共六章).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营养元素的生物去除.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四讲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五讲 天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讲 厌氧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三相分离器的布置形式.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讲 现代高速厌氧反应器.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讲 生物转盘.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讲 活性污泥系统的进展.doc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ppt
-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讲义).ppt
-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测量学》教学大纲.doc
-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均相分离技术与应用》PDF电子书.pdf
- 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建筑声环境概述(主讲:王振彪).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FLUENT6.0 的使用》讲义.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环境工程设计任务书.doc
-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工程概论》(英文版)期末试卷(A).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Part I Wastewater Engineering(Chapter 1、2、3).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环境工程设计任务书二.doc
-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工程概论》(英语版)期末试卷(B).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4 Introduction to Process Analysis and Selection、Chapter 5 Physical Unit Operation、Chapter 6 Chemical Unit Processes.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组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任务书一.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7 Suspended Growth Biological Treatment.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8 Attached Growth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es.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9 Control of Primary Particles、10 Contro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11 Control of Sulfur Oxides.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12、13、14、15、16.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工程学总论.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英语版)Chapter 1 Wastewater Engineering:An Overview.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英语版)Chapter 10 Contro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