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9讲 启蒙科学

第9讲启蒙科学 吴国盛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http:/hps.phil.pkuedu.cn
第9讲 启蒙科学 吴国盛 http://www.phil.pku.edu.cn/personal/wugsh 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 http://hps.phil.pku.edu.cn

上讲回顾 从炼金术到化学 近代生命科学的诞生 近代科学的一般特征
上讲回顾 ◼ 从炼金术到化学 ◼ 近代生命科学的诞生 ◼ 近代科学的一般特征

本讲目录 法国启蒙运动与科学精神的传播 ■数学分析与理性力学 ■培根科学与化学革命
本讲目录 ◼ 法国启蒙运动与科学精神的传播 ◼ 数学分析与理性力学 ◼ 培根科学与化学革命

18世纪 16、17世纪科学革命的继续 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 哲学化方法的发现与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 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 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 烈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处方 向蔓延穿透大自然。—达朗贝尔 ■科学革命的核心是“理性”,科学革命不仅改 变自然科学,而且应该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18世纪 ◼ 16、17世纪科学革命的继续 ◼ 我们的世纪被称为卓越的哲学世纪。……新的 哲学化方法的发现与应用,与各种发现相伴随 的那种热情,宇宙奇观在我们身上引起的理念 的某种提升——所有这些原因造成了心智的强 烈骚动,就像冲破了堤坝的江河一样从各处方 向蔓延穿透大自然。——达朗贝尔 ◼ 科学革命的核心是“理性”,科学革命不仅改 变自然科学,而且应该改变人类的一切活动

启蒙运动( Enlightenment) 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84年正式命名了这个时 代为启蒙时代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烹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 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 口理性化。“18世纪的人们把现代的社会生活 加以理性化,并把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建筑在 援引自然界事实的基础上。”(怀特海)
◼ 启蒙运动(Enlightenment) ◼ 德国哲学家康德于1784年正式命名了这个时 代为启蒙时代 ◼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 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性! 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康德 ◼ 理性化。“18世纪的人们把现代的社会生活 加以理性化,并把他们的社会学理论建筑在 援引自然界事实的基础上。”(怀特海)

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 口把思想中的理性(秩序、规则)当做自然中的 理性(规律、法则 口认为自然中的理性是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指 南。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数理世界井然有 序。科学理性给黑暗的自然带来了清明的规律 在社会政治领域,也应该有同样的规律。科学 即善。 a认为一个决定论的自然界,能够赋予人以更大 的自由
◼ 启蒙运动的基本特征 ◼ 把思想中的理性(秩序、规则)当做自然中的 理性(规律、法则) ◼ 认为自然中的理性是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的指 南。伽利略-笛卡尔-牛顿的数理世界井然有 序。科学理性给黑暗的自然带来了清明的规律, 在社会政治领域,也应该有同样的规律。科学 即善。 ◼ 认为一个决定论的自然界,能够赋予人以更大 的自由

启蒙科学的基本特征 牛顿力学在法国的传播、扩展,与法国本土的 笛卡尔理性哲学传统相融合 牛顿世界图景与笛卡尔世界图景的差异 以数学分析为工具,建立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 具有更广泛应用前景的理性力学。“数学是启 蒙科学的基本风格”。数学是全部物理学的基 数学化的自然哲学与博物学的差异。《百科全书》 机械论哲学向化学领域渗透,促成了化学革命 化学革命的结果并未使化学成为机械论的
◼ 启蒙科学的基本特征 ◼ 牛顿力学在法国的传播、扩展,与法国本土的 笛卡尔理性哲学传统相融合 ◼ 牛顿世界图景与笛卡尔世界图景的差异 ◼ 以数学分析为工具,建立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 具有更广泛应用前景的理性力学。“数学是启 蒙科学的基本风格”。数学是全部物理学的基 础。 ◼ 数学化的自然哲学与博物学的差异。《百科全书》 ◼ 机械论哲学向化学领域渗透,促成了化学革命 ◼ 化学革命的结果并未使化学成为机械论的

丰特涅尔 笛卡尔的理性传统。丰特涅尔(1657 1757)1697年担任科学院常务秘书,传播 科学理性精神和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 几何学精神并不只是与几何学结缘,它也 可以脱离几何学而转移到别的知识方面去。 部道德的、或者政治学的、或者批评的 著作,别的条件全都一样,如果能按照几 问学者的风格来写,就会写得好些。 丰特涅尔
丰特涅尔 ◼ 笛卡尔的理性传统。丰特涅尔(1657- 1757)1697年担任科学院常务秘书,传播 科学理性精神和笛卡尔的机械论哲学。 ◼ 几何学精神并不只是与几何学结缘,它也 可以脱离几何学而转移到别的知识方面去。 一部道德的、或者政治学的、或者批评的 著作,别的条件全都一样,如果能按照几 何学者的风格来写,就会写得好些。—— 丰特涅尔

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基本精神:反对君权神授、主 张天赋人权。近代科学为这种思想提供了 依据。 a伏尔泰(1694-1778)1726年到英国留学, 1727年见证了牛顿的葬礼。1729年回国后 写作《哲学通信》。1759年出版《原理》 的法文本(由他的女友夏特莱侯爵夫人译
伏尔泰 ◼ 启蒙运动的基本精神:反对君权神授、主 张天赋人权。近代科学为这种思想提供了 依据。 ◼ 伏尔泰(1694-1778)1726年到英国留学, 1727年见证了牛顿的葬礼。1729年回国后 写作《哲学通信》。1759年出版《原理》 的法文本(由他的女友夏特莱侯爵夫人译 出)

百科全书派 口《百科全书》(1751-1772)17卷正文,11卷图 版,177年又出5卷增补卷 主编狄德罗(1713-1784)和达兰贝尔,作者有 伏尔泰、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孔迪亚克,卢梭、 孟德斯鸠,布丰等。 ■高举人文主义旗帖 ■继承培根科学与工艺为人类造福的思想。技术、 科学、艺术并列为人类知识三大门类。 达兰贝尔写的“卷首语”提出了科学构造的“理 性历史”的观点。与布丰的矛盾,与狄德罗的矛 盾
百科全书派 ◼ 《百科全书》(1751-1772)17卷正文,11卷图 版,1777年又出5卷增补卷 ◼ 主编狄德罗(1713-1784)和达兰贝尔,作者有 伏尔泰、霍尔巴赫、爱尔维修、孔迪亚克,卢梭、 孟德斯鸠,布丰等。 ◼ 高举人文主义旗帜 ◼ 继承培根科学与工艺为人类造福的思想。技术、 科学、艺术并列为人类知识三大门类。 ◼ 达兰贝尔写的“卷首语”提出了科学构造的“理 性历史”的观点。与布丰的矛盾,与狄德罗的矛 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讲 科学革命——化学与生命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讲 科学革命——数理科学.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讲 欧洲科技文明的起源.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讲 中国独立发展的科技文明.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4讲 欧洲黑暗年代与阿拉伯科学.ppt
- 《中国古代文化》课程教学资源(讲义)古代官职.doc
- 高等学校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PDF电子书(上,共五章).pdf
- 高等学校历史教材:《中国古代史》课程教学PDF电子书(下,共三章).pdf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资源(各章节参考习题集,共十章,附参考答案).pdf
- 《中国历代职官词典》中国古代官职大全(电子版).doc
- 《功夫百科全书》中国功夫大全(电子版).doc
- 《世界探索》教学资源(讲稿,电子版,共十讲).docx
- 《中国广告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元朝(1271年-1368年).ppt
- 南昌大学:江西近代以来历史的回顾与反思(邵鸿).ppt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宪章运动史》参考书籍PDF电子书(〔 英 〕R·G·甘米奇 著).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六卷 中古时代·隋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四卷 中古时代·秦汉时期(上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一卷 近代前编(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十二卷 近代后编(11-1949)(下册)(白寿彝).pdf
- 《中国通史》参考文献(共十二卷二十二册)第二卷 远古时代(白寿彝).pdf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0讲 科学体制的建立.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1讲 古典科学与培根科学的统一.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2讲 科学与工业文明.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3讲 生命新图景.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1讲 绪论(主讲:吴国盛).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2讲.ppt
- 北京大学:《科学通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3讲.ppt
- 《中国城市建设史》课程PPT课件讲稿:第四章 秦汉时代的城市.ppt
- 西南大学历史学院:中学历史教学改革的动向(PPT讲稿,吴建华).ppt
- 西南师范大学:《世界历史》课程教学资源(教材解读:《课标》川教版九年级教材分析及使用建议).ppt
- 《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资源(电子讲义)中国古代建筑史.doc
- 法的道德历程:法律史的伦理解释(论纲).doc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東北歷史與文化.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紅山文化玉器.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環渤海的東夷文化圈.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秦漢帝國.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第一次南北朝.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隋唐帝國.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第二次南北朝.ppt
- 《中国古代史》教学资源(PPT图集)大一统时代.ppt