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0.4-10.6)沉淀池、隔油和破乳、浮上法

第四节沉淀池
第四节 沉淀池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理,去除约30%的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BOD5,55%的悬浮物。 组成部分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理,去除约30%的 BOD5,55%的悬浮物。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组成部分。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坚流式 辐流式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长方开 一端进水 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 另一端出水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 另一端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多为圆形,有方形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三种流志 a.平流式 b.竖流式 c.辐流式
沉淀池三种流态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池型优点 峡点 适用条件 ①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①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及 的适应能力较强 平②施工简单造价低 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地质较差的地区; 流 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时,②适用于大、中、小型污 式 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浸于水水处理厂 中,易锈蚀 ①排泥方便,管理简单;①池子深度大施工困难;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 流②占地面积较小 竖 ②对冲击负荷及温度变化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式 适应能力较差 ③造价较高;④池径不宜太大 ①采用机被排泥运行较①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 ①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 辐 好,管理亦较简单 ②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的地区; 流 式②排泥设备已有定型产品质量要求较高 ②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 理厂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 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 贮泥区贮存、浓縮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t=0 q lv 进 h H 出口区 区!沉淀区 缓冲区 污泥区 L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 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 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缓冲区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间歇式 连续式 工作过程:进水 污水连续不断 静止、排水 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 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 流过水池射完成,这是可 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 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 的排水管排出。 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 方面的作用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连续式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淀在 流过水池时完成,这是可 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成的 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度两 方面的作用。 污水连续不断 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物在 静止时完成沉淀过程,由 设置在沉淀池壁不同高度 的排水管排出。 工作过程:进水、 静止、排水 间歇式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1.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糸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肘,应 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肘,应按水泵的最大 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糸统中应按降雨肘的设计流 量校核,但沉淀肘间应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只数不应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肘,可参 照表10-8的经验参数选用。 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的相互关糸, 见表10-9所示
1.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 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 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 量校核,但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只数不应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 照表10-8的经验参数选用。 4.沉淀池的有效水深、沉淀时间与表面水力负荷的相互关系, 见表10-9所示。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 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圆斗不 宜小于55°;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6.沉淀池出水部分:一般采用堰流,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堰 的负荷为: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L/sm; 对三次沉淀池,一般取1.5~2.95m。 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 7.贮泥斗的容积: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 淀池,按贮泥肘间不超过2小时计。 8.排泥部分: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 下: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 话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kPa(O.9mH2O); 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77kPa1.2mH2O)
5.沉淀池的几何尺寸:沉淀池超高不少于0.3m;缓冲层高采 用0.3~0.5m;贮泥斗斜壁的倾角,方斗不宜小于60º,圆斗不 宜小于55º;排泥管直径不小于200mm。 6.沉淀池出水部分:一般采用堰流,在堰口保持水平。出水堰 的负荷为:对初沉池,应不大于2.9L/s·m; 对二次沉淀池,一般取1.5~2.9 L/s·m。 亦可采用多槽出水布置,以提高出水水质。 7.贮泥斗的容积:一般按不大于2日的污泥量计算。对二次沉 淀池,按贮泥时间不超过2小时计。 8.排泥部分:沉淀池一般采用静水压力排泥,静水压力数值如 下:初次沉淀池不应小于14.71kPa(1.5mH2O); 活性污泥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8.83 kPa(0.9mH2O); 生物膜法的二沉池应不小于11.77 kPa(1.2mH2O)。 沉淀池的一般设计原则及参数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10.1-10.3)格栅和筛网、沉淀的理论基础、沉砂池.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专题 环境管理(环境管理的基本概念、全球环境问题与管理).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专题 噪声控制和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四专题 水环境和海洋环境保护(共两章).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专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生物多样性保护.ppt
- 浙江工业大学:《环境保护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专题 大气环境保护.ppt
- 德国亚琛工业大学:《排水管网工程》讲义.pdf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一讲 污水的物理处理法(共六章).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营养元素的生物去除.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四讲 污泥的处理与处置.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前置式反硝化生物脱氮系统”.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五讲 天然条件下的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讲 厌氧生物处理.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讲 三相分离器的布置形式.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讲 现代高速厌氧反应器.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九讲 生物转盘.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七讲 活性污泥系统的进展.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六讲 污泥回流系统的技术与设计.doc
- 《废水生物处理原理与工艺》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八讲 固着生长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doc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废水生物处理的基本概念和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ppt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稳定塘和污水的土地处理.ppt
-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污水水质与污水出路.ppt
- 人口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讲义).ppt
- 北京科技大学:《工程测量学》教学大纲.doc
-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均相分离技术与应用》PDF电子书.pdf
- 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物理》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一讲 建筑声环境概述(主讲:王振彪).ppt
- 哈尔滨工业大学:《FLUENT6.0 的使用》讲义.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环境工程设计任务书.doc
-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工程概论》(英文版)期末试卷(A).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Part I Wastewater Engineering(Chapter 1、2、3).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环境工程设计任务书二.doc
- 华东师范大学:《环境工程概论》(英语版)期末试卷(B).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4 Introduction to Process Analysis and Selection、Chapter 5 Physical Unit Operation、Chapter 6 Chemical Unit Processes.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组 工业废水处理工程设计任务书一.doc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7 Suspended Growth Biological Treatment.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8 Attached Growth Biological Treatment Processes.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9 Control of Primary Particles、10 Control of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11 Control of Sulfur Oxides.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英语版)Chapter 12、13、14、15、16.ppt
- 《环境工程概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工程学总论.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