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六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中围人民大學 《精品课程》系列之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璟境經濟學 主讲:马中教授 第六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章课时:4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根据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进行的分类、自然资源的寸量和流量 的概念,讨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通过学习,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 知识,并理解现有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自然资源分类 、可耗竭资源 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 再增加的资源称为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的持续开采过程也就是资源的耗竭过 程。当资源蕴藏量为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 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二、可更新资源 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不断增加流量的自然资源叫可更新资 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有些可 更新资源的持续性和流量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情况下, 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产以至不断增长;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条件下,其可 更新性就会受阻,使存量不断减少,以至耗竭。根据财产权是否明确,可更新资 源可以分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三、舒适性资源 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 存量和流量的概念 存量和流量是两个重要的自然资源经济学概念。自然资源的存量是指在 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储量。在某一固定的时间点上,自然资源 存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已探 明的资源不断被利用,新的资源不断被发现,在一个动态的时间范围内,资源的 存量又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的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流入量和流出
1 第六章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本章课时:4 课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根据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进行的分类、自然资源的寸量和流量 的概念,讨论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通过学习,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 知识,并理解现有的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分析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 自然资源分类 一、可耗竭资源 假定在任何对人类有意义的时间范围内,资源质量保持不变,资源蕴藏量不 再增加的资源称为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的持续开采过程也就是资源的耗竭过 程。当资源蕴藏量为零时,就达到了耗竭状态。可耗竭资源按其能否重复使用, 又分为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和不可回收的可耗竭资源。 二、可更新资源 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不断增加流量的自然资源叫可更新资 源。例如,太阳能、大气、森林、鱼类、农作物以及各种野生动植物等。有些可 更新资源的持续性和流量受人类利用方式的影响。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情况下, 资源可以恢复、更新、再生产以至不断增长;在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条件下,其可 更新性就会受阻,使存量不断减少,以至耗竭。根据财产权是否明确,可更新资 源可以分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和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 三、舒适性资源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存量和流量 一、存量和流量的概念 存量和流量是两个重要的自然资源经济学概念。自然资源的存量是指在一 定的经济技术水平下可以被利用的资源储量。在某一固定的时间点上,自然资源 存量是一个确定的数值。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已探 明的资源不断被利用,新的资源不断被发现,在一个动态的时间范围内,资源的 存量又是不断变化的。自然资源的流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的资源流入量和流出

中围人民大學 《精品课程》系列之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璟境經濟學 井:马中教授 量。例如,可更新资源的再生量和可耗竭资源的开采量。影响资源流量的因素包 括自然的新陈代谢和人为的干预。在一定的时期内,资源流入量减去资源流出量, 就等于资源净流量。资源净流量可以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 对资源存量的分析 资源存量与一些资源储量的概念相关。资源储量可分为:①已探明储量; ②未探明储量;③蕴藏量。已探明储量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对资源位置、数 量和质量得到明确证实的储量。未探明储量是指目前尚未探明,但可以根据科学 理论推测其存在或应当存在的资源。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 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因为价格与资源蕴藏量的大小无关,所以 蕴藏量主要是一个物质概念而非经济概念。对于可耗竭资源来说,蕴藏量是绝对 减少的;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蕴藏量是一个可变量。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 因为它代表着地球上所有有用资源的最高极限 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 可耗竭资源因为不可再生,其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最优耗竭问题。它包括 以下两方面的内容:①在不同时期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②使用可更新资源替代 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在不同时期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实现髙效率的资源配置。 高效率资源配置的社会目标是使资源利用净效益的现值最大化。对于可耗竭资源 而言,需要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资源使用量。 二、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关于可更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中,财产权是最重要的影响 因素。财产权明确的可更新资源称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例如,私人土地上的农 作物、森林。财产权不明确或者不可能确定财产权的可更新资源称为可更新公共 物品资源,例如,公海渔场和生物物种。可更新商品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主 要是确定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主要是通过控制使用率和收获率实现最大可持续收获量。 、舒适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量。例如,可更新资源的再生量和可耗竭资源的开采量。影响资源流量的因素包 括自然的新陈代谢和人为的干预。在一定的时期内,资源流入量减去资源流出量, 就等于资源净流量。资源净流量可以反映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 二、对资源存量的分析 资源存量与一些资源储量的概念相关。资源储量可分为:①已探明储量; ②未探明储量;③蕴藏量。已探明储量是利用现有的技术条件,对资源位置、数 量和质量得到明确证实的储量。未探明储量是指目前尚未探明,但可以根据科学 理论推测其存在或应当存在的资源。资源蕴藏量等于已探明储量与未探明储量之 和,是指地球上所有资源储量的总和。因为价格与资源蕴藏量的大小无关,所以 蕴藏量主要是一个物质概念而非经济概念。对于可耗竭资源来说,蕴藏量是绝对 减少的;对于可更新资源来说,蕴藏量是一个可变量。这个概念之所以重要,是 因为它代表着地球上所有有用资源的最高极限。 第三节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一、可耗竭资源的最优耗竭 可耗竭资源因为不可再生,其可持续利用实际上是最优耗竭问题。它包括 以下两方面的内容:①在不同时期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②使用可更新资源替代 可耗竭资源。可耗竭资源在不同时期配置的核心问题是实现高效率的资源配置。 高效率资源配置的社会目标是使资源利用净效益的现值最大化。对于可耗竭资源 而言,需要合理分配不同时期的资源使用量。 二、可更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在关于可更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经济学分析中,财产权是最重要的影响 因素。财产权明确的可更新资源称为可更新商品性资源,例如,私人土地上的农 作物、森林。财产权不明确或者不可能确定财产权的可更新资源称为可更新公共 物品资源,例如,公海渔场和生物物种。可更新商品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主 要是确定资源的最佳收获期和最大可持续收获量。可更新公共物品资源的可持续 利用主要是通过控制使用率和收获率实现最大可持续收获量。 三、舒适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国际环境问题的经济分析及政策.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五章 公共经济学与环境资源配置.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一章 排污权交易.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三章 福利经济学与环境资源配置效率目标.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环境资源产权理论.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章 环境——经济大系统.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一章 导论(主讲:马中).pdf
-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经济学研究方法.ppt
- 河北农业大学:《经济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共六章).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一章 绪论.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四章 成本利润分析.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六章 要素市场与企业经营决策.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八章 政府与企业.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五章 市场结构和企业行为.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二章 市场供求机制分析.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三章 生产决策分析.ppt
- 西南交通大学:《管理经济学》第七章 定价理论.ppt
- 《安全经济学》第四章 价值工程.doc
- 《安全经济学》第十一章 安全经济管理与决策.pdf
- 《安全经济学》第十二章 保险与事故预防.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七章 环境评估.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二章 中国环境管理体制研究.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八章 环境管理的政策分析.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九章 环境保护投融资研究.pdf
-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环境与资源经济学)》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章 环境税费.pdf
- 《世界智力战》PDF电子书.pdf
- 《公司理财》第二章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ppt
- 《公司理财》第七章 企业其他财务信息的分析.ppt
- 《公司理财》第四章 企业营运能力分析.ppt
- 《公司理财》第十三章 财务分析的其他问题.ppt
- 《公司理财》第三章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ppt
- 《公司理财》第六章 企业发展能力分析.ppt
- 《公司理财》第十章 企业合并报表的分析.ppt
- 《公司理财》第六章 成本与费用分析.ppt
- 《公司理财》第四章 企业偿债能力分析.ppt
- 复旦大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均衡理论》第一章(1-4) 生产理论.pdf
- 复旦大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均衡理论》第一章 引言.pdf
- 复旦大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均衡理论》英文版 Problem set 1 Prof gene Chang.doc
- 复旦大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均衡理论》英文版 Problem set 2 Prof gene Chang.doc
- 复旦大学:《高级微观经济学—均衡理论》英文版 Problem Set 3 Prof. Gene Chang.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