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讲 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

第4讲:中国独立发展的 科技文明 吴国盛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http:/hps.phil.pkuedu.cn
第4讲:中国独立发展的 科技文明 吴国盛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http://hps.phil.pku.edu.cn

上讲总结 罗马人的技术成就 古典学术的衰落 阿拉伯科学
上讲总结 ◼ 罗马人的技术成就 ◼ 古典学术的衰落 ◼ 阿拉伯科学

本讲目录 中国科学史何以可能?什么是科学? 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 中国科学的一般特征 大一统技术 生活技术
本讲目录 ◼ 中国科学史何以可能?什么是科学? ◼ 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 ◼ 中国科学的一般特征 ◼ 大一统技术 ◼ 生活技术

中国科学史何以可能 “中国科学史何以可能”取决于如何定义“科学 它与“科学是什么”是同一个问题 口要注意两个技术性问题 科学定义的外延层面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专名”与“通名”的混淆 种植西方文明的园地 中国文明的园地 蔬菜(自然知识)+果树+麦茶(文教知识)+果树+水 子+棉花+ 稻+蔬菜+ 自古以来蔬菜兴盛,以某种品种“叶子茶兴盛,亦有蔬菜,但没有 菜(理性的自然知识)为最“叶子菜 近代以来青莱兴盛(数理实验科学,作 为叶子菜的一支),且有以 “专名”混淆“通名”的势头
中国科学史何以可能 ◼ “中国科学史何以可能”取决于如何定义“科学” , 它与“科学是什么”是同一个问题 ◼ 要注意两个技术性问题: ◼ 科学定义的外延层面 ◼ 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专名”与“通名”的混淆 种植 西方文明的园地 蔬菜(自然知识)+果树+麦 子+棉花+ 中国文明的园地 茶(文教知识)+果树+水 稻+蔬菜+ 自古以来 蔬菜兴盛,以某种品种“叶子 菜”(理性的自然知识)为最 茶兴盛,亦有蔬菜,但没有 “叶子菜” 近代以来 青菜兴盛(数理实验科学,作 为叶子菜的一支),且有以 “专名”混淆“通名”的势头

中国古代有科学吗? 中国园地里有“青菜(近代数理实验科学)吗? 答:没有 不平者日:中国园地有蔬菜的,当然也有青菜(青色 之莱)!(青菜与蔬菜之混淆 中国园地里有“叶子菜”(理性知识)吗? 答:基本上没有 中国园地里有“蔬菜”(自然知识)吗? 答:有,但不是主打品种 中国园地里“种植”(文明)吗? 答:繁荣茂盛
中国古代有科学吗? ◼ 中国园地里有“青菜”(近代数理实验科学)吗? ◼ 答:没有 ◼ 不平者曰:中国园地有蔬菜的,当然也有青菜(青色 之菜)!(青菜与蔬菜之混淆) ◼ 中国园地里有“叶子菜”(理性知识)吗? ◼ 答:基本上没有 ◼ 中国园地里有“蔬菜”(自然知识)吗? ◼ 答:有,但不是主打品种 ◼ 中国园地里“种植”(文明)吗? ◼ 答:繁荣茂盛

李约瑟向 李约瑟问题 既然中里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伟大但是中国的古代 文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 支术 既然中国园地繁荣茂盛,为什么最后没有种出“青菜 来 n为什么今天报纸上没有出现我的名字?(席文) 为什么梨树上没有结出桃子来?(吴国盛) 我的问题: 为什么中国园地里一直繁荣茂盛,到了近代却日渐枯 委 露希胆,内部生态失调;二,外来生物争夺阳光雨
李约瑟问题 ◼ 李约瑟问题: ◼ 既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伟大,但是中国的古代 文明为什么没有发展出现代科学技术? ◼ 既然中国园地繁荣茂盛,为什么最后没有种出“青菜” 来? ◼ 为什么今天报纸上没有出现我的名字?(席文) ◼ 为什么梨树上没有结出桃子来?(吴国盛) ◼ 我的问题: ◼ 为什么中国园地里一直繁荣茂盛,到了近代却日渐枯 萎? ◼ 答案:一,内部生态失调;二,外来生物争夺阳光雨 露和肥力

概念再澄清 口科学一:近代数理实验科学(青菜) 口科学二:希腊理性科学(叶子菜) 口科学三:自然知识(蔬菜) 科学四:文明(种植) 李约瑟( Joseph Needham,190019)的大著《中国的 科学与文明》( 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中国科学史”的“科学”即取上述“科学三” 和“科学四”两种定义,即同时包含了一般自然 知识与技术工艺等
概念再澄清 ◼ 科学一:近代数理实验科学(青菜) ◼ 科学二:希腊理性科学(叶子菜) ◼ 科学三:自然知识(蔬菜) ◼ 科学四:文明(种植) ◼ 李约瑟(Joseph Needham, 1900-1995)的大著《中国的 科学与文明》(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 “中国科学史” 的“科学”即取上述“科学三” 和“科学四”两种定义,即同时包含了一般自然 知识与技术工艺等

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以血缘关系而非地缘关系组结而成的文化 团体,亲情高于契约 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稳定压倒切 大—统专制政治体制,单一,崇尚权威 作为政府官员的知识分子,科举制度 特殊的知识体系(经史子集) 连续而非断裂的人神关系
中国文化的一般特征 ◼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 ◼ 以血缘关系而非地缘关系组结而成的文化 团体,亲情高于契约 ◼ 以农业经济为主体,稳定压倒一切 ◼ 大一统专制政治体制,单一,崇尚权威 ◼ 作为政府官员的知识分子,科举制度 ◼ 特殊的知识体系(经史子集) ◼ 连续而非断裂的人神关系

历史年表 夏朝(约前2100-前1700) 商朝(约前1700-前100 口周朝(约前1100-前256),孔子(前551-前479) 口秦朝(前21-前206) 汉朝(前206-后220) 晋朝(265-420 口隋朝(581-618) 唐朝(618-907) 宋朝(960-1279 a元朝(1206-1368 明朝(1368-1644 清朝(1616-1911
历史年表 ◼ 夏朝(约前2100-前1700) ◼ 商朝(约前1700-前1100) ◼ 周朝(约前1100-前256),孔子(前551-前479) ◼ 秦朝(前221-前206) ◼ 汉朝(前206-后220) ◼ 晋朝(265-420) ◼ 隋朝(581-618) ◼ 唐朝(618-907) ◼ 宋朝(960-1279) ◼ 元朝(1206-1368) ◼ 明朝(1368-1644) ◼ 清朝(1616-1911)

在欧洲黑暗年代,中国正进入盛唐时期并 在宋朝达到中国科技的高峰 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传统固有的科技缓 慢发展,近乎停滞。宋代的数学文献有的 到了明代已无人能懂。 西学引进基本无效,以致从19世纪中叶开 始全面落后
◼ 在欧洲黑暗年代,中国正进入盛唐时期并 在宋朝达到中国科技的高峰 ◼ 明清两朝,闭关锁国,传统固有的科技缓 慢发展,近乎停滞。宋代的数学文献有的 到了明代已无人能懂。 ◼ 西学引进基本无效,以致从19世纪中叶开 始全面落后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讲 欧洲黑暗年代与阿拉伯科学.ppt
- 《中国古代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古代官职.doc
- 高等学校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PDF电子书(上,共五章).pdf
- 高等学校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PDF电子书(下,共三章).pdf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各章节参考习题集,共十章,附参考答案).pdf
-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中国古代官职大全(电子版).doc
- 《功夫百科全书》中国功夫大全(电子版).doc
- 《世界探索》教学资源(讲稿,电子版,共十讲).docx
- 《中国广告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元朝(1271年-1368年).ppt
- 南昌大学:江西近代以来历史的回顾与反思(邵鸿).ppt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宪章运动史》参考书籍PDF电子书(〔 英 〕R·G·甘米奇 著).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1-1949)(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二卷 远古时代(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卷 中卡时代·蒲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三卷 上古时代(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一卷 导论(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九卷 中古时代·呗时期(下册)(白寿彝).pdf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讲 欧洲科技文明的起源.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讲 科学革命——数理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讲 科学革命——化学与生命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讲 启蒙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讲 科学体制的建立.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讲 古典科学与培根科学的统一.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讲 科学与工业文明.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讲 生命新图景.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讲 绪论(主讲:吴国盛).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讲.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讲.ppt
- 《中国城市建设史》课程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ppt
- 西南大学历史学院: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动向(PPT讲稿,吴建华).ppt
- 西南师范大学:《世界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解读:《课标》川教版九年级教材分析及使用建议).ppt
-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中国古代建筑史.doc
- 法的道德历程:法律史的伦理解释(论纲).doc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東北歷史與文化.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紅山文化玉器.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環渤海的東夷文化圈.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秦漢帝國.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