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牧草种子活力

第七章牧草种子活力 本章内容简介
第七章 牧草种子活力 本章内容简介

第一节牧草种子活力的概念及意义 种子活力的定义 〈一)定义 (1977,国际)种子活力:指种子批在发芽和种苗期间其内在活性( activity) 和表现性能( performance)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总和。性能表现优者为高活力 种子 (1980,北美)种子活力: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全部潜力 ( potential)的所有特性 〈二〉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活力:指种苗在萌发基础上具有的一种迅速健壮生长而坚强的能力,又称生长 力或生长势。种子活力是种子在田间条件下的出苗能力及与此有关的其它特性 和指标 生活力:指种子发芽潜力或种子胚所具有的生命力。常为活的种子的百分率。 生活力的水平由种子发芽力体现,用发芽率表示。通过发芽试验测出一批种子 的生活力水平。广义上讲,种子生活力就是种子发芽力;而狭义上讲,种子生 活力是指应用生化法(四唑)快速测定的结果。一般较发芽率高。(发芽力: 并长成正常植株)
第一节 牧草种子活力的概念及意义 一、种子活力的定义 〈一〉 定义 (1977,国际)种子活力:指种子批在发芽和种苗期间其内在活性(activity) 和表现性能(performance)潜在水平的所有特性总和。性能表现优者为高活力 种子。 (1980,北美)种子活力:指在广泛的田间条件下,种子本身具有的全部潜力 (potential)的所有特性。 〈二〉 与种子活力的关系 活力:指种苗在萌发基础上具有的一种迅速健壮生长而坚强的能力,又称生长 力或生长势。种子活力是种子在田间条件下的出苗能力及与此有关的其它特性 和指标。 生活力:指种子发芽潜力或种子胚所具有的生命力。常为活的种子的百分率。 生活力的水平由种子发芽力体现,用发芽率表示。通过发芽试验测出一批种子 的生活力水平。广义上讲,种子生活力就是种子发芽力;而狭义上讲,种子生 活力是指应用生化法(四唑)快速测定的结果。一般较发芽率高。(发芽力: 并长成正常植株)

图示说明 活 活力最高 力 种子 高活力种子低活力种子缺乏活力种子 测种 有活力的种子发 定 发芽正常种苗 范 力100 围 测定一 发芽力 出苗而不能生长(属不发芽种子范 活力 不正常种苗广:无生活力)围50 不死又不出苗 如休眠 死种子 种子完全死亡 图7-2种子劣变过程中活力与生 图7-1活力与发芽力相互关系图解 活力(发芽力的相互关系)
图示说明 活 活力最高 种 力 子 测 有活力的种子 发 定 发芽正常种苗 芽 范 力 100% 围 测 X 发芽力 定 x Y 出苗而不能生长(属不发芽种子 范 活力 不正常种苗 广:无生活力) 围 5 0% 不死又不出苗 如休眠 y 死种子 0 种子完全死亡 图7-2 种子劣变过程中活力与生 图7-1 活力与发芽力相互关系图解 活力(发芽力的相互关系) 高 活 力 种 子 低 活 力 种 子 缺 乏 活 力 种 子

研究种子活力的意义(重要性) 种子活力是种子重要的品质特性,高活 力种子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产潜力、贮 臧潜力。能提髙田间岀苗率,抵御不良环境, 增强对杂草的竟争力,增加生物产量和种子 产量,提高种子耐储癒性。需长期贮藏的种 子最好选择高活力的种子
种子活力是种子重要的品质特性,高活 力种子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生产潜力、贮 藏潜力。能提高田间出苗率,抵御不良环境, 增强对杂草的竟争力,增加生物产量和种子 产量,提高种子耐储藏性。需长期贮藏的种 子最好选择高活力的种子。 二、 研究种子活力的意义(重要性)

第二节种子活力组分及影响活力的因素 、种子的活力组分 种子的活力组分( component)是构成种子及种苗个体间或 种子批群体间活力差异度的成分。组分是活力的表达形式,也 是活力的内容。种子的活力组分和表达可归为这几方面: 1、细胞结构与组分的差异与变化 2、生理生化特性上和机能上的变化 3、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特性 4、种苗生长势 5、植物生长发育 6、生产潜力 7、耐贮藏能力
第二节 种子活力组分及影响活力的因素 一、种子的活力组分 种子的活力组分(component)是构成种子及种苗个体间或 种子批群体间活力差异度的成分。组分是活力的表达形式,也 是活力的内容。种子的活力组分和表达可归为这几方面: 1、细胞结构与组分的差异与变化 2、生理生化特性上和机能上的变化 3、萌发过程中的生理特性 4、种苗生长势 5、植物生长发育 6、生产潜力 7、耐贮藏能力

二、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一)遗传因素 种子和种苗活力很大程度上受植物遗传特性(基因 型)的控制。不同种及品种由于种子结构、大小、形 态、休眠、硬实和发芽特性不同,其活力有很大差异 1、不同种和品种的差异种子大小和发芽特性出苗率或成苗率 表7-1不同作物和牧草的发芽率与成苗率 作物及牧草种子大小发芽率(%成苗率(%) 玉米豌豆 大粒 95 85-95 大豆 中粒 95 6080 苜蓿 小粒 95 30-50
二、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一) 遗传因素 种子和种苗活力很大程度上受植物遗传特性(基因 型)的控制。不同种及品种由于种子结构、大小、形 态、休眠、硬实和发芽特性不同,其活力有很大差异。 1、不同种和品种的差异 种子大小和发芽特性 出苗率或成苗率 表7-1 不同作物和牧草的发芽率与成苗率 作物及牧草 种子大小 发芽率(%)成苗率(%) 玉米 豌豆 大粒 95 85—95 大豆 中粒 95 60—80 苜蓿 小粒 95 30—50

2、、杂种优势 线粒体互补 Pr. RNA. dNA 种子发芽种苗鲜种DNA(μg)RNA(ug) m g 亲本18078 45 299 亲本2 8579 45 310 杂种F1100103 54 443 表7-2杂交玉米F1及其亲本活力的差异 3、硬实 4、种苗形态 子叶出土与否 出苗率 活力评定
2、 、杂种优势 线粒体互补 Pr. RNA. DNA 表7-2 杂交玉米F1及其亲本活力的差异 3、硬实 4、种苗形态 子叶出土与否 出苗率 活力评定 种子 发芽 (%) 种苗鲜种 (mg) DNA(μg) RNA(μ g) 亲本1 80 78 45 299 亲本2 85 79 45 310 杂种F1 100 103 54 443

(二)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会对种子活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1、对种子的形成、发育过程彻底影响 2、种子成熟度与收获期的影响 3、收获、干燥、清选、包装过程的影响 4、贮藏和运输过程的影响 5、微生物的侵染和害虫的危害
(二)环境条件 环境因素会对种子活力产生直接的影响。 1、对种子的形成、发育过程彻底影响 2、种子成熟度与收获期的影响 3、收获、干燥、清选、包装过程的影响 4、贮藏和运输过程的影响 5、微生物的侵染和害虫的危害

第三节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的影响 种子老化与劣变的概念 (一)种子活力高峰 活100受精 生理成熟 播种 力指数 劣变过程 PEG (%)0 种子的发育 种子的贮藏 种子的处理 图7-3种子活力变化基本历程模式 (二)种子老化是渐进而有次序的 (三)种子衰老的可逆性
第三节 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的影响 一、种子老化与劣变的概念 (一)种子活力高峰 活 100 受精 生理成熟 播种 力 劣变过程 指 数 PEG (%) 0 种子的发育 种子的贮藏 种子的处理 图7-3 种子活力变化基本历程模式 (二)种子老化是渐进而有次序的 (三)种子衰老的可逆性

第三节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的影响 、种子老化与劣变的概念 种子是活的有机体,它与其他生物一样有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 程。种子的活力与种子的老化劣变密切相关,即种子活力高则种子 劣变程度就低。种子老化指种子的自然衰老。种子劣变则是生理机 理的恶化,包括化学成分的质变及细胞结构的受损。有老化即随之 有劣变。但劣变范围较广,因劣变不一定是由老化引起的 (一)种子活力高峰:种子发育过程中一般当种子干重增加到顶点 或胚发育成熟时,种子已达到生理成熟。此时种子的活力达到顶峰 自生理成熟后,种子老化开始,其活力逐渐降低。 (二)种子老化是渐进而有次序的: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逐渐老化 丧失发芽能力,是后期的表现。种子老化的过程是渐进的,而有次 序的,通常是先产生生物化学变化,然后产生生理变化。可将其分 为生化劣变和生理劣变两个阶段。 (三)种子衰老的可逆性:普遍认为,当种子衰老开始后,所 生的代谢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即不能将已衰老的低活力的种子恢复 为高活力的种子
第三节 种子活力的生理生化的影响 一、种子老化与劣变的概念 种子是活的有机体,它与其他生物一样有生长、发育和衰老的过 程。种子的活力与种子的老化劣变密切相关,即种子活力高则种子 劣变程度就低。种子老化指种子的自然衰老。种子劣变则是生理机 理的恶化,包括化学成分的质变及细胞结构的受损。有老化即随之 有劣变。但劣变范围较广,因劣变不一定是由老化引起的。 (一)种子活力高峰: 种子发育过程中一般当种子干重增加到顶点 或胚发育成熟时,种子已达到生理成熟。此时种子的活力达到顶峰。 自生理成熟后,种子老化开始,其活力逐渐降低。 (二)种子老化是渐进而有次序的:种子在贮藏过程中逐渐老化。 丧失发芽能力,是后期的表现。种子老化的过程是渐进的,而有次 序的,通常是先产生生物化学变化,然后产生生理变化。可将其分 为生化劣变和生理劣变两个阶段。 (三)种子衰老的可逆性:普遍认为,当种子衰老开始后,所产 生的代谢变化是不可逆转的,即不能将已衰老的低活力的种子恢复 为高活力的种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牧草及草坪草种子的萌发.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牧草种子的检验.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牧草种子的休眠.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牧草种子的形成与发育.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牧草种子的化学成分.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牧草及草坪草种子的形态、解剖特征及分类.ppt
-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临床病理学》(英文版,唐兆新).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鸭阴茎脱垂.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皮下气肿.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肠脏扭转及套叠.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硬嗉病.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软嗉病.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啄癖.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难产.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鸡输卵管囊肿.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鸭光过敏综合症.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肉鸡腹水综合症.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初产蛋鸡猝死综合症.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肉鸡猝死综合症.ppt
- 《禽病临床诊断彩色图谱》滑腱症.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牧草及草坪草种子生产.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牧草种子审定.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牧草种子的贮藏.ppt
- 《牧草与草坪草育种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各论(狗尾草、俯仰臂形草原种生产和扩繁技术).ppt
-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理论教案_第七章(7.6)维生素与动物营养.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讲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症 PRRS.ppt
- 西南民族大学:《动物传染病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三讲 猪气喘病(猪支原体肺炎).ppt
- 《动物消化系统》讲义.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一章 各类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二章 动物营养学.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三章 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四章 动物的采食量.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五章 营养与环境.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六章 维持营养需要.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七章 生长育肥的营养需要.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八章 繁殖的营养需要.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九章 泌乳的营养需要量.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二十章 产蛋的营养需要.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第十一章 产毛的营养需要.ppt
- 畜牧专业、动物营养及饲料加工专业用《动物营养学》PPT教材课件:绪论.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