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JJ 193-2012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CJJ CJJ193-2012 备案号J1470-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 2012-10-29发布 2013-03-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UDC P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JJI CJJ 193 - 2012 备案号 1470 -2012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alignment 2012-10-29 发布 2013 -03 -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第1506号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C打 193-2012,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6.6.1、 10.2.1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年10月29日 3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告 1506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发布行业标准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的公告 现批准《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为行业标准,编号为 CJJ 193-2012 ,自 2013 日起实施。其中,第 6.6.1 10.2.1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 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2 10 29 3

前 言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外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 规定;4.总体设计;5.横断面设计;6.平面设计;7.纵断面设 计;8.线形组合设计;9.道路与道路交叉;10.道路与轨道交 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 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 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 901号,邮政编码:200092)。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王土林赵建新和坤玲王晓华 方守恩孔庆伟赵广福张慧敏 朱兆芳秦健张兰芳崔新书 邢锦陈雨人欧阳全裕汪凌志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 (2008 年工程建设标准 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 (建标 [2008J 102 号)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 吸取有关科研成果,参考国外现行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 础上,编制了本规范。 本规范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3. 基本 规定; 4. 总体设计; 5. 横断面设计; 6. 平面设ìt; 7. 纵断面设 十; 8. 线形组合设计; 9. 道路与道路交叉; 10. 道路与轨道交 通线路交叉。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 执行。 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 释,由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 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寄送上海市政工 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中山北二路 901 号,邮政编码: 200092) 4 本规范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 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 王士林赵建新和坤玲王晓华 方守恩孔庆伟赵广福张慧敏 朱兆芳秦健张兰芳崔新书 邢锦陈雨人欧阳全裕汪凌志

张琦张欣红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崔健球徐波张汎杨斌 袁韬吴瑞麟魏立新马国纲 徐一峰裴玉龙 5
5

目次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5 4总体设计……9 4.1一般规定…9 4.2总体设计要点…9 5横断面设计……11 5.1一般规定……11 5.2横断面布置……11 5.3横断面组成宽度…16 5.4路拱与横坡…19 5.5缘石…20 6平面设计… 21 6.1一般规定…21 6.2直线……21 6.3平曲线…2] 6.4圆曲线超高…24 6.5圆曲线加宽…25 6.6视距……26 6.7分隔带及缘石开口…27 7纵断面设计… 28 7.1一般规定…28 7.2纵坡…28 6
目次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 2.1 术语…........….........…...........................….......... 2 2.2 符号….................................…........................... 3 3 基本规定……………………………………………………… 4 总体设计……………………………………………………… 4. 1 一般规定.....................................................……. 9 4.2 总体设计要点...................................……·…......... 9 5 横断面设计……...................................................... 11 5. 1 一般规定 ................................…..................….11 5.2 横断面布置….......................….........…................ 11 5.3 横断面组成宽度.................…..................….......... 16 5. 4 路拱与横坡.......................……·….................……. 19 5.5 缘石...................................….........….........…. 20 6 平面设计.........…...............................................…. 21 6. 1 一般规定 .........................•......••.......•............... 21 6.2 直线........….........…....................................…. 21 6. 3 平曲线 …...................................…................... 21 6.4 圆曲线超高.................….........…..................……. 24 6.5 圆曲线加宽.........................................…........….. 25 6. 6 视距…........................................................…. 26 6. 7 分隔带及缘石开口…..........................................… 27 7 纵断面设计............................................................ 28 7. 1 一般规定 ................................….........….......... 28 7.2 纵坡................................….........…·……......... 28 6

7.3坡长…29 7.4合成坡度……30 7.5竖曲线…31 8线形组合设计…32 8.1一般规定…32 8.2平、纵、横的线形组合 …32 8.3线形与桥、隧的配合 …33 8.4线形与沿线设施的配合 …34 8.5线形与环境的协调…34 9道路与道路交叉……36 9.1一般规定 …36 9.2平面交叉…36 9.3立体交叉…38 10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40 10.1一般规定…40 10.2立体交叉……40 10.3平面交叉…41 本规范用词说明…44 引用标准名录……45 附:条文说明……47 7
7.3 坡长................….......….........….................….. 29 7.4 合成坡度 ….......…................…·….......….......…. 30 7.5 竖曲线 …...................................…................... 31 8 线形组合设计..........................……......................... 32 8.1 一般规定 ...................................…................... 32 8.2 平、纵、横的线形组合….................…................... 32 8.3 线形与桥、隧的配合……....................................... 33 8.4 线形与沿线设施的配合…........…............................ 34 8.5 线形与环境的协调…...............................….......…. 34 9 道路与道路交叉................….......……·…..............…. 36 9.1 一般规定 ……................…................................ 36 9.2 平面交叉 ....................................…................... 36 9.3 立体交叉 ................................….................….. 38 10 道路与轨道交通线路交叉..............…........…........... 40 10.1 一般规定……......... ••• .•• ••• ••• •••••..•• ••• ••• ....…........ 40 10.2 立体交叉…...................................................... 40 10.3 平面交叉......................................................... 41 本规范用词说明.........…..............…............................ 44 引用标准名录............ ..... ......…. •••••• ........…................ 45 附:条文说明…... ••• ••• ••• •••••. ••• .....…........................…. 47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2 2.1Tems…2 2.2 Sym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s...........5 4 General Design…9 4.1 General Requirements 9 4.2 Key Points of General Design 9 5 Cross Section…l1 5.1 General Requirements.............................11 5.2 Cross Section Type.......11 5.3 Cross Section Element and Width..16 5.4 Crown and Cross Slope.........................19 5.5Cubs…20 6 Horizontal Alignment..............21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21 6.2 Straight Line…21 6.3 Horizontal Curve..............21 6.4 Curve Superelevation......................................24 65 Curve Widening… 25 6.6 Stopping Sight Distance...................26 6.7 Opening on Separator or Curb Side.27 7Vertical Alignment......28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8 7.2 Longitudinal Gradient.................28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and Symbols ................................…........ .…. 2 2.1 Tenns …...... .……........ .……........ .………………….. 2 2. 2 Syrnbols ..........................……....... .…....... .……… 3 3 Basic Requirements ..••.••.• ................….......….... •••.•. 5 4 General Design • • • • •• • • • . . • ••• . .…........ .…................. .…. 9 4.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 9 4. 2 Key Points of General Design ……...... .………………….. 9 5 Cross Section ........…........ .…....... .…............... .….11 5.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 11 5.2 Cross Section Type …………..... .….... .………………….11 5. 3 Cross Section Element and Width ................……..... ... 16 5. 4 Crown and Cross Slope ………………….............. .…… 19 5.5 Curbs ……………………............ .…………….. ... ... 20 6 Horizontal Alignment •.•••• •.• .......….......................... 21 6.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 21 6. 2 Straight Line ……………………………………………… 21 6. 3 Horizontal Curve …………………………………...... ... 21 6. 4 Curve Superelevation ………................ .……….... ... ... 24 6. 5 Curve Widening ………....... .……........ .……..... .……. 25 6. 6 Stopping Sight Distance …………………………………… 26 6. 7 Opening on Separator or Curb Side .……………….. ......... 27 7 Vertical Alignment .•• •••••. ........…............................ 28 7.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28 7.2 Longitudinal Gradient ……………………………………… 28 8

7.3 Grade Length……29 7.4 Resultant Gradient..30 7.5 Vertical Curve…3l 8 Combination of Road Alignment..................32 8.1 General Requirements...32 8.2 Combination of Horizontal,Vertical and Cross Section Alignment…32 8.3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Bridge or Tunnel…33 8.4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Ancillary Facilities.34 8.5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34 9 Road-Road Intersection.........36 9.1 General Requirements........................36 9.2 At-grade Intersection................................36 9.3 Grade Separation and Intersection.............38 10 Road-Railway Intersection................40 10.1 General Requirements.......40 10.2 Road-railway Grade Separation.............40 10.3 Road-railway Crossing...........................41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4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45 Addition: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47 9
7. 3 Grade Length ....................…………………….......... 29 7.4 Resultant Gradient .................…….......…….......….. 30 7. 5 Vertical Curve ...........................…...... .….......…. 31 8 Combination of Road Alignment ...... .................. ...... 32 8. 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2 8.2 Combination of Horizontal, Vertical and Cross Section Alignment •• • • •• ..….........…......................... 32 8. 3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Bridge or T unnel ...............…... ••• .•• ••••.• •••••• .....…. 33 8.4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AncilIary Facilities ...... 34 8. 5 Coordination between Alignment and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 34 9 Road-Road Intersection ..............…...................…… 36 9.1 General Requirements ……................…………........... 36 9. 2 At-grade Intersection .......................……................ 36 9. 3 Grade Separation and Intersection ........……................ 38 10 Road-Railway Intersection ......电.............… .............40 10.1 General Requirements ..................................…….. 40 10.2 Road-railway Grade Separation ........….........….......... 40 10.3 Road-railway Crossing .......................................... 41 Explanation of W ording in This Code ........…...................44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45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7 9

1总 则 1.0.1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 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 1.0.3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合理确定道路等级、平纵线形、横断面布 置、交叉口形式等。 1.0.4城市道路路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总则 1. 0.1 为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合理确定路线设计技术指标, 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与城市环境相协调,制定 本规范。 1. O.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城市道路的路线设计。 1. o. 3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综合交通 规划、市政专项规划,合理确定道路等级、平纵线形、横断面布 置、交叉口形式等。 1. O.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快速路expressway 采用中间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人口间距及形式,实 现连续交通流,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 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2.1.2主千路arterial road 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性 干路。 2.l.3次千路secondary trunk road 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集散交通功能,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 的区域性干路。 2.1.4支路branch road 连接次干路与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解决 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 2.l.5道路建筑限界boundary line of road construction 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 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人的空间范围。 2.1.6设计交通量design traffic volume 为确定道路车道数而预测的交通量,即预期到设计年限末时 道路的交通量,分为日交通量和高峰小时交通量。 2.l.7总体设计general design 为系统、全面地协调道路工程项目外部和内部各专业间的关 系,确定本项目及其各分项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 标和设计方案,完成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总体目标而进行 的设计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 1. 1 快速路 expressway 采用中间分隔、全部控制出人、控制出人口间距及形式,实 现连续交通流,具有单向双车道或以上的多车道,并设有配套的 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的城市道路。 2. 1. 2 主干路 arterial road 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骨架作用,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性 干路。 2. 1. 3 次干路 secondary trunk road 在城市道路网中起集散交通功能,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 的区域性干路。 2. 1. 4 支路 branch road 连接次干路与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解决 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的道路。 2. 1. 5 道路建筑限界 boundary line of road construction 为保证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规定在道路的一定宽度和高度 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设施及障碍物侵入的空间范围。 2. 1. 设计交通量 design traffic volume 为确定道路车道数而预测的交通量,即预期到设计年限末时 道路的交通量,分为日:交通量和高峰小时交通量。 2. 1. 7 总体设计 general design 为系统、全面地协调道路工程项目外部和内部各专业间的关 系,确定本项目及其各分项的技术标准、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指 标和设计方案,完成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各阶段的总体目标而进行 的设计。 2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 CJJ37-2012 Code for design of urban road engineering.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 GBT 36670-2018 Guideline on the design of traffic operation of urban roads.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 GBT51328-2018.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14 Technical Standard of Highway Engineering.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有行人过街要求)GB50647-2011 Code for Planning of Intersections on Urban Roads.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 JTG B05-2015 Specifications for Highway Safety Audit.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标准规范)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 H.08.JTG H30-2015 Safety Work Rules for Highway Maintenance.pdf
-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交通工程案例分析教案(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授课对象:交通工程专业 任课教师:王正武).doc
-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讲义)城市交通规划与设计案例库 URBAN TRAFFIC PLANNING & DESIGN(2022,主编:向往、王正武).pdf
- 南华大学:2019版车辆工程本科专业培养方案.pdf
- 北方工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课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慧城市).pdf
- 北方工业大学:《隧道与地下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慧城市).pdf
- 北方工业大学:《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大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慧城市).pdf
- 北方工业大学:《地铁规划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智慧城市).pdf
- 北方工业大学:城乡规划《城市道路与交通》课程教学大纲.pdf
- 北方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智能交通)《交通CAD》课程教学大纲.pdf
- 北方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智能交通)《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北方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智能交通)《城市交通控制系统》课程教学大纲.pdf
- 北方工业大学: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智能交通)《车联网技术》课程教学大纲.pdf
-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 Traffic Engneering Case(主讲:王正武).pdf
-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交叉口优化设计技术指引及案例分析.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区域交通组织案例——景德镇市人民广场周边路网交通流优化规划设计.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2章 枢纽周边路网交通设计案例——长沙高铁西站产业新城一期项目市政综合配套工程设计项目(站前北路:金岭路-马桥河路).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设计-技术指引 交通部《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修订详解.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3章 城市占道施工交通组织设计案例——长株潭城际轨道交通西环线一期工程施工期间交通影响分析及交通组织研究.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技术指引——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技术要求.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技术指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pdf
- 长沙理工大学:《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技术指引——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交通调查导则(总则部分).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公路网规划——祁阳县公路网发展规划报告(2016-2030年).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城乡客运——澧县城乡客运一体化规划方案规划研究报告汇报.pdf
- 《交通工程案例分析》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安全评价——湖南省邵阳至怀化高速公路安江西互通工程项目运行特征分析及安全性评价.pdf
- 长沙理工大学:《道路工程》课程教学资源(讲稿)道路工程B讲稿(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刘清芳).pdf
- 长沙理工大学:《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程教学资源(大纲教案)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教案(任课教师:李佳升).doc
- 长沙理工大学:《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主讲:李佳升).ppt
- 上海海洋大学:工程学院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汇编(物流工程专业).pdf
-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课程教学大纲汇编.pdf
- 兰州交通大学:《旅客运输组织》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大纲,打印版)旅客运输组织授课教案.pdf
- 兰州交通大学:《旅客运输组织》课程教学资源(教案大纲,打印版)旅客运输组织教学大纲 Railway passeng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pdf
- 兰州交通大学:《旅客运输组织》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打印版)第01章 旅客运输系统概述(负责人:崔炳谋).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